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板块1新高考模式下的信息性阅读课件202104011273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您好,谢谢观看!
3.新高考全国卷对信息性阅读的考查进行了创意性变革,题 型设置有了重大突破,从命题立意到分值设置都给人耳目一新之 感,以后仍将有所创新。
4.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信息性阅读的阅读方法与技 巧,能够在阅读的过程中,迅速捕捉到有用的信息,为准确锁定正 确选项做准备。还要掌握一定的做题技巧,比如比对法、归纳概括 法等。
三、预测与备考建议 1.从选文来看,信息性阅读侧重选取反映某一领域最新动 向、反映人们对社会热点的评价和看法以及关注人与自然关系的文 章。 2.从考查能力来看,信息性阅读的考查核心是思维能力,命 题仍将注重对理解分析能力、归纳概括能力、判断与推理能力的考 查,对理解概念的考查成为命题的重点,这有利于考生在阅读过程 中形成新知,不断增长知识与见识。
板块一 新高考模式下的信息性阅 读
一、命题与课标要求 《基于高考评价体系的语文科考试内容改革实施路径》中指出: 信息性阅读是 识面、增强认知能力、提升思维品质,其对象主要有论述性文本和 实用性文本。
新课程标准对信息性阅读能力的要求有:在熟悉论述性文本和 实用性文本的主要文类及其基本特征、体式惯例的基础上,能整体 感知文本,把握文本的主要概念、观点、方法等关键信息,分析评 价观点和材料的关系、主要信息和次要信息的关系;能评价文本的 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能评估作者的写作意图、读者意识和信息来 源,评价文本的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有理有据地评判文中观点, 发展新的观点,或呈现更客观的事实;能在不同文本的信息之间建 立联系,分析比较多个文本在内容、材料、观点、表达方式和价值 倾向等方面的异同,对有关问题形成更全面的认识,能够提出值得 进一步探究的问题等。
二、考情及变化说明 1.注重传统文化在当今社会的适应性传承。如2020年全国卷 Ⅰ论述家庭伦理中的“孝”文化在当代社会中含意的变化;全国卷 Ⅲ的《谈谈〈古文观止〉》以现代眼光评价古代经典,立足高远。 2.注重国家重大决策或事件,密切联系社会现实。如2020年 全国卷Ⅰ的“新基建”(被写入《2020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 全国卷Ⅱ的“脱贫攻坚”(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全国 卷Ⅲ的“新冠肺炎疫情”(2020年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
◎新高考题型变化 1.试卷结构改变。将全国卷的论述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 阅读合二为一,呈现形式多样化。 2.主观题增加。由传统高考全国卷的5道客观题+1道主观题 变为新高考全国卷Ⅰ的3道客观题+2道主观题、新高考全国卷Ⅱ的 4道客观题+1道主观题,新高考在主观题中考查了文本的行文脉络 等。 3.融合语用题。将“下定义”这一常在语言文字运用中考查 的题型,融合在阅读题中。
3.注重专业性,新增对学科研究性文本的考查。如2020年新 高考全国卷Ⅰ“历史地理学”,涉及社会科学的研究动态和成果; 再如全国卷Ⅱ的美术史的相关研究;等等。
4.体裁范围扩大,注重考查文本特征。如2020年全国卷Ⅲ的 《谈谈〈古文观止〉》有“书评”的影子;实用类文本阅读选择的 是一则访谈,并从访谈主体(组织方、采访者、访谈对象)的立场和 关注点命制试题。2020年新高考全国卷Ⅱ“人与微生物”是一篇科 普文章,并从语言表达的角度命制试题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