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贴敷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疗效及观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穴位贴敷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疗效及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78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治疗,加强翻身、拍背、吸痰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1周后比较两组的疗效。
结果:治愈率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56%、30%,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可缩短病程,提高疗效。
标签:小儿支气管肺炎;中药;穴位帖敷
小儿支气管肺炎是婴幼儿时期的常见病,占小儿死亡的第一位,被卫生部例为小儿四病防护之一,一年四季均可发生[1]。
小儿肺炎的治疗一般采用抗病毒、抗感染、止咳化痰、平喘等治疗,但对于疾病后期的痰多黏稠、肺部啰音吸收不理想,以及近年来广泛使用抗生素、激素,使内药菌株增加,造成部分患儿病情加重,病程延长[2]。
中药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安全,可靠,但小儿口服中药有一定的难度,为寻求更便捷的中医疗法,2013年9月~2014年3月我科结合中西医治疗对78例支气管肺炎患儿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9月~2014年3月我科住院支气管肺炎患儿78例,均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中“小儿肺炎”诊断标准,男46例,女32例,年龄1个月~7岁,病程在1周以内,有咳嗽、气喘症状,有的也有发热症状,肺部可闻及喘鸣音和湿啰音,无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并发症。
随机将78例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39例,中药穴位贴敷观察组39例。
治疗方法:①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即应用抗感染、抗病毒、止咳、化痰平喘西医常规药物及超声雾化吸入等综合治疗。
②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
中药穴位贴敷药物:麻黄100g,金银花200g,连翘100g,薄荷100g,厚朴200g,法半夏100g,牛蒡子100g,桔梗100g,苦杏仁100g,细辛100g,荆芥200g,甘草100g混合研成细末。
将混合研成的细末,加食醋适量,调制成软膏状,干湿适中。
贴敷部位:先选好穴位中府穴和屋翳穴,中府穴是胸前壁前正中线第一肋间旁开6寸,屋翳穴是胸前壁前正中线第二肋间旁开4寸,方法:将调好的药膏制成1.5cm×1.5cm的药饼,放在4张3cm大小的无菌自黏贴上,用棉签擦洗所贴穴位,然后贴敷在皮肤穴位上,时间:依据年龄不同及耐受程度而定,一般每天1次,每次30分钟,不超过1小时,肤嫩、过敏者适当减少贴敷时间,刚敷完皮肤发红,属于正常现象,第2天可恢复正常。
治疗结果:疗效判断标准:①痊愈:治疗7d内,无发热、无咳嗽、无痰液、无喘息、肺部无哮鸣音及湿啰音;②显效:治疗7d后,无发热,咳嗽减轻,痰量减少,喘息缓解,肺部嗜鸣音及湿啰音减少;③好转:用药5d体温基本恢复
正常,1周后咳嗽症状仍存在,但较治疗前明显减轻,肺部体征及X线胸片检查肺部阴影有所减轻。
④无效:治疗7d后,上述症状体征均无好转。
结果
疗效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痊愈率分别为56%、30%;观察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见表1。
讨论
婴幼儿时期易发生肺炎是因为小儿气管、支气管管腔狭窄,黏液分泌少,纤毛运动较差,肺弹力组织发育差,血管丰富,肺脏含血量多而含气量少,易被黏液所阻塞,所以及时抗感染和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通气功能非常重要[3]。
从中医学辨证:小儿以咳嗽发热为主症,属中医“咳嗽”之范畴,病位在肺。
婴幼儿脏腑娇嫩,加之寒暖不知自调易受外邪侵袭,肺失宣降,肺气郁闭,则咳嗽。
本病大多属风热闭肺证,治以疏风、清热、宣肺、止咳、化痰,调护得宜,易趋康复。
现代医学证明麻黄水溶液提取物有镇咳作用;金银花、连翘、薄荷都为广谱抗菌中药;薄荷对单纯疱疹病毒有抑制作用;厚朴煎剂具有兴奋支气管平滑肌及广谱抗菌作用;法夏具有镇咳、祛痰和糖皮质样作用;牛蒡子水浸剂可抑制多种致病菌;桔梗具有祛痰、镇咳、抗炎与免疫增强作用;苦杏仁具有镇咳、平喘作用;细辛除加强排痰外,还具有抗感染、镇咳、解痉作用;荆芥煎剂具有抗细菌抗病毒作用;甘草具有肾上腺皮质样作用,止咳平喘、祛痰等作用[4]。
综合上述,这些药物通过穴位吸收具有抗病毒,抗感染,止咳化痰,平喘的作用;同时刺激经络穴位起到宣肺止咳之功效。
用于治疗小儿肺炎喘嗽,经临床观察,疗效显著,可明显缩短病程。
此法简便易行,患儿依从性好,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2]张臣.辨证穴位贴敷治疗肺脾气虚型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临床观察[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1.
[3]刘玉娟.穴位贴敷治疗顽固性咳嗽护理浅识[J].实用中医科学杂志,2010(12).
[4]刘芬,尹娟.浅谈小儿肺炎的辨证施护[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