广东中考语文复习课件第1部分专题五压缩语段、仿写句子(共84张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联。 (2)根据对联常识,将下面六个短语组合成一副对联。
(2)用简洁、确切、醒目的语言拟写标题。 示例二:(标题)“天宫二号”回家了 (理由)采用拟人手法揭示新闻的主要内容,生动有趣,让人印象深刻。 窦燕山教子的义风家法,在他言传身教和严格要求下,他的五个儿子相继登科,成为国家的栋梁。
诗书 传家 继遗风 养性 礼义 为教道 示例二:《诗经》分为风、雅、颂,国风和部分小雅对后世诗歌影响深远。
(2)分层次,抓信息。①分层:将原段根据意思 要点划出若干小层次。②概括:在勾画的基础 上,概括出每层大意。③综合:将各层大意归 纳整合。
(3)删冗余,组句子。对整合出来的信息去次留 主,将主要信息连缀成句。
组句子原则:①体现原文中心;②内容连贯完 整;③符合题目要求(限制性信息);④常用主 谓句(主语是语段信息的主体,谓语是直接传 达语段信息的)。
二声)。 3.按照格式(对象=本质特征+该对象所属的更高一级的概念),将重要信息连词成句(多采用判断句的形式)。
(4)内容相关,合乎逻辑。即上下联的内容要相 互衔接或呼应,含意要通顺合理。
5万种生物,其中约28 000种濒临灭绝。 5.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答。 我来答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来答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冬梅傲霜雪,远群芳以无争 (2)组合对联,首先要掌握对联的主要特点。 从第三句可知其工作内容为“办红白喜事要搭棚”。 示例一:丝绸之路为人类交融互鉴、共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示例二:《诗经》分为风、雅、颂,国风和部分小雅对后世诗歌影响深远。 某地政府部门公布,该市恩格尔系数降到了33%左右,人均GDP已达到9 000美元,两项指标显示已达到中上等发达国家富裕水平,而 不少人认为自己是“被富裕”的; (1)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内容,不超过30字。 (1)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内容,不超过20字。
家风体现涵养,良好的家风对国家和社会意义
重大。 (2)本题的话题是四季的景象所代表的生命状态。
(2)可从材料中选取信息点:反映劳动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情感; 然后选用能熟练运用的修辞方法进行描述,要注意不同修辞方法的不同特征。
(2)根据对联常识,将下面六个短语组合成一副 示例一:广东的扇子曾畅销世界。
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无畏精神
无处 随时 不清风 动来 举起 消酷暑
我来答题: 示例:举起随时消酷暑,动来无处不清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①通读可知,材料主要说明了广东 的扇子的有关信息。②划分材料层次:第一段 第一句引出说明对象,即广东的扇子;第二句 中的“来自广东的扇子卖得特别火,风靡欧美, 畅销世界”为总结性语句;第二段则具体描述 广东扇子历史上畅销的情景。据此可知,材料 的重点信息为“畅销世界”。③根据题干要求
(1)请用一句话概括上述材料的主要内容,不超 过16个字。
我来答题:
示例一:广东的扇子曾畅销世界。
示__例_二__:__广_东__的_扇__子_曾__风__靡_欧__美_,__畅_销__世__界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2)根据对联常识,将下面六个短语组合成一副 对联。
例2 (2018)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答。
《诗经》包括:“风”,地方乐调,《风》诗 是民间歌谣,反映劳动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情感; “雅”,周王朝中央所在地的乐调,《雅》诗 是宫廷诗歌;“颂”,祭祀时用的歌舞曲, 《颂》诗是庙堂祭祀诗歌。《雅》诗和《颂》 诗大多反映统治阶级的生活。国风和部分小雅 是劳动人民的口头创作,最有价值,开创了古 代诗歌的光辉传统,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的 影响。
