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移动智能终端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必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议移动智能终端对学生
自主学习的必要性
张建军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智能手机和%&'(等智能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应用软件的不断开发"为各种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使用提供了条件$在教学中"如果能充分利用智能设备"不仅可以有效提升师生互动和教学质量"而且还可以有效利用课余时间"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弥补现有教学的不足$把智能终端引入课堂教学"是大势所趋#是新课改的必然结果$关键词!信息技术%移动智能终端%智能)&&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已不满足过去的多媒体手段"尤其是以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为代表的智能移动终端的普及"应用软件)&&的不断开发"现有的教学手段越来越不能吸引学生"课堂上经常发现部分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究其原因"是他们心系手机所致$现在"教师如果仍限制学生不使用手机#学习机等智能终端"做法显然呆板$因此"应该转变观念"正确引导学生合理使用智能终端来促进学习"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笔者所说移动智能终端是指那些具有多媒体功能的智能设备"可以安装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来实现相应的功能"诸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以及各式各样的学习机等"这些设备支持音频#视频#数据等方面的功能$智能)&&是上述设备所使用的第三方应用程序"比较著名的有苹果的)** +,-./"谷歌的0--12/&2'3+,-./"安卓市场等$
一#智能移动学习国内研究现状
在国内"智能移动学习还处于一个比较低级的阶段"没有作为一种真正的教育模式"大部分学校仍然是通过传统的课堂授课模式在进行教学"耗时低效"学生不感兴趣$现在"已经有一些科研单位和学校进行了智能移动学习的尝试"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受到了教育主管部门和教育科研单位的重视$将来"利用智能移动终端的优势来促进教学必将对教育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智能移动终端对促进学习的必要性
!"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是新课程改革必然要求
在新课理念下"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而信息技术与当前课程的整合也是大势所趋"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为智能移动教学的变革创造了技术条件$传统的教育主要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这种灌输式教学方法效率低下"师生#生生间缺乏充分的互动"学生的问题不能得到及时解决"不利于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随着智能终端的普及"教学效果的评价标准也在不断发生变化$现在教学质量的体现不在于教师讲了多少"讲的有多么精彩"而关键在看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水平#学习状态"看学生的学习效果"即一节课学生获得了多少知识"掌握了多少解决问题的能力$因而教师要做好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的角色$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过程中"智能终端也从过去只服务于教师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到服务于学生的新的学习方式转变"在这种模式下"教师要与学生积极交往#互动"教师能依据智能终端快速对学习者学习进行诊断并及时反馈"教师关注每个学生成为可能"进而加强了教学互动的有效性"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
#"海量资源是专业知识的超市
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使得以往的教学模式发生了重大变化"成了现代教学的重要形式$不仅如此"众多智能)&&汇集了大量的教育教学资源"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渗透到许多学科和专业$在教学中"我们常见的有作业帮#小猿搜题#升学/网通#菁优网#学科网等$过去"解决一个疑难问题我们往往要查阅许多资料"而现在有了智能)&&的支持"解决问题变得如此快捷"获取知识就像走进超市购物一样方便$智能)&&正在以海纳百川的信息存储功能"独特的链接方式"以及信息传播的即时性与便利化"极大地改变着我们获取知识的途径"越来越受到学生和老师的青睐$
$"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学生在课堂上被动听讲$智能)&&的产生和发展"在教育教学领域中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能通过智能终端对教学内容进行设计和规划"与学生兴趣相符合"其内容不但可以插入了图片#文本#音频#动画等多媒体内容"还可以设置视听学习#情景测试#自我评测等交互功能"这样学生能够充分感受到课堂教学的乐趣"注意力更加集中"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4"帮助学生自主学习"释疑解难"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在我国"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渠道$智能终端)&&在教育教学领域中的应用"使得学生能够自由安排学习的时间"不再受到课堂教学的束缚"利用空闲的时间及时获取课外知识"针对自身的落后部分进行巩固提高"释疑解难$这样不仅能使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还可能针对自己的不足进行课外加强训练"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使他们获得了自主探索#自主学习#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机会"极大地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高$ 5"有利于实现分层教学"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分层教学是在承认学生学习能力存在差异的前提下"根据学生知识#能力水平的不同"把学生科学地分成不同的几个组"根据不同群体的实际水平确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和辅导"并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组织不同层次的检测"使各类学生在各自的不同组得到充分的发展$
而移动智能终端很容易实现分层教学"像猿题库老师版可以创建作业群"分层补置作业"便于及时发现学生在学科和知识板块上的不足"通过不断地修正这些短板"可以达到融会贯通的效果"进而提高教学质量"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6"快捷#高效"易于操作
利用移动智能设备"如平板电脑#智能手机能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及时获取教育信息和教育资源"这是我们现在的传统教育班级授课制不能做到的$并且"智能手机比较廉
"
价"在我们的问卷调查中"每个班级中"有667的中学生拥有智能手机"这样利用智能终端实现教学成为一种可能$并且许多)&&生产商把教育教学作为他们未来庞大的销售市场"生产了众多和功能不断提升的智能)&&$像作业帮#小猿搜题#简单学习网等"学生可以通过拍照和语音输入的方式"将问题发到作业帮"由老师和学霸来给出详尽的解答"省去了繁杂的输入成本"让整个沟通更快捷#高效$另外"也可将对某些问题独到的见解分享给其他同学"真正达到了资源共享"也提升了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智能移动终端学习的不足
尽管"智能终端对教育教学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智能终端如平板电脑#智能手机进入校园"也不免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如有许多同学利用这些智能设备玩游戏"痴迷网络游戏到无力自拔%聊天"忘记了晚上正常的作息时间$这样一方面浪费了自己宝贵的学习时间"另一方面也严重地影响了其他人的学习$此外"在问卷调查中"学生也反映现有)&&网站收费高"特别是视频学习这块更为突出"这无疑增加了一部分学生的负担$
四#正确引导"使智能移动终端促进教育教学
智能终端作为高科技产品"是新生事物"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本身并无利弊对错"进入校园后出现的负面影响"暴露了学校管理制度的滞后和学校德育教育的缺失"学校禁止手机进校园"只能表面上掩盖问题$对中学生拥有智能终端应一分为二的看"既看到其有不利的一面"更要看到它积极的一面"看到它对教学的促进作用"不能因噎废食$要达到)利大*"最根本的是要整体提升学校德育水平"让学生具备自律意识"以健康的心态使用手机"扬长避短"提高学习效率"只要善于使用#合理使用"其利必然大于弊$
总之"智能移动终端对学习的促进作用已有目共睹"是信息技术教育发展必然结果$正确应用智能终端"不仅提升了课堂效率"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品质"而且学生在学习过程充满了乐趣"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利用移动智能终端促进学习是大势所趋"必将对教育教学产生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信息技术教育-8."#99:"$"
-#.刘豫钧"鬲淑芳"移动学习 国外研究现状之综述-8."现代教育技术"#994"+$,!!;<#!"
