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2020年(春秋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D卷(精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省2020年(春秋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D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2题;共4分)
1. (2分)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无误的一项是()
A . 古诗词的意象内涵丰富,如:“月亮”常代表思念,“鸿雁”可抒发乡愁,“梅花’’有高洁之意。

B . 中国文化历史中的“史圣”“书圣”“诗圣”分别指司马迁、柳公权、杜甫。

C . 中国“二十四节气”中表示四季开始的四个节气是立春、夏至、立秋、冬至。

D . 《范文正公文集》《柳河东集》《李太白全集》,这几部作品集命名方式分别是谥号式、封号式、表字式。

2. (2分) (2019八下·北碚期末)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 . 《桃花源记》中描绘的“桃花源”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社会,但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是不可能成为现实的。

B . 《小石潭记》是柳宗元写的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山水游记,表现了作者在寂寞处境中的自我调节、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C . “记”是一种文体。

《核舟记》一文表现了明代“奇巧人”王叔远精湛的雕刻技艺。

核舟表现的主题是“大苏泛赤壁”。

D .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

二、字词书写 (共1题;共1分)
3. (1分) (2019八下·长兴期末)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任务。

寻一处小桥流水,宁静故乡,让那些疲惫的梦,可以安放。

寻一日静坐山中,物我两忘,就这样数着落叶,来日方长。

摆脱现实(jī bàn)________,远离尘世(xuān nào)________,何处是心灵栖居的静所?
三、句子默写 (共1题;共8分)
4. (8分) (2020九上·顺平期末) 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1)当今社会,日新月异,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新出现的事物。

唐代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________,________”。

两句恰好表达了这个观点。

(2)面对日益恶化的水质环境,我们不禁感慨“________,________”的景象已经很少见了。

(请选用柳宗元《小石潭记》中的句子填写)
(3)张岱的《湖心亭看雪》中妙用听觉表现雪后西湖幽静异常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4)李商隐的《无题》中表达对所爱之人至死不渝的深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四、课内阅读 (共1题;共1分)
5. (1分) (2017七上·鱼台期中)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论语》十二章》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①不亦说乎________
②人不知而不愠________
③好之者不如乐之者________
④博学面笃志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①为人谋而不忠乎?与周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②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3)请写出两个出自《<论语>十二章》中的成语。

(4)选文多处内容都与学习有关,请写出你感悟最深的一章,井说说其对你学习方面的启发。

五、名著阅读 (共1题;共15分)
6. (15分) (2019八上·河源月考) 阅读名著,回答问题。

【A】
中国共产党人究竟是什么样的人?他们同其他地方的共产党人或社会党人有哪些地方相像,哪些地方不同?旅游者问的是,他们是不是留着长胡子,是不是喝汤的时候发出咕嘟咕嘟的响声,是不是在皮包里夹带土制炸弹。

认真思索的人想知道,他们是不是“纯正的”马克思主义者。

他们读过《资本论》和列宁的著作没有?他们有没有一个彻底的社会主义经济纲领?
他们是斯大林派还是托洛茨基派?或者两派都不是呢?他们的运动真是世界革命的一个有机部分吗?他们是真正的国际主义者吗?还是“不过是莫斯科的工具”,或者主要是为中国的独立而斗争的民族主义者?
【B】
这些战士战斗得那么长久,那么顽强,那么勇敢,而且——正如各种色彩的观察家所承认的,就连蒋介石总司令自己的部下私下也承认的——从整体说来是那么无敌,他们到底是什么样的人?是什么使他们那样地战斗?是什
么支持着他们?他们的运动的革命基础是什么?是什么样的希望,什么样的目标,什么样的理想,使他们成为顽强到令人难以置信的战士的呢?
说令人难以置信,是同中国的那部充满折中妥协的历史比较而言的,但他们却身经百战,经历过封锁、缺盐、饥饿、疾病、瘟疫,最后还有那六千英里的历史性“长征”,穿过中国的十二个省份,冲破千千万万国民党军队的阻拦,终于胜利地出现在西北的一个强大的新根据地上。

(1)根据原著说说作者斯诺想要去“红色中国”采访的原因。

(2)原著还有很多类似选文【B】中红军战士顽强勇敢的事例,请列举两例。

(3)《红星照耀中国》为什么时过境迁,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影响力?
六、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5分)
7. (15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纳米技术
纳米是一种度量单位,1纳米为1毫米的百万分之一。

物质加工到100纳米以下尺寸时,由于纳米粒子存在巨大的比表面积,由纳米粒子构成的材料,往往产生既不同于微观原子、分子,也不同于宏观物质的超常规特性。

如不导电的物质出现了导电性,非磁性物质出现了磁性,不透明的物质变成透明物质,脆性材料物质变成有弹性的物质等。

这些现象被学术界定义为“纳米效应”。

具有这种特性的材料称为纳米材料。

纳米技术已如春雨“润物细无声”地渗透到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衣——在化纤制品和纺织品中添加纳米微粒,可以除味杀菌。

