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3.1分子和原子课件(共26张PPT)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见,在化学变化中,分子的种类可以发生 改变,而原子的种类不会发生变化。因此,原子 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这也是原子的概念。
【思考】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 子,那分子是不是一定比原子大呢?
尽管分子可以分成原子,但分子不一 定就比原子大。
不同种类的分子、原子的体积和质量 没有可比性,只有同种分子比构成它的原 子体积大、质量大。
2.从分子的角度分析并解释下列问题。 (4)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
答:太阳照射、通风的地方,温度较高,湿衣服上附着的水 分子运动加剧,更快地扩散到空气中去,所以衣服容易干。
(5)6000 L氧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40 L的 钢瓶中。 答:气体分子之间有相对较大的间隔,气体受压时,迫使 气体分子间隔缩小,因此其体积也相应缩小。
答: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会逐渐变小直至消失。
分子之间有间隔,相同质量的同一种物质 在固态、液态和气态时所占体积不同。就 是因为它们分子间的间隔不同的缘故,气 态分子之间的间隔最大,固态分子之间的 间隔最小,液态分子之间的间隔居中,所 以物质一般存在固、液、气三种状态。
2.为什么物质都有热胀冷缩的现象?
物质存在热胀冷缩现象是因为分子间的间 隔与温度有关,受热时间隔胀大,遇冷时 间隔缩小,所以物质都有热胀冷缩现象。
压缩是因为它们分子间的 间隔大,液体、固体
不易压缩是因为它们分子间的
间。隔小
(2)在化学反应中,发生改变的粒子是
,
没有改变分的子粒子是
。
原子
(3)在下列括号内填入适当的变化类型。
冰
( 物理变化 )
水
木炭
(化学变化) 二氧化碳
过氧化氢 (化学变化) 水和氧气
一种分子 (化学变化) 另一种分子
2.从分子的角度分析并解释下列问题。 (1)水蒸发为水蒸气,所占体积变大。
(2)水物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而生成 物氢气和氧气分别是由氢气分子和氧气分 子构成的,反应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 变化。
【讨论】 2.已知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试 从分子的角度分析,发生的是化学变化吗? 发生变化的是分子还是原子?
氢原子
氢分子氢原子
氯化氢分子
氯化氢分子
课堂教学展示 典例剖析
例 对于图示 的是( C )
理解错误
A.原子可结合成分子 √
B.可用
表示氯分子的形成过程√
C.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 ×,有的物质由原子构成
D.化学变化的基础是分子的破裂和原子的重
新组合 √
课堂教学展示 课堂小结
分子的概念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 保持其化学性质最小的粒子
原子的概念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的粒子 分
分子和原子
课堂教学展示 新课导入
“酒香不怕巷子深”、“梅花香自苦寒 来”,我们是怎么闻到花香、酒香的呢? 糖块放在水里为什么会消失?湿衣服为什 么会晾干?
课堂教学展示 课堂探究
知识点1 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
【实验3-1】向盛有水的小烧杯中加入少 量品红,静置,观察发生的现象。
物质是由看不见的微小粒子构成的。
【实验①】溶液为无色。
酚酞本身是一种无色溶液。
【实验②】溶液颜色由无色变为红色。
酚酞是一种酸碱指示剂,遇酸不变色,遇碱显红色。 浓氨水显碱性,所以溶液颜色由无色变为红色。
【实验③】烧杯A中的酚酞溶液由无色变 为红色。
说明分子在运动。B中的氨分子运动到了烧杯A中的 酚酞分子中,所以A溶液变为红色。
分子的特点三:分子之间有间隔。 1.为什么物质存在固、液、气三种状态?
氯原子
氯分子氯原子
【归纳总结】 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本身没有发生
变化,物质的化学性质也没有变化;发生 化学变化时,分子发生了变化,变成了别 的物质的分子,而这些变化后的新分子不 再保持原物质的化学性质。
由此可见,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 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 原子又可以结合成新的分子。
课堂教学展示 课堂探究
知识点2 分子可以分为原子
分子不是最小的粒子,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2个氧原子 2个氢原子
1个碳原子
1个氮原子
2个氧原子
3个氢原子
【讨论】 1.从分子的角度看,水的蒸发与水的分解 两种变化有什么不同?
