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性病和艾滋病ppt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 17
3.不安全性行为
(1).暗娼人群: 哨点监测资料表明,暗娼 的HIV感染率由1995年的0.02%上升到2006年 的1.2%:性病病人的HIV感染率由1995年的 0.02%上升到2006年的1.5%。 (2).男性同性恋人群: 根据研究估测我国 男性同性恋者约为1500万。2007年61个城市 调查发现,该人群HIV感染率在2.5-17.7%之 间,有近38%的对象在同性性活动中支付或 索取金钱。 (3).多性伴人群:据社会学调查,该现象 日趋增长,安全套使用率很低,难做干预。
五、艾滋病的预防
(二)高校艾滋病的预防教育 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模式, 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仅 从生物性疾病方面来预防远远 不够
2019 20
一、问题的提出和相关背景知 识介绍
(三)洁身自爱是最好的预 防,应加强大学生的性道德 教育,这是高效预防艾滋病 教育的根本
2019
-
21
中国、泰国艾滋病流行情况比较
性行为方式的变化极多样性
2019
-
3
三、性病传播的途径
性交传播
日常生活接触传播 母婴传播 医源程序性传播
2019
-
4
三、性病的预防:
性观念发生变化
避孕药具的大面积使用
性行为方式的变化极多样性
2019
-
5
一、艾滋病及艾滋病的流行特点和 因素 艾滋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AIDS)是由于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 病毒(HIV)而造成的,以免疫系统 损害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综合征。 主要的传播途径有:经血液传播、 经性接触传播、经母婴传播。
2019 14
2019
-
15
兴奋性毒品隐蔽蔓延 更增加了艾滋病传播 的方式和控制的难度
2019
-
16
2、流动人口和迁移频繁
据统计中国每年流动人口的总量为2.2亿, 以农村流向城市为主,多数为青壮年,流入 地对流动人口的卫生服务远跟不上流动人口 增长的速度。 1998年以来,每年出国 旅游数百万人,国内旅 游人数6.6亿人次。每年 入境旅游二千万人次。 大型国际活动伴随大规 模短期人口流动
泰国于1984年,中国于1985年,相继发现了第 一例境外进入的艾滋病患者。 1996年,泰国公布国内有85万艾滋病病毒感染 者,而实际上根据测算,在1994年已不少于 100万。中国至1996年6月检测出5157例,距 估计实际数字为10万左右。泰国艾滋病的流行 速度是中国的200倍。 在经费上投入上,仅以1996年为例,泰国为 8230万美元,中国该年度仅为2000万人民币。 泰国的人均经费投入是中国的640倍。 预防和控制艾滋病措施的力度:泰国明显强于中 国。
截至2008年10月,全国有89%的县(区)报告了 HIV/AIDS者。网络直报数据显示:累计报告HIV/AIDS 人数在前5位的省份为云南、广西、河南、新疆和广东。 报告AIDS病人数在前5位的省份为河南、云南、广西、 广东和安徽,占全国总数的82.9%。报告HIV数在前5 位的省份为云南、广西、新疆、广东和四川,占全国 总数的75.1%。
2019 10
全国累计报告HIV/AIDS分布地图
(截至2008年7月31日)
2019
-
11
3 、性传播成为主要传播途径:
历年HIV/AIDS报告数分传播途径(构成比%)
2019
-
(2007联合评估报告)
12
4、流行因素广泛存在,一般人群感
染明显增加
哨点监测系统:部分地区孕产妇哨点HIV抗 体检出率有逐年缓慢增加的趋势;新疆个 别的孕产妇哨点HIV抗体检出率已经达到2.5 %。
2019 6
二、中国艾滋病流行现状:
病例报告:自1985年到2008年10月底 全国累计报告HIV感染者超过26.5万例, 其中AIDS病例超过7.5万例。31个省 (自治区、直辖市)全部已发现HIV感染者, 三种传播途径均已存在。 疫情估计:截至2007年底,中国现有 HIV/AIDS者约70万人(55~85万), 其中AIDS约8.5万人(8~9万); 2007年当年新发HIV感染约5万人(4~ 6万),当年因AIDS死亡约2万人 (1.5~2.5万)。
