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船借箭》信息化教学案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草船借箭》信息化教学案例
一、背景分析
在小学高段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应用最新的多媒体教育技术,利用多媒体技术对文本、声音、图形、图像、动画等的综合处理及其强大交互式特点,为数学教学编制的辅助教学课件,不仅能充分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还能为教师教学的顺利实施提供形象的表达工具,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参与度,真正地改变了传统教育中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使学生主动学习和善于学习, 为我们的教学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案例描述
五年级下册的学生虽然已经有了一定的语言感知能力, 但对于人物形象描写还缺乏整体洞察能力,如果老师不注意引导,学生在学习中会形成固定的学习模式和方法,不善于总结和分析。
在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这一课时,我借助一个新的工具(希沃电子白板)互动性强的这一特点,制作了学生喜欢的相声情境来导入新课,并且通过该软件的互动功能,让小组讨论展示环节精彩纷呈,在人物性格对比上,通过该软件的游戏功能互动,让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得到了实现。
比如小组活动一要求学生按照记叙文六要素找出主要人物、时间、地点、起因、经过和结果,本次教学不仅让小组讨论还让优秀小组上台展示:把教师展示出来的混乱的六要素进行正确分类。
本次教学通过电子白板把记叙文六要素、周瑜和诸葛亮形象特点对比的过程分别直观地演示,让学生互动参与,本来呆板的文字教学变得十分有趣,学生们不仅掌握了分析语言的方法,更是充分地体会到了语言文字的魅力。
整节课一改以往的沉闷,让学生主动学习、快乐学习,从而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案例反思
记叙文的六要素看似简单,但很多学生找不准,尤其是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不能利用六要素进行合理地串讲,本次教学先通过常规的
小组讨论,让学生初步找出本课的六要素,然后通过人机互动,让学生很轻松地把六要素进行了归类,师生再一起探究它们之间的关系。
这样通过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探知能力和分析能力,绝大部分学生掌握了记叙文六要素提取。
并且在后面的诸葛亮神机妙算教学中,以此类推,进行了游戏环节,让学生在参与游戏和人机互动中,很快掌握了分析的技巧。
教学中以语言分析概括为基础,学生通过比一比、看一看、动一动、想一想概括出了诸葛亮神机妙算本事,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洞察能力,培养了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
四、同行点评
《草船借箭》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
首先充分利用小组活动和人机互动让学生通过六要素理清了课文的脉络;再利用小组活动和PK活动,通过讨论,分析,归纳,在游戏PK中,学生积极动手、动脑,从不同角度思考,并通过观察讨论,发现了人物诸葛亮和周瑜之间的不同点。
学生在复习记叙文六要素的基础上,概括了课文主要内容,而且还使学生通过语言环境的上下文对比,准确地抓住了人物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