-$.高蓉蓉"吕森林"基于手机的移动学习 教育技术研究的新热点-8."现代教育技术"#996"+6,!##<#$"
-4.张言林"李博"王文博"张财学"张刘通"基于数字化校园的手机)&&客户端设计初探 东北林业大学)移动校园*手机)&&客户端设计-8."设计"#9!4+9#,!:!<:#"
作者简介!
张建军"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文萃中学$
+上接第!页,
课堂上尊重学生的认知起点"是体现学生视角的课堂教学设计最基本的特征$唯有准确把握学生学习起点的教学预设"才有可能做到在教学目标的定位上准确"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恰当"教学方法的设计上合理"教学活动的推进上有序"教师才能对)什么时候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什么时候需要给学生以帮助*等问题做到了然于胸$
三#探寻学习情感!搭建交往平台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场所"其思维能力的发展以及学习素养的提升"除了个体的努力之外"当然也离不开群体的互动与交流$因此"学生视角的课堂在保障学生个体的学习状态的同时"也需要在群体学习环境与学习活动的设计上下功夫$科学课堂中健康有效的生生交流是教学过程中重要的技巧之一"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途径"也是对教师课堂组织能力#课堂调控能力的考验$因此在课堂教学时创造小组合作学习时应考虑!
!"瞅准时机"一击必中
要让小组合作学习真正发挥作用"我们要思考为什么这节课+这个环节,要用小组合作学习(不用可以吗(如果要用"要解决哪些问题(什么时候进行(哪些内容适合班级集体教学"哪些内容适合小组合作学习"哪些内容适合个人自学(要根据学生的情况和教学内容有所选择"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
#"倾听开路"一触即发
教学中"我们常看到!当一个同学发言时"还有许多同学举手"嘴里不住地喊着)老师"我#我*"有的甚至就直接打断别人"大声地发表自己的见解$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让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展现自我是需要的"但引导学生学会倾听也是非常必要的$在集体交流中"在互动评价中"有同学汇报"有同学点评"就应该有听众"有同学倾听$学会倾听可以使学生博采众长"弥补自己考虑问题的不足%学会倾听可以使学生萌发灵感"触类旁通"闪烁智慧的火花$纵观&衣服的静电现象'一课"呈现出最多的是老师问学生答单一的师生互动"缺少生生间的互动交流$老师问学生答"还不一定都能答出$因此这个过程设计为!
!"视频!=2'>?动画!静电的产生$
#"小组交流
$"提问!物体带的静电都相同吗(带电的物体碰到一起会怎样呢(
4"学生讨论
活动!!"将气球在头发上摩擦后靠近头发"观察现象#"将两个气球在头发上摩擦"然后将两个气球相互靠近"观察现象
5"生!!有可能像磁铁一样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生#!气球带的是负电"头发是正电$不同的电碰到一起相互吸引"相同的电相互排斥$
通过视频了解了静电产生"组内交流有话说$学生!回答提问之后"学生#马上想到是电荷不是磁极"及时予以纠正"老师及时表扬两位同学的想法"激励其他同学$课堂是动态生成的"它处于一种流变的状态"正如布卢姆所说!没有预料到的结果"教学就不能成为一门艺术$再好的预设"也无法预知课堂教学中的全部细节$因为教学的主体///学生是开放性的#创造性存在的"他们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是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参与课堂活动"从而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因此"教师在预案设计时要为学生的主动参与留出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为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创设必要的条件$总之"在突出学生视角的课堂上"因为学生有了更多主动去)动*的机会#独立)想*的机会"其对)学*的体会就越深"感觉也越好"也更有利于他们在习得知识和掌握技能的同时"促进智慧的生长与情智的发展$这也是我们不断要努力的方向$
作者简介!
吕卉"江苏省常州市"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湟里中心小学$
#
"教育教学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