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VB数字电视平台的应用
基于DVB-C数字广播系统的原理与应用
Abs t r a c t: Wi t h t h e r a pi d e c o n o mi c a n d s o c i a l d e v e l o p me n t a n d e c o l o g i c a l e n v i r o nme n t i s i n c r e a s i n g l y s e r i o u s, a l l k i n d s o f u n e x pe c t e d p u b l i c e v e n t i n c r e a s e d o b v i o us l y,a l l k i n d s o f e x t r e me n a t u r a l d i s a s t e r s a p p e a r c o n t i n u —
d i g i t a l TV s y s t e m ,o p e r a t i o n a n d ma i n t e n a n c e mo r e c o n v e n i e n t .
Ke y wo r d s: DVB— C; e me r g e n c y b r o a d c a s t ; s y s t e m
0 引 言
文 主要 阐述 基 于 D V B—C系统 的数 字 广播 的实现 原 理
和方式 。 1 基于 D V B—C 系统 的数 字 广播 的 实 现方 式 及 功 能
特 点
随着经 济社 会 的发 展 和生 态 环 境 的 变 化 , 各 类 突
DVB-C系统在数字电视中的应用
DVB-C系统在数字电视中的应用数字电视广播(DVB)已经成为数字电视世界范围内的数据广播的同义词。
近年来DVB业务已经广泛应用于我国各个省市的数字电视业务中。
本文旨在描述DVB-C系统所包含的内容,并且介绍一些技术上的背景材料,这些技术能够使各县市级电视台的DVB-C系统应用成为可能。
1 DVB的起源DVB是由DVB项目维护的一系列国际承认的数字电视公开标准。
DVB项目是一个由300多个成员组成的工业组织,它是由欧洲电信标准化组织(ETSI)、欧洲电子标准化组织(CENELEC)和欧洲广播联盟(EBU)联合组成的联合专家组(JTC)发起的。
他们的工作使DVB标准的发展和DVB业务的早期引入成为可能。
整个行动既不由政治团体资助,也不受其控制,相反是自主发展目标、政策和规则,这些都是基于以下的认识之上:今天的广播和电子媒体环境需要以市场为导向来向新的技术发展。
2 DVB-C简介DVB系统传输方式有如下几种:卫星(DVB-S及DVB-S2)、有线(DVB-C)、地面无线(DVB-T)、手持地面无线(DVB-H)。
我们在此文中主要讨论有线(DVB-C)的传输方式对数字电视的影响,而DVB-C也是国内主要数字电视服务商及机顶盒厂商应用的主流,包括湛江市的数字电视系统。
DVB-C即数字电缆电视,也称有线数字电视广播,它和地面电视、卫星电视一样,都要对视音频进行编码和压缩。
它较模拟电视的优点首先是数字传输抗干扰能力强,信噪比高,获得高质量的图像,再则由于采用数字压缩,对于一套电视节目来说,它占用的频带就较模拟电视窄的多。
举例湛江数字电视,以往模拟电视的一个频道带宽,改造成DVB-C系统后,就可以传6-8套数字电视节目,整个传输网络可以达到200-300套节目,这是以往的数字电视所不能做到的。
而且使用DVB-C的数字电视系统便于开展数据传输等增值业务,这是数字电视传输网络前途无量的希望所在。
3 数字电视DVB-C系统的组成目前湛江市数字电视和国内主流的数字电视服务商一样,都是采用基于DVB-C技术的有线数字电视广播系统,此系统主要由DVB前端设备、CAS加密体系、EPG系统、宽带传输网络、用户终端DVB接收系统五大部分组成。
DVBOTT业务融合和终端融合
DVBOTT业务融合和终端融合DVBOTT(Digital Video Broadcasting Over Terrestrial Television)是一种数字视频广播技术,它通过地面天线将数字电视信号传播到用户终端。
DVBOTT业务融合是指将不同业务领域的资源和服务进行整合,实现更高效、更灵活的运营模式。
而终端融合则是指将不同类型的终端设备进行整合,使用户可以通过一个设备同时享受多种业务服务。
DVBOTT业务融合的核心目标是提供全方位的信息和娱乐服务。
通过整合广播电视、互联网和通信技术,DVBOTT可以实现传统电视业务与新兴业务的深度融合。
例如,用户可以通过电视终端观看电视节目、点播在线视频、浏览互联网内容等。
同时,DVBOTT还可以为用户提供互动服务,例如投票、点赞、在线购物等。
这种融合模式可以极大地丰富用户体验,提高用户粘性,并为运营商提供更多的商机。
DVBOTT业务融合主要包括内容融合、平台融合和用户融合。
内容融合是指将广播电视内容与互联网内容进行整合,实现统一的内容分发与管理。
通过DVBOTT,用户可以在同一个平台上观看电视节目、播放网络视频、浏览新闻资讯等。
平台融合是指将传统电视广播平台、互联网平台和通信平台进行整合,实现多平台的共享资源和服务。
用户融合是指将用户信息进行整合,实现跨平台的账号登录、数据同步和个性化推荐,提高用户体验和价值。
终端融合是DVBOTT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传统的电视终端通常只能接收广播电视信号,而现代终端设备具有更加丰富的功能。
通过终端融合,用户可以通过一个设备实现多种业务服务。
