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1214最新《神华集团XXXX年度本安体系达标考核标准(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评审
针对危害因素的性质和危害确定评审周期;
定期进行评审;
条件变化、变更后及时评审;
评审时确认危害因素识别的全面性、风险评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控制措施的过程、效果和有效性等;
收集、整理评审的过程资料;
根据评审结果采取改进措施
1、风险评价后未组织评审的扣3分,评审不规范一处扣1分,最多扣3分;
2、企业的工艺、设备、机构等发生变化,或发生事故后未进行辨识一次扣1分,最多扣5分
3、目标内容中缺少过程性指标的扣2分;目标未体现量化扣2分;
4、未将目标和指标分解到组织内部各相关职能部门和管理层次,形成文件的扣5分;
5、责任状内容不全面扣2分;每缺少一个层次的责任状扣3分;每层次中缺少一份责任状扣1分,该项最多扣3分
2.制定内部考核办法,并定期考核评价目标、指标实现情况。
1、无考核办法扣3分;考核办法每缺少一项扣1分;
2、危害因素辨识的范围未覆盖企业所有活动的一处扣0.5分;
3、危害因素辨识未体现到全员参与的一人次扣0.5分,最多扣5分;
4、辨识工作开展不规范的每一项次扣1分,最多扣5分
5、未开展办公场所危害因素识别和风险控制工作扣5分;缺少过程性资料扣2分
4.风险评价
1)基本要求
评价人员能够熟悉并正确应用评价方法;
3、清单与法律法规文本不对应每缺少一项扣1分,最高扣3分;
4、每出现一部过期的法律法规标准扣0.5分,最多扣3分;缺少本行业基本的法律法规标准每缺少1项扣0.5
分,最多扣2分;
5、法律法规未在企业内部公示扣2分;
6、未对法律法规的适用性进行识别扣1分
2.及时对从业人员进行宣传和培训
1、1、未在企业内部传达法律法规扣3分;
3)掌握本人在体系运行过程中的职责;
4)熟悉本企业体系运行状况
1、资质、经历、专业等不符合法律法规要求扣5分;
2、未接受过健康、安全与环境方面的培训和考核扣2分;
3、本人在体系运行过程中的职责职责不清的扣1分;
4、不熟悉本企业体系运行状况1分
2.最高管理者应作出明确的、公开的、文件化的安全承诺
承诺的内容至少包括:
2、未对从业人员进行法律法规方面的培训扣2分;
3、无培训记录扣1分;
4、无相关考核记录扣1分
3.3目标和指标
1.制定年度本质安全、健康与环境目标、指标,并层层签订目标责任状,各单位目标、指标应可测量
查资料
询问
(15分)
1、未制定目标和指标程序或制度的扣2分
2、无年度企业安全健康环境目标的扣5分;目标未形成文件或未在内网上公示扣2分;
通过风险控制对人员进行培训,岗位员工应熟悉本岗位的风险控制措施;
通过风险控制对工艺进行变更;
对风险控制措施的实施和效果进行检查、监视
1、无风险管理手册的扣10分;
2、风险管理手册中无削减控制措施的一处扣1分,此项最多扣5分;
3、风险控制不符合要求的一处扣0.5分,最多扣3分;
4、控制措施不合理,每项扣2分,最多扣5分
3.2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
1.建立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的管理制度,收集适用的法律法规、标准,适时对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进行适用性评价及更新,形成单位《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清单》
查资料
询问
(10分)
1、无法律法规控制程序扣5分;未明确法律法规收集的主管部门扣2分;
2、未收集法规扣5分;无法律法规清单扣3分;缺少法律法规的目录扣2分;无法规文本扣5分;
4.各级部门、领导本质安全管理体系责任明确,按照职责分工,制订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建立、推进计划,定期总结安排体系管理工作。
1、无安全健康环境委员会扣3分,无委员会职责扣1分;
2、无委员会工作制度和会议制度扣1分;
3)未制订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建立、推进计划扣5分;
4)无安全文化手册扣1分
检查人:
第二部分 方针和目标
1)主要领导、主管领导要在本单位的周、月安全生产办公会上总结安排健康安全环境工作;
2)在月度、季度会上,主管安全健康环保领导要有专题报告,总结部署健康安全环境工作
