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交通大学南岸校区内部人流出行现状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交通大学南岸校区内部人流出行现状分析
作者:张凯华
来源:《科技视界》2014年第02期
【摘要】本文借用有关重庆交通大学调查的原始数据,这些数据包括学校人口数量、人口分布、学生课程分布现状的调查,全面掌握重庆交通大学学生出行的现状。
经过分析重庆交通大学学生出行的现状,指出其中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科学可行的优化方案。
【关键词】学生出行现状;调查;优化
Chongqing Jiaotong University South Campus of Reduce Internal Travel Plan
ZHANG Kai-hua
(Chongqing Jiaotong University,Transport of Portage College,Chongqing 400047,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borrow large amount of data from the traffic research about Chongqing Jiaotong University.These data include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school population,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the student distribution status.Thorough understanding about resident travel and transportation management operation of Chongqing Jiaotong University. After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hongqing Jiaotong University students travel, points out the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the optimization scheme is feasible and scientific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Key words】Student travel situation;Research;Optimization
0 引言
回顾重庆交通大学的发展历程,学校内部设施行比较完善,教学楼和学生宿舍都能满足学生生活和学习上的需求。
但是学校对于学生课程安排的不合理,使得学校的资源得不到充分的利用。
这样的状况不仅影响了学生上课的积极性,降低了学生出行的效率,而且带来了交通拥堵。
这个问题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1]。
本文把重庆交通大学作为一个交通系统,意在运用交通系统规划里的相关研究方法对重庆交通大学学生出行特征做出科学的调查与分析[2-5]。
1 调查概况
1.1 学校教学楼情况
重庆交通大学主要有3座教学楼,分别是第一教学楼、第二教学楼、第三教学楼。
雅园小区距离第一教学楼比较近;菁园和知园小区距离第二教学楼比较近;慧园小区到各个教学楼的距离差不多。
教学楼与住宿楼的空间位置关系如图1。
图1
1.2 学生课程分布情况
作者运用抽样调查与人工计数相结合的办法,参考前人在实际情况中对方法的运用,分别对四个小区学生课程分布情况做了详细的调查[6-7],结果如图2、图3、图4、图5。
图2 菁园小区学生课程分布表图3 雅园小区学生课程分布
图4 知园小区学生课程分布表图5 慧园小区学生课程分布表
1.3 学生上下课人数时间分布情况
对重庆交通大学第一教学楼进行了学生上课到达和下课离开人数的时间分布调查,调查分为两个时段,分别为上午7:40至8:10和11:50至12:20,上午开始上课的时间为8:00,下课的时间为12:00。
调查地点为重庆交通大学第一教学楼入口,经过初略的调查得到表1和表2。
表1和表2分别为到达和离开人数时间分布,两图中横坐标的每个时间值表示各时间间隔的终点。
表1 上课到达人数时间分布
表2 下课离开人数时间分布
2 调查结果分析
2.1 学生课程分布情况分析
2.1.1 菁园
从图2中我们看出,在第一教学楼中进行的课程占全部菁园小区学生课程的37.61%。
第二教学楼的课程占全部菁园小区课程的15.48%。
第三教学楼的课程占全部菁园小区课程的46.90%。
菁园小区学生宿舍在六公里车站附近更靠近第二、第三教学楼,而距离位于六公里车站附近的第一教学楼较远。
从总体上看,菁园小区有占总量37.61%的课程在第一教学楼发生。
由此可以分析,在上下课时间段,菁园小区与外部小区人员流动较大。
2.1.2 雅园
从图3中我们看出,在第一教学楼中进行的课程占全部雅园小区学生课程的26.4%。
第二教学楼的课程占全部雅园小区课程的17.2%。
第三教学楼的课程占全部雅园小区课程的
66.3%。
雅园小区学生宿舍在六公里车站附近更靠近第一教学楼,而距离位于七公里附近的第二、第三教学楼较远。
从总体上看,雅园小区有占总量83.5%的课程在第二、第三教学楼发生。
由此可以分析,在上下课时间段,雅园小区与外部小区间的人员流动很大。
2.1.3 知园
从图4中我们看出,在第一教学楼中进行的课程占全部知园小区学生课程的1.25%。
第二教学楼的课程占全部知园小区课程的1.75%。
第三教学楼的课程占全部知园小区课程的
97.10%。
知园园小区学生宿舍在七公里汽车站旁边,知园小区距离第二、第三教学楼较近,到第一教学楼的距离相对较远。
从总体上看,知园小区有占总量1.25%的课程在第一教学楼发生。
由此可以分析,在上下课时间段,知园小区与外部小区间的人员流动较小。
2.1.4 慧园
从图5中我们看出,在第一教学楼中进行的课程占全部慧园小区学生课程的23.3%。
第二教学楼的课程占全部慧园小区课程的7.9%。
第三教学楼的课程占全部慧园小区课程的
68.8%。
慧园小区学生宿舍在二塘轻轨站旁边,慧园小区到第一、第二、第三教学楼的距离相当。
2.2 学生上下课人数时间情况分析
从表1中可以看出学生在去上课时,学生到达人数比较密集的时段是7:55~8:05,且不会出现非常急剧的人数变化。
学生到达人数在时间分布上平稳。
由此可以分析学生上课时,教学楼通道不会出现人流量集中、楼道拥堵的情况。
从表2学生离开人数比较密集的时段是12:05~12:10,且会出现非常急剧的人数变化。
学生到达时间分布变动较大。
由此可以分析,教学楼通道在下课时的人流高峰时段会出现楼道拥堵的情况。
3 现有的问题
菁园、雅园、知园、慧园四个小区中,每个小区附近都有教学楼、学生食堂、运动场等能够满足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娱乐的设施,四个小区都是功能独立的团块。
为了使学校的资源得到充分的、合理的利用,提高学生出行的效率,应该尽可能的在每个功能团块内部消化掉出行的人流,减少团块之间的学生流动。
然而从学生课程分布的现状调查可以看出,各个团块间的学生流动仍然很大。
在学生上下课人数时间分布情况的调查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学校对于下课时间安排的不合理。
由上表2可以看出,下课后12:05~12:10这个时段,通过学校教学楼通道的学生非常多,产生的人流量非常大,使得教学楼的楼道出现了十分拥堵的情况。
这样的情况很可能会造成踩踏这一类的恶性事件。
同时,学生人流流动过于集中,也会造成学校道路、学校食堂、超市的等设施的超负荷运转。
4 总结
本文以重庆交通大学为研究对象,对学校基础设施分布情况、学生课程分布情况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且对上课时间段到学生达人数和下课之后的学生离开人数进行了实地的调查,分析得出了学生到达和离开人数的时间分布,确定了上下课学生到达和离开的高峰时段,为后续优化学生在校出行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杨磊,蔡汝哲.重庆交通大学人文校园建设现状与对策[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1(3):20-24.
[2]徐循初,汤宇卿.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3]王炜,杨新苗,陈学武,编.城市公共交通系统规划方法与管理技术[M].科学出版社,2002.
[4]王建军,赵慧丽,窦慧娟.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交通运输方案优选问题研究[J].石家庄铁道学院学报,2004,17(2):45-48.
[5]陆化普,等,编.城市交通管理评价体系[M].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6]黄华华,张学进.人工计数法应用于城市区域性路段交通量统计[M].重庆交通大学学报,2008.
[7]赵佳琪,姜桂艳,李继伟.大型活动的交通调查及分析[D].中国民航大学空中交通管理学院,2009.
[责任编辑:丁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