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专项训练:溶液的浓度单元综合测试含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化学专项训练:溶液的浓度单元综合测试含答案解析
一、初中化学溶液的浓度选择题
1.如图为晶体M(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a、b两点分别表示M物质的溶液。
下列有关说法或a、b间的转化方法错误的是()
A.t2℃时,a是饱和溶液,b是不饱和溶液
B.将两份溶液温度降到t1℃时,a、b中都有晶体析出
C.从a→b:先将a降温到t1℃,过滤后将滤液升温到t2℃
D.从b→a:在b中加入M至刚好饱和
【来源】2013届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中考一模化学试卷(带解析)
2.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将℃时b的饱和溶液加水可变为不饱和溶液
B.将℃时a的饱和溶液降温至℃,溶液质量不变
C.℃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a b
D .将℃时a、b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来源】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北京卷)化学(带解析)
3.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t2℃时,将甲、乙的两种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所得溶液都是饱和溶液
B.t1℃时,向50g水中加入甲可得80g饱和溶液,则乙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为60g
C.甲中混有少量乙时,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D.t2℃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溶液分别降温到0℃,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小于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来源】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黑龙江哈尔滨卷)化学(带解析)
4.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t2℃时甲的溶解度比乙的大
B.将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2℃降到t1℃,析出甲的质量大
C.升高温度可将甲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
D.t1℃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各100g,其溶质的质量一定相等
【来源】2013-2014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考一模化学试卷(带解析)
5.下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50℃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
B.50℃时,把50 g A放入50 g水中能得到A的饱和溶液,其中溶质与溶液质量比为1∶3 C.将50℃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度20℃时,这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C=A
D.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
【来源】2013届北京市海淀区中考一模化学试卷(带解析)
6.常温下向一定质量的石灰石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充分反应(忽略挥发)。
下列图象正确的是
A.B.
C.D.
【来源】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2019届九年级中考模拟二化学试题
7.以下关于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溶液一定是无色的
C.配置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一般步骤为计算、称量、溶解、装瓶存放
D.若100g水中溶解了10g氯化钠固体,则此时所得氯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来源】【区级联考】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2019届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8.配制一定溶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可导致所配制的溶液浓度一定偏小的操作是
()
A.用固体氯化钠配制6%的氯化钠溶液,量水时俯视刻度
B.用固体氯化钠配制6%的氯化钠溶液,称量时右盘忘记放纸片
C.用固体氯化钠配制6%的氯化钠溶液,搅拌溶解时有液体溅出
D.用6%的氯化钠溶液稀释为3%的氯化钠溶液,量6%氯化钠溶液时仰视刻度
【来源】【市级联考】河南省郑州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9.如图所示:t℃时,在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KNO3溶液甲中加入10gKNO3固体,充分搅拌后恰好得到饱和溶液乙。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适当降低温度,可以使甲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B.升高温度,甲、乙两溶液的质量分数都增大
C.t℃时,KNO3的溶解度为30g
D.乙溶液的质量分数为30%
【来源】江苏省常州市部分学校2019年中考三模拟化学试卷
10.甲、乙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2℃时,100g甲的饱和溶液中有40g甲物质
B.t1℃时,甲、乙两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
C.t2℃时,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乙溶液
D.甲、乙两种饱和溶液分别从t2℃降温到t1℃,两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来源】山东省德州市庆云县2019年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11.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象及相关知识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t2℃时,甲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乙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B.甲物质的溶解度一定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C.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时,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D.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甲析出的晶体比乙多
