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7:7.2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1)理解公平及收入分配公平的含义。

(2)理解社会主义社会注重收入分配公平的必要性。

(3)理解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

(4)理解我国当前实现社会公平的收入分配方面的举措。

(5)理解公平与效率的辩证关系。

(6)理解当前我国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关系的政策措施。

2.能力目标
(1)准确把握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关系。

(2)从收入分配角度对提高效率、调动人们生产积极性提出合理建议。

(3)结合和谐社会建设,对如何更加注重公平提出合理建议。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正确认识和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树立效率意识,培养公正公平意识。

自主预习
一、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
1.是社会公平的基本内容。

2.收入分配公平的含义和意义
(1)含义:收入分配公平,要求收入分配,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要保证人们的。

(2)收入分配公平的意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是实现。

3.实现社会公平的措施
(1)制度保证:坚持、的分配制度。

(2)重要举措
①增加居民收入,着重保护劳动所得,提高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提高同步。

①更加注重公平。

具体措施:健全以税收、、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的问题。

要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增加,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调节,清理规范,取缔,努力缩小城乡、区域、行业收入分配差距。

二、兼顾效率与公平
1.效率的含义:指经济活动中,表示资源的程度。

2.效率提高的意义:效率提高意味着和的增加。

效率是人类经济活动追求的基本目标之一。

3.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1)
没有效率作为和,对公平的追求会导致平均主义和普遍贫穷。

只有,才能维护劳动者的权益,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提高的积极性。

(2)矛盾性:二者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

4.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关系的具体要求
(1)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既要,又要。

(2)兼顾效率与公平,既要反对,又要防止。

(3)既要落实,也要提倡。

(4)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和先富帮后富,朝着方向稳步前进。

课堂探究
探究一:
材料一: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实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必须加快社会事业改革,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更好满足人民需求。

——习近平总书记
材料二:“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开放成果。

”——李克强总理
思考:党和政府为什么强调公平?怎样确保收入分配公平?
【笔记】
探究二:
材料:近几年来,某公司产值平均每年增长11%,企业利润平均每年增长20%左右,与此同时,企业职工的工资增长缓慢,平均每年增长5%左右。

思考:根据以上材料中的数字,谈谈如何实现收入分配公平。

【笔记】
探究三: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

思考:如何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笔记】
延伸拓展
初次分配:企业作为分配的主体,将国民生产总值在国家、企业、个人之间进行分配。

(生产要素的提供与报酬支付的关系是基本的初次分配关系。

如:企业的利润和劳动者的工资。

)再分配:是在初次分配结果的基础上政府通过税收、提供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转移支付等调节手段进行,重点调节地区、城乡、部门、不同群体之间、在职与退休人员之间的收入关系,防止收入差距过大,保障低收入者基本生活。

随堂练习
1.甲、乙两人分一块蛋糕,两人为如何公平分配争执不下。

有人给他们出了一个主意:让一个人切,另一个人先挑选,这样分蛋糕的公平问题就可能解决了。

这故事启示我们()
A.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
B.既要保证生活需要,又要合理拉开差距
C.合理的分配机制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
D.按劳分配原则是社会主义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原则
2.下列关于社会公平问题的理解,正确的是()
A.使社会成员的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B.消除社会成员之间的利益差别
C.平均分配,不能有收入差距
D.只要是合法所得,不管差距多大,都是公平的
3.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

这一举措()
A.有利于发挥各种经济成分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
B.有利于确保国家财政收入的增加
C.有利于让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D.有利于发挥公有制在国民经济中的主体作用
4.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

下列体现“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措施是()
A.提高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
B.调整银行存贷款利率
C.提高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D.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
5.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这是因为()
A.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
B.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C.注重公平可以消除收入差距
D.公平是按劳分配的体现
6.下列对效率与公平关系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①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①公平否认收入分配中差距的存在①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又存在矛盾
A.①①①
B.①①①
C.①①①
D.①①①
7.在综合探究课上,某班就建立和谐社会应如何正确看待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展开了激烈讨论。