1、月度办公会无主要(分管)领导的专题安全健康环境报告扣3分;
2、专题报告中缺少健康环境方面的要求扣1分,没有对工作的总结和布置的内容扣1分
3.1
危害因素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
1.基本要求
查资料
询问
(50分)
制定风险控制程序和制度;(※重点考核项)
详细规定危害因素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具体过程;
对实施过程的信息、资料进行收集、整理;
相关结论形成文件并及时更新
1、未开展危害因素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工作扣50分;
2、无危害因素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制度扣5分
2、未按考核办法进行考核扣5分;考核记录不全面每一次扣1分,最多扣2分
3.4
管理方案
1.1.针对重大危害因素和重要环境因素控制,制定管理方案、措施;方案、措施应形成文件,内容符合要求
查资料
询问
(25分)
1、未针对重大危害因素和重大环境因素制定管理方案扣50分;
2、未制定程序或制度,对管理方案的实施进行规定的扣5分;
1、岗位职责未形成文件扣2分;
2、职能部门职责每缺少一项扣0.5分;
3、涉及到安全健康环境的人员每缺少一份职责扣0.5分
4、无安全管理网络(图)扣1分
6.职责的宣传和履行
全员熟悉本人的和本部门的安全、健康、环境职责;
以责任制为依据,确定部门、个人业绩目标并纳入到目标、指标考核范围中;
3、发生变更、针对活动、产品、服务或运行条件的变化、管理方案未按期完成时,未及时进行修订和调整扣3分;
4、管理方案完成后未起到预期的效果,分析原因,采取纠正措施扣5分
检查人:
第四部分 组织结构、资源和文件
检查
要素
检查内容
检查
方法
检查考核标准
标准分值
检查扣分
四
组织结构、资源 和文件
4.1组织结构和职责
通过从人员、设备、物料、工艺、环境等几方面进行分类以保证辨识的全面性;
分别从健康、安全与环境三个方面进行危害因素辨识;
辨识过程充分考虑遵守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其他要求;
辨识过程中考虑正常、异常和紧急情况;考虑过去、现在、将来三种时态; 结合相关标准对危害因素进行描述,描述准确;
对危害因素进行分类
1、未明确危害因素控制的范围扣1分;
管理层重视体系运行,能够通过承诺、资源配置、个人表率、日常考核任用等环节体现
主要负责人和分管领导资格不符合要求扣3分;
职责不符合国家法律及安全健康环境相关要求一人次扣2分;
职责内容不全面一人次扣1分
3.体系小组
成立体系推进小组,跨层次、跨部门确定小组成员;(※重点考核项)
规定体系推进小组在体系运行过程中的各个阶段的职责;
1、未设置风险管理小组扣5分;缺少风险小组每缺少一项扣1分,最多扣5分;
2、风险管理小组成员不符合要求每有一处扣0.5分;
3、未进行培训扣2分,培训资料不齐全扣1分;
4、同一装置单元员工有五人次以上不了解岗位风险控制要求的扣50分
3.危害因素辨识
1)危害因素辨识范围
常规和非常规活动;
所有进入作业场所人员的活动;
神华集团2012年度安全大检查暨本质安全管理体系达标验收考核标准(煤制油化工)
第一部分 领导和承诺
检查
要素
检查内容
检查
方法
检查考核标准
标准分值
检查扣分
一、领导和承诺1.最高管理者的能力符合法律法规要求。
查资料
现场询问
(20分)
1)资质、经历、专业等符合法律法规要求;(※重点考核项)
2)接受过健康、安全与环境方面的培训和考核;
5、未建立重大危害因素和重大环境因素清单的扣50分;
6、发生事故或变更时,未及时进行风险评价的扣5分
5.风险控制
明确风险控制的优先顺序,对重大危害因素的控制与一般危害控制的措施明显区别;
分别从技术和管理两方面采取措施对风险进行控制和削减;
明确、具体的描述危害因素的控制措施,措施可行;
通过风险控制措施对设施进行改造、维护;
1)遵守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2)持续改进和清洁生产、事故预防、社会责,承诺的内容与本企业实际相符并确保资源支持。
1、无最高管理者的承诺文件扣5分;
2、承诺文件未在企业内部公示扣2分;
3、承诺内容不全面扣1分;
4、企业员工不熟悉承诺每人次扣1分;
5、没有体系推进管理部门好专职人员的扣3分
3.最高管理者至少每季度亲自主持召开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办公会。
3、管理方案未文件化扣10分;
4、管理方案中缺少明确的目标或指标、措施、进度时间、责任人、资源等,每缺少一项扣1分
