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全国高考地理模拟测试试题(七)(解析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全国高考地理模拟测试试题(七)(解析版)
(考试用时:45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44分)
本卷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港珠澳大桥总长约55千米,其中主体工程“海中桥隧”长达35.6千米。
岛隧工程是最具控制性的部分,其中连接大桥东、西人工岛的沉管部分是国内首条于外海建设的超大型沉管隧道。
大桥建成后,开车从香港到珠海西岸的时间将由目前的3个多小时缩减为约半个小时。
读图回答1~3题。
1.港珠澳大桥超大型沉管隧道施工难度大主要是由于该地()
A.基岩埋藏深B.水面宽阔
C.水流速度不稳D.全年高温
2.港珠澳大桥主桥实施岛隧工程主要考虑的是()
A.河水流量B.节省投资
C.防御台风D.河海联运
3.推测港珠澳大桥合理的限速最接近()
A.60 km/h B.80 km/h
C.100 km/h D.120 km/h
2017年7月20日9时11分,日本福岛县及
宫城县发生里氏5.6级地震,此次地震震源位于日
本福岛县近海,震源深度40公里,未引发海啸。
海啸是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海底滑坡或气象变化产生的破坏性海浪。
读图,回答4~5题。
4.此次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较少,主要原因是()
A.震级较小B.震中距离陆地远
C.防震水平高D.人口密度小
5.假如地震发生后发生海啸,位于福岛县太平洋沿岸甲地的3名游客听到海啸预警后立即撤离。
下图所示四条紧急撤离路线中,最安全的是()
A.沿路线①驾车快速撤离B.沿路线②撤往该区域最高点
C.沿路线③顺河谷而上D.沿路线④撤往高处
读我国某山脉主峰不同坡向冰川面积分布及退缩率统计图,完成6~8题。
6.该山峰最可能位于()
A.天山B.秦岭
C.横断山脉D.台湾山脉
7.造成不同坡向冰川面积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A.光照B.气温C.降水D.地势
8.近些年,造成不同坡向冰川面积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降水减少B.地壳运动C.风力增强D.气温升高
中国早在秦汉年间就创立了“二十四节气”(右图所示)。
它是先民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
物候等地理要素的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
会经验。
至今,“二十四节气”对人们生产生活仍
然具有基础指导作用。
据此并读图完成9~11题。
9.中国“二十四节气”起源于()
A.长江流域B.黄河流域
C.珠江流域D.辽河流域
10.在我国大部分地区“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植正当时”的农作物是()
A.冬小麦B.玉米
C.春小麦D.水稻
11.在下列节气中,符合北京正午日影逐日增长的是()
A.惊蛰至清明B.小满至小暑
C.大暑至处暑D.大雪至小寒
选择题答题栏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36~37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43~44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36.(2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剑麻是多年生经济作物,其价值在于叶子中的剑麻纤维,是船缆绳、麻袋、地毡等的原料。
近年来,剑麻的用途越来越广泛,如高层电梯所用钢丝绳的内芯、不锈钢抛光布原材料等。
19世纪末,德国殖民者把剑麻从巴西带到坦桑尼亚,因气候条件无与伦比,坦桑尼亚很快便享有了“剑麻王国”的美誉。
坦桑尼亚南部地区因为德国人修的铁路,成为剑麻主产区。
20世纪90年代,中国农垦集团(下称“中农垦”)开始在非洲投资农场。
1999年,由于看好剑麻的市场前景,又有种植剑麻的技术支撑(中农垦的关联企业在广东、广西和海南等地都有剑麻种植的经验),加上中国进出口银行(下称“进出口银行”)的支持,中农垦开始在海外寻找合适的农场以种植剑麻,而“剑麻王国”坦桑尼亚是首选之地。
材料二下图示意坦桑尼亚纺织作物分布。
(1)分析坦桑尼亚适合种植剑麻的气候条件。
(4分)
(2)说明坦桑尼亚享有“剑麻王国”美誉的原因。
(6分)
