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菌剂1号防控西瓜和甜瓜果斑病试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农业科技2020年第4期植物保护学
摘要为有效防控西瓜、甜瓜细菌性果斑病,用杀菌剂1号处理西瓜、甜瓜种子,采用嫁接育苗以及田间试验评价的方式,测定了西瓜、甜瓜嫁接苗果斑病的发生率、田间产量等指标。

结果表明,使用杀菌剂1号处理的种子,后期未发现细菌性果斑病的发生,西瓜、甜瓜幼苗在发病率、减少用药量、产量等方面均优于常规技术种子消毒处理对照组。

可见,杀菌剂1号可有效防控果斑病的发生,对西瓜、甜瓜嫁接苗的生产、减少农药用量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西瓜;甜瓜;果斑病;杀菌剂;防控技术中图分类号S436.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739(2020)04-0091-02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
Experiment on Control of Watermelon and Melon Fruit Spot with Fungicide No.1
WANG Peng-cheng 1ZHANG Jian 1TIAN Hong-mei 1WANG Jia-jia 2TAO Zhen 1GU Jiang-tao 3WANG Tao 3
WANG Ming-xia 1
(1Institute of Horticulture ,Anhu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Hefei Anhui 230031;2Soil and Fertilizer Research Institute ,Anhu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3Institute of Plant Protection and Agro-products Safety ,Anhu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
Abstract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prevent and control the incidence of bacterial fruit spot disease in watermelon and melon ,watermelon and melon seeds were treated with fungicide No.1,grafting seedlings and field test evaluation was used to measure indexes including the incidence of fruit spot disease and field output of grafted seedlings and so on.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eeds treated with fungicide No.1had no bacterial fruit spot disease in the later stage ,watermelon and melon seedlings were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seed disinfection with conventional technique )in terms of morbidity ,redu-ction in dosage and yield.It can be seen that the fungicide No.1can effectively prevent and control the occurrence of fruit spot disease ,and has a good promotion effect on the production of watermelon and melon grafted seedlings and reducing the amount of pesticides.
Key words watermelon ;melon ;fruit spot disease ;fungicide ;control technology
杀菌剂1号防控西瓜和甜瓜果斑病试验
王朋成1张建1田红梅1王家嘉2陶珍1顾江涛3汪涛3王明霞1
(1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安徽合肥230031;2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3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所)
西瓜和甜瓜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1],其品质优良,口感良好,深受消费者喜爱。

细菌性果斑病是西瓜和甜瓜生产中
的重要病害[2-3]。

果斑病是由西瓜嗜酸菌(Acidovorax citrulli )
引起的一种毁灭性种传病害[4-5],其发生逐年加重,目前主要以化学防治为主[6]。

该病原菌可附着于种子上[7-8],若西瓜和甜瓜种子未经药剂处理,果斑病的发生率较高[9]。

为有效防控细菌性果斑病,本研究用杀菌剂1号处理西瓜和甜瓜种子,并采用嫁接育苗以及田间试验评价方式,测定了西瓜和甜瓜的嫁接苗期果斑病的发病率、田间产量等指标。

现将结果介绍如下。

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地概况
本次试验场地分布于12家育苗场,分别位于和县、舒城县、肥东县、淮南市田家庵区、长丰县、怀远县、阜南县、宿州市埇桥区、砀山县等安徽省10多个西瓜和甜瓜主产县区。

其中,育苗应用效果评价试验重点选择5个规模育苗场,分别是安徽新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和县)、合肥市田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肥东)、淮南市益农瓜果产销服务公司(田家庵区)、宿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埇桥区)、安徽百思农科技有限公司(砀山县)。

