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部编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易错题总结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建议
1. 教给学生如何判断谁多谁少的方法,并让学生进行尝试。像例题中,让学生罗 列出这样一组比较:“第二天比第一天多看了 18 页”。然后分析出第二天少,第一天 多。求第二天,用减法进行计算。
2. 进行这一类题型的强化练习。强调在解决比多比少问题时,关键在于先确定比 较中的两个量,是谁多谁少,然后根据问题,寻求计算方法,求多的量用加法,求少 的量用减法。
◆原因分析
1. 问题与解答不相符,出现张冠李戴的错误现象。
2. 笔者对这些有错误的同学进行了访谈:错解 1 的学生基本上认为其实是想先求
一共有几辆车,再求还剩几辆车,结果思维一混乱,就出现错误了。错解
2 的同学错
误地认为 24 辆小轿车里开走 9 辆,大客车里再开走 9 辆,然后把剩下的 15 和 9 加起
题目出处
课堂内独立作业
相关知识
100 以内加减乘除两步计 算
及数的大小排列
题 综合 √ 时 单元
型 拓展
机
总复 习
√课 型
练习 课
复习 课
知识属性
陈述性知 识
程序性知 识
√
策略性知 识
教学简述
从一年级开始,学生就接触类似的题型——将算式按得数大小用< 或>连接。但每次这样出题时,学生的错误就会很多。显然,这并不是 学生没有掌握相关知识,而是不能正确地提取题目中的相关信息要求。
其余的学生出错的原因是计算时不仔细或者在进退位时出错。
◆教学建议
一直从事低年级数学的教学,也教过几年中年级,发现低年级孩子许多时候不是因 为没掌握知识出错,而是因为不会审题或读不明白题目意思出错。在和其他老师交流 中,他们都有同感,分析深层原因,这和孩子的阅读能力乃至语言的发展都有一定的 联系,同时,因为数学独有的表达方式(简洁、较强的逻辑性),学生需要一个接受 和熟悉的过程,因此此类错误在所难免。
4.3.2 涉及乘、除两步计算的问题…………………………………………( *** )26
4.3.3 涉பைடு நூலகம்乘、除两步计算的问题…………………………………………( *** )33
5. 万以内数的认识
5.1 千以内数的读写…………………………………………………………( *** )35
5.2 万以内数的读写…………………………………………………………( *** )36
◆典型错题 题目: 将下列算式按得数大小用<连接。 32+18-15 76+ (52-29 ) (25+63) -39 8 ×8-47 错解: 1.8×8-47 <76+(52-29 )< 32+18-15<( 25+63) -39 (错 3 人)
8
2.76+( 52-29 )<( 25+63)-39 < 32+18-15 <8×8-47 (错 6 人)
3. 教给学生画线段图的方法。让学生学会自己画简单的示意图,用示意图来帮助 理解题目的意思,再进行解题。
◆资源链接
比多比少这一类问题,需要学生能熟练地比较出哪个量多,哪个量少。在理解的 基础上,要提高准确率,需要进行专项强化练习。因此,可以展开此类型的练习:
小红比小明大 6 岁。比较出( )大,( )小。
2019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易错题总结
1
一、错例目录
1. 解决问题
1.1.1 运用加法和减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4
1.1.2 运用加法和减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 ) 5
1.1.3 运用加法和减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6
*** )39 *** )40
*** )41 *** )43 *** )44 *** )45 *** )46
*** )48 *** )49
*** )51
*** )53
二、原始错例
二年级下册典型错例
采集样本
83 错误 率
41.7%
采集者
***
采集 学校
***
错题来源
第一单元
基本
课时 √
新授 课
√
题目出处 相关知识
◆原因分析
1.对于二年级在解决问题时初次接触用一个算式表示,学生还是有些不知所措, 特别是计算时先算小括号里面更是不大容易。
2.教材中的出现是通过聪聪的一句话导出的,并没有过多的去强调学生加强练习, 能让学生了解知道也可以用一个算式表示,对喜欢或学有余力的学生掌握综合算式有 了多种选择。
3.很多学生喜欢列综合算式,但对题的理解不够,先算什么,后算什么没有理清, 特别是什么时候要用到小括号没有掌握好。
课堂作业本第 1 页 运用加法和减法
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题 综合 √ 时 单元
型
机
拓展
总复 习
课 练习 课
型
复习 课
3
知识属性
陈述性知 识
程序性知 识
√
策略性知 识
教学简述
本题是学生初步学习两步计算解决问题后出现的一道自己提问解决 的练习,条件中开走了 9 辆( 4 辆小轿车 , 5 辆大客车),是个比较复 杂的条件,学生容易顾此失彼。
3. 羊圈里原来有 68 只羊,先走出 6 只,后又走出 7 只,现在羊圈里面有几只? ◆大样本问卷调查结果:错误率 37.2 %
二年级下册典型错例
采集样本 错题来源 题目出处 相关知识
83 错误 41.7% 采集者 ***
采集
***
率
学校
第一单元
基本
课时 √
新授 课
课外作业 运用加法和减法 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其余错解其中有两位学生在写得数,还有几位学生是出现计算错误导致排列出错,
◆原因分析
1.错解 1 的错误原因是这三位学生将 76+( 52-29 )这一算式只计算了第一步 5229,并将得数写在旁边,按得数排列时就以这一步得数为准在排,故排在了第二。
2.错解 2 的错误原因是学生将题目中“按得数大小”误解为“按得数从大到小排 列”,并忽略了“用<连接”这一要求。
3.要有一定量的练习。其实当学生每接触新的知识点时还是需要一些练习帮助巩 固,这样教师练习的设计就非常重要。
4.对想列综合算式又列不好的学生要特别辅导。
◆资源链接
强化训练:
1. 图书馆里有 100 本故事书,一年级借走了 12 本,二年级借走了 32 本,图书馆 还剩下多少本故事书?
