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银川市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某某某某市2018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24.《公羊传》宣公十五年何休注云:“是故圣人制井田之法而口分之,一夫一妇受田百亩,以养父母妻子,五口为一家……肥墒不得独乐,硗墒(质地差的土地)不得独苦,故三年一换土易居,财均力平,兵车素定,是谓均民力强国家.”材料说明井田制下
A.出现土地兼并现象 B.土地经营相对公平
C.农民拥有土地的支配权 D.私田争夺公田的劳动力25.理学的产生可以追溯到唐代反佛思潮及宋初儒学家的思想影响,正如钱穆先生所说:‘治宋必始于唐. ”这说明
A.宋代学者崇儒风尚盛行 B. 理学未能传承佛教思想
C.唐宋社会形成多元思想 D.理学思想融合久经磨砺
26.2015年12月7日,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在诺贝尔医学奖颁奖典礼上谈到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对她的启发。
该书主要记述各种急性病症的简便治疗方法,并略记了病因、症状。
下列对此书的评述,正确的是
A.该书奠定了中医学理论的基础
B.该书反映了当时“西学东渐”的文化潮流
C.该书创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药物分类法
D.该书体现了我国古代科技重经验和实用的特点
27.“西方的市政管理,经济模式的传入,使商埠最先脱出中国传统政治城市的模式,率先迈向近代化,沿某某岸被迫开埠被视为这些城市近代化的起始点。
”材料强调的是
A.中国沿海城市走向近代化得益于西方扩X
B.西方扩X是近代中国各种变化的主导因素
C.客观评价西方资本主义侵略的建设性影响
D.中国近代化城市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28.近代中国时势不可能给某某观念人物提供培育某种观念所需要的足够时间与理想的心境。
他们必须与时间赛跑,他们的铁肩不仅要担道义,更要担救亡。
从某某观念流变的角度看,风向标式的人物至少有:王韬、梁启超、孙某某、李大钊、胡适、等。
由此可见,近代
中国某某思想
A.大都与中国国情不符 B.具有强烈的爱国色彩
C.引入的国家来源相对单一 D.受国内经济发展水平影响较大
29、下面是1952~1956年中国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统计表。
时间项目粮食棉花钢煤原油
1952年163亿吨1304万吨135万吨66亿吨44万吨
1956年192亿吨1445万吨447万吨110亿吨116万吨
下列说法与该统计表所反映出的信息不符合的是
A.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成绩显著
B. 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突出成就
C.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改善D.工、农业生产均衡发展
30、某班同学在学校上做了一个有关的网页。
如果在“思想研究”栏目下再增加一个相关,则项“②”里应该是
A. 新三某某义
B. 新某某主义理论
C.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D.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31、西方启蒙思想家将可能作恶的权力称为“无赖”、“非天使”、“有限理性”等,核心指向一点:即认为权力领域充满危险和变数,统治者的道德、人品并不可靠。
要解决“可能作恶的权力”,他们主X
A. 推翻君主专制,建立君主立宪制
B. 消灭私有制,实现社会真正平等
C. 建立有效机制,实现权力制衡
D. 削弱中央权力,实现公民自治
32.罗斯福新政在当时的美国遭到了有些人的尖锐批评,有的讽刺《全国工业复兴法》是从共产党宣言中抄来的,有的说“新政”是“披着自由主义外衣的法西斯”。
上述言论在本质上反映了
A.美国的自由传统根深蒂固 B.罗斯福政府丧失了民众基础C.新政侵蚀了白由主义根基 D.危机导致社会缺乏基本共识33.斯大林模式虽然在表面上创建起高纯度的公有制计划经济,但其指令性和国家所有制性
质与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社会由社会占有全部生产资料的设想有着内在的差异。
这说明斯大林模式
A.完全违背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B.是对马克思主义改造的结果C.是科学社会主义在落后国家不完整的运用 D.有利于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34.尤尔根·哈贝马斯在《包容他者》一书中称“欧盟条约承认成员国的独立和主权,因此,欧盟有义务尊重每一个成员国的民族认同”,同时指出:“未来欧洲联盟的合法性,在于所有成员国的共同利益,而不在于欧洲的民族自决意识,一个单一的欧洲民族在政治上是不存在的。
”材料认为
A.欧盟体现了统一性和多样性 B.民族利益成为欧洲一体化的主要障碍C.欧洲一体化进程艰难 D.欧盟以尊重成员国利益为主要目标
35.“他是有史以来第一个活着亲眼看到自己的作品被收藏进卢浮宫的画家。
他用变形、扭曲和夸X的笔触以及几何彩块堆积、造型抽象,表现了痛苦、受难和兽性,表达了多种复杂的情感。
”文中他的作品是
A.《马拉之死》 B.《格尔尼卡》 C.《日出·印象》 D.《自由引导人民》41.(25分)中华民族是一个充满了梦想的民族,“中国梦”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不竭动力,牵引着中国砥砺前行的脚步。
梦想不灭,希望永在。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少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男有分,女有归。
祸恶疾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某某。
-------《礼记·礼运》(注:约成书于汉代)
材料二:
二、建设之首要在民生。
故对于全国人民之食、衣、住、行四大需要,政府当与人民协力,共谋农业之发展,以足民食;共谋织造之发展,以裕民衣;建筑大计划之各式屋舍,以乐民居;修治道路、运河,以利民行。
三、其次为。
对于人民之政治知识、能力,政府当训导之,以行使其选举权,行使其罢官权,行使其创制权。
四、其三为民族。
故对于国内之弱小民族,政府当扶植之,使之能自决自治;对于国外之侵略强权,政府当抵御之。