田间种植应用效果评价试验重点选择8个种植大户、合作社、园区,分别是和县历阳镇(甜瓜种植面积2.1hm 2)、舒城县舒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西瓜种植面
积1.9hm 2)、淮南市田家庵区曹庵镇(甜瓜种植面积1.1hm 2)、
宿州市埇桥区灰古镇王圩村(西瓜种植面积2.7hm 2)、宿州市埇桥区大店镇三里村(西瓜种植面积2.7hm 2)、砀山县程庄镇王屯村(西瓜种植面积0.9hm 2)、阜南县会龙镇郜庄村
(甜瓜种植面积0.7hm 2)、濉溪县百善镇颜道口村(无籽西瓜
种植面积2.1hm 2)。

1.2
试验材料
育苗场采用杀菌剂1号处理的种子有甜瓜、有籽西瓜、
无籽西瓜和南瓜砧木等瓜类种子。

西瓜、甜瓜类型有薄皮甜瓜、厚皮甜瓜、有籽西瓜和无籽西瓜,品种有羊角酥、黄子金玉、脆梨、众天211、8424系列、西农8号和小神童无籽西瓜等13个品种。

杀菌剂1号经过筛选后鉴定,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提供,2mL/瓶。

1.3试验设计
1.3.1
苗场育苗效果评价试验。

在安徽新源农业科技有限
公司(和县)、合肥市田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肥东)、淮南市益农瓜果产销服务公司(田家庵区)、宿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埇桥区)、安徽百思农科技有限公司(砀山县)5个育苗场开展苗场育苗效果评价试验,每个育苗场设2个处理,分别是杀菌剂1号种子消毒处理、苗场常规技术种子消毒处理(CK )。

其中,杀菌剂1号按照1∶200比例与水混合处理甜瓜和砧木种子。

同一育苗场、同一品种、同一批次育苗,设育苗期间同一水肥管理,视病情分别用药防治,并统一药剂品种及用量。

1.3.2田间种植应用效果评价试验。

在和县历阳镇、舒城县舒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淮南市田家庵区曹庵镇、埇桥区灰古镇王圩村、埇桥区大店镇三里村、砀山县程庄镇王屯村、阜南县会龙镇郜庄村、濉溪县百善镇颜道口村开展试验。

同一种植基地采用2种不同种子处理的西瓜苗和甜瓜苗种
基金项目
国家重点研发子课题葡萄及瓜类化肥农药减施增效综合技术模式应用和推广(2018YFD0201309);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种苗繁育科技创新团队项目(2019YL020)。

作者简介王朋成(1968-),男,安徽宿州人,研究员,从事瓜菜育苗、基
质理化性状研究以及栽培技术推广工作。

收稿日期2019-11-11
91
. All Rights Reserved.
现代农业科技2020年第4期
植物保护学
表2田间种植产量情况统计结果
种植基地品种
产量
kg ·hm -2病果率/%较CK ±
个百分点增收产量kg ·hm -2售价元·kg -1
增收产值元·hm -2药剂1号处理常规技术处理(CK )阜南
早香雪36780014.80-14.805443.5 4.222862.70埇桥8424
4741507.90-7.903745.5 3.513109.25田家庵羊角酥甜瓜35175015.70-15.705311.5 4.021246.00和县金美丽甜瓜
445050 6.50-6.502893.5 3.29259.20濉溪露地西农8号、无籽西瓜
56595018.80-18.8010131.00.88104.80平均
44094012.74
-12.74
5505.0
3.1
17065.50
表3田间种植农药情况统计结果
种植基地品种田间打药次数用药量/g ·hm -2
减药
次数减药量g ·hm -2
价格元·g -1农药节本元·hm -2
药剂1号处理常规技术处理(CK )药剂1号处理常规技术处理(CK )
阜南
大棚甜瓜 3.0 5.018002700 2.09000.7630.0埇桥大棚西瓜 3.0 4.018753300 1.014250.7997.5田家庵大棚甜瓜 4.0 5.022503600 1.013500.7945.0和县大棚甜瓜 3.0 4.015002400 1.09000.7630.0濉溪露地西瓜
4.0
5.024004050 1.016500.71155.0平均
3.4
4.619653210
1.2
1245
0.7
871.5
苗场地点无病壮苗率/%苗期打药次数
用药量/g ·(万株)-1
1号术(CK )1号术(CK )1号术(CK )和县97.292.9 3.0435.1065.20砀山96.289.8 3.0447.4070.00田家庵97.991.0 2.0321.6036.60埇桥93.389.5 3.0536.6087.50肥东95.785.5 3.0441.1054.80平均
96.189.7
2.84
36.3662.82
表1苗场应用技术效果统计结果
植,即设2个处理,分别是杀菌剂1号种子消毒处理、苗场常规技术种子消毒处理(CK )。