甲认为:当前社会主义的收入分配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要消除收入差距,平均分配。

乙则认为:公平的分配不在于没有差距,只要差距不引起两极分化,能给人们以激励,使经济具有活力和效率,就仍是公平的分配。

你同意这两位同学的观点吗?说说理由。

课后提升
1.目前,“看病难、看病贵”“就业失业问题”和“收入差距过大、贫富分化”是我国最突出的三大社会问题。

对此,政府应该()
A.积极发展经济,鼓励效率优先
B.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拉动经济增长
C.提高人民币汇率,增加社会财富
D.调整经济政策,更加注重分配公平
2.合理且适度的收入差距是贯彻党和国家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等重大方针的必然要求,它有利于()
①克服平均主义,更好地发挥收入分配的激励作用①尊重和保护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①鼓励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充分调动广大科技人员创新的积极性
①发挥公有制经济的主体作用
A.①①①
B.①①①
C.①①①
D.①①①
3.社会公平问题已成为影响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

关于社会公平问题的正确理解是()
A.社会成员的收入要平均
B.要充分保护生产要素所有者的收益权
C.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D.消除社会成员之间的利益冲突
4.针对新一轮工资改革,国家设定了“限高、稳中、托底”的原则,规范补贴,设定上、中等收入的政策范围,收入超过平均线的要削减;中间收入阶层者水平继续保持,也可适当增加;提高低工资人群收入,使其达到平均水平。

国家相关部门提出工资改革原则的直接目的是()
A.利用税收调节收入的分配
B.实现按劳分配
C.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D.实现社会公平
5.经济学家詹姆斯在《公平是最大的动力》一书中写道:公平是对人格的尊重,可以使一个人最大限度地释放自己的能量,促进社会财富的增加。

这说明()
A.公平与效率是对立的
B.公平与效率是互补的
C.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
D.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
参考答案
自主预习
一、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
1.收入分配公平
2.(1)相对平等过大基本生活需要
(2)内在要求共同富裕的体现
3.(1)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2)①居民收入劳动报酬经济劳动生产率①再分配社会保障转移支付合法收入
低收入者收入过高收入隐性收入非法收入
二、兼顾效率与公平
1.产出与投入的比率有效利用
2.资源的节约社会财富
3.(1)前提保障公平分配经济效率
4.(1)初次分配再分配提高效率促进公平
(2)平均主义收入悬殊
(3)分配政策奉献精神
(4)回报社会共同富裕
课堂探究
探究一:
收入分配的公平,与平均主义有根本的区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体现,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

首先,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

其次,增加居民收入,着重保护劳动所得,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

最后,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

探究二:
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初次分配:企业作为分配的主体,将国民生产总值在国家、企业、个人之间进行分配。

(生产要素的提供与报酬支付的关系是基本的初次分配关系。

如:企业利润和劳动者的工资等。

)再分配:是在初次分配结果的基础上政府通过税收、提供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转移支付等调节手段进行,重点调节地区、城乡、部门、不同群体之间、在职与退休人员之间的收入关系,防止收入差距过大,保障低收入者基本生活。

探究三:
效率就是经济活动中产出与投入的比率,它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

效率提高意味着资源的节约和社会财富的增加。

效率是人类经济活动追求的基本目标之一。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

兼顾效率与公平,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

随堂练习
1.C
2.A
3.C
4.C
5.B
6.B
7.(1)甲认为当前社会主义的收入分配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是正确的。

公平的收入分配与平均主义有根本的区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体现。

它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为建立和谐社会提供条件。

但他否认差距,主张平均分配,则违背了效率原则,不利于经济效率的提高和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因而是片面的。

(2)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

发展经济必须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个人先富起来,因此存在收入差距是不可避免的;但同时,国家要通过税收等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防止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更加注重社会公平。

所以乙的观点是正确的。

课后提升
1.D
2.A
3.C
4.D
5.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