例如,智能电视可以通过网络接入互联网,观看在线视频、浏览社交媒体等;智能手机可以通过移动网络接入视频点播服务,随时随地观看喜欢的节目。
终端融合不仅提高了用户的便利性,还减少了终端设备的数量和成本。
然而,DVBOTT业务融合和终端融合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是技术标准的统一和兼容性问题。
DVB标准深入分析和实际应用
DVB标准深入分析和实际应用版本历史版本/状态作者起止日期备注1.0/初稿许怡洋 2006-10-08 创建文档涉及的标准概述机顶盒涉及的标准主要来自于ETSI DVB组织标准和国家标准。
ETSI的DVB标准在条件接收、传输、多路复用、MHP等方面有很多的标准规范。
对于机顶盒软件设计开发我们要熟悉以下的标准:Standard Ref: EN 300 468Edition: 1.4.1Specification for Service Information (SI) in DVB systemsStandard Ref: TR 101 211Edition: 1.5.1Guidelines on implementation and usage of Service Information (SI)GB/T 17975.1-2000Idt ISO/IEC 13818-1:1996运动图像及其伴音信息的通用编码 第1部分:系统GB/T 17975.2-2000信息技术 运动图像及其伴音信号的通用编码 第2部分 视频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数字存贮媒体和数字视频通信用的图像信息的编码表示,并且规定了解码过程。
这种表示支持恒定码率传输、可变码率传输、随机存取、信道跳换、可分级解码、比特流编辑、以及诸如快速正放、快速倒放、慢放、暂停和静像等特殊功能。
本标准与GB/T 17191.2-1997前向兼容,并与EDTV、HDTV、SDTV格式上兼容或下兼容。
本标准主要应用于数字存贮媒体、视频广播与通信。
存贮媒体可以与解码器直接联接,或是通过诸如总线、LAN或电信链路等通信设施与解码器联接。
GB/T 17975.3-2002信息技术 运动图像及其伴音信号的通用编码 第3部分:音频适用范围:本标准在GB/T 17191.3基础上规定了以下扩展:1、更低取样频率;2、多声道和多语种的高质量音频信号的编码表述和解码方法。
第二代卫星数字广播标准DVB-S2的应用
第二代卫星数字广播标准DVB-S2的应用亚洲卫星公司高级系统工程师赵冬梅/文亚洲卫星公司现有三颗在轨运行的卫星,分别是亚洲二号卫星、亚洲3S卫星和亚洲四号卫星,所有转发器上均装有线性器或自动电平控制装置,是目前中国和亚太地区上空功率最高的C和Ku波段转发器资源之一。
DVB-S2,以其更高的频带利用率、更先进的编码方式和接近香农极限的系统性能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需要指出的是,DVB-S2的高效传输方式,对卫星转发器的可用功率和线性化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而亚洲卫星的大功率和线性特性好等优势,更能适应DVB-S2标准对传输信道的要求,尤其是其中的高位调制方案在卫星信道上的应用。
DVB-S2特点概述与DVB-S相比,DVB-S2可提供除QPSK外的多种具有更高频带利用率的调制方式,如8PSK、16APSK、32APSK。
与DVB-DSNG的16QAM 相比,DVB-S2的16APSK和32APSK调制技术,减少了幅度变化,更能适应线性特性相对不好的卫星传输信道,使高位调制方式通过卫星信道传输成为可能。
与DVB-S和DVB-DSNG相比,DVB-S2采用的是功能更强大的前向纠错系统,即BCH和LDPC(低密度校验码)码级联的信道编码方式,有效地降低了系统解调门限,距离理论的香农极限只有0.7~1dB的差距。
DVB-S2频谱成形中的升余弦滚降系数α可在0.35、0.25、0.2中选择,而不是DVB-S固定的0.35,自然α越小,可以获得下降更陡峭的载波波形,频谱利用率越高。
在DVB-S2的单向广播应用中,DVB-S2标准允许发射站根据接收站的不同条件,对发送给不同接收站的数据帧的传输参数进行优化,在传输过程中采用可变的编码和调制方式(VCM),不必为最坏情况的传输预留额外的余量。
DVB-S2的交互式应用中,可变编码和调制(VCM)功能与回传信道的运用相结合,形成一种新的应用模式,即自适应的编码和调制(ACM)。
基于DVB-C的数字电视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着一 个 巨大 的商 机 。有鉴 于此 , 洲 、 国和 日本 欧 美
相继 出 了 自己 的 数 字 广 播 标 准 。其 中 欧 洲 的
D ( ii l ie ra csig 以 超 过 3 VB dgt d ob o d at ) av n 3个 国
家 近 3 0 组 织 的加 盟 而成 为世 界上被 采用 最广 0个 泛 的一个 标 准 。它依 据 传 输 媒 体 的 不 同 , 为卫 分
维普资讯
第 2 6卷第 5期
20 0 6年 9月
Vo . 6 NO 5 12 .
S p. 2 06 e 0
基 于 DVB—C 的数 字 电视 管 理 系统 设 计 与 实现
刘 宏 杰 , 徐 永 跃 , 杨 鸿 卉 , 王 丽 清
和各 地 电视 台也纷 纷 开播或 试播 自己的数 字 电视
频道。 1 1总 体 结 构 及 功 能 .