2.按照规定对管理方案、措施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评审
1、未按规定期限对管理方案的完成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扣5分;
2、未在计划的时间间隔内对方案的实施过程、完成情况和实施效果进行评审扣3分;
5)下列情形发生时应及时进行风险评价:
新的或变更的法律法规或其他要求;
操作条件变化或工艺改变;
技术改造项目;
有对事件、事故或其他信息的新认识;
组织机构发生大的调整;
人员岗位发生变动
1、未明确风险评价方法的扣1分;
2、未明确对风险进行分级的扣3分;
3、风险分级不合理的一处扣为1分,最多扣5分;
4、清单不划分风险等级扣3分;
2.方针的内容
方针的内容体现两个承诺;
符合国家方针政策,符合集团公司要求;
内容适合企业的规模特点、风险管理控制水平、发展方向、价值观等,不盲目照搬、雷同上级组织、同行企业的方针;
对方针做出解释或说明
1、方针未在企业内部公示扣2分;
2、未针对方针进行解释扣1分
3.战略目标
以方针为依据制定;
战略目标可以达到;
体现企业长远规划;
为年度的目标和指标制定提供框架
目标脱离实际情况的扣1分
4.方针的执行
本质安全期管理的方针和目标应对员工进行贯彻、实施,广大员工应普遍了解本质安全期管理的方针和目标
员工不熟悉安全健康环境方针每人次扣1分
检查人:
第三部分 策 划
检查
要素
检查内容
检查
方法
检查考核标准
标准分值
检查扣分
三
策
划
2.危害因素辨识、风险评价的组织
按专业或职能分别成立风险评价小组,明确小组职责;
各小组成员包括相关领导层、管理层、内审员、专业技术人员等; 规定危害因素辨识和风险评价的责任、方法;
评价小组成员进行相应的培训;
采取措施确保全员参与风险控制,重点是业务部门业务保安责任的落实;
针对危害因素辨识、风险评价对机关员工进行培训
重大风险应用多种评价方法组合使用;
识别出可削减或控制的风险;
明确风险分级的准则;
制定重大危害因素和重大环境因素清单,对所属生产单位重大风险项目和重大危险源进行备案(※重点考核项)
2)持续地组织风险评价工作,识别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风险和隐患;
3)定期评审或检查风险控制结果;
4)当发生事故或变更时,应及时进行风险评价;
5.各级职能部门和管理层次
确定与安全、健康、环境有关的各职能部门和管理层次,制定本质安全管理网络图;
明确界定不同的职能部门和管理层次相互间的职责接口,有职能分配表或矩阵图;
部门职责齐全,能够覆盖所有与健康、安全与环境有关的部门;
明确企业内各层次的管理职能和隶属关系,有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网络;
建立一体化的安全监督管理网络
1.基本要求
查资料
询问
(20分)
部门和人员设置符合体系运行的要求;
健康、安全与环境职责与业务职责相结合;
明确各层次、各部门一把手负责制;
1、未设置专门组织机构的扣10分;部门职责缺少内容扣1分
2.健康、安全与环境工作的领导机构
成立本质安全管理委员会,明确委员会职责及相关工作制度;
最高管理者的职责符合国家法律、相关规定和体系的要求;
未成立体系推进小组,没有跨层次、跨部门确定小组成员的扣2分;
未规定体系推进小组在体系运行过程中的各个阶段职责的扣2分
4.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机构
有专职的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机构,可合并设置也可分别设置;
机构的人员数量、资质和能力符合国家和行业相关要求(※重点考核项)
无职能机构设置文件的扣1分;
机构人员不足,不符合有关规定的扣5分
检查
要素
检查内容
检查
方法
检查考核标准
标准分值
检查扣分
二、
方
针
和
目
标
1.制定
查资料
询问
(10分)
制定过程体现全员参与、广泛征集、组织筛选;
通过统计、分析和论证确定方针草案;
经管理层讨论,由最高管理者签发并形成文件
1、无安全健康环境方针扣5分;
2、方针未经最高管理者批准扣2分;
3、方针未形成文件或者未发布扣2分
设备设施;
企业周围环境;
气候、地震及其他自然灾害等。
2)危害因素辨识要求
根据企业的性质、风险特点、变化情况、控制水平等确定所属生产单位危害因素辨识的周期或时间间隔;
规定新改扩建项目、变更、事故或未遂事件的发生、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变化等情况下的危害因素辨识时机;