【来源】【区级联考】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二模化学试题12.根据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KNO3的溶解度比NaC1的大
B.在10℃等质量的NaCl、KNO3饱和溶液中,NaCl溶液中的水多
C.40℃恒温蒸发一杯NaCl和KNO3饱和溶液,析出KNO3多于NaCl
D.分别降温40℃ KNO3和NaCl饱和溶液到10℃,析出的KNO3多
【来源】【区级联考】哈尔滨市道外区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三模化学试题
13.物质a、b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60℃时,a、b的溶解度相等,此时由a、b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也相等B.80℃时a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60℃时a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C.在37℃时,将30g的a物质投入50g水中,得到的溶液是饱和溶液
D.将80℃的等质量的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冷却到60℃得到的晶体质量相等【来源】2019年河南省天一大联考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14.a、b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在t1℃时,将a、b两种物质各60g分别加入100水中,充分溶解后,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t1℃时,得到的两种溶液均为饱和溶液
B.将所配制的a、b两种溶液从t1℃同步降温,a析出的晶体比b多
C.t2℃时a的溶解度比b大
D.将所得的两种溶液温度升高到t2℃时,a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b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来源】哈尔滨市道外区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九年级期末调研测试化学试卷15.t℃时,向饱和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后,下列有关该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仍为饱和溶液B.溶质的质量变小
C.溶质的溶解度不变D.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来源】湖北省枣阳市熊集中学2019届九年级中考模拟化学试题
16.下图是氢氧化钙的溶解度曲线。
在冬天气温为5℃时配制的氢氧化钙饱和溶液,在夏天气温为38℃时(水的蒸发忽略不计),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A.溶液变浑浊
B.溶液变为不饱和
C.溶液质量变小
D.溶质质量分数变小
【来源】2014届河北省唐山市开滦十中九年级12月月考化学试卷(带解析) 17.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随温度升高,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均增大
B.t2℃时,把50g a放入50g水中,可得到100g a的饱和溶液
C.将t2℃时等质量的a、b饱和溶液降温到t1℃,析出晶体的质量a大于b D.t1℃时,a、c的溶解度相等,则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也相等
【来源】2016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四川宜宾卷)化学(带解析)
18.下列操作能增强蔗糖在水中的溶解能力的是
A.B.
C.
D.
【来源】2014届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九年级3月调研考试化学试卷(带解析) 19.20℃时,在各盛有100克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10克甲、乙、丙三种纯净物(不含结晶水,不与水反应),充分溶解后,结果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所得溶液可能都是饱和溶液
B.20℃时,乙溶液的溶质质量最小
C.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丙>乙
D.升高温度,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大
【来源】浙江省金华市、丽水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题
20.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t1℃时,等质量的甲、丙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分数为丙>甲
B.t2℃时,20 g丙溶解于50 g水中能形成70 g溶液
C.分别将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3℃降温至t2℃时,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乙>甲=丙
D.若要将组成在N点的甲溶液转变为M点的甲溶液,可采取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
【来源】2016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泰安卷)化学(带解析)
21.向t℃时饱和的Na2CO3溶液中加入ng无水Na2CO3,会析出mgNa2CO3·10H2O,则(m-n)的值为()
A.饱和溶液失去水的质量
B.饱和溶液失去溶质的质量
C.饱和溶液失去水和溶质的质量之和
D.其数值为0,即溶液质量不变
【来源】广西贺州市莲塘镇第一初级中学2019年第一次适应性训练化学试题
22.根据下图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
B.t2℃时,甲、乙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C.t3℃时,将甲、乙的饱和溶液都蒸发掉10g水,甲析出的晶体质量大
D.把t1℃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3℃时,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都会增大
【来源】2012届北京市大兴区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带解析)
23.如图为甲、乙两种盐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不相等
B.将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蒸发或降温的方法
C.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均为15%
D.t2℃时,将30克乙物质放入100克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为130克
【来源】2016届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八巨初级中学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卷(带解析)
24.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物质的溶解度一定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B.t2℃时,甲、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将甲溶液从t2℃时降到t1℃时,一定有晶体析出
