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份打包】高二语文课件 人情与世态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三言
❖三言:《喻世明言》《警世 通言》《醒世恒言》的合称。
❖其中的作品大部分是宋元旧 本或明代话本,少数是冯梦 龙的拟作。
关于作者
❖冯梦龙(1574一1646),明代通俗 文学家、戏曲家,字犹龙,又字子 犹,别号龙子犹、墨憨斋主人。长 洲(江苏苏州)人。出身士大夫家 庭。兄梦桂,弟梦熊,兄弟三人并 称“吴下三冯”。
❖纵览他的一生,虽有经世 治国之志,但他不愿受封 建道德约束的狂放,他对 “敢倡乱道,惑世诬民” 的李卓吾的推崇,他与歌 儿妓女的厮混,他对俚词 小说的喜爱……都被理学 家们认为是品行有污、疏 放不羁,而难以容忍。因 而,他只得长期沉沦下层, 或舌耕授徒糊口,或为书 贾编辑养家。
❖ 也正因为如此,不但奠定了 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崇高地 位,也奠定了他中国出版史 上的崇高地位,如果没有他 的辛勤劳作和超出同时代人 眼光百倍的见识,那些到明 代已散佚殆尽的宋元话本以 及在民间流传的歌谣、笑话、 戏曲,都将自生自灭,使文 学史上留下大段大段的空白。 冯梦龙的这些工作成就,实 可与孔子删定《诗经》的意 义并肩媲美!
人情与世态
话本的产生和类别
❖ 在宋代城市的大众娱乐场所“瓦肆”中, 有一种以讲故事、说笑话为主的活动, 即“说话”。“说话”分为四家,即小 说、讲史、说经、合生。四家中,小说、 讲史最为重要,影响也最大。我们今天 所说的小说实际上就包括了宋代的小说 与讲史这两种。
❖ 话本,就是说话人说话的底本,它主要 包括讲史和小说两大类。
❖
8. 诗人运用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热 情地赞 颂了云 雀在诗 人的笔 下,云 雀是欢 乐、光 明、美 丽的象 征。作 者运用 比喻、 对比等 修辞手 法,对 云雀加 以描绘 。
❖
9.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只有 坚持和 加强党 的全面 领导, 才能真 正落实 以人民 为中心 的发展 思想, 建设现 代化经 济体系 ,健全 人民当 家作主 的制度 体系, 推动社 会主义 文化繁 荣兴盛 ,保障 和改善 民生, 加强和 创新社 会治理 ,加快 生态文 明体制 改革, 正确认 识和应 对复杂 的国际 局势
❖ 有助于突出作品的主题思想。 ❖ 它有助于刻划人物的性格特征和揭示人
物的身份、境遇。 ❖ 它有助于展示情节的发展变化。
有助于突出作品的主题思想
❖ 都德的《最后一课》,其中写了他的一段天 真的内心独白:“从此,我再也学不到法文 了!只能到此为止了……我这时是多么后悔 啊,后悔过去浪费了光阴,后悔自己逃了学 去掏鸟窝,到沙亚河上去滑冰!我那几本书, 文法书,圣徙传,刚才我还觉得背在书包里 那么讨厌,显得那么沉,现在就像老朋友一 样,叫我舍不得离开。对哈迈尔先生也是这 样,一想到他就要离开这儿,从此再也见不 到他了,我就忘记了他以前给我的处罚,忘 记了他如何用戒尺打我。”
❖在内容和形式上继承了“三言”的 精神,但其文学成就稍逊一筹。
凌濛初
❖凌濛初(1580~1644) 明 末小说家。字玄房,号初 成,亦名凌波,别号即空观 主人。乌程(今浙江湖州) 人。
对于这种大团圆的结局,你有什么看 法?
文章中的心理描写
❖ 金哥听说,口中不语,心内自思:“王三到也和 郑元和相像了,虽不打《莲花落》,也在孤 老院讨饭吃。
冯梦龙对“三言”的工作:
❖统一体例,改订各篇题目。(本是 各处成篇,改后如长篇小说的回目)
❖润饰文字。(接近书面语) ❖对作品的文字、情节、主题思想进
行再加工创造。(主题增多、细节 和心理描写增多)
二拍
❖二拍:中国拟话本小说集《初刻拍 案惊奇》和《 二刻拍案惊奇》的 合称。于明代崇祯年间。每集40 篇,共80篇,内有1篇重复,1篇杂 剧,故实有拟话本78篇。作品多 是取材于古往今来的一些新鲜有趣 的轶事,敷演成文,以迎合市民的 需要,同时也寓有劝惩之意。
它有助于刻划人物的性格特征和揭示人物 的身份、境遇
❖ 《红楼梦》三十二回中,当黛玉听到宝玉背地里跟 史湘云、袭人说她从来不说那些“仕途经济”的 “混账话”以后,作者黛玉的内心活动作了极为精 彩的描绘:“黛玉听了这话,不觉又喜又惊,又悲 又叹。所喜者:果然自己眼力不错,素日认他是个 知己,果然是个知己。所惊者:他在人前一片私心 称扬于我,其亲热厚密,竟不避嫌疑。所叹者:你 既为我的知己,自然我亦可为你的知己,既你我为 知己,又何必有‘金玉’之论,也该你我有之,又 何必来一宝钗呢?所悲者:父母早逝,虽有铭心刻 骨之言,无人为我主张;况近日每觉神思恍惚,病 已渐成,医者更云:‘气弱血亏,恐致劳怯之症。’ 我虽为你的知己,但恐不能久待;你纵为我的知己, 奈我薄命何!”