定期对生产企业和承包方的所有活动进行梳理,建立企业安全管理档案; 明确辨识单元目标的分类标准,制定分类清单;
针对危害因素的性质和危害确定评审周期;
定期进行评审;
条件变化、变更后及时评审;
评审时确认危害因素识别的全面性、风险评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控制措施的过程、效果和有效性等;
收集、整理评审的过程资料;
根据评审结果采取改进措施
1、风险评价后未组织评审的扣3分,评审不规范一处扣1分,最多扣3分;
2、企业的工艺、设备、机构等发生变化,或发生事故后未进行辨识一次扣1分,最多扣5分
3、目标内容中缺少过程性指标的扣2分;目标未体现量化扣2分;
4、未将目标和指标分解到组织内部各相关职能部门和管理层次,形成文件的扣5分;
5、责任状内容不全面扣2分;每缺少一个层次的责任状扣3分;每层次中缺少一份责任状扣1分,该项最多扣3分
2.制定内部考核办法,并定期考核评价目标、指标实现情况。
1、无考核办法扣3分;考核办法每缺少一项扣1分;
2、危害因素辨识的范围未覆盖企业所有活动的一处扣0.5分;
3、危害因素辨识未体现到全员参与的一人次扣0.5分,最多扣5分;
4、辨识工作开展不规范的每一项次扣1分,最多扣5分
5、未开展办公场所危害因素识别和风险控制工作扣5分;缺少过程性资料扣2分
4.风险评价
1)基本要求
评价人员能够熟悉并正确应用评价方法;
3、清单与法律法规文本不对应每缺少一项扣1分,最高扣3分;
4、每出现一部过期的法律法规标准扣0.5分,最多扣3分;缺少本行业基本的法律法规标准每缺少1项扣0.5
分,最多扣2分;
5、法律法规未在企业内部公示扣2分;
6、未对法律法规的适用性进行识别扣1分
2.及时对从业人员进行宣传和培训
1、1、未在企业内部传达法律法规扣3分;
3)掌握本人在体系运行过程中的职责;
4)熟悉本企业体系运行状况
1、资质、经历、专业等不符合法律法规要求扣5分;
2、未接受过健康、安全与环境方面的培训和考核扣2分;
3、本人在体系运行过程中的职责职责不清的扣1分;
4、不熟悉本企业体系运行状况1分
2.最高管理者应作出明确的、公开的、文件化的安全承诺
承诺的内容至少包括:
2、未对从业人员进行法律法规方面的培训扣2分;
3、无培训记录扣1分;
4、无相关考核记录扣1分
3.3目标和指标
1.制定年度本质安全、健康与环境目标、指标,并层层签订目标责任状,各单位目标、指标应可测量
查资料
询问
(15分)
1、未制定目标和指标程序或制度的扣2分
2、无年度企业安全健康环境目标的扣5分;目标未形成文件或未在内网上公示扣2分;
通过风险控制对人员进行培训,岗位员工应熟悉本岗位的风险控制措施;
通过风险控制对工艺进行变更;
对风险控制措施的实施和效果进行检查、监视
1、无风险管理手册的扣10分;
2、风险管理手册中无削减控制措施的一处扣1分,此项最多扣5分;
3、风险控制不符合要求的一处扣0.5分,最多扣3分;
4、控制措施不合理,每项扣2分,最多扣5分
3.2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
1.建立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的管理制度,收集适用的法律法规、标准,适时对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进行适用性评价及更新,形成单位《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清单》
查资料
询问
(10分)
1、无法律法规控制程序扣5分;未明确法律法规收集的主管部门扣2分;
2、未收集法规扣5分;无法律法规清单扣3分;缺少法律法规的目录扣2分;无法规文本扣5分;
4.各级部门、领导本质安全管理体系责任明确,按照职责分工,制订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建立、推进计划,定期总结安排体系管理工作。
1、无安全健康环境委员会扣3分,无委员会职责扣1分;
2、无委员会工作制度和会议制度扣1分;
3)未制订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建立、推进计划扣5分;
4)无安全文化手册扣1分
检查人:
第二部分 方针和目标
1)主要领导、主管领导要在本单位的周、月安全生产办公会上总结安排健康安全环境工作;
2)在月度、季度会上,主管安全健康环保领导要有专题报告,总结部署健康安全环境工作
1、月度办公会无主要(分管)领导的专题安全健康环境报告扣3分;
2、专题报告中缺少健康环境方面的要求扣1分,没有对工作的总结和布置的内容扣1分
3.1
危害因素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