用这种材料做的衣服既漂亮又保健康,可称为“绿色”服装。

化纤布挺括结实,但有烦人的静电现象,加入少量金属纳米微粒就不会摩擦而生电。

食——用了纳米材料,冰箱就可以抗菌。

用纳米材料做的无菌餐具、无菌食品包装用品已经面世。

利用纳米粉末,可以使废水彻底变成清水,完全能够饮用。

纳米食品色香味俱全,还有益于健康。

住——纳米技术的运用,使墙面涂料的耐洗刷性提高10倍。

玻璃和瓷砖表面涂上纳米薄层,可以制成自洁玻璃和自洁瓷砖,根本不用擦。

含纳米微粒的建筑材料还可以吸收对人体有害的紫外线。

行——纳米材料可以提高和改进交通工具的性能指标。

纳米陶瓷有望成为汽车、轮船、飞机发动部件的理想材料,大大提高发动机效率、工作寿命和可靠性。

纳米卫星可以随时向驾驶员提供交通信息,帮助其安全驾驶。

(1)纳米技术已经渗透到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日常生活有哪些方面?
(2)利用纳米粉末,可以使废水彻底变成清水的原因是什么?
(3)给“纳米技术”下个定义:
(4)文中除了下定义还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8. (20分)(2020·模拟) 阅读《黑死病带给人类的梦魇》,回答问题
①众所周知,中世纪时期是欧洲历史上“最黑暗”的时代,而黑死病的爆发又使其晚期被称为“中世纪最黑暗的时代”。

14世纪20年代,黑死病开始在欧洲各地扩散。

这种流行病的一种症状,就是患者的皮肤上会出现许多黑斑,所以这种恐怖的瘟疫被人们叫做“黑死病”。

对于那些感染上该病的患者来说,痛苦的死去几乎是无法避免
的,没有任何治愈的可能。

②1346年,黑死病传到俄罗斯南部的克里米亚半岛。

1347年10月,带有黑死病菌的老鼠藏匿在热拉亚人的船上,从克里米亚半岛来到西西里岛东北的墨西拿港,该岛很快就布满了瘟疫。

1348年1月,黑死病侵袭威尼斯和热拉亚两个港城然后蔓延至整个意大利。

佛罗伦萨受灾最重,城里的95000人死掉了55000人。

法国当局赶忙驱逐了一艘带有黑死病人的游艇,但为时已晚,鼠疫已经在马赛登陆,并由此而进入西班牙。

1348年底,英格兰南部也受到侵害。

一年以后,从爱尔兰、挪威到维尔茨堡、维也纳的广大地区都变成了黑死病流行区域。

但灾难并未就此结束,它无情地扫荡了德国北部和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后,于1532年“进军”俄罗斯西部。

1894年,我国广东、香港一带出现的黑死病,传播范围也很广。

1898~1928年间,黑死病在印度夺去了数百万人的生命。

直到20世纪60年代,黑死病还曾在越南流行。

③14世纪后半期,欧洲还出现过数次严重的黑死病。

直到15世纪末,欧洲每10年就遭受一次黑死病袭击。

16世纪和17世纪,黑死病仍对欧洲人的生命构成极大威胁。

1664~1665年流行于伦敦的黑死病为害不小,被人们称为伦敦大瘟疫。

黑死病是人类历史上的重大事件,所带来的死亡和恐惧,超过了人类史上任何一场战争。

黑死病对欧洲的影响极大,死亡人数占当时欧洲总人口的1/3,而欧洲战争死亡人数仅占人口的5%。

④除了死亡和恐惧,对后世的影响也是极大的。

它沉重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制度,加快了封建农奴制解体的步伐,推进了欧洲社会的转型,以英国为例,当时的英国是个典型的农业国,因为人口大量减少,导致劳动力短缺。

1349年秋天收割的时候,地主们只能花双倍的工钱才能雇到人手,同时还必须每顿给工人们提供鲜鱼鲜肉。

瘟疫之前,英国的情况是地少人多。

而现在的情况变成了地多人少。

劳动者们有了更多的话语权。

结果就是英国的农奴制逐渐消亡。

原来的农奴基本成了从地主租地的自耕农。

一部分敏锐的自耕农发现地多人少,种地忙不过来,把种庄稼改成养羊,收益更高。

于是,养羊业逐渐兴起,很多人就是在这个时期发家致富而成了大庄园主。

英国领先世界是从工业革命开始的,而工业革命就是从羊毛纺织业开始的。

⑤不仅如此,黑死病还加速了欧洲医疗卫生事业向近代化转变,严重的冲击了基督教在欧洲人们心目中的威望,促进了理性意识的萌发,在一定程度上为日后的宗教改革和文艺复兴埋下了伏笔。

⑥黑死病的消失是西方疫病专家、历史学家长期争论的问题,直到现在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定论。