杀菌剂1号用法同1.3.1。

试验种植期间统一水肥管理,视病情分别用药防治,并统一药剂品种及用量。

1.4分析方法
每次均随机抽取100株嫁接苗统计其发病率,3次重复。

评价指标包括西瓜和甜瓜的嫁接成苗率、发病率、产量、用药量及成本。

所得试验数据采用Excel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杀菌剂1号在西瓜和甜瓜嫁接苗期应用效果
采用药剂1号浸种杀菌,5家育苗场共生产西瓜和甜瓜嫁接苗360万株。

由图1可知,CK 组(常规技术种子消毒处理)的西瓜嫁接苗植株泛黄色且有病斑出现,而处理组(采用杀菌剂1号处理)植株叶片长势良好,无病斑。

由表1可知,应用药剂1号处理,能够有效防治苗期细菌性病害,提高壮苗率,减少农药用量。

与CK 组比较,无病壮苗率平均提高6.4个百分点,其中应用于无籽西瓜嫁接育苗,无病壮苗率达10.20%;育苗期间平均打药次数减少1.2次,用药量减少26.46g/万株,减量42.1%。

2019年应用药剂1号生产嫁接苗总量700万株,育苗场累计减少农药用量18522g 、节本12965.4元。

2.2杀菌剂1号田间种植应用效果
对8个种植基地田间抽样调查,其中5个基地采用常
规技术种子消毒处理生产的嫁接苗,田间不同程度发生果斑
病。

由表2、3可知,与CK (常规技术种子消毒处理)比较,用药剂1号处理的嫁接苗未发生果斑病,而CK 平均发病率达12.74%,无籽西瓜和西农8号发病率达到18.80%;田间打药次数减少1.2次,农药用量减少1245g/hm 2,减量38.8%。

商品瓜平均产量增加5505.0kg/hm 2,增收17065.50元/hm 2,农药节本871.5元/hm 2。

2019年累计推广1000hm 2,累计增产5505t ,增效1706.55万元;累计减药1245kg 、节约农药成
本87.15万元。

3结论与讨论
目前生产中防治果斑病多采用化学药剂和生物防治的方法[10-11]。

有效的杀菌剂较少且科学合理使用较困难[10],因而筛选有效的杀菌剂可以减少环境污染和农药残留,避免引起病原菌产生抗药性。

本试验中,育苗场采用药剂1号生产西瓜和甜瓜嫁接苗,无病壮苗率平均提高6.4个百分点,平均打药次数减少1.2次,用药量减少26.46g/万株,减量42.1%。

农户采用药剂
1号处理的嫁接苗种植,西瓜和甜瓜没有发生果斑病,瓜田
打药次数减少1.3次,农药用量减少1245g/hm 2,减量38.8%;商品瓜平均产量增加5505.0kg/hm 2,增幅12.4%。

没有采用
药剂1号处理的嫁接苗发病率平均达12.74%,果实商品率显著下降约50%。

采用杀菌剂1号种子处理,苗场累计生产西瓜和甜瓜嫁接苗700万株,2019年推广面积1000hm 2,育苗场新增产值35.4万元,减少农药用量约18.5kg 、节本约1.3万元;瓜农增产5505t 、增效1706.55万元;累计减药1245kg 、节约农药成本87.15万元。