❖ 宋代小说话本主要保存在《京 本通俗小说》和《清平山堂话 本》及“三言”中。
❖ 宋代话本小说与长期以文言文 为语言的中国古代文学传统完 全不同,它是中国小说史上第 一次将白话作为小说的语言进 行创作,这是一个突出的进步。
话本小说的基本体制:
题目 入话(相对独立) 正话(正题、正传) 篇尾(独立于故事之外)
❖
4.作者用了几乎两章的篇幅,把素芭 放置到 比社会 环境温 暖得多 的自然 环境中 ,在这 里,素 芭不仅 是美好 的,还 有着无 言的快 乐。侧 面的烘 托让素 芭的形 象更为 动人。
❖
5.反面的衬托同样是塑造素芭形象的 一个手 段。素 芭身边 的人们 可以用 话语交 流,他 们是一 群极为 普通的 劳作者 ,包括 帕勒达 帕,可 是他们 对素芭 的表现 却显得 极为冷 漠和麻 木。
Hale Waihona Puke ❖6.素芭在他们身上看不到关心,找不 到温暖 。在小 说的第 五章, 父母打 算用欺 骗的手 段把素 芭嫁到 加尔各 答,而 且“没 有作任 何安慰 ”。
❖
7.整个事件的过程中,素芭只有独自 流泪伤 心,得 不到任 何关心 ,唯一 的所谓 的好友 帕勒达 帕只是 专心致 志地钓 鱼,丝 毫没有 离愁别 绪,反 倒是漫 不经心 地证实 了这个 噩耗, 给了素 芭更大 的打击 。
心理描写的技法
❖ 采用内心独白的形式。 ❖ 通过梦境幻觉来反映人物的心理。 ❖ 利用环境景物衬托人物心理。 ❖ 通过人物的神情、动作、语言的描写来
表现人物心理。 ❖ 通过“意识流”的摹写直接剖析人物的
心理。
写作练习
❖ 结合所学知识,对“得知考试成绩很不 理想”时的心理进行描写。
❖
1.体会本 课切中 要害、 深入浅 出的说 理特点, 学习这 篇文章 的表达 方式, 品味本 文的语 言特点 。找出 文中典 型的语 句,归纳 其特点 ,尝试 从表达 目的、 听众的 感受角 度品评 其表达 效果。 阅读时, 还要注 意思考 ,理解 这篇文 章的针 对性和 现实意 义。
❖ 冯梦龙以其对小说、戏曲、民歌、笑话 等通俗文学的创作、搜集、整理、编辑, 为我国文学做出了独异的贡献。
❖ 冯梦龙自己的诗集今也不存,但值得庆 幸的是由他编纂的三十种著作得以传世, 为我国文化宝库留下了一批不朽的珍宝。 其中除世人皆知的“三言”外,还有 《新列国志》、《增补三遂平妖传》、 《智囊》、《古今谈概》、《太平广记 钞》、《情史》、《墨憨斋定本传奇》, 以及许多解经、纪史、采风、修志的著 作。
❖ 老鸨听说,半晌不言:“这等事怎么处?向 日三姐说:他是宦家公子,金银无数,我却 不信,逐他出门去了。今日到带有金银,好 不惶恐人也!”左思右想,老着脸走出来见 了三官。
文章中的心理描写
❖ 在老鸨上了钩,“一发不肯放手时”, 写王三官“公子恐怕掣脱了,将机就 机,进到院门坐下。”
心理描写的作用
❖
2.只有懂得舍与得,才不会被利禄牵 扯而过 度奔波 劳累; 一个人 只要能 够自得 其乐, 即使有 所失也 不会为 此不快 乐;一 个人只 要拥有 高深的 道德修 养,即 使没有 官位也 能内心 平静轻 松。
❖
3.文本中不断提到“大自然”,在充 满了诗 情画意 的大自 然面前 ,在可 爱温顺 的小动 物面前 ,素芭 没有任 何交流 的障碍 ,她甚 至能比 常人更 为轻易 地表达 自己。
有助于展示情节的发展变化
❖ 托尔斯泰在《复活》中写玛丝洛娃在监狱里以犯人 身份会见前来探视她的贵族地主聂赫留道夫,“玛 丝洛娃怎么也没想到会看见他,特别是在此时此地。 因此最初一刹那,他的出现使她震惊,使她回想起 她从不回想的往事。”往下,就进入往事的回忆。 起初,她心头掠过一丝美好的回忆,因为站在她面 前的这个人曾经爱过她并且为她所爱;接着,她想 起他的残忍作为,想起他留给她的痛苦和屈辱。这 些至今仍象磐石一样压迫着她,使她无法摆脱,她 痛恨这个毁了她幸福的人,于是记忆中那种爱情的 幻境顿时化为泡影。但她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又想 利用他一下。这段心理描写既预示着聂赫留道夫后 来应允为她请律师的情节,也预示着他希望用对玛 丝洛娃的描写还有助于表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 助于反映社会生活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