(3)评价中农垦在坦桑尼亚种植剑麻的社会经济条件。
(10分)
(4)有人建议坦桑尼亚应加强自身经济建设,降低国外企业投资
的比重,你是否赞同?并说明理由。
(4分)
37.(2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6年8月26日,载有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五号的远望号火箭运输船队从天津港出发,前往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
2016年11月3日20时43分,长征五号在我国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实现首飞。
材料二下面图甲为京津唐地区简图,图乙为海南岛简图。
(1)简析京津唐地区作为我国重型火箭生产基地的区位优势。
(8分)
(2)海南岛是天然大温室,是我国重要的冬季蔬菜生产基地。
每到冬季,大批蔬菜运进京津唐地区。
试从资源调配的角度简要说明蔬菜北运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8分)
(3)天津沿海地区和海南莺歌海沿海地区都是我国重要的海盐产
区,但是莺歌海并没有像天津那样大规模发展海洋化工,试分析原因。
(6分)
请考生在第43、44两道地理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43.(10分)【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
南京的工业区历史悠久,留下了一批烙着时代印记的工业建筑。
南京市政府在保护具有特色的工业遗产的基础上,又对其加以利用,通过老厂区、老厂房、老设施来发展工业旅游,做大工业遗产文章。
(1)指出老工业区具有的工业遗产资源。
(4分)
(2)列举老工业区工业遗产可以开发的旅游项目。
(6分)
44.(10分)【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下图示意世界某区域。
该区域R河与K河流域盛产长绒棉,出口量很大。
近年来,两河沿岸地区耕地面积不断扩大。
分析R河与K河沿岸耕地面积不断扩大带来的环境问题,并提出应对措施。
参考答案
1.C港珠澳大桥所在区域为河口附近的大陆架,基岩埋藏深度较小,水深较浅;隧道施工主要在水下作业,受气温的影响很小;但沿海附近受地形影响,海水运动情况复杂,海水流动方向、水流速度多变,给施工造成较大难度。
2.D港珠澳大桥位于珠三角地区,该地区对外贸易发达,海运繁忙。
若全线采用桥梁设计,会影响附近船舶的出入和航行。
主桥实施岛隧工程,既不影响船舶航行,还可利用人工岛进行货物的装卸作业等,便于实施海陆联运。
3.C根据材料可知,港珠澳大桥全长近55千米,建成后,从香港到珠海西岸的时间将缩减为约半个小时,据此计算,大桥合理限速最接近100 km/h。
4.C日本是多地震的国家,其经济发展水平高,人们防震减灾意识强,建筑物抗震强度大;日本人多地少,人口密度较大。
5.D路线①距海较近,最有可能遭遇海啸袭击;路线②途中有一难以攀越的陡崖;路线③所经地区地势较低,下泄的河水最易在海啸顶托下泛滥;路线④所经地区坡度较缓,方便撤离。
6.A影响山地冰川面积的因素可从气温和降水两方面分析。
由1972年该山脉主峰不同坡向冰川面积可知,该山峰在东北、正北和西北方向冰川分布较多,说明该山峰北坡为阴坡或迎风坡或阴坡兼迎风坡。
天山位于我国新疆地区,北坡为阴坡,气温较低,同时天山北坡为迎风坡,降水较多,冰川面积要明显多于南坡,故A项正确。
秦岭南坡位于亚热带地区,且秦岭主峰海拔不足4 000米,故秦岭主峰南坡没有永久冰川带分布,故B项错误;横断山脉为南北走向,地处我国西南地区,盛行西南季风,西南坡是迎风坡,故西南坡冰川分布面积应该较大,故C项错误;台湾山脉海拔较低,且纬度较低,没有冰川分布,故D项错误。
7.C由上题分析可知,影响冰川面积的因素主要是气温和降水,而气温主要是通过影响雪线的升高与降低,进而影响不同季节冰川面积的变化,与同一时间不同坡向冰川面积差异关系不大,故不同坡向冰川面积存在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降水,故C项正确。
8.D由右图可知,不同坡向冰川面积都在缩小,且南面坡上冰川退缩率相对较大,结合所学知识可推断出造成不同坡向冰川面积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气温升高,故D选项正确。
9.B我国文明最早起源于黄河流域,这里是我国早期农业的主要分布区。
这里的先民在长期的生产过程中,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识了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地理要素的变化规律,从而总结出了“二十四节气”,以指导农业生产。