药剂1号的应用和推广,取得良好的
(下转第97页)
注:a 为苗场常规技术种子消毒处理对照组,b 为杀菌剂1号处理组。

图1不同处理西瓜嫁接苗比较
a
b
92
.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接第92页)
防治效果、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参考文献
[1]欧小球,唐瀚,谢向阳,等.我国西瓜甜瓜种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
策[J].中国瓜菜,2014(4):75-76.
[2]赵廷昌,孙福在,王兵万.西瓜细菌性果斑病研究进展[J].植保技术与
推广,2001,21(3):37-38.
[3]徐秀兰,宋顺华,张志勇,等.西瓜重要种传病害研究进展[J].植物保
护,2016,42(1):12-18.
[4]ZHANG X,ZHAO M,YAN J,et al.Involvement of hrpX and hrpG in the virulence of Acidovorax citrulli strain Aac5,causal agent of bacterial fruit blotch in cucurbits[J].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2018,9:507. [5]ZIVANOVIC M,WALCOTT R R.Further characterization of genetically di-stinct groups of Acidovorax citrulli strains[J].Phytopathology,2017(1):29.[6]阎莎莎,王铁霖,赵廷昌.瓜类细菌性果斑病研究进展[J].植物检疫, 2011,25(3):71-76.
[7]徐秀兰,芦钰,赵子婧,等.不同发酵条件对瓜类细菌性果斑病菌感染
西瓜种子的影响[J].植物保护,2018(4):60-64.
[8]TIAN Q,FENG J-J,HU J,et al.Selective detection of viable seed-borne Acidovorax citrulli by real-time PCR with propidium monoazide[J].Scie-ntific Reports,2016,6:35457.
[9]赵仁君,周志成,冯孝立,等.瓜类细菌性果腐病的防治与健康种子生
产[J].中国瓜菜,2008(1):38-39.
[10]吴丽媛,刘宝玉,王钰杰,等.甜瓜细菌性果斑病生防菌株BW-6的
筛选和鉴定[J].植物保护,2014,40(1):43-47.
[11]ADHIKARI M,YADAV D R,KIM S W,et al.Biological control of bact-erial fruit blotch of watermelon pathogen(Acidovorax citrulli)with rhiz-osphere associated bacteria[J].Plant Pathology Journal,2017,33(2): 170-183.
(上接第95页)
诱捕效果[J].中国植保导刊,2016,36(8):41-45.
[2]王清玲.黄色粘板在斑潜蝇防治上的应用[J].中华昆虫,1995(2):99-101.
[3]李建宇,傅建炜,黄裕林,等.色板对不同作物害虫的引诱作用[J].武
夷科学,2009,25(1):93-96.
[4]肖晖,赵亚雪,薛大勇.小蜂对颜色的趋向性研究[M]//乔格侠.昆虫学
研究进展.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5]张华峰,陈顺立,康文通,等.桉树枝瘿姬小蜂对不同桉树品系及颜
色的选择[J].浙江农林大学学报,2013,30(6):904-909. [6]曾凡玉,袁长洪,陈元生.赣南桉树枝瘿姬小蜂的发生与防治[J].林业
科技通讯,2015(7):51-54.
[7]陈元生,罗致迪,于海萍.气象因子对赣南桉树枝瘿姬小蜂成虫发生
量的影响[J].中国植保导刊,2016,36(8):41-45.[8]陈元生,金志芳,涂小云.桉树枝瘿姖小蜂化学防治药剂的筛选[J].河
南农业科学,2015,44(4):106-109.
[9]陈元生,廖忠明,涂小云.赣南桉树品种(系)对桉树枝瘿姬小蜂的抗
性研究[J].北方园艺,2015,39(11):106-109.
[10]陈元生,涂小云,罗益群.赣南桉树枝瘿姬小蜂种群动态研究[J].江
苏农业科学,2015,43(11):178-180.
[11]罗基同,陈尚文,杨秀好,等.桉树枝瘿姬小蜂新监测技术应用及其
在广西的扩散现状[J].广西林业科学,2011,40(3):204-205. [12]陈尚文,梁一萍,杨秀好,等.色卡悬挂监测防治DH201-2桉树枝癭
姬小蜂的初步研究[J].现代教育教学探索杂志,2009,5(12):34-36.
[13]方小玉.崇左市桉树枝瘿姬小蜂种群监测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 2013.
[14]陈尚文,罗基同,杨秀好,等.黄色粘板对桉树枝瘿姬小蜂成虫的引
诱及在监测中的应用[J].广西林业科学,2009,38(4):199-203.
表1不同处理对硬稃稗和鳢肠鲜重防除效果
处理
剂量
g·hm-2硬稃稗鳢肠
A9.038.0928.960.5383.52
18.00100.000.1495.57
27.00100.000100.00
36.00100.000100.00
48.00100.000100.00 B9.0 2.5195.320.1495.57
18.00.1399.760.1296.40
27.00100.000100.00
36.00100.000100.00
48.00100.000100.00 C9.023.6555.890.5184.35
18.00.9498.250.1595.26
27.00100.000.0698.25
36.00100.000100.00
48.00100.000100.00 CK53.62 3.24
上,对鳢肠鲜重的防除效果在95.26%~100.00%之间,防治效果较好。