2019 7
三、中国艾滋病流行特点
1、 疫情呈上升趋势,但上升速度有所减缓:
2019
-
8
1985-2008年11月全国历年报告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数
60000 50000 40000 30000 20000 10000
85-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3 0 171 2 299 3 216 5 261 23 274 29 52 38 126 136 230 233 714
2019
-
13
四、我国艾滋病的主要流行因素
1.吸毒
静脉吸毒:据公安部门公布,目前我国 注册吸毒人数已达100万。全国涉毒县为2084 个(总县数72.7%)。经静脉吸毒者HIV感染率 约为20-30%,部分地方甚至高达60%,共用 注射器比例很高。 新型毒品:兴奋性毒品隐蔽蔓延,使用 人群特点和规模都不清楚,尚无有效的干预 方法,更增加了艾滋病传播的方式和控制的 难度。
2019 18
4.大众HIV/AIDS预防知识较缺乏
中国CDC在2008年对28个省的公众抽 样调查,对于HIV的传播和预防的平均知 晓率在32造 成的对HIV/AIDS及其家庭的歧视,诱发 某些反社会行为,更激发艾滋病流行蔓 延。
2019 19
AIDS
1028 6120 12652 7550 7909 10742 13064
HIV/AIDS 22
531 1567 2649 3343 3306 4677 5201 8219 9732 21691 47606 40711 44070 48161 53839
2019
-
年份
9
0
2、艾滋病疫情地区分布差异大:
2019
-
1
一、性传播疾病的种类
1、细菌性疾病:梅毒、淋病、软下疳等;
2、病毒性疾病:艾滋病、生殖器疱疹、尖锐湿疣等; 3、真菌性疾病:生殖器念珠菌病; 4、衣原性疾病:非淋球菌性尿道炎、性病性淋巴肉芽肿; 5、昆虫性疾病:滴虫病、疥疮、阴虱病等。
2019
-
2
二、性病传播的原因:
性观念发生变化
避孕药具的大面积使用
3.不安全性行为
(1).暗娼人群: 哨点监测资料表明,暗娼 的HIV感染率由1995年的0.02%上升到2006年 的1.2%:性病病人的HIV感染率由1995年的 0.02%上升到2006年的1.5%。 (2).男性同性恋人群: 根据研究估测我国 男性同性恋者约为1500万。2007年61个城市 调查发现,该人群HIV感染率在2.5-17.7%之 间,有近38%的对象在同性性活动中支付或 索取金钱。 (3).多性伴人群:据社会学调查,该现象 日趋增长,安全套使用率很低,难做干预。
五、艾滋病的预防
(二)高校艾滋病的预防教育 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模式, 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仅 从生物性疾病方面来预防远远 不够
2019 20
一、问题的提出和相关背景知 识介绍
(三)洁身自爱是最好的预 防,应加强大学生的性道德 教育,这是高效预防艾滋病 教育的根本
2019
-
21
中国、泰国艾滋病流行情况比较
性行为方式的变化极多样性
2019
-
3
三、性病传播的途径
性交传播
日常生活接触传播 母婴传播 医源程序性传播
2019
-
4
三、性病的预防:
性观念发生变化
避孕药具的大面积使用
性行为方式的变化极多样性
2019
-
5
一、艾滋病及艾滋病的流行特点和 因素 艾滋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AIDS)是由于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 病毒(HIV)而造成的,以免疫系统 损害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综合征。 主要的传播途径有:经血液传播、 经性接触传播、经母婴传播。
2019 14
2019
-
15
兴奋性毒品隐蔽蔓延 更增加了艾滋病传播 的方式和控制的难度
2019
-
16
2、流动人口和迁移频繁