1 实 现
系统在 实 际应用 中 的硬 件结 构如 图 1 示 。 所 有线 电视数 字化 业务管 理 系统运 行于管 理 服
务器 , 可对 数字 电视 的播 出业务 进行控 制 和管理 。
接 收全 部采 用数 字 编 码 与 数字 传 输 技 术 的 电视 。
数 字技 术带 给广 播 电视 的不仅 是对传 统 电视广 播 的变革 , 同时也 为 广 电行 业 实 现 数 据广 播 和 交 互 业 务 提供 了技术 基础 。这 将从 根本 上改 变过去 电 视被 动收看 的方 式 , 带来 更多 的交互 性 , 也就 意味
维普资讯
第5 期
刘 宏 杰 , : 基 于 D —C 的数 字 电视 管 理 系统 设 计 与 实 现 等 VB
数字电视传输DVB标准
数字电视传输DVB标准数字电视传输(DVB)标准是一种用于在数字电视传输中传送音频、视频和数据的国际标准。
DVB标准定义了一系列技术规范和协议,用于数字电视信号的传输、编解码和接收。
DVB标准是由Digital Video Broadcasting项目组组织制定的,并得到了全球范围内广播电视行业的广泛认可。
DVB项目组的成员包括广播电视运营商、电视设备制造商、技术提供商和政府机构等各方利益相关者。
DVB标准涵盖了多种传输媒介,包括卫星、有线、无线和互联网等。
它提供了一种灵活的、适用于不同传输网络的解决方案,使得数字电视节目可以以高质量和高效的方式进行传输和接收。
DVB标准定义了数字电视信号的编码和解码规范。
它支持多种视频编码格式,如MPEG-2、MPEG-4和H.264等,以及多种音频编码格式,如MPEG-1 Audio Layer II和Advanced Audio Coding等。
DVB标准还规定了数字电视传输中的其他关键技术,如程序指南、数据广播、互动电视和高清电视等。
它提供了一种统一的平台,可以支持多种电视服务和应用,如电视直播、点播、录制和互动等。
DVB标准的实施需要各种接收设备的支持,包括数字电视机、机顶盒和电视卡等。
这些设备需要符合DVB标准的硬件和软件要求,以确保能够正常解码和显示数字电视信号。
通过采用DVB标准,数字电视传输可以更加高效和可靠。
它提供了更高的压缩比率和更好的图像质量,使用户可以享受到更多的电视节目和服务。
总之,DVB标准是数字电视传输的国际标准,定义了数字电视信号的传输、编解码和接收规范。
通过采用DVB标准,数字电视传输可以更加高效和可靠,用户可以享受到更多的电视节目和服务。
DVB标准的实施对数字电视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它为电视广播行业提供了统一的技术规范和标准,使得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可以进行数字电视节目的交流和互通。
同时,DVB标准也为用户提供了更好的观看体验和更多的选择。
基于DVB标准的数字卫星电视系统简介
续制定了一系列数字 电视标准 , D B Dga Vdo 即 V ( it ie il
Bodat 其 中 包 括 适 用 于 卫 星链 路 的D B—S racs), V 标
作者简介 : 雪婷 (96 )女 , 生 17一 , 助理工程师 , 从事有 线电视 网络管理与技术 维护 工作 , m i segutg 2 .o 。 E— a : nxen@16cr lh i n
有 线广 播 和卫 星 电视 , 当前 最 为 实 用 的一 种 数 字视 是 频 广播 。
D B是 Dga VdoBodat g的缩 写 , V it ie racsn il i 即数 字 视 频广 播 。D VB是一 种新 型 的 电视 广 播 系统 , 用 于 应
9 年代末 的创新技 术 , 0 被誉为面 向 2 世纪 的广 播技 1 术革命 。D B分为 3 : V 种
基 于 D 准 的 VB标 数 字 卫 星 电视 系统 简 介
口生雪婷 ( 市广 视局,东滕州2 5 ) 滕州 播电 山 70 70
摘
要: 简要 分析 D B标 准 的数 字卫 星 电视 系统 的基 本 原理 , 论 了 D B—S系统 的信 源 编码 和 信 道 V 讨 V
编码 , 并介 绍 了 D B—S系统 的基本 结构 。 V
关键词 : V D B视 频 ; E 2; 源编码 ; MP G一 信 信道 编码
I r d to o nt o uc i n fDVB - S Di ia a e l e Tee ii n S se — g t lS t l t lv so y t m i 口S HENG Xu — n线电视}0 7年第 0 /0期 20 91 准 。欧洲的 D B— 标准在亚洲、 V S 澳洲、 国都得到了 美 响应 , 国 19 我 96年颁布广播电视数字传输技术体制 , 决定采用符 合 D B—S标准 的数字 电视卫 星广播 系 V 统。
基于DVB—C的数字机顶盒系统及其软件
为 : 于 卫 星 的数 字 视 频 广 播 系 统 ( V 基 D B—s , 于 同 )基 轴 电缆 的数 字 视频 广 播 系统 ( V D B—C , 于 地 面 传 输 )基 的数 字视 频 广 播 系 统 ( V D B—T 。 这 3种 类 型 相 比之 ) 下 ,V D B—C可提 供 更加 丰 富 的节 目 , 且 更 为 重 要 的 而
数 字机 顶 盒 系统 的整 体 架构 。
关键 词 : V c; P G一2 数 字机 顶 盒 ; 字 电视 ; DB ME ; 数 中间件 中图分 类 号 :N 4 .5 T 98 5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 章编 号 :0 7 0220 )7 O9 4 10 —72 (02 1 一OO —0
Q M进 行 调 制 。 A
的家庭信息终端 。因此具有交互功能 的数字 电视必将 是 电视技 术 发 展 的 下 一 代 产 品 。然 而 , 于模 拟 电 视 由
在我 国家庭 中 的普 遍 存 在 , 字 电视 不 可 能很 快 完 全 数 取代 传 统 的模 拟 电视 , 就 需 要 开发 一 种 过 渡产 品 配 这 合模 拟 电视机 使 普通 用 户能 够 享受 到 数 字 电视所 提 供 的功 能 , 机顶 盒 正 是 传 统 模 拟 电视 机 向数 字 电 视 机 而 过 渡期 间 最好 的解 决方 案 , 可 以 支 持 几 乎 所 有 的广 它 播 和交 互 式 多媒 体应 用 , 数 字 电视 广播 接 收 , 子节 如 电
是全 国所 有 城 市 已基 本 开通 C T A V网络 , 为 D B—C 这 V
