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电力系统及电力设备的可靠性 石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讨电力系统及电力设备的可靠性石磊
摘要:我国的电力行业快速发展,在城市建设的道路上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电
力工程中的电力系统进行建设时,也应用了更多新技术,在工作中展现出电力系
统运行的高效性和科技性。
但是电力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依旧存在一定的问题,当
运行线路出现问题时,往往会造成大规模的停电事故,这对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
严重影响,降低企业的生产效率,造成企业的经济损失。
因此,需要在电力系统
运行过程中,对常见的事故问题进行预防,保证电力系统的运行可靠性。
关键词:电力系统;电力设备;可靠性评估
引言
我国现在处于过渡发展的非常时期,电力系统及其设备是社会发展中的一部分,应运用科学技术和理论知识,将电力系统和设备的状态调整到最好,提高工
作效率,降低成本。
无论是企业还是国家,都应重视电力发展。
1 电力系统供电存在的弊端
电力供电系统,顾名思义,就是进行供电的系统性设施。
近些年来,我国在
提高供电系统可靠性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加大了电网的建设力度。
网架在
不断建设中逐渐的趋于完善。
但是不可否认,现在的电力供应仍然存在一些不完
善的地方。
有些电网的结构并没有做到合理布置,甚至满足不了人们对于用电质
量的需求。
我国供电的范围大,但是由于项目资金的问题,很多供电导线的裕度
不足,使得线路之间的互供能力不强。
如果在电网运行过程中,一些枢纽变电站
或者重要供电线路发生故障,就会引起大面积的停电事故,这也说明了电力的可
靠性还有待提高。
在我们的农村供电系统中,普遍存在线路老化,线路在恶劣环
境中运行的情况,使得电力事故的发生概率增加。
现在在不断对电网进行改造,
原先使用的计划检修路线提高可靠性的方法已经慢慢的在边缘化,影响渐渐的变小。
如果我们提高检修率,把设备检修的时间延长,都会使得因为检修带来的影
响而发生改变。
2 影响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因素
在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分析潜在的影响因素,然后找
到相应的解决措施,从而提升电力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第一,线路出现故障。
在
电网正式投入使用以后,受到自然条件的影响,降低线路实际运行的效率,导致
经常出现跳闸事故,影响到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第二,雷击因素。
为了保证线
路正常输送电能,需要安装相应的避雷器,但是一旦避雷器损坏,就会出现雷害,影响到电能的正常运行。
第三,线路老化问题,在线路实际运行过程中,线路设
备都具有一定的使用寿命,在经过一段时间使用以后,就会出现老化问题,不能
保证线路安全。
3 电力设备可靠性评估体系
3.1 输配电系统可靠性分析
输配电系统为电力设备应用的主要位置,当前在实际发展中,为了有效的评
估电力设备的可靠性。
具体测量中,通过选取某一段输电段落、配电段落至用电
户的线路段。
测量电力设备在运行中,不同环境下以及用电操作下的运行现状。
针对电力设备的负荷现状,以及电力设备的充裕度进行衡量测试。
如检测评估中
出现故障现象,则针对故障区域以及故障模块,故障出现参数等数据进行整理分析。
以此判断电力设备在连续供电环境下,其运行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最终达到
评估电力设备可靠性运行的目的。
3.2 原则与规划
对于电力系统与设备的构建是有相应的原则的,即必须按照规定的原则进行
构建。
该原则可以大致分为两种,即变量原则和性能试验原则,这二者是相辅相
成的。
对电量的预测需求、对数据的收集分析、对可靠性的基础标准的参考以及
对系统的评估,这四个方面决定着电力系统与设备的选择与规划方向。
对于侧重
点更是要严加考虑,避免出现人为分析失误。
通过对这些方面的了解,可确定最
好的方案。
为了电力系统的评估结果是有效且真实的,就必须让评估按照对应
的流程进行,并要进行系统故障的严重性评估,设定反映严重程度的指标。
在计
算电力系统可靠性概率指标或应用确定性可靠性原则时,一旦发生下列情况,便
认为系统处于障碍状态:负荷界频率、越界电压超过极限、功率不足、电压下降、不可控的解列、不稳定连锁反应、电压崩溃、频率崩溃等。
3.3 建立信息数据库
建立信息数据库,保证电力系统的运行状况。
通过信息数据库对电力系统中
的信息数据进行收集采集,保证电力系统中的每一个工作领域都具有工作严谨性。
对于电力系统中的信息数据仓库而言,通常是以严谨的方式对信息数据进行存储,这样可以更好的实现多个用户之间的信息共享。
减少电力系统信息数据的冗余度,采用先进高效的电力系统运行程序,建立运营工作主题、保证电力系统的集成发
展方向,这样就能更好的保证电力系统的数据集合方向,可以深入进行信息数据
的挖掘探索工作。
保证整个电力系统中信息数据更新的技术性,在工作中建立工
作主题,加强电力系统中信息数据输出,数据采集管理工作的严谨性。
3.4 确定评估标准
电力设备可靠性分析,首要的步骤即为确定评估标准。
通过设立评估标准,
进行后续电力设备可靠性的分析。
具体落实的过程中,评估标准的设立主要通过
设立评估方法,确定评估过程中采用的操作标准。
标注评估中所涉及的设计标准,以及评估设备所在电力系统的规划位置。
以此全面、准确、客观的评估电力设备
可靠性,提升评估数据的参考性,保障评估结果的有效性。
3.5 加强对设备的管理和改进
加强电网管理工作,对于配电设备可以进行有目的的巡视,在日常实现对电
力设备的保护工作,对于线路负荷过重的情况进行及时的处理。
对于电力设备的
工作人员应该有一定的要求,不仅仅需要工作认真,细心耐心,同时也要具备专
业的技能水平。
工作人员需要对各个作环节有一定的掌握,并可以熟练的对设备
进行操作。
在电力系统的维护中,需各个部门协同作用,使得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进行。
在对电力设备进行操作时,需要严格按照相关规章制度进行,需要对整个
工作团队进行合理化的管理和实时的培训,提高每个工作人员的工作素养。
同时,电网运作方式的改变和负荷的合理转移,都可以达到对电力设备进行保护的目的,以此提高供电系统的稳定性。
也可以在现有的电力设备上进行技术上的改造,比
如加上自动化功能。
一旦电力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发生违背正常的运转,便可以
通过自动化系统进行操作,以此隔断故障区域,使得非故障区域不受影响继续运行。
自动化设施使得电力系统出现故障能第一时间做出相应的反应,与人力比较
起来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做出反应的时间快,节省人力,使得资源的利用率大大
的提高。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当前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电能的需求量快速攀升。
此类现状下,对于电力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则要求极高。
电力设备可靠运行,对
于电力企业以及用电户的影响重大。
因此落实电力设备可靠性分析,则尤为重要。
目前针对电力设备的可靠性分析,主要通过确定评估标注、明确评估目的、系统
可靠性评估、电力设备可靠性评估,以及输电配电系统的可靠性评估进行综合评估。
以此保障评估结果的有效性,增强评估的客观公正性。
参考文献:
[1]陈平.探讨电力系统及电力设备的可靠性[J].商品与质量:消费研究,2015(08).
[2]暴英凯,文云峰,韩宇奇,郭创新,杨秀瑜,刘雪飞.影响电力系统运行可
靠性的人为失误分析与建模[J].电网技术,2016,40(02):500-507.
[3]熊雯.提高电力系统供电可靠性的措施[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15(21)117+119.
[4]王明,艳晖,龚光辉,等.电力系统运行可靠性及其最优控制研究[J].通讯世界,2014(19):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