加热
水 通电
水蒸气
水
氢气
氧气
(1)水的蒸发
加热
水
水蒸气
反应前后水分子没有发生变化,没有 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而水分子之 间的间隔增大了。
子
化学变化的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
和
实质
原子又可以重新结合成新的分子
原 子
用分子、原子的观点 解释有关概念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分子和原子的 根本区别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 再分,原子不可再分
课后反馈总结 课本习题
练习与应用(P51~52)
1. 填空题。
(1)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有 间隔 ,气体容易
(2)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空气是由空气分子组成的
B.空气里氮气、氧气等分子均匀地混合在一起
C.空气中的氮气、氧气经混合,它们的化学性质 都已改变
D.经过液化、蒸发从空气中得到氮气和氧气的过 程,属于化学变化
4.试列举一些生活中或自然界中的事例,说明 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
(6)混合物与纯净物有什么不同? 答:混合物由不同的物质组成,即由不同的分子构成,纯 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即由一种分子或一种原子构成。
3.选择题 (1)下图表示两种气体发生的化学反应,其中相 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生成物一定是混合物 B.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 C.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 D.该反应既不是化合反应也不是分解反应
答:水蒸发是物理变化,水变成水蒸气,水分子个数没 有变化,水分子间的间隔增大,所以所占体积变大。
(2)墙内开花墙外可闻到花香。
答:由于芳香物质的分子不断运动,扩散到空气中,接 触到人的嗅觉细胞的缘故。 (3)香水、汽油要密闭保存。 答:密封可以防止香水、汽油的分子因不断运动而扩散 到空气中去,造成香水、汽油的挥发而损失。
分子
原子
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获得的 苯分子的图像
通过移走硅原子构成的文字
分子的特点一: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
一滴水中含 有1.67×1021 个水分子。
分子的特点二:分子总在不断运动着。
【探究实验】①向烧杯A中加入酚酞溶液,搅拌均匀, 观察溶液的颜色。 ②从烧杯A中取少量溶液量于试管中, 向其中慢慢滴加浓氨水,观察溶液颜色 有什么变化。 ③另取一个小烧杯B,加入约5mL浓氨水。 用一个大烧杯或小水槽罩住A、B两个小 烧杯(如图)。观察几分钟,有什么现象 发生?你能解释这一现象吗?
【思考】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 子,那分子是不是一定比原子大呢?
尽管分子可以分成原子,但分子不一 定就比原子大。
不同种类的分子、原子的体积和质量 没有可比性,只有同种分子比构成它的原 子体积大、质量大。
2.从分子的角度分析并解释下列问题。 (4)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
答:太阳照射、通风的地方,温度较高,湿衣服上附着的水 分子运动加剧,更快地扩散到空气中去,所以衣服容易干。
(5)6000 L氧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40 L的 钢瓶中。 答:气体分子之间有相对较大的间隔,气体受压时,迫使 气体分子间隔缩小,因此其体积也相应缩小。
答: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会逐渐变小直至消失。
分子之间有间隔,相同质量的同一种物质 在固态、液态和气态时所占体积不同。就 是因为它们分子间的间隔不同的缘故,气 态分子之间的间隔最大,固态分子之间的 间隔最小,液态分子之间的间隔居中,所 以物质一般存在固、液、气三种状态。
2.为什么物质都有热胀冷缩的现象?
物质存在热胀冷缩现象是因为分子间的间 隔与温度有关,受热时间隔胀大,遇冷时 间隔缩小,所以物质都有热胀冷缩现象。
压缩是因为它们分子间的 间隔大,液体、固体
不易压缩是因为它们分子间的
间。隔小
(2)在化学反应中,发生改变的粒子是
,
没有改变分的子粒子是
。
原子
(3)在下列括号内填入适当的变化类型。
冰
( 物理变化 )
水
木炭
(化学变化) 二氧化碳
过氧化氢 (化学变化) 水和氧气
一种分子 (化学变化) 另一种分子
2.从分子的角度分析并解释下列问题。 (1)水蒸发为水蒸气,所占体积变大。
(2)水物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而生成 物氢气和氧气分别是由氢气分子和氧气分 子构成的,反应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 变化。
【讨论】 2.已知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试 从分子的角度分析,发生的是化学变化吗? 发生变化的是分子还是原子?
