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超声诊断3例胆总管下端壶腹部肿瘤体会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学影像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2月 第3卷第3期
1 临床病例
患者一:孙兰凤,女,现年64岁,一位长期务农的农村妇女,经济状况不佳,九年前,因眼珠及全身发黄、不适,食欲下降,不思饮食,即去当地卫生院住院诊治,拟诊急性黄疸性肝炎收治入院,经治疗十余日后仍不见好转,全身的黄疸反而加深,食欲继续下降,并全身骚痒,病症不见好转反而继续加重;即于2010年农历2月14日来本院作超声检查;初见患者消瘦痛苦面容,巩膜深黄,面部及全身皮肤即呈古铜色,血压血糖正常范围,生活习性为农村农民普通粗粥淡饭,不喝酒不抽烟,长期务农,从事农田生产劳动。

经B超检查探及胆总管内径16mm,其下端壶腹部探及21*15mm大小的不规则性稍强回声区,与胆总管壁分界不清,拟诊胆总管下端壶腹部肿瘤,阻塞性黄疸;嘱患者及其家属明确不是急性黄疸性肝炎,必须立即实施手术切除肿瘤病灶。

后转至天津市肿瘤医院诊治,诊继结果相同,随即手术治疗;术后症状日渐好转,阻黄退清,并前后在该院共化疗了七个疗程;几年来每年来院超声室进行B超复查,检查结果胆总管内径正常范围,其内未探及异常及复发性病灶。

因家境贫寒,为了生活,几年来除担当家务劳动外,并继续从事农田及承包田大户的劳动,农村普通饮食生活,术后九年多至今仍健在。

患者二:黄次生,男,公交公司退休职工兼业余电焊工,长期抽烟喝酒,抽烟正常是一天两包左右,常年喝的是劣性酒,中晚餐一天两顿,每顿半斤左右,每天无荤不下酒;鉴因面黄严重,他人看见怀疑并提醒他恐怕得了急性肝炎于2015年月11月8日来本院B超室作检查,检查结果探及胆总管内径17m m,其下端及壶腹部探及18×16m m大小的不规则性稍强回声区,与胆总管壁界限不清,呈乳头状向扩张的胆总管近端突出;当即拟诊胆总管下端壶腹部肿瘤并致阻塞性黄疸,向患者进一步明确不是急性黄疸性肝炎,嘱患者及家属必须转上海进行诊治,待后即住进上海东方肝胆医院,诊断结果相同,随即经退黄后进行手术切除肿瘤治疗,一个半月出院后住本院进行后续治疗,并戒烟戒酒。

术后五个月后复查、仍实施B超探查即探及胆总管内径13m m,其下端亦可探及12×10m m大小的不规则性稍强回声区。

与管壁界限不清,同时肝内亦可探及多枚大小不等的低回声区,其中较大一枚大小约为25×24m m,拟诊肿瘤病灶复发伴肝转移。

后继续对症治疗处理,于农历七月初八即去世。

殁年67岁。

患者三:王林华,男,现年74岁,邮政系统退休职工,长期农村普通生活,最大的爱好是长期抽烟,烟瘾特别大,除睡觉时间,基本上是整天一根接一根的点燃抽吸,全身衣服从上到下布满类似蜂窝状样被掉落的香烟灰火花烧坏的小洞,经劝说后近三年来未抽。

2017年年底因身体不适住当地卫生院治疗,但未能检出异常,今年五月初,因面黄及全身皮肤黄染,稍感不适,食欲下降,怀疑肝炎及胃病前往他院作肝功能化验及胃镜检查,拟诊为浅表性胃炎,未发现恶性病变,后于5月23日前来本院作B超检查,检查结果为胆囊胀大,胆总管扩张内径21mm,其下端及壶腹部亦可探及27×19mm 大小的不规则性稍强回声区,并呈乳头状向胆总管近端突出。

拟诊为胆总管下端壶腹部肿瘤伴阻塞性黄疸;嘱患者本人及家属速去上海有关医院实施手术治疗。

患者及家属带着此超声检查报告赴上海东方肝胆医院及上海长海医院检查其诊断结果相同,专家的治疗方案:东方肝胆医院建
临床超声诊断3例胆总管下端壶腹部肿瘤体会
王 爽
(江苏省泰兴市横巷卫生院 江苏 泰兴 225413)
【摘要】超声诊断胆总管下端壶腹部恶性肿瘤三例,因无痛性症状仅面黄不适就诊作B超检查,致病灶晚期丧失了手术治疗的最佳时期,两例男性患者病灶肝转移去世,一例女性术后幸存九年余;患者个人长期的生活习性决定着生命的存在。

【关键词】恶性肿瘤;无痛性;超声诊断
【中图分类号】R7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807(2019)03-0204-02
对患者脾、肝、胃等脏器以及输尿管、盆腔、阑尾、膀胱等均进行扫描观察虽然超声检查时间较常规超高检查长,但却有效缩短了临床诊断的时间且为医生诊断提供了更加全面的参考从而有效提高了临床诊断的准确率,这与周锋涛[4]等人研究结果完全相符。