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 , 电视和计算机在数字化 和网络
的概 念 上找 到 了结 合 点 , 互 电视 成 为 宽 带 网络 和信 交 息 高 速 公路 的一个 重 要组 成 部分 , 它将 电视 、 电脑 和 电 信 的功 能集 为 一体 , 单 一 用 途 的 电视 向着 多元 化 方 使 向发 展 , 是 电视 技术 发 展 的必 然 趋势 , 必 将 为千 家 这 也 万户 进 入 信息 高 速 公路 提供 一 个 便 捷 通 道 , 为 未 来 成
基于DVB-C的数字电视条件接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简洁。该 技术方案也是我 国数字 电视广播 的候 选行业标 准之一。 关键词 数字 电视广播 数字 电视接 收机 文献标识码 智能卡 A 条件接收机卡分 离 中图法分类号 T 9 9 17 N 4 .4 ;
自 19 95年 国家科 技 部 启 动 高清 晰 度 数 字 电视 广播 重大科 技 产业 化 项 目以来 , 国的 数字 电视 广 中 播 产业 取 得 了很 大成 就 , 也 面 临着 许 多 困难 。其 但 中最 先投 入 实 际运 营 的 有 线 数 字 电视 广 播 并 未 取
维普资讯
第 7卷
第1 5期
20 0 7年 8月
科
学
技
术
与
工
程
Vo . No 5 17 .1
Au g.20 07
17 —8 9 20 )5 32 —6 6 11 1 ( 0 7 1 —7 20
S in eT c n lg n n ie r g c e c e h oo y a d E gn e i n
20 0 7年 4月 4 日收 到
竞争 , 可以提 高国内厂商 的市场 占有率 , 同时机卡
分离 所带 来 的条 件 接 收 卡 芯 片 需 求 可 以促 进 国 内 集成 电路 产 业 的 发 展 。整 个 信 息 产 业 将 因 为 数 字 电视 的机 卡分 离而 带来 巨大的 发展空 间 。 基 于上述 背景 , 文提 出 了一 种 基 于智 能 卡条 本 件接 收接 口 ( C I 的 数 字 电视 接 收 机机 卡分 离技 SA) 术, 这种 技术 使用 廉 价 的 8位智 能 卡 有 效 地 实 现 了 接 收机端 的 条 件 接 收 子 系 统 与数 字 电 视 接 收 机 的 分 离 。该技 术 对 现 有 接 收 机 产 品 带 来 的改 动 非 常
完整的DVB平台解决方案
6Q 4 AM: 率 为 2 .Mb s N 速 56 p , R为 1 .d S 74 B。
如 上 所述 ,标 准 中采 用 的 Q AM 信 号 星 座 允许 以 3 B为 步长进 行性 能折 衷 。例如 , d 如果 线 缆设 备工 作 于
6Q 4 AM, 当噪声 水 平增 加 时 , 以切换 到 3 Q M, 可 2 A 噪声 限就 提高 3 B, 切换 到 1 Q M, 噪 声 限为 6 B。 d 若 6A 则 d
的技术要点和 实现 方法 , 从技 术上保证 了运营商和局方对 于 D B运营的可 实现性 和可操作性 。 V
随着 数字 技 术 和 数字 化 产 品 的逐 渐 成 熟 和 完 善 ,
传 输 系 统 ( 称 网络 系 统 ) 用 户 终 端 系统 等 三 大 部 又 和
分 构 成 的 。根 据 不 同 的应 用 、 用 的范 围的 差 异 以及 使
近 来 , 国各 地 的 数 字 电 视 广 播 ( V Dgt do 全 D B: iilVie a
B od at g ra c s n )平 台的建 设 正 如火 如荼 地 进 行 。那 么 , i D B平 台 的建 设 应 该 注 意 些 什 么 ? 它 的构 成 是 怎 样 V 的 ?其 中又 有哪 些 关键 技 术 ?本 文拟 就 这些 问题作 一 探讨。
64 噪声 及 抗 干 扰 能力 . 641 符 号 间的 干扰 ..
时 隙 内码 干扰 为 0 i但 是 如 果 不 同 的线缆 调 制器 间
定 时有 偏 差 , 造 成 不 同程 度 的 干扰 。为 使 干 扰减 至 将
最 低 ,C MA对 定 时 要 求 较 为 严 格 , O SS . SD D C I20中要 求 各个 线 缆 调制 器 必 须 锁 住 C S主 时 钟 ,并 以 1 MT %
机顶盒必备基础知识
有线电视数字机顶盒的关键技术1、根据传输媒介的不同,数字电视机顶盒分为:数字卫星机顶盒(DVB-S);地面数字电视机顶盒(DVB-T);有线电视数字机顶盒(DVB- C)。
2、根据图像清晰度的不同,机顶盒分为:标清机顶盒;高清机顶盒。
3、根据是否双向互动,机顶盒又可分为:单向机顶盒;双向互动机顶盒。
第一、机顶盒的硬件结构从数字电视机顶盒的构成上看,主要包括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
从结构上看,机顶盒一般由主芯片、内存、调谐解调器、回传通道、CA(Conditional Access)接口、外部存储控制器以及视音频输出等几大部分构成。
《调谐解调器》------调谐解调器部分的作用是将传输过来的调制数字信号解调还原成传输流,调谐解调器的不同就构成了不同的数字机顶盒,例如用于QPSK解调的卫星机顶盒(DVB-S),用于QAM解调的有线数字机顶盒(DVB-C)以及用于OFDM解调的地面传输数字机顶盒(DVB-T)。
目前市场上比较流行的调谐解调器的生产厂商有Thomson、Sharp 等,国内虽然也有一些厂商生产调谐解调器,但市场份额很小。
《主芯片》------随着芯片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厂家将机顶盒的功能更多地集成在一个主芯片里,例如现在大部分厂商都将CPU、解码器、解复用器、图形处理器与视音频处理器集成在芯片中,甚至一些以Philips为代表的芯片厂商将调谐解调器也集成在芯片中,形成一体化的芯片解决方案,有效地降低了器件成本并提高了可靠性。
在主芯片中,首先根据传输流所传递的标志信息对接收到的传输流进行解复用,然后根据CA智能卡所传递的解扰信息对节目流进行解扰,解扰后的TS流送到视音频解码器中分别对其进行解码,还原成A V信号进行输出,同时,也分离出复用在TS流中的各类系统数据表,送给机顶盒处理器分别输出。
另外,由于在主芯片中集成了CPU和图形管理器,使机顶盒可以完成更多的功能,它可以运行各种软件完成诸多任务,例如股票接收、网页浏览等,也可以通过图形管理器实现2D 甚至3D的图形处理,为用户提供更美观的界面,实现交互式游戏等各种高画质应用。
基于DVB的数字媒体的交互性研究