2.2不同处理对水稻的安全性
从表2可以看出,处理A、B、C对水稻株高抑制生长10%,即ED10值分别为20.232、13.524、1.524g/hm2,3个处理间差异显著;对水稻茎蘖数抑制生长10%,即ED10值分别为14.703、9.042、8.355g/hm2,处理A与处理B、C差异显著;对水稻鲜重抑制生长10%,即ED10值分别为10.4355、8.0205、8.0940g/hm2,3个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

3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使用25g/L五氟磺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低剂量9.0g/hm2+0.3%增效剂迈丝,对水稻田硬稃稗和鳢肠鲜重的防除效果在95%以上,对水稻的株高、茎蘖数和鲜重的ED10值分别为13.524、9.042、8.0205g/hm2。

由此表明,将25g/L五氟磺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低剂量(9.0g/hm2)+0.3%增效剂迈丝用于水稻田防除杂草,不仅提高了防除效果,且
对水稻苗生长安全。

4参考文献
[1]卢向阳.茎叶处理型除草剂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J].农药科学与管
理,2003,24(8):25-27.
[2]张春华,张宗俭,刘宁,等.农药喷雾助剂的作用及植物油类喷雾助
剂的研究进展[J].农药科学与管理,2012,33(11):16-18. [3]鲁梅,潘敏,高清山.油类除草剂助剂的研究进展[J].潍坊教育学院学
报,2006,19(3):48-52.
[4]鲁梅,王金信,刘枉.甲酯化植物油助剂对除草剂的药效增强作用[J].
植物保护学报,2005,32(3):295-299.
[5]张靖.喷雾助剂提高农药对靶沉积性能与增效作用研究[D].兰州:甘
肃农业大学,2015.
[6]石伶俐.提高农药沉积量的助剂增效技术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科
学院,2006.
李盛等:喷雾助剂对25g/L五氟磺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的增效作用及安全性评价
表2不同处理对水稻的安全性比较
处理
对水稻株高的影响对水稻茎蘖数的影响对水稻鲜重的影响ED1095%置信区间ED1095%置信区间ED1095%置信区间
A20.232a16.7970~24.369014.703b10.9665~19.650010.4355b 6.4380~16.9050
B13.524b10.1655~17.99259.042c 6.2715~12.90008.0205b 4.9065~13.1100
C 1.524c0.8895~2.60858.355c 5.7735~12.00008.0940b 6.4590~10.1400
注:同列不同字母表示5%水平下的显著性差异。

(g·hm-2)
97 .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