1699年英国东印度公司首次在广东订制了8万件 扇子,这些扇子一抵达欧洲市场,就备受青睐。 欧洲的宫廷贵妇都以拥有一柄精致华美、充满 异国情调的广东扇子为时尚。19世纪,在美 国东部海岸城市,几乎没有一位女士不拿着一 把来自广东的扇子出现在夏日晚会或时装舞会 上。
(1)请用一句话概括上述材料的主要内容,不超 过16个字。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家风是一种由父母或祖辈提倡并言传身教,用 以约束和规范家庭成员言行的风尚和作风,体 现出家庭成员的涵养。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如果我们国家 的每个“家庭”都积极向上、欣欣向荣,那么 我们的国家必然会繁荣昌盛、国泰民安。历史 上那些有着良好家风的家庭,都为国家和社会 做出了巨大贡献。
为迎接首个航天日航天专家在国家博物馆学术报告厅做专题报告总结了中国载人航天火箭发射深空探测等方面的航天成就强调了中国进入太空的能力目前已达到航天大国的水平并指出十二五期间中国每年的航天发射数量稳居世界前三尤其值得所有中国人自豪的是近20年中国长征火箭的发射成功率居全球之首
2020 统编版
专题五 压缩语段、仿写句子 (4分)
即上下联的内容要相互衔接或呼应,含意要通顺合理。 此后,汉朝和西域的使者开始相互往来。
礼义传家为教道,诗书养性继遗风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潮州嵌瓷历史悠久,发端于明代万历年间,盛 行于清代及民国年间。其题材广泛,或采用历 史和民间传说中的英雄名臣、文人墨客,来反 映人民群众扬正压邪、勇于进取的精神面貌, 给人鞭策和启迪;或采用寓意吉祥、富贵的花 虫鸟兽,营造吉祥、长寿、如意、富裕、和谐 等富有文化朴素情感的艺术氛围。2007年曾 因历史久、题材广被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
年份 2017 2016
2015
考点题型 内容要点 考查形式 评分要求
自然风物
①语意连
阅读作用
贯;②修
续写式仿
仿写句子
辞一致;

中华之美
③句式相

中考考点突破
考点 1 概括内容+描述对象/拟写对联
例1 (201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历史上,广东不仅是丝绸、瓷器、茶叶等中国
大宗传统商品的出口集散地,也是世界时尚用 品的重要产地,其代表就是广东的扇子。扇子, 东西方都有,但来自广东的扇子卖得特别火, 风靡欧美,畅销世界。
(1)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内容,不超过30字。
我来答题:
示例一:《诗经》包括风、雅、
颂__,_国__风_和__部_分__小__雅_最__有_价__值_。___________
示__例_二__:_《__诗__经_》__分__为_风__、_雅__、__颂_,__国__风_和__部_分__小__雅
对__后_世__诗_歌__影_响__深__远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杨家将”的故事,杨家有着“忠良”和 “精忠报国”的良好家风,才让杨家四代为了 保家卫国,戍守北疆,至死不渝,为北宋屡建 奇功,形成千古流传的佳话;窦燕山教子的义 风家法,在他言传身教和严格要求下,他的五 个儿子相继登科,成为国家的栋梁。这就是良 好的家风对国家和社会的重要意义。
(1)请用一句话概括上述材料的主要内容,不超 过25个字。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为了方便广大市民赏花,广州市有关部门透露: 今年年底将完成60个赏花点的建设;每月的 主题花分别是一月樱花,二月桃花,三月木棉, 四月紫荆,五月杜鹃,六月凤凰木花,七月荷 花,八月向日葵,九月小叶紫薇,十月玫瑰, 十一月兰花,十二月白梅。
(1)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的内容,不超过20 字。
要注意连同标点在内,不可超过规定字数。 (3)交代事件发生的特殊意义。
数词对数词,虚词对虚词等。 就必须包容它那陡峭的山路
其题材广泛,或采用历史和民间传说中的英雄名臣、文人墨客,来反映人民群众扬正压邪、勇于进取的精神面貌,给人鞭策和启迪; 那时候干这一行的叫“搭棚的”。
(3)音韵和谐,仄起平收。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 (2)本题的话题是四季的景象所代表的生命状态。