从 中 间 件 以 及 基 于 中 间 件 的 应 用 开 发 这 一 核 心 技 术 入 手 , 告 了 中 间 件 技 术 和 多媒 体 家庭 平 台 ( P 发 展 的 现 状 ,系统 讨 报 MH )
论 了基 于 D B的数 字 电视 的交 互模 型 和 中间件 的架构 , 细 阐述 了MH V 详 P标 准各层 次 的技 术 内容, 举例 分析 了At at 司的 lcs公 i
基于 D B的数字媒体的交互性研究 V
林 红 , 赵 合 计
(.山 东大学 计 算 机科 学与技 术 学 院 ,山 东 济 南 2 0 1;2 山 东有 线 电视 中心 ,山 东 济 南 2 0 1) 1 504 . 5 0 4
摘 要 : 字媒 体 由于其特 有 的交 互性近年 来成 为研 究热点 , 于数字媒 体 的 中间件研 究更是 其交 互性研 究的 关键 所在 。 数 基
d v l met i a o f d l r cn lg dtemu i da a l l fr ( e e p n t t no de et h oo ya lmei mi pa om MHP ae eotd te trcie dl o o su i mi wa e n h t f y t ) r p r , h eat es f r e n i v mo DV p l a o s dmide r a e ok e i u sdd el, te eh i lo tns f lme ih me lfr ( B api t n d l ef ci a n wa r m w rsa s se epy h c c net o t da o a o r dc t n ac mu i p t m MHP ae )r
g v n p riu a l, t es u t r so Al c s a s n f a o s i d e r r d ci n i a ay e , a das l t n o i e a t l y h t cu e f t a t ti eo f c r r i h t o m u d lwa ep o u t l z d n u i f DVB i tr c i e m o sn o o e t n a v a p i ai n mo e s i e a t u a l . p l t d l v n p ri l y c o ig c r Ke r : d g t l d a DVB; it r c i n mi d e r ; MHP; Xlt y wo ds ii a me i ; nea t ; o d lwa e e
DVB数据广播平台的应用与推广
DVB数据广播平台的应用与推广摘要:随着人生活水平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我国数字化电子技术逐渐提升。
DVB数据广播平台作为当前数字电视广播的基础环境,可以有效提高数字广播主体效果,改善数字网络发展质量,已经成为当前人们关注的焦点。
本文以数据广播原理为切入点,就DVB数据广播平台在当前数字通信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DVB数据数字技术应用现状数据广播主要是是进行点对面形式的文本传输方式,通过数据广播可以从根本上改善图像、文本、音频、视频等的传播质量,提高数字技术及数字信息的应用效果。
在进行DVB数据应用的过程中,相关人员主要依照DVB数据媒介,对海量的信息向用户进行推送,实现对各种信息的丰富和发展,确保从根本上满足用户的需求。
随着数字电视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我国数据广播已经形成了标准的DVB-C型行业标准,建设内容已经逐渐趋于完善。
一、数字电视平台中数据广播原理在当前的DVB标准数据广播建立的过程中,设计人员主要依照以下四种类型原理对广播主体进行设置,实现数字电视平台的综合建设和应用。
1、数据管道:数据管道主要是将MPEGTS包基础形式作为负载携带操作。
在进行MPEGTS包控制的过程中,设计人员要对数据分割、数据组装、数据解释内容结构进行合理控制,根据用户定义数据对上述内容结构进行控制、调整。
2、数据流:数据流中的数据主要是由于MPEG系统中的原始数据PEC负载携带,通过PES实现对网面上的数据传输和交流,将网中数据传输到总体端数据上。
3、多协议封装:多协议封装主要是将通讯协议数据包作为基础数字指令的控制标准及控制基础。
控制的过程中主要以DSM-CC分段,主要将多协议封装操作分为兼容性MPEG-2内容,通过私有分段完成多协议数据包的传输。
4、数据滚动和对象滚动:数据滚动主要是将DCM-CC数据滚动作为基础的操作形式,对滚动的对象及滚动内容进行控制。
DCM-CC能够通过周期性数字传输完成对数据组织块的处理,将数据转换为大小相同的块传输。
基于DVB的数据广播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的开题报告
基于DVB的数据广播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数字化进程的加速,广播电视传媒将向数字化、网络化方向快速发展。
数字广播技术因其高清晰度、多媒体、互动性、个性化等优势受到广泛关注,是数字广播发展的重要方向。
而DVB(数字视频广播)技术是数字广播技术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具有兼容性强、广播范围广、传输效率高等优点。
因此基于DVB的数据广播系统是未来数字广播技术应用的主要方向之一。
本项目将以DVB电视广播协议为基础,探究数字广播技术的运用,实现基于DVB的数据广播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二、选题意义数字广播技术的应用已涉及电视、手机、平板电脑等多个方面。
数字广播技术的发展使得广播节目的创作、生产、储存、传输方式更为灵活,广播媒体的资源得到了更充分的利用。
在这样的环境下,基于DVB 的数据广播系统可以提高广播媒体的覆盖面和传输效率,并为用户提供更加充分、灵活的广播媒体服务。
同时,通过本项目的开发,可以提升学生的编程技巧和实践经验,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为未来的工作提供更多的实践基础。
三、研究内容1. 阅读研究DVB电视广播协议和数字广播技术相关文献,对数字广播技术有充分的了解,熟悉数字广播技术的特点和优势。
2. 对DVB电视广播协议进行详细的研究,探究其框架、传输模式、多路传输方式等重要技术特点。
3. 分析数字广播系统的整体构架,设计出基于DVB的数据广播系统的整体功能实现方案。