D.将t2℃时乙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降温的方法
【来源】2013-2014福建省惠安县初中学业质量检查化学试卷(带解析) 25.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将等质量的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析出晶体的质量甲大于乙C.将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1℃升温至t2℃,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比乙大D.t1℃时,甲和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来源】2016届北京市丰台区九年级中考一模化学试卷(带解析)
26.如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在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C.在t2℃时,N点表示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
D.在t1℃时,100g乙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25g
【来源】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甘肃张掖卷)化学(带解析)
27.R是硝酸钾或氯化铵中的一种,硝酸钾和氯化铵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图所示实验
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t2℃时,硝酸钾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7.5%
B.R是KNO3
C.②③中清液是饱和溶液
D.①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比③的上层清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小
【来源】【全国市级联考】内蒙古呼和浩特市2018届九年级质量普查调研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28.如图表示X、Y、Z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Y中含有少量X,用海水晒盐的原理提纯Y
B.t1℃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Y>X>Z C.t3℃时,X、Y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析出晶体较多的是X
D.t3℃时,等质量的X、Y分别配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所得溶液质量X<Y
【来源】2015届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带解析)
29.双氧水是过氧化氢的水溶液,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双氧水可用于医疗消毒.某瓶双氧水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10,则该瓶双氧水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A.3.1% B.30% C.35.2% D.38.6%
【来源】2016届山东省泰安市九年级上同步练习(5)化学试卷(带解析)
30.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象及相关知识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t2℃时,a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等于c物质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B.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1℃升高到t2℃时,所得物质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a>b C.t1℃时,100g a、c两物质的溶液中,含a、c的质量相等
D.t2℃时,等质量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温度降低到0℃时,所得溶液中溶剂质量最多的是c
【来源】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2019届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初中化学溶液的浓度选择题
1.B
【解析】
试题分析:溶解度曲线图中点所对应的溶液:曲线下方的点所对应的溶液为不饱和溶液,曲线上的点对应的溶液恰好是饱和溶液。
曲线下方的点会随温度升降而左右平行移动,温度升高向右平移,温度降低向左
解析:B
【解析】
试题分析:溶解度曲线图中点所对应的溶液:曲线下方的点所对应的溶液为不饱和溶液,曲线上的点对应的溶液恰好是饱和溶液。
曲线下方的点会随温度升降而左右平行移动,温度升高向右平移,温度降低向左平移,直到移动到曲线上形成饱和溶液。
曲线上的点随温度变化的移动会受曲线的影响,当曲线随温度升高而上升时,曲线上的点在温度升高时向右平移,温度降低时沿曲线下移;当曲线随温度升高而下行时,曲线上的点在温度升高时沿曲线下移,温度降低时向左平移。
A、t2℃时,a是曲线上的点,是饱和溶液;b点在曲线下方,为该温度下的不饱和溶液,说法正确;B、两份溶液温度降到t1℃时,a点沿曲线下移,表现为析出晶体;b点平行向左移,t1℃时恰好移至曲线上,即刚好饱和没有晶体析出,该项判断错误;C、从a→b即温度不变把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可采取降温结晶后再升温实现.先将a降温到t1℃,析出晶体后成为t1℃时的饱和溶液,过滤,滤出晶体后升温,点会平行向右移动,温度至t2℃到达b点,因此从a→b的转化方法正确;D、从b→a即温度不变把不饱和溶液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增加溶质M至饱和即可,转化方法正确,故选B。
考点:考查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蒸发与蒸馏操作;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
2.B
【解析】
试题分析:A、任何物质的饱和溶液加水都可变为不饱和溶液,故将t1℃时b
的饱和溶液加水可变为不饱和溶液,正确,B、根据溶解度曲线,物质a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将t2℃时a的饱和溶
解析:B
【解析】
试题分析:A、任何物质的饱和溶液加水都可变为不饱和溶液,故将t1℃时b的饱和溶液加水可变为不饱和溶液,正确,B、根据溶解度曲线,物质a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将t2℃时a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有晶体析出,故溶液质量变小,错误,C、根据溶解度曲线,t2℃时,物质a的溶解度比物质b的溶解度要更大,故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a>b,正确,D,根据溶解度曲线,t1℃时, a、b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a=b,将t2℃时a、b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正确,故选B
考点: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3.D
【解析】