10.A不同的农作物对水、热等条件的需求不同,故在进行农事安排时,必须遵循一定的时间规律。
冬小麦一般秋季播种,夏季收获;玉米有春播玉米和夏播玉米两种类型;春小麦一般在春季播种,秋季收获;水稻大部分在春季或夏季播种。
故在秋分前后播种的农作物最有可能是冬小麦。
11.C根据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从每年的夏至到冬至,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减小,日影逐渐增长,此期间的节气有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等,故C项正确。
36.解析:第(1)题,坦桑尼亚全年高温、光照充足,雨季降水丰富,非常适合剑麻生长。
第(2)题,可从气候、交通、知名度等方面分析。
第(3)题,应从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两方面进行分析。
第(4)题,本问为开放性设问,言之有理即可。
若赞同,应从加强自身经济建设利于发展民族经济,摆脱对其他国家的经济依赖方面分析。
若不赞同,应从不利于提高本国技术和管理水平,不利于经济发展等方面分析。
答案:(1)全年高温,热量条件优越;光照充足,雨季降水丰富。
(4分)
(2)德国殖民者把剑麻从巴西带到坦桑尼亚;气候条件适宜剑麻种植;德国人修建了铁路,利于剑麻的出口;扩大了剑麻种植的规模,提高了当地剑麻种植的知名度。
(每点2分,答出3点得6分)
(3)有利条件:坦桑尼亚剑麻种植历史悠久,耕作经验丰富;土
地成本低;劳动力价格低;国家政策的支持;有雄厚资金支持;种植区有公路、铁路与港口连接,便于出口。
(每点2分,答出3点得6分)
不利条件:经济基础差,当地消费市场小;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不完善。
(每点2分,共4分)
(4)赞同。
理由:加强自身经济建设,利于发展民族经济;有利于摆脱对其他国家的经济依赖。
(每点2分,共4分)
或不赞同。
理由:国外企业投资有利于提高本国的技术和管理水平;扩大就业,提高当地居民收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每点2分,共4分)
37.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工业区位、农产品跨区域调配的影响等知识。
第(1)题,从工业基础、原料、能源、交通运输、科技水平、协作条件等方面进行分析。
第(2)题,冬季我国北方气温低,蔬菜露天难以生长,蔬菜北运可以缓解我国北方冬季蔬菜供应不足的问题;海南位于热带,冬季气温较高,发展蔬菜种植,可充分发挥其资源优势,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第(3)题,从能源、市场、技术和政策等方面比较天津和海南莺歌海两地区的区位条件,最后找出莺歌海发展海洋化工的限制性条件。
答案:(1)工业基础好;附近地区原料、能源丰富;北京、天津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众多,科技力量强;交通便利,有大型港口,便于运输重型火箭;经济发展水平高,生产协作条件好。
(8分,4点即可)
(2)对输入区(京津唐地区):缓解蔬菜品种少、供应不足的问题,满足当地人的生活需求,提高当地人的生活质量。
(2分)对输出区(海南):使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民
收入,增加就业机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6分)
(3)市场小;能源缺乏;技术不发达,人才缺乏;受现阶段国家政策的影响,海南岛要建设国际旅游岛,不能大规模发展污染严重的产业。
(6分,3点即可)
43.解析:第(1)题,工业遗产资源包括物质形态的和非物质形态的。
第(2)题,从参观老厂房、体验原生产流程等角度分析。
答案:(1)老工业区的厂房等建筑以及生产设备;工艺流程、管理制度等。
(4分)
(2)参观老工业区的厂房等工业遗产;利用多媒体等手段再现原生产生活实景,体验原生产流程;由老厂房改造成的餐厅、酒吧等场所可供人休闲娱乐。
(6分,其他回答合理亦可酌情给分) 44.解析:该区域位于中亚,降水少,土地荒漠化严重。
过度扩耕会加剧水资源短缺状况,引起土壤盐渍化,导致湖泊萎缩。
应对措施从加强管理、发展节水型农业等方面分析。
答案:环境问题:(该区域地处内陆,气候干旱,)耕地面积增加会加大灌溉用水量,加剧水资源短缺状况;(2分)入湖水量减少,湖泊萎缩;(2分)灌溉用水量增加,导致地下水水位上升,引起土壤次生盐渍化。
(2分)措施:加强管理,限制开荒行为;发展节水型农业。
(4分,其他回答合理亦可酌情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