4. 实现基于DVB的数据广播系统,编写控制软件并实现相应的数据传输功能。
5. 进行系统测试,并进行性能测试和结果分析,对系统进行优化和完善。
四、研究方法本研究将主要采用文献研究、实验研究和数据分析等研究方法。
其中文献研究作为本研究的基础,用于掌握DVB电视广播协议和数字广播技术的相关知识;实验研究用于系统开发和功能实现的过程,包括系统的设计、实现和测试;数据分析用于对系统进行性能分析和数据挖掘,对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浅谈DVB技术在数字电视中的应用
浅谈DVB技术在数字电视中的应用数字电视作为一种新型的媒体形式,其应用正日益广泛,而其中最为重要的技术之一就是数字视频广播(DVB)技术。
DVB技术是一种数字传输技术,其核心就是在数字信号传输和接收过程中进行编解码和格式化等处理,以此实现数字电视信号的高质量传输和接收。
以下将从其应用场景、技术原理和优势等方面对DVB技术在数字电视中的应用进行浅谈。
首先,DVB技术在数字电视中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适用于广播电视、有线电视、卫星电视等多个领域,可为用户提供高清晰度、更加稳定的电视信号服务。
在广播电视领域,DVB 技术有助于提高广播电视台的数字传输能力、降低传输成本,并且可以支持更多的频道和细分化的内容选择;在有线电视和卫星电视领域,DVB技术可以大幅提升用户的观看质量,使用户能够更轻松地享受高质量的视听服务。
其次,DVB技术之所以能够在数字电视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其核心在于其采用了一系列先进的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包括压缩技术、传输协议等等。
其中压缩技术可以压缩数字信号的数据量,从而大幅提高信号的传输效率;传输协议则能够保证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避免出现丢失数据或者数据错误等问题。
除此之外,DVB技术还支持多种不同的格式和码率选择,能够根据不同的传输要求,为用户提供最为优质的数字电视服务。
最后,DVB技术在数字电视中的应用优势很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高清晰度:DVB技术可以实现高质量的数字图像和音频传输,为用户提供更加清晰、生动、逼真的视听体验。
2. 多样性:DVB技术可以通过支持多种不同的信号格式和码率,以满足不同的媒体需求,同时也可以提供更多的频道和内容选择。
3. 互动性:DVB技术可以实现数字服务的互动性,使得观众可以更加轻松地选择喜欢的内容并与之互动。
4. 安全性:DVB技术采用了一系列先进的数字加密技术,能够保障用户信息的安全性,杜绝数据被盗、窃听等安全问题。
综上所述,DVB技术在数字电视中的应用可以实现高质量的数字视频广播,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数字媒体体验。
基于DVB-S的数字卫星电视授时方法研究
基于DVB-S的数字卫星电视授时方法研究向渝;华宇;许林生;董道鹏;鲁瑞勇【摘要】介绍一种基于DVB-S标准的数字卫星电视高精度时间传递方法.在此方法中,以电视信号中的PCR(节目时钟参考)作为标志位,在发播台和接收端实时记录PCR发播和接收的精确时间戳,使得接收端与发播台时间实现粗同步,再利用精密卫星星历以及接收点的位置等信息计算实时路径传播时延使其达到高精度同步.经过试验验证,该方法是可行的并且其时间同步精度优于100 ns(1σ).【期刊名称】《时间频率学报》【年(卷),期】2014(000)002【总页数】6页(P74-79)【关键词】数字电视;卫星授时;节目时钟参考;时间戳【作者】向渝;华宇;许林生;董道鹏;鲁瑞勇【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西安710600;中国科学院精密导航定位与定时技术重点实验室,西安710600;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9;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西安710600;中国科学院精密导航定位与定时技术重点实验室,西安710600;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西安710600;中国科学院精密导航定位与定时技术重点实验室,西安710600;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西安710600;中国科学院精密导航定位与定时技术重点实验室,西安710600;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9;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成都监测台,成都61113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127.1我国的广播电视系统作为国家重要基础设施,要求广播电视设备间时间同步和溯源不能过分依赖GPS等外部授时系统。
需要一种自主的、高精度的、可靠的时间频率服务冗余技术手段,以增强广播电视服务系统的安全可靠性。
电视系统是现代无线电广播系统之一,利用电视系统进行时频传递与校准,具有成本低,操作简单,能在较短时间内得到较高精度等特点,并且电视信号很强,且很容易得到可用信号,是一种极易普及的远距离时频传递与校准技术。
上世纪60年代人们就已经开始利用各种电视系统进行时频传递的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都是基于模拟电视广播标准的[1]。
基于DVB-H手机电视收视互动软件的设计与实现的开题报告
基于DVB-H手机电视收视互动软件的设计与实现的开题报告一、课题背景近年来,随着科技和数码电视的快速发展,移动电视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众所周知,对于传统电视,用户只能以被动方式接受信息,而移动电视的出现,则为用户提供了更加多样化、个性化的服务。
其中,基于DVB-H技术的手机电视,其优缺点相对平衡,因此受到了广泛的好评和追捧。
