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赛促学、赛教融合”主动式实训教学体系构建——以中职《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论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ourse Education Research
课程教育研究2020年第38期
中国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宏伟计划,中职教育也要
适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国家提出“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
教育有技能大赛”是我国职业教育的一项重大创新,各级
教育部门相应地通过组织开展“单片机控制装置安装与调
试”技能比赛,是落实践行“健全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的
重要手段之一。

对于《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将“以赛促
教、赛教融合”的教学理念融入到日常教学中,对学生学习
兴趣的激发、实践能力的增强、团队协作意识的培养都有
着积极作用,从而提升中职的教学质量和水平。

一、教学现状及问题探讨
以往传统模式的《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教学,教师首先
按部就班地对教材知识点进行理论讲授,该部分的讲解时
间将近占到总课时的八成;然后集中开展实验,需要指出
的是,在有限的两成的课时里,实验更多采用的还是仿真
软件,对于学生真正掌握知识,提高动手实践能力收效不
大[1]。

而将教学与“单片机控制装置安装与调试”技能比赛相结合后,新编《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教材的实验实训课时
明显增多,更倾向于培养单片机技术实际应用型人才。

教师根据竞赛规程中知识点应用情况与实际教学相
比较、做归纳,用于指导、优化校本教材的编写、教学方案
的设计、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改变与创新、设备的合理使用、
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参赛选手的准备培训等,营造了“比
赛指导教学、教学反哺比赛”这样一种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的良性教学模式,对人才培养模式来说是一种改革和创
新。

“以赛促学、赛教融合”教学模式,不单纯的是为了竞
赛、选拔选手而开展教学,更多的是能够全面地、多层次地
培养学生的能力与素质[2]。

二、构建“以赛促学、赛教融合”主动式实训教学体系
的作用
(一)有助于建立“多层次”教学体系
对一系列相关知识的教学和讲解,教师可适时选择与
竞赛项目相匹配的知识点作为实验实训的主要内容,这样
教学更加具有针对性。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已经从知识被
动接收者的角色转变为知识主动探索者,在实验实训过程
中,学生通过遇到问题、发现问题、寻找解决方法,解决问
题的一系列环节,真正促进学生的进步[3]。

通过“赛教融合”,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质量,达到了“以赛促学”教学目的。

学生对竞赛和课程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同时,也助于教师有的放矢地选拔参赛选手,重点培养。

(二)更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提升
“赛教融合”着力点在于教师如何处理教学和竞赛的紧密联系,因此,教师可以将竞赛内容用作理论教学内容来为学生讲解[4]。

例如:在“接口技术”学习中,将“延时控制彩灯闪烁”、“模拟开关灯”、“数码管”、“键盘”、“数字钟”等前面章节内容结合比赛装置中直、交流模块、显示模块、AC/DC转换模块等应用要求,分解实验实训项目,采用案例教学法,同时将难度一步步提升。

这样的模式首先使学生树立了“理论-竞赛-实践”的学习理念,认识到实践与理论知识结合的重要性,提升融合能力;其次,能够帮助学生提升知识点归纳总结能力,在实验实训中:将指令模块、下载器模块、仿真器模块的应用联系到前面章节中“程序设计”、“开发系统”知识进行巩固、归纳和总结,使学生形成了“实践—理论—竞赛”的学习过程;最后,引导学生思考:将要学习“接口技术”与比赛装置中传感器模块、步进电机模块的关联,拓展了知识点的实际应用,也便于引入下一个知识点。

教学时,首先要注重难度的把控,由简到难、由理论到应用,实验实训的强度也要逐渐达到大赛的难度和应用要求,其次强化职业素养与安全意识、正确性、工艺性、功能性等方面考量,达到理实一体的教学要求,真正体现了“以赛促学、赛教融合”的学、教理念。

(三)有助于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传统教学方式下,教师面对的是一个班级的学生集中讲解,而后学生独自完成相关作业,同学之间的学习交流、分享很少,与老师的沟通交流更少。

而采用“以赛促学,赛教融合”的教学方式,在以比赛为纽带、以分组的团队为桥梁的氛围中,学生积极交流、探讨知识,分享学习心得;教师时而加入不同小组答疑解惑,时而跳出来作为旁观者冷静观看,能够大大提升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和主动性,加深了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5]。

(四)有助于融洽课堂的学习氛围
将竞赛项目引入教学中,针对不同的命题,团队协作,分工讨论、设计,寻找解决突破口,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设计
“以赛促学、赛教融合”主动式实训教学体系构建
——
—以中职《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论述
段磊
(福建省三明市农业学校福建三明365050)
【摘要】在中职教学中,实验实训是教学中的重点环节。

“以赛促学、赛教融合”主动式实训教学体系被广泛地融入到教学当中去,其通过将竞赛与教学有效地契合在一起,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进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发挥出强化教学知识体
系针对性、提升学生运用理论知识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融洽课堂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等多方
面的作用。

本文以中职《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为例,重点论述在中职教学中如何构建主动式实训教学体系。

【关键词】以赛促学赛教融合《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20)38-0101-02
课例·研究
101
··. All Rights Reserved.
课程教育研究Course Education Research2020年第38期
方案。

课堂不再是教师“独角戏”的教,学生不再是“看电影”的学,借助比赛与教学相结合的主动式实训教学模式,能够使得教师与学生之间产生更加密切的联系,形成一种良好的教学相长的氛围,从而促进学生主导、教师引导的课堂学习氛围就极易融洽的建立。