综上所述,将全面腹部超声检查应用于急腹症诊断中能够为医生临床诊断提供更加全面、准确、可靠的影像学资料,有效降低了临床误诊机率,是诊断符合率得到显著的提高,为急腹症患者及时有效的治疗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参考文献】
[1]石云.急腹症采取全面腹部超声检查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18):124-125.
[2]徐园园,孙医学,石彦,等.全面腹部超声检查在急腹症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现代医药卫生,2016,32(23):3610-3612.
[3]郭辉,康素玲,张霞.全面腹部超声在急腹症检查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实用医刊,2017,44(13):101-102. [4]周锋涛,孙斌,赵建华.全面腹部超声检查用于急腹症诊断的价值分析[J].承德医学院学报,2017,34(3):206-207.
204
医学影像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2月 第3卷第3期
议施行放支架手术,长海医院收住院拟作肿瘤病灶手术切除治疗;鉴因黄疸严重,黄疸指数值高必须先作退黄治疗处理,务将黄疸指数亦从360umol/L多降至100umol/L以下方可施行手术治疗,作了一月多的退黄治疗后黄疸指数下降,决定于端午节后手术,但在术前复查中发现已肝转移,故长海医院住院部教授明确回复不宜作肿瘤切除手术,因而出院后回当地市人医及当地卫生院对症治疗处理,十余日病情即日渐加重去世,前后共计五十二天。

2 结果
(1)胆总管下端壶腹部恶性肿瘤,因无疼痛性的症状,致晚期巩膜黄染,面部及全身黄染被他人发现后提醒前往医院进行诊治,并误诊为急性黄疸性肝炎及胃病,因而延误了对疾病的早期诊断,丧失了对病者最佳的手术抢救治疗时机。

(2)患者中两名男性享有退休后社会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良好待遇,但均为长期抽烟患者,一名为长期饮用大量劣性酒的患者,但再好的条件仍然买不到命。

(3)患者中一名女性,生活长期清贫,无烟酒嗜好史,术后九年多来幸存着,为生活仍继续在农活中奔波。

3 体会
(1)人人必须增强健康意识,黄泉路上无老少,对自已负责,定期进行健康检查,以便早发现,早治疗,免留遗憾;鉴于恶性肿瘤无痛性的特殊症状,麻痹了患者的警惕性,延误了对病情的早期诊断,丧失了最佳的手术及抢救治疗时机,晚期的再发现已悔之晚矣!
(2)长期大量抽烟及饮用劣性酒对身体的慢性损害是不可估量的,致癌的因素也将是客观存在的,必须戒烟限酒,永葆青春。

(3)女性的代偿功能及免疫机制方面现实证明相对优于男性,三例中同样程度的病变,一名女性已幸存九年多,而且仍常年坚持农活劳动,经济条件又不好,实践证明长期个人的生活习惯也决定着生命的存在。

(4)贴近广大人民群众身边的基层卫生院,超声检查早期发现类似胆总管下端壶腹部肿瘤的前期诊断是很有必要,而且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周永昌,郭万学.超声医学(1989、10、第一版)[M].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胆系肿瘤胆管癌,659-661.
[2]邹贤华,张缙熙,廖有谋译.腹部超声诊断(1989、12第一版)[M].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胆道系统肿瘤胆管癌85-86.
肝硬化属于临床出现概率相对较高的肝脏疾病类型,其主要临床特点为慢性、再生性。

肝硬化肝内结节是肝硬化患者常见情况,是指患者病情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受到纤维组织包围浸润的再生结节侵袭,进而对肝脏结构造成广泛破坏的情况。

近年来核磁共振成像检查手段在诊断肝脏疾病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及临床实践肯定,在诊断鉴别肝脏肿瘤性病变方面有突出应用价值[1]。

为更深入了解肝硬化肝内结节患者用核磁共振手段进行检查的临床诊断意义,对本院于2017年12月—2018年12月间诊疗肝硬化肝内结节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及整理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取本院2017年12月—2018年12月间收治肝硬化肝内结节患者群体为分析对象,从中随机选取80例。

患者中男性59例,女性21例;年龄在27~77岁间,平均为(52.4±4.3)岁。

患者入院后均需接受常规体检,结合实验室检查数据、CT、DSA或者手术确诊为肝硬化肝内结节,患者均符合LI-RADS诊断标准。

患者中合并肝不典型增生结节患者有14例,合并肝癌结节患者有32例。

所有患者均接受核磁共振检查,对本研究内容充分了解后签署同意书表示自愿配合。

1.2 检查方法
对患者均使用核磁共振成像方式检查,所用仪器为PHILIPS Ingenia 3.0T超高场强磁共振成像检测仪,及配套的体部相控阵线圈。

在对患者扫描前嘱咐其将身上金属物件摘除并进行检查。

扫描序列:冠状位:T2WI;轴位:T2WI压脂像、T1WI-IP/OP、DWI、mDIXON(蒙片、肝动脉期、门静脉期、平衡期、延迟期);冠状位:mDIXON(延迟期)。

浅谈核磁共振对肝硬化肝内结节的诊断价值
韩美叶
(山西省运城市第一医院 山西 运城 044000)
【摘要】目的:了解肝硬化肝内结节患者用核磁共振手段进行检查的临床诊断意义。

方法:收取本院2017年12月—2018年12月间收治肝硬化肝内结节患者群体为分析对象,从中随机选取8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核磁共振成像手段检查,对患者检测所得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归纳该检查手段对于肝硬化肝内结节疾病的诊断价值。

结果:T1W1检测所得信号中提示,相对于正常的肝组织肝硬化结节呈现相对稍高信号或者无明显差异;T2W1主要提示肝硬化结节区域内存在弥漫性的信号减低,程度不一。

合并癌结节者在T2W1上呈现稍高信号,多数结节增强后提示周围有假包膜存在。

结论:采取核磁共振方式对肝硬化肝内结节患者进行检查具有令人满意的诊断效果,能够较准确辨别此类患者肝结节病变成分,同时还能帮助医生区分肝癌结节、肝硬化肝内结节,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值得重视。

【关键词】核磁共振;肝硬化;肝内结节;诊断价值
【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807(2019)03-0205-02
2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