2. 商店里有 56 台空调,上午买出 12 台,下午买出 26 台,商店里还剩下几台空调?
1.2 用小括号的两步计算………………………………………………………( *** ) 7
1.3 用乘法和减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 ) 8
2. 表内除法(一)
2.1.1 用 2— 6 的乘法口诀求商…………………………………………… (*** )10
2.1.2 用 2— 6 的乘法口诀求商…………………………………………… (*** )12
◆教学建议
5
1.重视在教学时从分步算式到综合算式的导入。当先算两个组一共收集是
34﹢29
﹦63(个),然后再算 94-63=31(个)。在综合算式里,先算的两个组就应该要用到
小括号。
2.不要太拔高学生的要求。在练习中,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列式方式,并不一 定每个学生要分步和综合算式都列出,无形中加重学生的困难。
◆大样本问卷调查结果:错误率 47.5 %
4
二年级下册典型错例
采集样本 54
错误 33.3% 采集者 *** 率
采集 ***
学校
错题来源
第一单元
基本 √
课时 √
新授 课
题目出处 相关知识
教科书第 6 页 用加法和减法 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题 综合 型
拓展
时 单元 机
总复 习
课 练习 课
√
型
复习 课
知识属性
陈述性知 识
程序性知 识
√
策略性知 识
教学简述
这是第一单元练习一中的一道题,学生在分步计算时问题不大,但 尝试让学生用综合算式表示时,出现很多问题。
◆典型错题
题目: 3 个组一共收集了 94 个,一组收集了 34 个,二组收集了 29 个,三组收集 了几个?
错解: 算式: 94- 34﹢29﹦ 89( 个)
那如何避免这种类似的错误多次出现呢。我以为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首先要重视读 题、审题的指导,通过让学生找找其中的关键词,想想题目要求什么,再用自己的话 说一说,来分析题目意思和要求。同时应该从一年级开始就强调至少读三次题目再答 题,如果弄不懂,应该多次读题,直至明白再解答,应避免模棱两可就答题。对于一 些语义表达容易引起误解或歧义的题目,教师应当加以解释,并进行对比、强化训练。
◆典型错题
题目:停车场上原来停有小轿车 24 辆 , 大客车 18 辆, 后来开走了 9 辆( 4 辆 小轿车 , 5 辆大客车) , 你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 怎样解答 ?
错解 1:共有几辆车 ? 列式: 24+18-9=33(辆) 错解 2:还剩几辆车 ? 列式: 24-9=15( 辆) 18-9=9( 辆) 15+9=24 (辆)
5.3.1 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 )37
5.3.2 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2
*** )38
5.4.1 近似数…………………………………………………………………( 5.4.2 近似数…………………………………………………………………( 6. 克与千克 6.1.1 克和千克的认识………………………………………………………( 6.1.2 克和千克的认识………………………………………………………( 6.1.3 克和千克的认识………………………………………………………( 6.2.1 运用克和千克的知识解决问题………………………………………( 6.2.2 运用克和千克的知识解决问题………………………………………( 7.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7.1 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估算………………………………………………( 7.2 用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解决问题………………………………………( 8. 统计 8.1 复式统计表………………………………………………………………( 9. 找规律 9.1 图形和数列的变化规律…………………………………………………(
A 比 B 少 10。比较出 ( ) 多, ( ) 少。
比 34 大 6 的数是几?求大的量还是小的量?