但是,基于DVB-H技术的手机电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用户只能通过手机屏幕观看电视,与传统电视相比,观感不如理想;用户难以实现互动,只能被动地接受信息。
因此,如何提高用户的观感体验和互动效果,成为了当前的一个研究热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提出基于DVB-H手机电视收视互动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该软件将提供以下功能:1. 提供高清晰度和流畅性的视频播放。
通过对手机屏幕分辨率和屏幕刷新率的优化,提高用户的观感体验。
2. 提供多样化的直播节目、点播节目和互动节目。
通过提供多个直播频道和点播节目,增加用户的选择性;通过互动节目,增加用户的参与度。
3. 提供强大的互动功能。
例如,用户可以观看电影/电视剧/综艺节目的同时,参与实时互动问答,参与社交讨论等。
本文的设计与实现将基于Android操作系统和DVB-H技术。
旨在为用户提供更好的移动电视观看体验和互动效果。
二、课题意义移动电视是未来发展的一个趋势,它的出现不仅会带来用户的利益,同时还会影响到整个电视产业的发展。
因此,研究基于DVB-H技术的手机电视收视互动软件,具有以下重要意义:1. 提高用户的观感体验。
通过优化手机屏幕分辨率和屏幕刷新率,为用户提供高清晰度和流畅性的视频播放体验,增加用户的满意度。
2. 提高用户的选择性。
通过提供多样化的直播节目、点播节目和互动节目,增加用户的选择性,促进用户的参与度。
3. 提高用户参与度。
通过提供强大的互动功能,例如实时互动问答和社交讨论,增加用户的参与度,促进用户的反馈。
4. 推动移动电视产业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DVB数字电视平台的应用姜岩河海大学计算机及信息工程学院,南京(210098)E-mail:Jiangyan130@摘要:本文介绍了DVB-C系统的数据传输流、数据封装方式,通过改造有线电视前端,提供NVOD准视频点播、图文数据服务,实现单位内部基于数字电视平台的应用。
关键词:DVB,MPEG-2传输流,PSI,数据封装,数据轮播1.引言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计算机网、广电网、电信网三网合一的趋势越来越迫切,数字技术在改变人们生活的同时,也给广电领域带来了巨大的变革,一种新型数字媒体——数字电视,逐步为业内所关注。
数字电视是从电视信号的采集、编辑、传播、接收整个广播链路全部数字化的电视广播系统。
数字电视是电视技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综合产物。
数字电视的主要优点:1.数字电视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它的抗干扰性能优于模拟信号。
2.数字电视具有较好的图像质量。
数字电视采用MPEG-2视频编码标准,图像像素可达720×576,其显示清晰度得到明显提高。
3.数字电视提高了频谱利用率。
一套PAL制式模拟电视信号占用8MHZ带宽,而8MHZ带宽内可传送6~8套数字电视节目,从而极大地提高了频谱利用率。
针对数字电视的快速发展,我国制定了符合国情的数字电视发展时间表,到2010年将全面实行数字电视。
数字电视有先进的加解扰技术,内容更容易加密,更加适合军队特殊的需要,而且在现有的有线网络基础上稍加改造就可以实现。
本文由此提出一个基于DVB-C 的军事应用平台。
2.DVB标准目前国际上主要有三种数字电视标准:美国的ATSC、欧洲的DVB和日本的ISDB;我国卫星数字电视、有线数字电视采用的是欧洲的DVB-S、DVB-C标准[1]。
欧洲的DVB标准:1.视频编码、音频编码、系统复用均采用MPEG-2标准;2.根据传输媒体的不同分为:卫星数字电视DVB-S、有线数字电视DVB-C、地面数字电视DVB-T;3.信道编码和调制:信道编码采用R-S码(204.188),有线电视网中的数字调制方式为QAM。
2.1 MPEG-2标准数据流格式MPEG(Moving Picture Expert Group活动图像专家组)是运动图像和声音的数字编码标准。
它是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制订的。
实际上MPEG是一个标准系列,有MPEG-1、MPEG-2、MPEG-4和MPEG-7。
MPEG-2标准是由MPEG开发的第二个标准,按计划于1994年11月正式确定为国际标准。
DVB-C以MPEG-2中传送流(Transport Stream,TS)的格式进行数据传输。
由于MPEG-2传送比特流是一种数据包结构,所以可以很方便地加入适当信息,把各种不同的业务,如图像、声音和数据业务结合在一起。
MPEG-2传送流是DVB信道最基本的传输单元,MPEG-2传送流的包长为188字节,由包头和净荷两部分组成,其中包头为固定的4字节,分别用于时钟同步、传送错误指示器、有效负载起始指示器、传送优先级、包标号(PID)、传送加密控制、扩展字段控制、连续计数器和可选的扩展字段,另184字节为净荷[2]。
MPEG-2传送流的速率可以固定不变也可以变化,数据结构如图1所示首部有效负载首部有效负载图1 TS流数据结构图其中,首部数据结构如图2同步字节:8 传送错误指示器:1有效负载起始指示器:1传送优先级:1PID13传送加密控制:2扩展字段控制:2连续计数器:4图2 TS数据流中首部数据结构图各字节表示的含义:同步字节标志传送包的开始;传送错误指示器标志包中是否有错;有效负载起始指示器指示节目原始流PES数据包或节目特殊信息(PSI)的起始是否出现在该包中;传送优先级标志包的优先级;PID标记和区分各节目或节目特殊信息;传送加密控制说明加密的类型;扩展字段控制字段标志扩展字段是否存在;连续计数器表明有效负载的顺序。
可选的扩展字段中包括了对较高层次的解码功能有用的相关信息,如节目参考时钟(PCR)等字段。
首部之后是有效负载部分,它可以是节目原始流(PES)包的内容、PSI 部分及私用数据等。
节目特殊信息(PSI)包括使解码器能进行节目多路解调的所有MPEG-2规格化数据和私用数据,它对于多路节目的解调是必不可少的。
在传送流中,PSI被分为4类表结构:节目关联表(PAT)、节目映射表(PMT)、网络信息表(NIT)、条件访问表(CAT),它们将被分段插入传送流包中2.2 数据封装方式[3]数据管道数据管道通过DVB广播通道提供一种简单异步的、端到端的数据广播业务,它在MPEG-2的TS流中直接封装数据并进行数据广播传输,数据的分片和重组以及数据的属性描述在DVB的数据广播标准中没有具体规定,它由应用程序自己来定义。