并同时修改各国条约,恢复我国际平等,国家独立。
------孙某某《建国大纲》
材料三:我们是一个六亿人口的大国,要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要实现农业的社会主义化、机械化,要建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大概经过五十年即十个五年计划,就差不多了,就象个样子了,就同现在大不一样了。
------《关于中华人民某某国宪法草案》
材料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
……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某某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
------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上的讲话(摘录)
请回答:
(1)依据上述材料分别概括古代、近代、现代“中国梦”的内容。
(注:不得原封不动的摘抄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不同历史时期产生“中国梦”的原因。
(15分)
(2)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近代在资产阶级的领导下和中国现代在中共党的领导下是怎样圆“中国梦”的?结果如何?(8分)
(3)从“中国梦”一以贯之的核心理念出发,谈谈“中国梦”给你的启示。
(2分)
42. (12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要求。
二战后,“现代化研究”在西方产生,学者认为,现代化是一个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过程,涉及到经济领域的工业化、社会领城的城市化、政治领城的某某化,以及价值观念领域的理性化的互动过程。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按照钱秉旦先生的划分,现代化史观下的世界近代史可以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现代化的准备阶段(14一15世纪),这个阶段起源于中世纪晚期,农业文明不断瓦解;
第二阶段:现代化的起动阶段(l6-18世纪),即现代化过程在西方国家发起,一个“现代”
世界出现了;
第三阶段:现代化的成熟与发展阶段(19世纪),在这个阶段中,经历了两百年发展的欧洲终于迎来了成熟的现代社会;
第四阶段:现代化的全球扩X阶段(19 世纪中期后),世界在破坏和重建中进步着;
第五阶段:现代社会的新转型阶段(二战后),从二战结束起,一个“后现代”社会正在形成。
——据钱秉旦《现代化为主题构建世界进代史新的学科体系》请以世界近代史上的一个西方国家为例,概述该国在上述其中一个阶段的现代化之路。
(要求论点明确,史论结合。
)
45、选修Ⅰ:《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窃惟朝廷从初散(贷出)青苗钱之意,本以兼并之家放债取利,侵渔细民,故设此法,押其豪夺,官自借贷,薄收其利。
今以一斗陈米散与饥民,却令纳小麦一斗八井七合五勺,或纳粟三斗,所取利约近一倍。
虽兼并之家,乘此饥馑取民利息,亦不至如此之重。
”-----司马光《司马光奏议》
材料二:“盖制(管束)商贾者恶其盛,盛则人去本者众,恶其衰,衰则贷不通”。
-----王安石《王文公文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知识指出,司马光认为青苗法的设计目标与实施效果之间有何差距?王安石、司马光在争辩青苗法的利弊时,其出发点有何共同之处?(8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王安石如何处理农商关系?结合变法内容说明王安石是如何实践“制商贾”的?(7分)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第3次月考历史评分标准
41、(共25分)
(1)中国梦:
中国古代:建立一个天下为公、各得其所、和谐共生的某某社会。
(2分)
原因:A、经济:小农经济初步成长;B、政治:封建国家大一统局面基本形成;C、思想:儒学主X日益成为社会共识。
(3分)
中国近代:实现国家独立与民族解放,建立某某社会,实现民生幸福。
(2分)
原因:A、外因:西方工业文明的传入;B、政治:民族危机和封建专制造成的中华文明的衰落; C、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3分)
中国现代:建成富强某某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文明的全面复兴。
(2分)
原因:A、政治:社会主义制度建立;B、经济:改革开放实行,民族素质的提高;C、思想: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D、文化:多元文化的发展。
(答出3点即给3分)
(2)中国近代:资产阶级通过发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发展民族工业圆梦,部分梦想成真;中国现代:中国共产党提出,全体中华民族通过改革开放圆梦,终将梦想成真。
(8分)
(3)启示:①梦想是前行的动力,文明的指针,有梦想,才会有方向。
②推动文明发展,谋求人民幸福,追求时代进步是中国梦一以贯之的核心。
③实现中国梦需要全体中华民族的共同努力。
(其他回答只要言之成理,均可得分)(2分)
42、以16—18世纪的英国为例。
(2分)
(1)经济:英国在产业方面开始“工业革命”,使生产力大大提高;工业革命造成社会分工变动,人们从乡村来到城市,开始城市化。
(2)政治:在国家的政权建设上,资产阶级革命破除封建制度,建立了相对自由、人权平等的社会;
(3)思想:文艺复兴、某某改革、启蒙运动宣传了人文主义、因信称义、天赋人权、某某平等等思想,逐渐开启了英国人的思想某某化进程。
(10分)
【解析】现代化包括经济方面的工业化、机械化,政治方面的某某化、法制化,社会方面的城市化,思想方面的理性化、科学化,结合具体的国家,对应其经济、政治、社会、思想等方面在16—18世纪的变化,列举基本史实说明这个国家的现代化过程即可。
45、(1)差距:青苗钱贷出的初衷本为抑制高利贷,并使政府财政收入有所增加,(4分)但实际效果是官贷利息太重,百姓反受其累。
(2分)
共性:都声称要维护平民百姓利益(救困济贫)(2分)
(2)商业过度发展导致农业衰退,应以农业为本。
(2分)
实践:实行青苗法、均输法、市易法,官府干预商品交换,直接参与经营商业活动,调控商品价格。
(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