70 比( )多 20?求多的量还是少的量?
7
◆大样本问卷调查结果:错误率 57.5 %
二年级下册典型错例
采集样本
错误
36 率
38.9% 采集者 ***
采集 ***
学校
错题来源
第一单元
基本
课时
新授 课
2.2 用除法解决问题…………………………………………………………( *** )14
2.3 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 )15
2.4 四则混合运算……………………………………………………………( *** )16
3. 图形与变换
3.1 锐角、钝角的特征………………………………………………………( *** )19
3.2 在方格纸上平移图形的方法……………………………………………( *** )20
4. 表内除法(二)
4.1 用 7、8、9 的乘法口诀求商……………………………………………( *** )22
4.2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 )23
4.3.1 涉及乘、除两步计算的问题…………………………………………( *** )24
题 综合 √ 时 单元
型
机
拓展
总复 习
课 练习 课
√
型
复习 课
6
知识属性
陈述性知 识
程序性知 识
√
策略性知 识
教学简述
这是在学生这是第一单元学习后的一道题,学生受干扰条件的影响
和原来比多少思维定式的影响 , 错误比较多。
◆典型错题
题目:一本书 278 页,小明第一天看了 55 页,比第二天多看了 18 页。两天一共 看了多少页?错解: 55+18=73(页)
来,没有考虑到其实 9 辆车里包括 4 辆小轿车和 5 辆大客车。
◆教学建议
数学是培养思维的学科 , 解决问题是学科的重点。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都需平时 的训练 , 学会口头表达与书面叙述相结合。两步计算解决问题还要求学生有收集、筛 选信息的能力 , 如何从三个条件 ( 或更多 ) 中选择所需要的信息来解决问题 ? 如何让学 生学会同一个信息再利用 ?这些也都是平时须加强训练的内容。
278-73=205(页)
◆原因分析
1.受干扰条件“ 278”影响,没看完所提问题问的是什么。应告诉学生,有些题 的条件是没有实际用处的(干扰条件),应充分理解题意后再列式。
2.思维定势干扰。比多比少的数学问题,许多学生容易出现错误。受到思维定势 作用,看到“多”,就用加法,看到“减”就用减法。
3.分析题目的能力缺乏。遇到题目没有进行仔细分析思考,没有找出谁多谁少的 量。审题能力弱。
1. 教给学生如何判断谁多谁少的方法,并让学生进行尝试。像例题中,让学生罗 列出这样一组比较:“第二天比第一天多看了 18 页”。然后分析出第二天少,第一天 多。求第二天,用减法进行计算。
2. 进行这一类题型的强化练习。强调在解决比多比少问题时,关键在于先确定比 较中的两个量,是谁多谁少,然后根据问题,寻求计算方法,求多的量用加法,求少 的量用减法。
◆原因分析
1. 问题与解答不相符,出现张冠李戴的错误现象。
2. 笔者对这些有错误的同学进行了访谈:错解 1 的学生基本上认为其实是想先求
一共有几辆车,再求还剩几辆车,结果思维一混乱,就出现错误了。错解
2 的同学错
误地认为 24 辆小轿车里开走 9 辆,大客车里再开走 9 辆,然后把剩下的 15 和 9 加起
题目出处
课堂内独立作业
相关知识
100 以内加减乘除两步计 算
及数的大小排列
题 综合 √ 时 单元
型 拓展
机
总复 习
√课 型
练习 课
复习 课
知识属性
陈述性知 识
程序性知 识
√
策略性知 识
教学简述
从一年级开始,学生就接触类似的题型——将算式按得数大小用< 或>连接。但每次这样出题时,学生的错误就会很多。显然,这并不是 学生没有掌握相关知识,而是不能正确地提取题目中的相关信息要求。
其余的学生出错的原因是计算时不仔细或者在进退位时出错。
◆教学建议
一直从事低年级数学的教学,也教过几年中年级,发现低年级孩子许多时候不是因 为没掌握知识出错,而是因为不会审题或读不明白题目意思出错。在和其他老师交流 中,他们都有同感,分析深层原因,这和孩子的阅读能力乃至语言的发展都有一定的 联系,同时,因为数学独有的表达方式(简洁、较强的逻辑性),学生需要一个接受 和熟悉的过程,因此此类错误在所难免。
4.3.2 涉及乘、除两步计算的问题…………………………………………( *** )26
4.3.3 涉பைடு நூலகம்乘、除两步计算的问题…………………………………………( *** )33
5. 万以内数的认识
5.1 千以内数的读写…………………………………………………………( *** )35
5.2 万以内数的读写…………………………………………………………( *** )36
◆典型错题 题目: 将下列算式按得数大小用<连接。 32+18-15 76+ (52-29 ) (25+63) -39 8 ×8-47 错解: 1.8×8-47 <76+(52-29 )< 32+18-15<( 25+63) -39 (错 3 人)
8
2.76+( 52-29 )<( 25+63)-39 < 32+18-15 <8×8-47 (错 6 人)
3. 教给学生画线段图的方法。让学生学会自己画简单的示意图,用示意图来帮助 理解题目的意思,再进行解题。
◆资源链接