【详解】
A、t2℃时,将甲、乙的两种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所得溶液都是饱和溶液正确,因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B、t1
解析:D
【解析】
【详解】
A、t2℃时,将甲、乙的两种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所得溶液都是饱和溶液正确,因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B、t1℃时,向50g水中加入甲可得80g饱和溶液,则乙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为60g正确,因为该温度下50g水溶解了30g溶质,那么100g是就恰好溶解60g溶质,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C、甲中混有少量乙时,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正确,因为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比乙大,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D、t2℃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溶液分别降温到0℃,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小于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错误,因为没有指明溶液是否饱和,错误符合题意,故选项正确;故选D。
4.B
【解析】
【分析】
由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可知,甲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乙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小。
【详解】
A、由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可知,t2℃时甲的溶解度比乙
解析:B
【解析】
【分析】
由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可知,甲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乙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小。
【详解】
A、由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可知,t2℃时甲的溶解度比乙的大,故A正确;
B、将等质量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2降到t1,析出甲的质量大,故B不正确;
C、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升高温度可以将甲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故C
正确;
D、t1℃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各100g,其溶质的质量一定相等,故D正确。
故选B。
5.C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由A、
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在50℃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选项A正确;
B、由A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在50℃时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由A、
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在50℃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选项A正确;
B、由A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在50℃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50g,把50g A放入50g水中能得到A的饱和溶液,只能溶解25gA物质,其中溶质与溶液质量比为25g∶
(25g+50g)=1∶3,选项B正确;
C、将50℃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时,由于A、B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形成的是20℃时饱和溶液,此时溶质质量分数B>A;由于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仍是原来50℃时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因此从图中可以判断,降温至20℃时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A>C,选项C错误;
D、由C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增大,所以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选项D正确。
故选C。
6.C
【解析】
【分析】
常温下向一定质量的石灰石中逐滴加入稀盐酸,石灰石中的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石灰石中的杂质不跟盐酸反应。
【详解】
A、石灰石中的杂质不跟盐酸反应,剩余固
解析:C
【解析】
【分析】
常温下向一定质量的石灰石中逐滴加入稀盐酸,石灰石中的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石灰石中的杂质不跟盐酸反应。
【详解】
A、石灰石中的杂质不跟盐酸反应,剩余固体的质量不为零,图示错误;
B、常温下,石灰石是固体,反应开始时,溶液的质量从零开始,图示错误;
C、石灰石和盐酸反应过程中不断放出热量,到碳酸钙完全反应时,放出热量最多,溶液温度最高,再继续加入盐酸,温度会逐渐降低,图示正确;
D、石灰石中的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碳酸钙完全反应后,二氧化碳的质量不再增加,图示错误。
故选C。
7.C
【解析】
【详解】
A、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具有均一性、稳定性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故A选项错误;
B、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高锰酸钾溶液是紫红色的,故B选项错误;
C
解析:C
【解析】
【详解】
A、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具有均一性、稳定性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故A选项错误;
B、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高锰酸钾溶液是紫红色的,故B选项错误;
C、配置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一般步骤为计算、称量、溶解、装瓶,故C选项正确;
D、若100g水中溶解10g氯化钠固体,则溶质的质量为10g,溶液的质量为110g,溶质的
质量分数=10g/110g×100%=9.1%,故D选项错误;
故选:C。
8.B
【解析】
【详解】
A、溶质质量分数变小,则可能是溶质质量偏小或溶剂质量偏大。