(五)有助于开发学生的思维模式
竞赛命题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应用性,恰当地融入到实验实训教学中,能够将知识的教与学以一种区别于传统教学模式的方式呈现出来,对学生思维能力、动手水平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6];同时,竞赛命题的题库也具有较强的综合性,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够针对性地找到适合自己水平的问题。

在拔高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方面也有很大的帮助。

学生通过一系列的比赛题目来对理论知识和实操练习进行结合式的学习,逐渐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和应用能力。

而且,竞赛题目还能够使学生了解到自身的不足之处,并不断引导拓展自身的思维边界,从而更好地对思维模式进行开发。

三、“以赛促学、赛教融合”主动式实训教学体系的构建(一)合理融合日常教学与竞赛活动,努力开设第二课堂
日常教学工作与竞赛是两种不同形式的活动,虽然都可以对中职学生接受知识有所帮助,但是在知识体系讲解、知识应用、兴趣培养等方面仍然是有区别的[7]。

日常教学工作注重知识点的相互联系、前后衔接,竞赛侧重于学生兴趣的培养和知识点的拔高、应用;有限的课堂学习时间不能满足高层次学生的动手实践需求,教师要努力开设第二课堂,积极创办课外兴趣小组,树立一批好学习、肯动手的榜样。

因此,进行“赛教融合”,要合理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将二者深度融合,形成一套科学、完整的教学体系。

(二)保障实验实训课时,发挥教师指导作用《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是一门理、实结合性很强的课程,只有在保证实验实训课时基础上,才能够保障学生理解、掌握、应用教师所讲授的知识,进而为赢得竞赛奠定坚实的基础。

鉴于这种情况,中职院校方面要妥善对单片机原理课程的理论教学与实训实验课时进行安排,在兼顾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注重实训的功能与作用。

此外,教师还是指导学生的关键“引擎”,要求教师在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之外,还要具备熟练的实验实训技能、解读竞赛规程的能力,“以赛促学、赛教融合”的教学理念才能得以发挥、应用。

(三)以模拟比赛为契机完善教学方法
教学时,教师可适当地借助模拟比赛来对教学课程进行一定程度的优化;尽可能地对教学方法、手段进行一定的创新,不断完善教学设计框架和教学内容。

在模拟比赛的过程中,前期要结合近期讲解知识点进行分析,针对性的设计项目实训教学,完善相关的教学内容。

模拟比赛是一种预备性的教学方法,当将比赛引入教学中的时候,教师和学生的目光必将向比赛转移,此时比赛焦点形成聚焦,引导教师和学生都要向比赛靠拢。

为了取得良好的比赛成绩,就需要进行模拟比赛,熟练比赛规则及应用,从而反复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

这种方法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检验学生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也促使了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激发教师对教学方法的应用、完善、创新,达到了“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真正目的。

(四)尽可能创造多维的教学资源
教学需要与实际相结合,教师要为学生选择合适的教学资源、教学平台(如:超星学习通平台),结合竞赛规程,丰富学习平台内容:校精品课程库、校本教材、教案、微课、PPT、试题库、仿真软件、学生作品等,必要时还可以远程教学。

学生可以在校教学平台上回复问题、提交作业、交流讨论,教师在线答疑,这样会大大提高学习兴趣,加深对《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的理解、掌握、应用。

(五)改进学生的评价、考核形式
通常,学生的评价、考核形式都是以课后作业、考试的形式呈现,也就造成多数学生在完成作业时,都以完成任务为目标,并不能真正掌握、应用教学内容;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考核往往以作业、考试分数为基准,避实就虚,不能全面、客观地评价。

通过一系列项目的实验实训,把学生的设计作品、实验实训成绩、理实结合情况、比赛成绩等进行成绩换算,调整传统试卷考试成绩占比,形成综合性的评价、考核成绩。

这种综合性考核形式目的是考查学生专业知识的掌握、应用程度。

既有效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质疑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意识等,还可以促进教师教学理念的改革,充分指导、把握学生的学习和就业,使目前学生的就业形式也能有所改善[8]。

四、结束语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以赛促学,赛教融合”这一教学模式的重点就是将竞赛和教学合理、深度融合:竞赛作为一条主线,把竞赛项目融入教学当中,贯穿于实验实训教学,调整教学的针对性。

参考文献:
[1]梅林林.如何在中职专业课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为例[J].科技资讯,2017(024):237.
[2]吕本勋,梁涛,蒋丽霞.旅游管理“以赛促学”教学模式实践探讨——
—以《旅游创意与创业》课程为例[J].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6(3):110-114.
[3]原立格,徐音,祝朝坤.“以赛促学、赛教融合”主动式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以《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为例[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31):43-45.
[4]朱春妹.体验式教学在中职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中的运用[J].职业,2018(33):85.
[5]唐菁爽.中职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设计的探讨[J].当代职业教育,2017(10):32-34.
[6]谢丽珺.行为导向教学法在中职《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教学中的运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4(34):8239-8240.
[7]杜燕.浅谈任务驱动法和项目教学法在中职《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中的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6(21): 107-108.
[8]王晓俊.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以赛促学,赛教融合”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美术教育研究,2017(07):144-145.
课例·研究
102
··
.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