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2013届九年级3月月考历史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南开中学初2013级九年级(下)3月月考
历史试题
(全卷共五个大题满分:50分时间:与政治学科共用9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
你认为正确答案的英文字母代号涂在机读卡上)
1.夏、商、西周时期被称为青铜时代。
下列青铜器出土于河南,并代表着商朝青铜器典型风格的是( )
A B C D
2.“孟姜女哭长城”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民间故事,它以戏剧、歌谣、诗文、说唱等形式,广泛流传,可
谓家喻户晓。
此故事中涉及的长城是指秦长城,请问它的东、西起止点是( )
A.西起辽东,东到临洮 B.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C.西起嘉峪关,东到山海关 D.西起山海关,东到嘉峪关
3.目前世界上已知最早的纸出现在我国的什么时期?( )
A.战国时期 B.秦朝时期 C.西汉时期 D.东汉时期
4.下列哪项是右图历史人物的重要贡献?( )
A.编写《九章算术》
B.领导巴郡人民进行五斗米道起义
C.在世界上最早把圆周率计算到小数点后第7位
D.编制强身健体的“五禽戏”
5.长江三峡是我国著名的景点之一,“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这是我国古代地理学名著《水经注》对三峡的描述,请问,这部地理学名著的作者是( )
A.贾思勰 B.郦道元 C.服直 D.张仲景
6.文字的发明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之一。
下列关于我国文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甲骨文是我国最早的文字
B.从商朝开始我国历史有了可靠的文字记载
C.秦统一全国后,以小篆作为全国通用的标准字体
D.我国文字经历了甲骨文一金文一小篆一隶书一草书、楷书、行书的演变顺序
7.下列关于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与当时深刻而急剧的社会变革分不开②百家争鸣时期,产生了大批思想家③
百家争鸣期间,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学派之间相互颂扬,求同存异,各家观点逐渐趋向同一④百家
争鸣使学术思想空前活跃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①②④ D.②③④
8.某中学初一学生小星在学习中国古代文化史后,整理了以下笔记,其中错误的是( )
A.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 B.湖北随州出土的战国编钟音色优美
C.秦始皇陵兵马俑是秦汉雕塑的杰作 D.佛教在东汉末年传入我国内地
9.请找出下列时代、人物、作品搭配完全正确的一项( )
A.东晋——王羲之——《兰亭序》 B.近代——郭沫若——《天国春秋》
C.西汉——司马光——《史记》 D.西晋——顾恺之——《洛神赋图》
10.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下列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
①斯大林格勒保卫战②《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③雅尔塔会议召开
④莫斯科保卫战⑤《慕尼黑协定》的签订
A.⑤④①②③ B.⑤④②①③ C.③⑤④①② D.⑤①④②③
11.下图是美国在二战之后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的宣传画,图中“花开”的离意是( )
A.开创了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的范例
B.标志着“冷战”的开始
C.美国控制了西欧的经济
D.西欧经济的复苏
12.秦朝时,巴郡的首府就设在原巴国的都城江州.江州现在重庆的哪个区?( )
A.江北区 B.巴南区 C.渝中区 D.南岸区
13.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公开发行的机关报是( )
A.《新华日报》 B.《大公报》 C.《新蜀报》 D.《渝报》
14.下列人物中,担任重庆市第一任市长的是( )
A B C D
15.被誉为抗战时期大后方的“文化四坝”,除成都的华西坝外,在重庆的“三坝”是( )
①沙坪坝②菜园坝③江津白沙坝④北碚夏坝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5分,每小题1分)
阅读下表判断:
经济恢复的时间高速增长时间经济增长的原因
西欧20世纪50年代
初期
20世纪50—70
年代初
凭借原有的经济基础,得益于第三次科技革
命,借助美国马歇尔计划的援助,各国政府
采取干预经济生活的措施。
日本1955年1955--1975年实行民主化改革,重视科学技术,注重教育和人才培养,积极开拓国外市场,美国的援助和扶持。
以下表述是从上表信息中得出的,请在机读卡上涂“A”;违背了上表信息的,请在机读卡上涂“B”;是上表信息没有涉及的,请在机读卡上涂“C”。
16.二战后,谣欧和日本都经历了20年左右的经济高速增长期。
( )
17.联邦德国是西欧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
( )
18.西欧和日本的经济发展都借助了科技的力量和美国的援助。
( )
19.日本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 )
20.日本战后经济恢复所用的时间比西欧少。
( )
三、填图题(本大题共5分,21题2分,22题3分)
21.观察下图,请将下列水利工程对应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图中相应的方框内。
A.该项工程的修建灌溉了关中平原的农田
B.该工程的修建使成都平原变成了“天府之国”
22.观察下图,请将下列对应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图中相应的方框内。
A.北约总部所在地
B.二战中,德军“不可战胜”神话的破灭之处
C.二战中最先投降的法西斯国家