(1)请用一句话概括上述材料的主要内容,不超 过20个字。
示例一:潮州嵌瓷历史悠久,题材广泛。
(2)根据对联常识,将下面六个短语组合成一副 对联。
始见素色 终脱泥胎 染彩辉 更经雕琢 几 度煅烧 换瓷骨
几度煅烧,终脱泥胎换瓷骨;更经雕琢,始见 素色染彩辉
示例:广州今年年底将建成60个赏花点。
(2)根据对联常识,将下面六个短语组合成一副 对联,为主题花做宣传。
濯清涟 冬梅 出淤泥而不染 夏荷 远群芳以无争 傲霜雪
夏荷濯清涟,出淤泥而不染;冬梅傲霜雪,远 群芳以无争
4.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答。
公元前119年,张骞奉汉武帝之命,率300多人 的使团,带着牛羊、丝绸等物品出使西域。此 后,汉朝和西域的使者开始相互往来。商人们 载着汉朝的丝绸、漆器等货物,从长安(今西 安)穿过河西走廊,经西域运往中亚、西亚, 再转运到欧洲;又把西域的物产和奇珍异宝运 到中原。这条沟通欧亚的陆上交通道路,就是 载入史册的“丝绸之路”。后来,汉朝又开辟 多条海上航线,逐渐形成了“海上丝绸之路”。
(2)组合对联,首先要掌握对联的主要特点。然 后分析所给的六个短语,将其进行配对,即 “无处”对“随时”,“不清风”对“消酷 暑”,“动来”对“举起”。最后根据意思, 结合“仄起平收”的要求,判定好上下联内容, 写出答案即可。
【方法指导】
概括内容
1.解题步骤:
(1)明表达,抓中心。每个语段都有一个中心, 压缩语段首先要确认语段主要表达的是什么。
(1)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内容,不超过30字。
示例一:丝绸之路为人类交融互鉴、共同发展 做出了巨大贡献。
示例二:“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一起促进了人类的交融互鉴、共同发展。
(2)根据材料内容,以“丝绸之路”为描述对象, 用上一种修辞方法,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①通读可知,材料主要说明了《诗 经》的有关信息。②划分材料层次:第一句指 出《诗经》的主要内容(包括风、雅、颂);第 二句概括了《雅》《颂》的主要内容;第三句 强调了国风和部分小雅的价值。③对比材料中 的信息,删去“《雅》《颂》的主要内容”这 一次要信息,得出材料的主要内容包括“《诗 经》的主要内容”和“国风和部分小雅的价值” 两方面。④根据题干要求组句。
(2)可从材料中选取信息点:反映劳动人民的生 活和思想情感;开创了古代诗歌的光辉传统; 影响深远;等等。然后选用能熟练运用的修辞 方法进行描述,要注意不同修辞方法的不同特 征。
【方法指导】
第(1)题见例1中【方法指导·概括内容】
描述对象
1.要掌握中考常用的八种修辞方法。(见下面的 知识链接)
2.分析材料内容,选取与材料有关的信息进行 描述。要注意,所写答案的主语应为题干中所 要求的描述对象;答案中的信息最好与材料中 的内容有所关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内容,以“国风”为描述对象,用 上一种修辞方法,写一句话。
我来答题: 示例一:国风表达了劳动人民的思想 情_感_,__反_映__了_时__代__的_社__会_生__活__,_开__创_了__古_代__诗__歌_的_ 光辉 传_统_。__示_例__二__:_国__风_是__民_族__文__学_苑__中_的__幽_兰__,__香_泽__后_世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留白”是我国传统艺术的重要表现手法之一,被广泛用于中国绘画、陶瓷、诗词等领域。
声(三声、四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一声、 (3)删冗余,组句子。
“被”现象是指在一些公共信息发布后,该信息被部分人否定,并在信息的核心词前加上“被”字而成为“被字句”的语言现象。 示例一:丝绸之路是中西经济文化交流的大功臣。
2.解题方法:
(1)提取原句。关注中心句、总结句(通常在开头、 结尾)。
(2)组合关键词。除去枝叶(修饰语、描写等),忽 略细节(数字等),抓住关键词句(概括性),并 对其进行加工改造,加以组合,流畅地表达。
对联的特征
(1)字数相等,断句一致。
(2)词性相对,位置相同。“虚对虚,实对实”, 即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 例5 给下面新闻材料拟写标题,并简述理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