据统计中国每年流动人口的总量为2.2亿, 以农村流向城市为主,多数为青壮年,流入 地对流动人口的卫生服务远跟不上流动人口 增长的速度。 1998年以来,每年出国 旅游数百万人,国内旅 游人数6.6亿人次。每年 入境旅游二千万人次。 大型国际活动伴随大规 模短期人口流动
泰国于1984年,中国于1985年,相继发现了第 一例境外进入的艾滋病患者。 1996年,泰国公布国内有85万艾滋病病毒感染 者,而实际上根据测算,在1994年已不少于 100万。中国至1996年6月检测出5157例,距 估计实际数字为10万左右。泰国艾滋病的流行 速度是中国的200倍。 在经费上投入上,仅以1996年为例,泰国为 8230万美元,中国该年度仅为2000万人民币。 泰国的人均经费投入是中国的640倍。 预防和控制艾滋病措施的力度:泰国明显强于中 国。
截至2008年10月,全国有89%的县(区)报告了 HIV/AIDS者。网络直报数据显示:累计报告HIV/AIDS 人数在前5位的省份为云南、广西、河南、新疆和广东。 报告AIDS病人数在前5位的省份为河南、云南、广西、 广东和安徽,占全国总数的82.9%。报告HIV数在前5 位的省份为云南、广西、新疆、广东和四川,占全国 总数的75.1%。
2019 10
全国累计报告HIV/AIDS分布地图
(截至2008年7月31日)
2019
-
11
3 、性传播成为主要传播途径:
历年HIV/AIDS报告数分传播途径(构成比%)
2019
-
(2007联合评估报告)
12
4、流行因素广泛存在,一般人群感
染明显增加
哨点监测系统:部分地区孕产妇哨点HIV抗 体检出率有逐年缓慢增加的趋势;新疆个 别的孕产妇哨点HIV抗体检出率已经达到2.5 %。
2019 6
二、中国艾滋病流行现状:
病例报告:自1985年到2008年10月底 全国累计报告HIV感染者超过26.5万例, 其中AIDS病例超过7.5万例。31个省 (自治区、直辖市)全部已发现HIV感染者, 三种传播途径均已存在。 疫情估计:截至2007年底,中国现有 HIV/AIDS者约70万人(55~85万), 其中AIDS约8.5万人(8~9万); 2007年当年新发HIV感染约5万人(4~ 6万),当年因AIDS死亡约2万人 (1.5~2.5万)。
2019 7
三、中国艾滋病流行特点
1、 疫情呈上升趋势,但上升速度有所减缓:
2019
-
8
1985-2008年11月全国历年报告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数
60000 50000 40000 30000 20000 10000
85-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3 0 171 2 299 3 216 5 261 23 274 29 52 38 126 136 230 233 714
2019
-
13
四、我国艾滋病的主要流行因素
1.吸毒
静脉吸毒:据公安部门公布,目前我国 注册吸毒人数已达100万。全国涉毒县为2084 个(总县数72.7%)。经静脉吸毒者HIV感染率 约为20-30%,部分地方甚至高达60%,共用 注射器比例很高。 新型毒品:兴奋性毒品隐蔽蔓延,使用 人群特点和规模都不清楚,尚无有效的干预 方法,更增加了艾滋病传播的方式和控制的 难度。
2019 18
4.大众HIV/AIDS预防知识较缺乏
中国CDC在2008年对28个省的公众抽 样调查,对于HIV的传播和预防的平均知 晓率在32造 成的对HIV/AIDS及其家庭的歧视,诱发 某些反社会行为,更激发艾滋病流行蔓 延。
2019 19
AIDS
1028 6120 12652 7550 7909 10742 13064
HIV/AIDS 22
531 1567 2649 3343 3306 4677 5201 8219 9732 21691 47606 40711 44070 48161 53839
2019
-
年份
9
0
2、艾滋病疫情地区分布差异大:
2019
-
1
一、性传播疾病的种类
1、细菌性疾病:梅毒、淋病、软下疳等;
2、病毒性疾病:艾滋病、生殖器疱疹、尖锐湿疣等; 3、真菌性疾病:生殖器念珠菌病; 4、衣原性疾病:非淋球菌性尿道炎、性病性淋巴肉芽肿; 5、昆虫性疾病:滴虫病、疥疮、阴虱病等。
2019
-
2
二、性病传播的原因:
性观念发生变化
避孕药具的大面积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