四、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14分,23题7分,24题7分)
2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国家博物馆孔子雕像材料二孔子在中国教育文化史上是唯一值得国人骄傲的人,西方人把他和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柏
拉图一起看成是人类文明的化身。
孔子的教育思想影响了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教育。
正是在这种传统教
育的影响下,才铸就了中国灿烂辉煌的文化,才有了“唐诗宋词汉赋明清小说”的骄傲,才有了“华佗张
仲景张衡李时珍祖冲之”等一批自然科学家的诞生,才给中国人提供了今天引以为豪的资本。
——《孔子:以教育名显后世》材料三“和者,天地之正道也”,“德莫大于和”,“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关”。
“和”的首义是人与人的和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和”处在突出位置。
“和”的价值在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天人合一”强调的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袁明人最终要顺应自然规律。
——《东方文化》请回答
(1)材料一所示是2011年落成的国家博物馆孔子雕像。
孔子创立了什么学派?其思想的核心是什么?(2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孔子在中华民族和世界文明史上有着怎样的地位?(2分)
(3)材料三中所强调的“和”包含了那两层含义?(2分)
(4)面对以孔子思想为代表的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我们应该持怎样的态度?(1分)
2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了。
”
——川教版《世界历史》材料二1947年,美国总统在国会的国情咨文里,宣称美国有领导“自由世界”的使命,以“防止共产
主义的渗入”;同时大肆渲染希腊、土耳其受到共产主义的严重威胁,要求国会拨款4亿美元,给予所谓“援助”。
杜鲁门主义出台了。
——1947年杜鲁门提交国会咨文材料三在大型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中,美国耶鲁大学教授曼纽尔·沃勒斯坦曾说:“所有的大国都
试图建立符合自己利益的世界秩序,所以它们总是为世界秩序出谋划策。
实际上,那些正在崛起的国家想
要打破这种秩序,因为他们试图取代以前的大国。
20世纪人类社会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和一个长达半个世
纪的冷战,导致了世界格局的三次大变动。
”
——《大国崛起》
请回答
(1)材料一的话语出自哪位历史人物之口?(1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美国总统提出“杜鲁门主义”的理由是什么?(2分)
(3)根据材料三找出大国调整国际关系的原因有哪些?二战后,美国推行“冷战”政策,人类经历了长达半个世纪的冷战,请问,美国当年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什么?(3分)
(4)请你简要说说中国应该如何应对当今复杂多变的国际关系?(1分)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11分,25题5分,26题6分)
25.科技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改变了人类的生活。
放眼古今中外,人类社会的每一项进步,都伴随着科
学技术的进步。
尤其是现代科技的突飞猛进,为社会生产力发展和人类的文明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有
力地推动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1)秦汉时期,我国的科学技术一直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人才辈出,硕果累累。
请列举两项这一时期的
科技成果。
(2分)
(2)人类历史上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似惊雷闪电,迅速席卷了整个世界,其影响之大无可比拟。
它的兴起
揭开了什么时代的序幕?同时,第三次科技革命中最为突出的核心技术反映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什么特
点?(2分)
(3)今天,人类在充分享受科技文化成果的同时,还面临着科技发展带来的许多问题(比如:河流污染、大气污染、噪音污染等等),请你就其中一项简要的提出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或建议。
(1分)
26.自人类出现以来,战争就一直没有停止过。
战争和文明始终交错,既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起着催化和促进作用,又时刻威胁着人类自身的生存。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一场规模空前的战争,给世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1)20世纪30年代,面对法西斯的疯狂扩张,英、法等国为求苟安一时,保住其既得利益,推行了一项外
交政策,加速了二战的全面爆发,请问这是什么政策?(1分)
(2)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标志是什么?二战中,哪一事件的发生迫使美国卷入战争,放弃了原本“中立”的态度?(2分)
(3)二战中,日本法西斯对重庆进行了频繁空袭,制造了当时世界轰炸史上的空前惨案。
其中,造成重庆
市民伤亡最多的两次大轰炸是什么?(1分)
(4)第二次世界大战反法西斯国家能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请列举“二战”中一重大军事行动来说
明这一原因。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