比多比少这一类问题,需要学生能熟练地比较出哪个量多,哪个量少。在理解的 基础上,要提高准确率,需要进行专项强化练习。因此,可以展开此类型的练习:
小红比小明大 6 岁。比较出( )大,( )小。
2019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易错题总结
1
一、错例目录
1. 解决问题
1.1.1 运用加法和减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4
1.1.2 运用加法和减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 ) 5
1.1.3 运用加法和减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6
*** )39 *** )40
*** )41 *** )43 *** )44 *** )45 *** )46
*** )48 *** )49
*** )51
*** )53
二、原始错例
二年级下册典型错例
采集样本
83 错误 率
41.7%
采集者
***
采集 学校
***
错题来源
第一单元
基本
课时 √
新授 课
√
题目出处 相关知识
◆原因分析
1.对于二年级在解决问题时初次接触用一个算式表示,学生还是有些不知所措, 特别是计算时先算小括号里面更是不大容易。
2.教材中的出现是通过聪聪的一句话导出的,并没有过多的去强调学生加强练习, 能让学生了解知道也可以用一个算式表示,对喜欢或学有余力的学生掌握综合算式有 了多种选择。
3.很多学生喜欢列综合算式,但对题的理解不够,先算什么,后算什么没有理清, 特别是什么时候要用到小括号没有掌握好。
课堂作业本第 1 页 运用加法和减法
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题 综合 √ 时 单元
型
机
拓展
总复 习
课 练习 课
型
复习 课
3
知识属性
陈述性知 识
程序性知 识
√
策略性知 识
教学简述
本题是学生初步学习两步计算解决问题后出现的一道自己提问解决 的练习,条件中开走了 9 辆( 4 辆小轿车 , 5 辆大客车),是个比较复 杂的条件,学生容易顾此失彼。
3. 羊圈里原来有 68 只羊,先走出 6 只,后又走出 7 只,现在羊圈里面有几只? ◆大样本问卷调查结果:错误率 37.2 %
二年级下册典型错例
采集样本 错题来源 题目出处 相关知识
83 错误 41.7% 采集者 ***
采集
***
率
学校
第一单元
基本
课时 √
新授 课
课外作业 运用加法和减法 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其余错解其中有两位学生在写得数,还有几位学生是出现计算错误导致排列出错,
◆原因分析
1.错解 1 的错误原因是这三位学生将 76+( 52-29 )这一算式只计算了第一步 5229,并将得数写在旁边,按得数排列时就以这一步得数为准在排,故排在了第二。
2.错解 2 的错误原因是学生将题目中“按得数大小”误解为“按得数从大到小排 列”,并忽略了“用<连接”这一要求。
3.要有一定量的练习。其实当学生每接触新的知识点时还是需要一些练习帮助巩 固,这样教师练习的设计就非常重要。
4.对想列综合算式又列不好的学生要特别辅导。
◆资源链接
强化训练:
1. 图书馆里有 100 本故事书,一年级借走了 12 本,二年级借走了 32 本,图书馆 还剩下多少本故事书?
2. 商店里有 56 台空调,上午买出 12 台,下午买出 26 台,商店里还剩下几台空调?
1.2 用小括号的两步计算………………………………………………………( *** ) 7
1.3 用乘法和减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 ) 8
2. 表内除法(一)
2.1.1 用 2— 6 的乘法口诀求商…………………………………………… (*** )10
2.1.2 用 2— 6 的乘法口诀求商…………………………………………… (*** )12
◆教学建议
5
1.重视在教学时从分步算式到综合算式的导入。当先算两个组一共收集是
34﹢29
﹦63(个),然后再算 94-63=31(个)。在综合算式里,先算的两个组就应该要用到
小括号。
2.不要太拔高学生的要求。在练习中,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列式方式,并不一 定每个学生要分步和综合算式都列出,无形中加重学生的困难。
◆大样本问卷调查结果:错误率 47.5 %
4
二年级下册典型错例
采集样本 54
错误 33.3% 采集者 *** 率
采集 ***
学校
错题来源
第一单元
基本 √
课时 √
新授 课
题目出处 相关知识
教科书第 6 页 用加法和减法 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题 综合 型
拓展
时 单元 机
总复 习
课 练习 课
√
型
复习 课
知识属性
陈述性知 识
程序性知 识
√
策略性知 识
教学简述
这是第一单元练习一中的一道题,学生在分步计算时问题不大,但 尝试让学生用综合算式表示时,出现很多问题。
◆典型错题
题目: 3 个组一共收集了 94 个,一组收集了 34 个,二组收集了 29 个,三组收集 了几个?
