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美芬注射液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临床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纳美芬注射液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临床分析
隨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特别是物质生活条件的不断提高和改善,人们饮酒的机会不断增加,造成酒精中毒的机会增加。
酒精中毒是急诊内科的常见重症,尤其是重度酒精中毒可危及患者生命。
2009年10月~2011年10月采用静推纳美芬注射液救治急性酒精中毒患者50例,收到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收治急性酒精中毒患者100例,有过量饮酒史,呼气有酒精味,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或抑制症状,排除药物中毒及其他原因所致的昏迷及昏睡。
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性别、年龄、酒量、饮酒至就诊时间差异无显著性。
中毒分度标准:①轻度中毒:为酒精中毒兴奋期和共济失调期;②重度中毒:为酒精中毒昏睡昏迷期。
治疗方法:治疗组将纳美芬注射液0.1~0.2mg加入0.9%氯化钠10ml缓慢静推,然后给予常规补液1000~2000ml。
对照组给予常规糖盐补液1000~2000ml,两组都给予保暖、止吐、止酸对症处理。
观察指标:观察病情及生命指征变化,10~30分钟记录1次,确切记录给药时间、患者清醒时间。
结果
纳美芬注射液治疗急性酒精中毒中30分钟内意识清醒18例,1小时内意识清醒42例,催醒率分别为36%和84%,常规补液组30分钟内清醒4例,1小时内清醒28例,催醒率分别为8%和56%。
纳美芬组疗效明显优于常规补液组。
讨论
急性酒精中毒俗称酒醉,是由于饮入过量的酒精或酒类饮料所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及随后的抑制状态,酒精进入人体内1小时左右,约90%被吸收入血,其中90%~98%由门静脉入肝脏氧化,如短时期内大量饮酒常致酒精中毒,严重者可诱发心血管系统疾病,甚至造成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如及时救治,可使患者转危为安,减少并发症[1]。
目前对酒精中毒尚无特效药,尽管纳洛酮对酒精中毒的实验治疗和临床应用已有较多报道,其治疗效果已在实践中得到证实,但其作用短暂,临床应用尚需重复给药,还可能对心血管系统产生不良作用[2],因此使用受到一定限制。
盐酸纳美芬(nalmefene hydrochloride)的化学名称:17-环丙甲基-6-亚甲基-4,
5α-环氧吗啡喃-3,14-二醇盐酸盐一水合物,是特异性阿片受体拮抗剂。
同时具有快速阻断内源性和外源性阿片类物质。
对神经、内分泌、呼吸及心血管等生理功能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3]。
该药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麻醉剂过量、酒精中毒、休克、阿片药物中毒和呼吸抑制等的治疗,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
纳美芬静注2分钟即可产生受体拮抗作用,5分钟之内可阻断80%的大脑阿片受体,拮抗酒精中毒时增高的β-内啡肽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科防止和逆转乙醇中毒,从而催醒与解除乙醇中毒而达到治疗作用[4]。
用纳美芬注射液治疗急性酒精中毒见效快、疗效好、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小,可防止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同时还可解除酒精中毒者对环境及他人的潜在危害,具有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陈灏珠.实用内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835-837.
2 王成桓,肖燕兰,白涛,等.社区医疗机构急性乙醇中毒626例分析.中国全科医学,2010,13(4):1327.
3 温娴松.急性乙醇中毒的护理体会.实用心脑肺血管杂志,2011,19(4):671.
4 章成,黄文祥,罗涛,等.盐酸纳美芬注射液药代动力学.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09,34(9):1250-1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