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市中考化学模拟考试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源市中考化学模拟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9题;共18分)
1. (2分)(2017·西华模拟) 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水的蒸发和水通电分解都属于物理变化
B . 硬水和软水可用石蕊溶液来区分
C . 硬水是指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D . 有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2. (2分) (2018九上·武威期末) 下列物质按混合物、化合物.氧化物、单质的顺序排列的是()
A . 石油铝合金干冰石墨
B . 汽水煤二氧化碳金刚石
C . 空气碳酸钙蒸馏水液氧
D . 天然气石灰石氧化铜锌
3. (2分)(2012·成都) 果糖大量存在于水果中,其分子的化学式为C6H12O6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果糖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 . 果糖由果糖分子构成
C . 果糖中碳、氢、氧三种元素质量比为1:2:1
D . 1个果糖分子由6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6个氧原子构成
4. (2分) (2016九下·横县期末) 归纳物质的性质能够找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如物质之间的共性(即相同的性质)或特性(即不同的性质).下列各组物质的共性和特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 . A
B . B
C . C
D . D
5. (2分)(2017·北区模拟) 下列实验方案合理的是()
A . 验证碱能与酸反应:将稀盐酸滴入混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
B . 检验碳酸根离子:将要检验的物质与稀盐酸混合,观察是否产生气泡
C .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将锌粒与稀硫酸混合,比较混合前后溶液的质量
D . 鉴别H2、CO、CH4三种气体:分别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观察现象
6. (2分)已知某两种物质在光照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说明: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元素的原子)()
A . 图示中的反应物都是单质
B .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 . 图示中共有4种物质
D . 该图示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7. (2分) (2018九上·荔湾期末) 茶叶中的单宁酸C76H52O46具有抑制血压上升,清热解毒,抗癌等功效.有关单宁酸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一个单宁酸分子中含有23个O2
B . 单宁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 . 单宁酸分子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D . 单宁酸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38:26:23
8. (2分)(2017·东营) 推理和归纳是研究和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 氢气点燃前需验纯,则点燃任何可燃性气体前都需验纯
B . 含碳元素的物质充分燃烧会生成CO2 ,燃烧能生成CO2的物质不一定含碳元素
C . 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D . 室温下pH<7的溶液呈酸性,同理pH<7的雨水是酸雨
9. (2分) (2016九上·番禺月考) 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是()
选项A B C D
实
验
设
计
实验
目的
验证氧气是否集满将硬水软化证明CO2能溶于水且能与水反应
验证质量
守恒定律
A . A
B . B
C . C
D . D
二、填空题 (共3题;共11分)
10. (7分) (2015九上·黔西南期中) 用相应的化学用语回答:
①四个氮气分子________②六个钙原子________③氦气________④一个氢原子________,
⑤食盐的化学式________,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11. (1分)某物质在纯氧中完全燃烧,生成物只有水和二氧化碳,据此可推断该物质中一定含有________元素.
12. (3分) (2015九上·君山期末) 抗击暴风雪中融雪剂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其中一种融雪效果好、无污染的融雪剂的主要成份是醋酸钾(CH3COOK).请回答:
(1)醋酸钾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
(2)醋酸钾中C,H,O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
(3)醋酸钾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保留一位小数).
三、实验探究题 (共1题;共8分)
13. (8分)吃中秋月饼时,小婧同学在月饼旁边发现一个装有活性铁粉脱氧保鲜剂(也称脱氧剂)的塑料小包,她想弄清楚为什么放脱氧剂,并对这包脱氧剂进行了下列探究.
(1)仔细观察,发现脱氧剂塑料包上有许多小孔,王芳认为这些小孔的作用可能是________.
(2)挤捏塑料包质感较硬,剪开塑料包将里面的脱氧剂倒在纸上,脱氧剂红褐色并以结块,王芳提出________的结论,由此推断,食品包装袋中放入脱氧剂的目的是________.
(3)为弄清楚上述脱氧剂有哪些成分,小婧将其带进实验室,继续进行探究.
(4)通过以上探究可知,我们可以用稀盐酸进行除铁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防止铁制品锈蚀的措施有:________(任答两点).
四、计算题 (共1题;共5分)
14. (5分) (2017九上·福清期末) 碳酸钠(Na2CO3)溶液能用于“捕捉”二氧化碳.现有5.3 t碳酸钠可以“捕捉”二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反应原理:Na2CO3+H2O+CO2=2NaHCO3)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9题;共18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二、填空题 (共3题;共11分)
10-1、
11-1、
12-1、
12-2、
12-3、
三、实验探究题 (共1题;共8分)
13-1、
13-2、
13-3、
13-4、
四、计算题 (共1题;共5分) 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