氢原子
氢分子氢原子
氯化氢分子
氯化氢分子
课堂教学展示 典例剖析
例 对于图示 的是( C )
理解错误
A.原子可结合成分子 √
B.可用
表示氯分子的形成过程√
C.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 ×,有的物质由原子构成
D.化学变化的基础是分子的破裂和原子的重
新组合 √
课堂教学展示 课堂小结
分子的概念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 保持其化学性质最小的粒子
原子的概念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的粒子 分
分子和原子
课堂教学展示 新课导入
“酒香不怕巷子深”、“梅花香自苦寒 来”,我们是怎么闻到花香、酒香的呢? 糖块放在水里为什么会消失?湿衣服为什 么会晾干?
课堂教学展示 课堂探究
知识点1 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
【实验3-1】向盛有水的小烧杯中加入少 量品红,静置,观察发生的现象。
物质是由看不见的微小粒子构成的。
【实验①】溶液为无色。
酚酞本身是一种无色溶液。
【实验②】溶液颜色由无色变为红色。
酚酞是一种酸碱指示剂,遇酸不变色,遇碱显红色。 浓氨水显碱性,所以溶液颜色由无色变为红色。
【实验③】烧杯A中的酚酞溶液由无色变 为红色。
说明分子在运动。B中的氨分子运动到了烧杯A中的 酚酞分子中,所以A溶液变为红色。
分子的特点三:分子之间有间隔。 1.为什么物质存在固、液、气三种状态?
氯原子
氯分子氯原子
【归纳总结】 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本身没有发生
变化,物质的化学性质也没有变化;发生 化学变化时,分子发生了变化,变成了别 的物质的分子,而这些变化后的新分子不 再保持原物质的化学性质。
由此可见,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 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 原子又可以结合成新的分子。
课堂教学展示 课堂探究
知识点2 分子可以分为原子
分子不是最小的粒子,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2个氧原子 2个氢原子
1个碳原子
1个氮原子
2个氧原子
3个氢原子
【讨论】 1.从分子的角度看,水的蒸发与水的分解 两种变化有什么不同?
加热
水 通电
水蒸气
水
氢气
氧气
(1)水的蒸发
加热
水
水蒸气
反应前后水分子没有发生变化,没有 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而水分子之 间的间隔增大了。
子
化学变化的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
和
实质
原子又可以重新结合成新的分子
原 子
用分子、原子的观点 解释有关概念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分子和原子的 根本区别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 再分,原子不可再分
课后反馈总结 课本习题
练习与应用(P51~52)
1. 填空题。
(1)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有 间隔 ,气体容易
(2)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空气是由空气分子组成的
B.空气里氮气、氧气等分子均匀地混合在一起
C.空气中的氮气、氧气经混合,它们的化学性质 都已改变
D.经过液化、蒸发从空气中得到氮气和氧气的过 程,属于化学变化
4.试列举一些生活中或自然界中的事例,说明 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
(6)混合物与纯净物有什么不同? 答:混合物由不同的物质组成,即由不同的分子构成,纯 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即由一种分子或一种原子构成。
3.选择题 (1)下图表示两种气体发生的化学反应,其中相 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生成物一定是混合物 B.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 C.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 D.该反应既不是化合反应也不是分解反应
答:水蒸发是物理变化,水变成水蒸气,水分子个数没 有变化,水分子间的间隔增大,所以所占体积变大。
(2)墙内开花墙外可闻到花香。
答:由于芳香物质的分子不断运动,扩散到空气中,接 触到人的嗅觉细胞的缘故。 (3)香水、汽油要密闭保存。 答:密封可以防止香水、汽油的分子因不断运动而扩散 到空气中去,造成香水、汽油的挥发而损失。
分子
原子
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获得的 苯分子的图像
通过移走硅原子构成的文字
分子的特点一: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
一滴水中含 有1.67×1021 个水分子。
分子的特点二:分子总在不断运动着。
【探究实验】①向烧杯A中加入酚酞溶液,搅拌均匀, 观察溶液的颜色。 ②从烧杯A中取少量溶液量于试管中, 向其中慢慢滴加浓氨水,观察溶液颜色 有什么变化。 ③另取一个小烧杯B,加入约5mL浓氨水。 用一个大烧杯或小水槽罩住A、B两个小 烧杯(如图)。观察几分钟,有什么现象 发生?你能解释这一现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