量水时俯视刻度,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大,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大,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用
解析:B
【解析】
【详解】
A、溶质质量分数变小,则可能是溶质质量偏小或溶剂质量偏大。
量水时俯视刻度,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大,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大,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用固体氯化钠配制6%的氯化钠溶液,称量时右盘忘记放纸片,会造成实际所取的溶质的质量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此选项符合题意;
C、用固体氯化钠配制6%的氯化钠溶液,搅拌溶解时有液体溅出,因为溶液具有均一性,所以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用6%的氯化钠溶液稀释为3%的氯化钠溶液,量6%氯化钠溶液时仰视刻度,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小,会造成实际量取的6%氯化钠溶液的体积偏大,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大,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9.A
【解析】
【分析】
【详解】
A. 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据题给信息可知,甲是 KNO3的不饱和溶液,适当降低温度,可以使甲溶液变成饱和溶液,此选项正确;
B. 升高温度,甲、乙两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A. 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据题给信息可知,甲是 KNO3的不饱和溶液,适当降低温度,可以使甲溶液变成饱和溶液,此选项正确;
B. 升高温度,甲、乙两溶液中溶质、溶剂的质量不变,故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此选项错
误;
C. 溶液乙是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为:100g×20%+10g=30g ,而溶剂的质量是80g ,故t ℃时,KNO 3的溶解度>30g ,此选项错误;
D. 乙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0030g g+10g
≠30%,此选项错误。
故选A 。
10.D
【解析】
【分析】
由溶解度曲线图可知: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大,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增加增长较缓慢,交点表示甲乙两种物质在t1℃时溶解度相同。
【详解】
A 、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40g
解析:D
【解析】
【分析】
由溶解度曲线图可知: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大,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增加增长较缓慢,交点表示甲乙两种物质在t 1℃时溶解度相同。
【详解】
A 、t 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40g ,所以140g 甲的饱和溶液中有40g 甲物质,故A 不正确;
B 、t 1℃时,甲、乙两种饱和溶液的质量不能确定,所以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也不能确定,故B 不正确;
C 、t 2℃时,甲、乙溶液的状态不能确定,所以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也不能确定,故C 不正确;
D 、甲、乙两种饱和溶液分别从t 2℃降温到t 1℃,甲、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所以两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故D 正确。
故选D 。
11.C
【解析】
【分析】
由甲、乙两种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可知,甲乙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大,t1℃时,甲、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详解】
A 、t2℃时,甲、乙溶液的状态不能确定,所以溶
解析:C
【解析】
【分析】
由甲、乙两种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可知,甲乙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增加而增
大,t 1℃时,甲、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详解】
A 、t 2℃时,甲、乙溶液的状态不能确定,所以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不能确定,故A 不正确;
B 、在比较物质的溶解度时,需要指明温度,故B 不正确;
C 、t 1℃时,甲、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所以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升温到t 2℃时,溶剂质量不变,溶质质量不变,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仍然相等,故C 正确;
D 、t 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质量不能确定,所以降温到t 1℃时,甲、乙析出的晶体质量不能确定,故D 不正确。
故选C 。
【点睛】
=100%100g+ 溶解度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溶解度
12.C
【解析】
【分析】
根据溶解度曲线,硝酸钾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增加而增大,氯化钠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增加变化基本不发生变化。
【详解】
A 、KNO3的溶解度和NaC1的溶解度比较,必须指定同一温度,
解析:C
【解析】
【分析】
根据溶解度曲线,硝酸钾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增加而增大,氯化钠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增加变化基本不发生变化。
【详解】
A 、KNO 3的溶解度和NaC1的溶解度比较,必须指定同一温度,故A 不正确;
B 、在10℃等质量的NaCl 、KNO 3饱和溶液中,硝酸钾溶液中的水多,故B 不正确;
C 、硝酸钾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增加而增大,氯化钠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增加变化基本不发生变化,40℃恒温蒸发一杯NaCl 和KNO 3饱和溶液,析出KNO 3多于NaCl ,故C 正确;
D 、分别降温等质量的40℃ KNO 3和NaCl 饱和溶液到10℃,析出的KNO 3多,故D 不正确。
故选C 。
13.C
【解析】
【详解】
A 、60℃时,a 、b 的溶解度相等,此时由a 、b 所配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也相等,若不是饱和溶液不能确定,故不符合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