错解: 算式: 94- 34﹢29﹦ 89( 个)
那如何避免这种类似的错误多次出现呢。我以为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首先要重视读 题、审题的指导,通过让学生找找其中的关键词,想想题目要求什么,再用自己的话 说一说,来分析题目意思和要求。同时应该从一年级开始就强调至少读三次题目再答 题,如果弄不懂,应该多次读题,直至明白再解答,应避免模棱两可就答题。对于一 些语义表达容易引起误解或歧义的题目,教师应当加以解释,并进行对比、强化训练。
◆典型错题
题目:停车场上原来停有小轿车 24 辆 , 大客车 18 辆, 后来开走了 9 辆( 4 辆 小轿车 , 5 辆大客车) , 你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 怎样解答 ?
错解 1:共有几辆车 ? 列式: 24+18-9=33(辆) 错解 2:还剩几辆车 ? 列式: 24-9=15( 辆) 18-9=9( 辆) 15+9=24 (辆)
5.3.1 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 )37
5.3.2 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2
*** )38
5.4.1 近似数…………………………………………………………………( 5.4.2 近似数…………………………………………………………………( 6. 克与千克 6.1.1 克和千克的认识………………………………………………………( 6.1.2 克和千克的认识………………………………………………………( 6.1.3 克和千克的认识………………………………………………………( 6.2.1 运用克和千克的知识解决问题………………………………………( 6.2.2 运用克和千克的知识解决问题………………………………………( 7.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7.1 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估算………………………………………………( 7.2 用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解决问题………………………………………( 8. 统计 8.1 复式统计表………………………………………………………………( 9. 找规律 9.1 图形和数列的变化规律…………………………………………………(
A 比 B 少 10。比较出 ( ) 多, ( ) 少。
比 34 大 6 的数是几?求大的量还是小的量?
70 比( )多 20?求多的量还是少的量?
7
◆大样本问卷调查结果:错误率 57.5 %
二年级下册典型错例
采集样本
错误
36 率
38.9% 采集者 ***
采集 ***
学校
错题来源
第一单元
基本
课时
新授 课
2.2 用除法解决问题…………………………………………………………( *** )14
2.3 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 )15
2.4 四则混合运算……………………………………………………………( *** )16
3. 图形与变换
3.1 锐角、钝角的特征………………………………………………………( *** )19
3.2 在方格纸上平移图形的方法……………………………………………( *** )20
4. 表内除法(二)
4.1 用 7、8、9 的乘法口诀求商……………………………………………( *** )22
4.2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 )23
4.3.1 涉及乘、除两步计算的问题…………………………………………( *** )24
题 综合 √ 时 单元
型
机
拓展
总复 习
课 练习 课
√
型
复习 课
6
知识属性
陈述性知 识
程序性知 识
√
策略性知 识
教学简述
这是在学生这是第一单元学习后的一道题,学生受干扰条件的影响
和原来比多少思维定式的影响 , 错误比较多。
◆典型错题
题目:一本书 278 页,小明第一天看了 55 页,比第二天多看了 18 页。两天一共 看了多少页?错解: 55+18=73(页)
来,没有考虑到其实 9 辆车里包括 4 辆小轿车和 5 辆大客车。
◆教学建议
数学是培养思维的学科 , 解决问题是学科的重点。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都需平时 的训练 , 学会口头表达与书面叙述相结合。两步计算解决问题还要求学生有收集、筛 选信息的能力 , 如何从三个条件 ( 或更多 ) 中选择所需要的信息来解决问题 ? 如何让学 生学会同一个信息再利用 ?这些也都是平时须加强训练的内容。
278-73=205(页)
◆原因分析
1.受干扰条件“ 278”影响,没看完所提问题问的是什么。应告诉学生,有些题 的条件是没有实际用处的(干扰条件),应充分理解题意后再列式。
2.思维定势干扰。比多比少的数学问题,许多学生容易出现错误。受到思维定势 作用,看到“多”,就用加法,看到“减”就用减法。
3.分析题目的能力缺乏。遇到题目没有进行仔细分析思考,没有找出谁多谁少的 量。审题能力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