但通常认为与当时西欧各国家有组织的集体性抗黑死病行动有关。

在这些行动中,隔离是最有效的手段。

也是在那个时期,各个西欧国家先后开始采取集体防疫措施。

从最早的各个国家自顾自的到国际间相互合作。

每个国家的隔离都举全国之力全力而为。

最终,在1656至1721年间,西欧诸国就先后走出黑死病的阴影。

(1)阅读选文,概括黑死病带给人类哪些梦魇。

(写出三条即可)
注:梦魇的意思是噩梦、坏的或者可怕的事情。

(2)指出文中划线的句子所使用的说明方法。

①黑死病对欧洲的影响极大,死亡人数占当时欧洲总人口的1/3,而欧洲战争死亡人数仅占人口的5%。

________
②以英国为例,当时的英国是个典型的农业国,因为人口大量减少,导致劳动力短缺。

________
(3)根据文意,下列句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隔离,是当时西欧各国家有组织的集体性抗黑死病行动中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B . 黑死病就是鼠疫。

C . 在当时,黑死病死亡率是百分之百的,只要得病就无一幸免。

D . 黑死病的消失至今没有定论。

(4)结合选文内容,并试着反思当前漫布全世界的新冠肺炎疫情给人们生活的启示。

七、诗歌鉴赏 (共1题;共6分)
9. (6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杳杳寒山道
【唐】寒山
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

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

淅淅风吹面,纷纷雪积身。

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

(1)请赏析诗歌第三、四句“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的写景特色。

(2)本诗写作在遣词方面极具妙处,请作简要赏析。

八、课外阅读 (共1题;共13分)
10. (13分) (2019九上·长春期末)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皇祐元年,予自广陵得请来颍,爱其民淳讼简而物产美,土厚水甘而风气和,于时慨然已有终焉之意也。

尔来俯仰二十年间,历事三朝,窍位二府,宠荣已至而忧患随之,心志索然而筋骸惫矣。

其思颍之念未尝少忘于心,而意之所存亦时时见于文字也。

今者幸蒙宽恩,获解重任,使得待罪于亳,既释危机之虑,而就闲旷之优,其进退出处,顾无所系于事矣。

谓可以偿夙志者,此其时哉!因假道于颍,盖将谋决归休之计也。

乃发旧稿,得自南京以后诗十余篇,皆颍之作,以见予拳拳于颍者非一日也。

(选自欧阳修《思颍诗后序))
(注释)①得请:所请获准;②颍:颍州,欧阳修准备退休于此;⑧待罪:做官,谦辞。

(1)解释下列划线词语的意思。

①心志索然而筋骸惫矣(________)②因假道于颍(________)
(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其思颍之念未尝少忘于心,而意之所存亦时时见于文字也。

(3)欧阳修为什么选择颍州作为退休后的终老之地?(请用原文回答)
(4)《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就是欧阳修如愿归居颍州后所作,由这一时期的诗文可见欧阳修晚年怎样的心境?
九、作文 (共1题;共5分)
11. (5分) (2019八下·白山期末) 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一)题目:我因失败而成长
(二)阅读下面材料,任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有一头狮子躺在洞里睡得正香,一只老鼠从它的脸上爬过,打扰了它的美梦。

狮子生气地抓住了老鼠,老鼠哀求着说:“放过我吧,我将来一定会报答您的。

”狮子听了哈哈大笑:“你?你这个小家伙嘴巴还挺甜的。

”它松开了爪子,它被老鼠的真诚打动了,原谅了这个可怜的家伙。

不久,这头雄壮的狮子掉进了猎人的陷阱,被里面的绳索捆住了。

狮子愤怒地吼叫着,老鼠听见了狮子的吼叫声,就赶紧跑来了。

它用力咬断了绳子,把被困的狮子放走了,狮子感激地对老鼠说:“谢谢你了,我的小老鼠,是你救了我。

”老鼠自豪地说:“我说过,总有一天我会报答你的。


这个故事至少给了我们这样一些启示:要宽容地对待别人;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做人要诚信。

作文要求:①要自由、有创意地表达出真情实感。

②文体不限。

③不少于500字。

④文字和标点书写规范、整洁。

⑤文中不得出现考生本人姓名及学校名。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共2题;共4分)
1-1、
2-1、
二、字词书写 (共1题;共1分)
3-1、
三、句子默写 (共1题;共8分)
4-1、
4-2、
4-3、
4-4、
四、课内阅读 (共1题;共1分)
5-1、
5-2、
5-3、
5-4、
五、名著阅读 (共1题;共15分)
6-1、
6-2、
6-3、
六、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5分)
7-1、
7-2、
7-3、
7-4、
8-1、
8-2、
8-3、
8-4、
七、诗歌鉴赏 (共1题;共6分)
9-1、
9-2、
八、课外阅读 (共1题;共13分)
10-1、
10-2、
10-3、
10-4、
九、作文 (共1题;共5分)
1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