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例阑尾炎患者采用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0例阑尾炎患者采用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采用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术治疗阑尾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4年8月在我院就诊并接受住院治疗的阑尾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阑尾切除术,实验组采用小切口阑尾切除术。
对比两组病患术后的切口瘢痕及感染情况,并仔细记录病患切口大小、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时间、出血量。
结果:实验组较对照组切口小、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出血量少,P<0.05;对照组术后切口感染率为16.0%,切口处瘢痕遗留率18.0%,实验组组术后分别为 2.0%与 4.0%,实验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术治疗阑尾炎疗效显著,且术后恢复快、切口小、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瘢痕及感染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标签:阑尾炎;小切口切除术;临床疗效
阑尾炎是普外科常见疾病之一,也是普外科较为多见的急腹症,临床主要特征是转移性右下腹部疼痛,其发病率在7%-12%[1]。
阑尾切除术是阑尾炎比较成熟和广泛的治疗方法,具有创伤小、手术操作简单、并发症少、疗效确切等优点。
随着医疗水平的日益提高,微创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手术中,小切口阑尾切除术因切口小、病患术后恢复快等特点逐渐被越来越多的患者和医生认可,为探讨采用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术治疗阑尾炎的临床疗效,选取2013年2月~2014年8月在我院就诊并接受住院治疗的阑尾炎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传统阑尾切除术与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2月~2014年8月在我院就诊并接受住院治疗的阑尾炎患者100例,将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男34例,女16例,年龄15~44岁,平均年龄(26.82.2)岁;实验组50例,男30例,女20例,年龄16~43岁,平均年龄(27.62.6)岁。
两组患者发病发病至我院就诊时间均在24h内,且在性别、年龄、病症等方面比较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
均符合临床诊断标准,并志愿接受临床研究及签署同意书。
1.2方法
1.2.1对照组采用传统阑尾切除术病患平卧后,实施手术消毒处理,选择麦氏切口,在压痛明显部位切6cm左右长斜切口,切开病患的右下腹部的皮肤和皮下组织及腹外腱膜,分离腹内斜肌与腹横肌至腹膜,并将腹膜切口固定在铺巾上,辨别升结肠和盲肠,沿结肠带由上而下找寻阑尾。
把阑尾提出切口,在系膜近端进行贯穿缝扎,对阑尾的根部进行结扎,在距离结扎线半厘米处切除阑尾,对残端实施处理,并缝合,同时将其包埋在盲肠里。
采用0号肠线将肠膜缝合,切口缝合前应逐层消毒。
术后让病患服用抗感染药物,预防术后感染[2]。
1.2.2 实验组采用小切口阑尾切除术。
①麻醉:术前对病患进行麻醉处理,成年人实施硬膜外麻醉,给予连续麻醉;②切口选择:病患平卧后,实施手术消毒处理,依照病患的麦氏点或疼痛位置,选择显著位置作为手术切口。
小切口阑尾切除术切口长度应控制3至4cm。
③寻找阑尾:术中,切开病患的右下腹部的皮肤和皮下组织,而后在腹腔内剪开腹膜,准确的找到阑尾位置,用纱布吸干周围脓液,在脓液全部去除后,使腹膜外翻放于保护巾上,用拉钩牵开腹膜,沿结肠带找寻阑尾位置,将阑尾部位放置于切口外;④处理阑尾系膜:用阑尾钳夹阑尾系膜,采用缝扎或双重结扎阑尾血管和系膜,切除阑尾,而后用生理盐水或甲硝锉清洗切口;⑤处理阑尾根部:若阑尾周围脓肿或出现穿孔症状,应采用纱布或小吸管将腹腔脓液吸出;穿孔时间长,腹腔脓液多者,需利用引流管,将腹腔内的积液去除。
关腹采用7号线平行缝合。
并除去受污染的脂肪组织,术后让病患服用抗感染药物,预防术后感染[3]。
1.3 疗效观察比较两组病患术后治疗情况及手术情况。
疗效判断标准包括:(1)手术情况:切口大小、手术时间、出血量等指标;(2)术后治疗情况:治疗3个月后,回访调查病患,对比两组病患的术后恢复时间、瘢痕、感染发生率等指标。
1.4 统计学处理病患的所有数据均利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病患的临床效果比较
实验组切口大小、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时间、出血量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详见表1。
表1两组病患的手术疗效对比
2.2 术后恢复情况比较对照组术后切口感染率为16.0%,切口处瘢痕遗留率18.0%,实验组组术后切口感染率为2.0%,切口处瘢痕遗留率4.0%,实验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表2术后情况比较(n/%)
3 讨论
阑尾炎是外科多发病之一,以恶心、发热、腹部疼痛等临床表现为主,其起病急,变化迅速,若治疗不及时会产生较大危害,甚至会危及到病患的生命安全[4]。
该病多发于各个年龄段的人,以青年居多,发病率最高的年龄段为20至30岁。
目前临床上对阑尾炎的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该方式拥有疗效确切等优势,
且在手术中应减少或尽量避免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这对改善预后有重要意义[5]。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阑尾切除术也日益成熟。
最为常见的阑尾切除术有传统阑尾切除术、小切口阑尾切除术。
传统的阑尾切除术具有创伤大、切口大、并发症多、术后恢复时间长,且易留瘢痕,患者多不接受。
小切口阑尾切除术具有创伤小、切口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时间短等优点[6],近些年受到病患和广大医学工作者的青睐[7]。
本实验中对实验组实施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术,并与传统阑尾切除术进行比较,结果发现实验组切口大小、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时间、出血量均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术后切口感染率、切口处瘢痕遗留率均低于对照组。
参考文献:
[1] 张荣华.传统切除术与小切口切除术治疗阑尾炎临床效果对比分析[J].大家健康,2013,7(3):13-14.
[2] 刘盛武.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术治疗阑尾炎的临床效果分析[J].临床研究,2013,11(11):622.
[3] 周淑新.WONCA研究论文摘要汇编----低剂量腹部CT用药评估疑似阑尾炎[J].中国全科医学,2013,10(01):926.
[4] 张永康,刘韵,廖晓峰.不同类型阑尾炎腹腔镜和开腹手术临床比较[J].海南医学,2011,12(11):981-982.
[5] 丁忠.采用小切口行阑尾切除术74例临床体会[J].中国现代医生,2010,12(27):879-881.
[6] 姜耕,唐羿,宋辉,等.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化脓性阑尾炎的比较分析[J].临床外科杂志,2011,19(7)497-498.
[7]王郁荣.腹腔镜与小切口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对比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1,12(12):788-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