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大师伦左.皮亚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因为金属结构非常轻盈,从内部几乎让人感觉不倒它的 存在。建筑的部分立面用的是玻璃材料,因为内外部的 关系非常紧密,而且笼罩着整个建筑的静谧气氛,又给 陈列馆增色不少
瑞士贝耶勒基金会博物馆 (Beyeler Foundation Museum)
瑞士贝耶勒基金会博物馆 (Beyeler Foundation Museum)
法国蓬皮杜中心 (Centre Pompidou)
• 蓬皮杜中心简介 • 蓬皮杜艺术和文化中 心,简称蓬皮杜中心,在法 国巴黎市中心区,距卢佛 宫和巴黎圣母院各约1000 米。英国建筑师R.罗杰斯 和意大利建筑师R.皮亚诺 合作设计,建于1972~ 1977年。 • 蓬皮杜中心主要包括 四个部分:公共图书馆, 建筑面积约16000平方米 ;现代艺术博物馆,约 18000平方米;工业美术 设计中心,约4000平方米 ;音乐和声响研究中心, 约5000平方米。
伦佐.皮亚诺 (Renzo piano)
伦佐· 皮亚诺(Renzo Piano) 于1937年9月14日 出 生于意大利热那(Genoa)一个建筑商世家, 皮亚 诺的祖父、父亲、四位叔伯和一个兄弟都是建筑商 人,当他还是个小男孩时,就爱在工地上 攀来爬去, 对沙石神奇地变成房屋与桥梁惊诧不已。由于整日 泡在建筑工人中间,他对建筑艺术 与材料的崇敬与 日俱增。1964年,皮亚诺从米兰 科技大学获得建筑 学学位,开始了他永久性的建 筑师职业生涯。他先 是受雇于费城的路易斯· 康工作室、伦敦的马考斯基 工作室,其后在热那亚建 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在那 里,他开始了一系列试 验性的设计:炼油厂、展览 馆的陈列厅、多功能 医院等等。尽管皮亚诺深受多 位建筑大师作品的 影响,但自出道之日起,他就特 立独行,决不墨 守成规、拾人牙慧,并且始终偏爱 开放式设计与自然光的效果。
• 60年代在英国出现过的“阿奇格兰姆”建筑 学派的主张,与此相似。就广义而言,蓬皮 杜中心的建筑设计也可以说是代表了现代建 筑中“重技术派”的作品。 • 蓬皮杜中心的建筑设计在国际建筑界引 起广泛注意,对它的评论分歧很大。有的赞 美它是“表现了法兰西的伟大的纪念物”, 有的则指出这座艺术文化中心给人以“一种 吓人的体验”,有的认为它的形象酷似炼油 厂或宇宙飞船发射台。
•伦佐.皮亚诺的设计致力于发现科技的人性一面,
努 •力证明现代建筑过程并非注定要走向冷酷、机械化 •的工业建筑,而是展示出温暖和光明的空间,迎合 •人类的需求。皮亚诺把小工匠的精神带入了大规模 •建筑结构中,像手艺人那样坚持不懈地在作品写街 •上精益求精。他在所有的工程项目中,都注意使用 •技术,从而柔化光线,提升环境价值,并且他找到 •一种将项目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方法。皮亚诺的早期 •建筑设计有为技术而技术倾向,但在之后的工程中 •他一改以往做法,把各种新颖的建筑技术只是作为 •工具,而把营造舒适的可持续的和符合生态的建筑 •空间当成最终目的。
吉 恩 玛 丽 吉 巴 澳 文 化 中 心
· ·
• 让.玛丽.吉巴欧建筑的目的之一就是使建筑物 的功能需求符合它作为卡纳克文明象征的文 化地位,同时又不仅仅是模仿当地民俗建筑 。用全新的建筑形式再现卡纳克茅屋的特色 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为了完成这一任务,皮 亚诺为建筑设计了双层外壳,内部以 木质拱 肋和梁作为支撑,外部罩以一层绿柄桑木, 从而呼应了当地房屋的那种植物纤维缠绕在 一起的风格。建筑群位于一座公园的中心地 带,公园周围是大海和若干泻湖。建筑群由 十座建筑组成,高度为20-28米不等,之间有 小路相连。这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村落,有 自己的道路、草木和公共活动场所等,虽坐 落在岸上却与海洋紧密相连。设计上着重于 考虑利用空气的自然流动,以及使用现代设 计手法表达太平洋传统文化,并充分体现人 类学家的重大贡献。
连同其他附属设施,总建筑面积为103305平方米。除音乐 和声响研究中心单独设置外,其他部分集中在一幢长 166 米、宽60米的六层大楼内。大楼的每一层都是一个长166 米、宽44.8米、高7米的巨大空间。整个建筑物由28根圆形 钢管柱支承。其中除去一道防火隔墙以外,没有一根内柱
,也没有其他固定墙面。
• • • • • • • • • • • • •

• •
蓬皮杜中心外貌奇特。钢结构梁、柱、桁架、拉杆等甚 至涂上颜色的各种管线都不加遮掩地暴露在立面上。红 色的是交通运输设备,蓝色的是空调设备,绿色的是给 水、排水管道,黄色的是电气设施和管线。人们从大街 上可以望见复杂的建筑内部设备,五彩缤纷,琳琅满目 。在面对广场一侧的建筑立面上悬挂着一条巨大的透明 圆管,里面安装有自动扶梯,作为上下楼层的主要交通 工具。设计者把这些布置在建筑外面,目的之一是使楼 层内部空间不受阻隔。(巴黎蓬皮杜艺术和文化中心, 1972~1977年建,R.罗杰斯和R.皮亚诺设计) 罗杰斯解 释他的设计意图时说:“我们把建筑看作同城市一样的 灵 活的永远变动的框架。……它们应该适应人的不断变化 的要求,以促进丰富多样的活动。”又说:“建筑物应 设计 得使人在室内和室外都能自由自在地活动。自由和变动 的性能就是房屋的艺术表现。”罗杰斯等人的这种建筑 观
吉恩· 玛丽· 吉巴澳文化中心
吉恩· 玛丽· 吉巴澳文化中心
吉恩· 玛丽· 吉巴澳文化中心
瑞士贝耶勒基金会博物馆 (Beyeler Foundation Museum)
贝耶勒基金会博物馆要与周围的环境 相融洽。博物馆临近一座曾经属 于私人的公园,该公园又环绕着 里恩地区的名胜建筑——宏伟的 贝劳.威尔别墅。其次,陈列馆的 照明应该来自于头顶上方的自然 光。从这两个前提出发,该项目 设计了四堵承重墙,它们长度相 等而且与博物馆院墙平行。所有 的墙面覆盖着来自阿根廷的砂石 ,这种砂石与当地的砂石相似但 更能抗风化。整个建筑的顶部是 稍微有些坡度的玻璃屋顶,看起 来好似楼顶在建筑上方漂浮着似 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