1.基本要求
查资料
询问
(50分)
制定风险控制程序和制度;(※重点考核项)
详细规定危害因素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具体过程;
对实施过程的信息、资料进行收集、整理;
相关结论形成文件并及时更新
1、未开展危害因素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工作扣50分;
2、无危害因素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制度扣5分
2、未按考核办法进行考核扣5分;考核记录不全面每一次扣1分,最多扣2分
3.4
管理方案
1.1.针对重大危害因素和重要环境因素控制,制定管理方案、措施;方案、措施应形成文件,内容符合要求
查资料
询问
(25分)
1、未针对重大危害因素和重大环境因素制定管理方案扣50分;
2、未制定程序或制度,对管理方案的实施进行规定的扣5分;
1、岗位职责未形成文件扣2分;
2、职能部门职责每缺少一项扣0.5分;
3、涉及到安全健康环境的人员每缺少一份职责扣0.5分
4、无安全管理网络(图)扣1分
6.职责的宣传和履行
全员熟悉本人的和本部门的安全、健康、环境职责;
以责任制为依据,确定部门、个人业绩目标并纳入到目标、指标考核范围中;
3、发生变更、针对活动、产品、服务或运行条件的变化、管理方案未按期完成时,未及时进行修订和调整扣3分;
4、管理方案完成后未起到预期的效果,分析原因,采取纠正措施扣5分
检查人:
第四部分 组织结构、资源和文件
检查
要素
检查内容
检查
方法
检查考核标准
标准分值
检查扣分
四
组织结构、资源 和文件
4.1组织结构和职责
通过从人员、设备、物料、工艺、环境等几方面进行分类以保证辨识的全面性;
分别从健康、安全与环境三个方面进行危害因素辨识;
辨识过程充分考虑遵守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其他要求;
辨识过程中考虑正常、异常和紧急情况;考虑过去、现在、将来三种时态; 结合相关标准对危害因素进行描述,描述准确;
对危害因素进行分类
1、未明确危害因素控制的范围扣1分;
管理层重视体系运行,能够通过承诺、资源配置、个人表率、日常考核任用等环节体现
主要负责人和分管领导资格不符合要求扣3分;
职责不符合国家法律及安全健康环境相关要求一人次扣2分;
职责内容不全面一人次扣1分
3.体系小组
成立体系推进小组,跨层次、跨部门确定小组成员;(※重点考核项)
规定体系推进小组在体系运行过程中的各个阶段的职责;
1、未设置风险管理小组扣5分;缺少风险小组每缺少一项扣1分,最多扣5分;
2、风险管理小组成员不符合要求每有一处扣0.5分;
3、未进行培训扣2分,培训资料不齐全扣1分;
4、同一装置单元员工有五人次以上不了解岗位风险控制要求的扣50分
3.危害因素辨识
1)危害因素辨识范围
常规和非常规活动;
所有进入作业场所人员的活动;
神华集团2012年度安全大检查暨本质安全管理体系达标验收考核标准(煤制油化工)
第一部分 领导和承诺
检查
要素
检查内容
检查
方法
检查考核标准
标准分值
检查扣分
一、领导和承诺1.最高管理者的能力符合法律法规要求。
查资料
现场询问
(20分)
1)资质、经历、专业等符合法律法规要求;(※重点考核项)
2)接受过健康、安全与环境方面的培训和考核;
5、未建立重大危害因素和重大环境因素清单的扣50分;
6、发生事故或变更时,未及时进行风险评价的扣5分
5.风险控制
明确风险控制的优先顺序,对重大危害因素的控制与一般危害控制的措施明显区别;
分别从技术和管理两方面采取措施对风险进行控制和削减;
明确、具体的描述危害因素的控制措施,措施可行;
通过风险控制措施对设施进行改造、维护;
1)遵守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2)持续改进和清洁生产、事故预防、社会责,承诺的内容与本企业实际相符并确保资源支持。
1、无最高管理者的承诺文件扣5分;
2、承诺文件未在企业内部公示扣2分;
3、承诺内容不全面扣1分;
4、企业员工不熟悉承诺每人次扣1分;
5、没有体系推进管理部门好专职人员的扣3分
3.最高管理者至少每季度亲自主持召开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办公会。
3、管理方案未文件化扣10分;
4、管理方案中缺少明确的目标或指标、措施、进度时间、责任人、资源等,每缺少一项扣1分
2.按照规定对管理方案、措施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评审