数据流数据流方式可以提供一种面向流的、端到端的数据广播业务,在DVB的兼容网络中,它可以通过异步或者同步的方式进行传输。
在数据广播规范中,数据流的业务数据封装在PES包中。
异步的数据流传输时不需要码流内和码流间的时间同步信息。
同步数据流被定义为有时间需求的码流,前后包的数据有时间间隔周期。
当接收方对输出速率要求比较精确的时候,需要用同步数据流。
多协议封装多协议封装提供了一种使用DVB网络的MPEG-2传输流传输数据网络协议的机制。
多协议封装对IP数据的传输进行了优化设计,同时也能够传输其他网络协议数据。
由于DVB网络的广播特性,因此保证数据的安全就很重要。
使用封装机制就可以支持对数据包加密,支持对MAC地址动态的改变,从而保证数据的安全。
数据轮播数据轮播是允许服务器端通过周期性地传输数据模块到用户端的一种传输机制,数据轮播中的数据模块是重复循环广播的,如果客户端希望接收数据轮播中的特定或指定模块,只需要等待模块广播时到达即可。
数据轮播标准建立在DSM-CC DATA CAROUSEL 标准之上,同一个轮播内的数据以MODULE的形式组织,MODULE被分割成BLOCK,然后作为DSM-CC中DOWNLOAD DATA MESSAGES的负载进行消息传输。
数据广播内一组逻辑相关的MODULE可以组织在一起形成模块组(GROUP),模块组又可以进一步组织成超级组(SUPER GROUP)。
每个模块的信息以及模块之间的组织关系由DSM-CC中的DOWNLOAD SERVER INITIATE(DSI),DOWNLOAD INFO INDICATION(DII)等下载控制消息提供[4]。
对象轮播DSM-CC对象轮播使结构化对象组的传输更为容易,它采用目录对象、文件对象和流对象从广播的服务端传输给广播的接收端。
实际的目录和内容位于服务器中,服务器按照对象轮播协议不断地向MPEG-2流中插入对象。
3. 应用实例利用现有的有线网络,我们依据DVB-C标准,在标准硬件有机集成的基础上,开发了一套针对性强,结构简单、高度集成、管理便捷、低成本的有线电视数字化系统。
3.1 系统结构示意图图3 系统结构示意图整个系统的核心是播出管理控制子系统,它负责将内容采集制作子系统制作好的数据,转换成视频服务器接受的视频流文件,控制视频服务器播发这些数据。
同时,还要加载控制信息。
1、制订播出计划,选用播出频道、时段、播出内容等;2、生成传输文件,将前端制作好的数据,做成符合约定的文件,同数字演播中心的播出系统转换成传输流(TS)文件;3、实时处理正在播出的视频流文件与最新形成的文件切换问题,保证连续性。
3.2视频点播业务系统采用NVOD准视频点播,利用现有的HFC(Hybrid Fiber Coaxial光纤同轴电缆混合网)实现单向数据传送。
实现NVOD也有几种不同的方式:一种是利用视频服务器将一个数字电视节目在几个数字通道中延时播放,使用户在点播该节目时可以等待一段时间后完整地观看该节目;另一种是利用其他网络作为上行通道返回用户点播信息,然后通过用户管理系统提交给视频服务器,在指定空闲频道播放点播节目。
本系统采用第一种方式实现,用户通过机顶盒接收,提供的视频点点播业务有:1.军事题材军事演习视频资料、训练视频资料、会议资料、外军动态、我军动态等一系列军事题材的视频资料;2.休闲娱乐提供一些影视咨询、国内外电影、电视剧,丰富业余文化生活。
3.3图文数据业务按照数据轮播的标准制订一套自己的数据文件,根据DSM_CC标准和DVB标准将这些文件和目录结构打成符合MPEG-2标准的TS包,交给播出控制系统,制成TS流,并将它们和其他电视节目复用成一个完整的TS流,并通过硬件发送设备发送出去。
经调制播出,在机顶盒端解调并按规范定义的数据格式解释,以指定的页面为第一个页面,还原成画面,送到电视屏幕,当用户通过机顶盒的遥控选择后,机顶盒则从解调的数据中找出相应的页面并解释输出。
提供的图文信息业务:1.天天新闻提供最新的社会新闻、科技新闻、财经新闻、娱乐新闻以及内部新闻等;2.天气预报提供地区天气预报、海区天气、海浪等情况;3.电子办公任务计划、执行任务情况、完成任务情况、军事训练情况等;3.电子布告板最新公告、通知、军队政策、法规等;4. 结束语本文所提出的方案具采用DVB-C标准,传输信号质量高;提供多种点播方式,满足军队营区内的需要;基于现有的HFC网络,不需改造,投资少,运营便捷。
由此可见,该方案在技术上具有先进性,同时在工程上也是可行的,是目前在小范围网络里开展视频数据点播业务的一种较好的选择。
有线电视数字化业务管理系统具有高度集成、结构简易、管理便捷的特点。
解决了中小型有线电视网实现数字化播出所面临的资金不足、技术力量薄弱等问题,下一步对数字电视加解扰、加解密进行研究,在现系统中再加入加解扰、加解密技术会更加适应军队的特殊需要,可以在更广泛的范围内推广。
参考文献[1] 邹林华数字电视标准概况中国标准化 2001.9[2] 于治楼,王永军,张娴静 DVB系统传输多媒体数据的实现方法电视技术 2001年第11期[3] DVB specification for data broadcasting (DVB-DATA). ETSI Standard EN 301 192-1999[4] 王琳DVB数据广播在数字电视业务中的应用科技信息The Application of Digital TV Based on DVB SystemJiang YanComputer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College of HoHai University,Nanjing (210098)AbstractThis paper introduces data transport stream and Data-encapsulation mode of DVB-C system ,by change the front of the catv network, the application system provide NVOD(Near Video On Demand) and Teletext Data services in some department.Keywords:DVB,MPEG-2 transport stream,PSI,data encapsulation,data carousel作者简介:姜岩,男,1979年生,硕士研究生,专业计算机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