1、未按规定期限对管理方案的完成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扣5分;
2、未在计划的时间间隔内对方案的实施过程、完成情况和实施效果进行评审扣3分;
5)下列情形发生时应及时进行风险评价:
新的或变更的法律法规或其他要求;
操作条件变化或工艺改变;
技术改造项目;
有对事件、事故或其他信息的新认识;
组织机构发生大的调整;
人员岗位发生变动
1、未明确风险评价方法的扣1分;
2、未明确对风险进行分级的扣3分;
3、风险分级不合理的一处扣为1分,最多扣5分;
4、清单不划分风险等级扣3分;
2.方针的内容
方针的内容体现两个承诺;
符合国家方针政策,符合集团公司要求;
内容适合企业的规模特点、风险管理控制水平、发展方向、价值观等,不盲目照搬、雷同上级组织、同行企业的方针;
对方针做出解释或说明
1、方针未在企业内部公示扣2分;
2、未针对方针进行解释扣1分
3.战略目标
以方针为依据制定;
战略目标可以达到;
体现企业长远规划;
为年度的目标和指标制定提供框架
目标脱离实际情况的扣1分
4.方针的执行
本质安全期管理的方针和目标应对员工进行贯彻、实施,广大员工应普遍了解本质安全期管理的方针和目标
员工不熟悉安全健康环境方针每人次扣1分
检查人:
第三部分 策 划
检查
要素
检查内容
检查
方法
检查考核标准
标准分值
检查扣分
三
策
划
2.危害因素辨识、风险评价的组织
按专业或职能分别成立风险评价小组,明确小组职责;
各小组成员包括相关领导层、管理层、内审员、专业技术人员等; 规定危害因素辨识和风险评价的责任、方法;
评价小组成员进行相应的培训;
采取措施确保全员参与风险控制,重点是业务部门业务保安责任的落实;
针对危害因素辨识、风险评价对机关员工进行培训
重大风险应用多种评价方法组合使用;
识别出可削减或控制的风险;
明确风险分级的准则;
制定重大危害因素和重大环境因素清单,对所属生产单位重大风险项目和重大危险源进行备案(※重点考核项)
2)持续地组织风险评价工作,识别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风险和隐患;
3)定期评审或检查风险控制结果;
4)当发生事故或变更时,应及时进行风险评价;
5.各级职能部门和管理层次
确定与安全、健康、环境有关的各职能部门和管理层次,制定本质安全管理网络图;
明确界定不同的职能部门和管理层次相互间的职责接口,有职能分配表或矩阵图;
部门职责齐全,能够覆盖所有与健康、安全与环境有关的部门;
明确企业内各层次的管理职能和隶属关系,有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网络;
建立一体化的安全监督管理网络
1.基本要求
查资料
询问
(20分)
部门和人员设置符合体系运行的要求;
健康、安全与环境职责与业务职责相结合;
明确各层次、各部门一把手负责制;
1、未设置专门组织机构的扣10分;部门职责缺少内容扣1分
2.健康、安全与环境工作的领导机构
成立本质安全管理委员会,明确委员会职责及相关工作制度;
最高管理者的职责符合国家法律、相关规定和体系的要求;
未成立体系推进小组,没有跨层次、跨部门确定小组成员的扣2分;
未规定体系推进小组在体系运行过程中的各个阶段职责的扣2分
4.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机构
有专职的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机构,可合并设置也可分别设置;
机构的人员数量、资质和能力符合国家和行业相关要求(※重点考核项)
无职能机构设置文件的扣1分;
机构人员不足,不符合有关规定的扣5分
检查
要素
检查内容
检查
方法
检查考核标准
标准分值
检查扣分
二、
方
针
和
目
标
1.制定
查资料
询问
(10分)
制定过程体现全员参与、广泛征集、组织筛选;
通过统计、分析和论证确定方针草案;
经管理层讨论,由最高管理者签发并形成文件
1、无安全健康环境方针扣5分;
2、方针未经最高管理者批准扣2分;
3、方针未形成文件或者未发布扣2分
设备设施;
企业周围环境;
气候、地震及其他自然灾害等。
2)危害因素辨识要求
根据企业的性质、风险特点、变化情况、控制水平等确定所属生产单位危害因素辨识的周期或时间间隔;
规定新改扩建项目、变更、事故或未遂事件的发生、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变化等情况下的危害因素辨识时机;
定期对生产企业和承包方的所有活动进行梳理,建立企业安全管理档案; 明确辨识单元目标的分类标准,制定分类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