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甲醛-丙二酸法制备肉桂酸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实验操作
1、合成 安装回流装意控制温度,反应液微沸 。温度过 高,时间过长都可能引起副反应(脱羧、 聚合等)。刚开始时有可能出现泡沫,会 随着反应进行消失。
2.分离提纯 2.分离提纯
(1)安装水蒸气蒸馏装置;将反应混合物冷却, 加入20毫升水浸泡几分钟,进行水蒸气蒸馏, 直到无油状物出来为止。油状物是蒸出的未反 应苯甲醛。
测熔点:纯粹肉桂酸为白色片状晶体, (2)测熔点:纯粹肉桂酸为白色片状晶体, 熔点测定为131 132℃。 131~ 熔点测定为131~132℃。
九、实验分析 本次实验收率相当低,平均产率为77.88 %,原来 用这种方法可以生产到产率为89%左右的肉桂酸。造成产 率严重少的缘故原由有很多,实验中出现的错误也很多。 造成产率偏低的缘故原由: 1. 由于反应药品量过少,导致反应仪器测定精度不够强, 进而导致产率过低。 2.称量药品的时候有可能出现误差,因为电子天秤上 有一些潮解了的药物,有可能导致要量的药物偏少,从 而使产物偏少。 3.趁热分液时,有少部分晶体析出,减少产量。 4. 滤时有可能造成部分产物损失。
(2)将反应瓶中剩下液体冷却后加2毫升10%的氢氧 化钠水溶液,使固体溶解。 (3)再加5毫升水加热煮沸,用活性炭脱色,趁热过 滤。 (4)滤液冷却后用浓盐酸酸化,加酸时应小心,酸 化至3≤pH≤4 ,析出肉桂酸晶体。 (5)抽滤,得到产物。
八、肉桂酸产物测定
(1)肉桂酸的红外光谱
本实验测得的红外图谱数据如下:IR(cm-1):3 200~2 500、1 685、 1600、1 500、1 288、715、690,上述吸收峰位置与肉桂酸吻合, 表明所合成产物为肉桂酸。
l的制备1金属氧化物凝胶的制备将05g十二胺020g乙酰丙酮0018g乙酰丙酮钯和20g钛酸四丁酯溶于50ml无水乙醇中搅拌待溶解完全35下缓慢滴加2ml去离子水继续搅拌3分钟至溶液变混浊后停止搅拌静置180分钟后过滤分离出沉淀物室温干燥后得金属氧化物凝2介孔催化剂的制备将得到的0649干凝胶011g尿素24ml无水乙醇和16ml去离子水转入带有聚四氟乙烯内衬的高压釜中均匀分散后在135水热老化24h
由以上两中方法可以看出,同 样的反应活性基团,却合成结果 却是不一样的,故选择苯甲醛— 丙二酸法合成肉桂酸。
六、对苯甲醛—丙二酸法催化剂的制备
TiO2一PdO介孔催化剂 钛钯比为100:l) 100:l)的制备 TiO2一PdO介孔催化剂 (钛钯比为100:l)的制备 1、金属氧化物凝胶的制备
将0.5g十二胺、0.20g乙酰丙酮、0.018g乙酰丙酮钯和2.0g钛酸 四丁酯溶于50ml 无水乙醇中,搅拌待溶解完全,35℃下缓慢滴 加2ml去离子水,继续搅拌3分钟,至溶液变混浊后停止搅拌,静 置180分钟后,过滤分离出沉淀物,室温干燥后得金属氧化物凝 胶;
2、介孔催化剂的制备
将得到的0.649干凝胶、0.11g尿素、24ml无水乙醇和16ml去离子 水转入带有聚四氟乙烯内衬的高压釜中均匀分散后在135℃水热 老化24h。经过过滤,空气下干燥,得到的固体粉末,放入马弗 炉锻烧,其中200℃持续焙烧3小时,400℃持续焙烧6小时,得到 钛钯比为100:1的复合金属介孔氧化物催化剂。
SRTP项目终期考核报告
苯甲醛苯甲醛-丙二酸法制备肉桂酸
指导老师: 指导老师:赵连彪 负责人: 负责人:包万睿 成员: 成员:田永伟 朱君明 王生岩
一、肉桂酸的发展前景及应用
肉桂酸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中间体,广泛应用 于医药、香料、塑料、感光材料、缓蚀剂、聚氯乙烯 热稳定剂、多胺苯甲酸酯的交联剂、己内酰胺的阻燃 剂等。目前我国肉桂酸的生产规模很小,据预测,我 国仅用来合成L-苯丙氨酸的需求量就达4000 t/a。目 前全球有90多个国家允许使用阿斯巴甜味剂,千种以 上饮料含有阿斯巴甜;我国已批准在甜食、谷物食品 和饮料中的加入量。我国在2005年的需求量在2000t 以上,阿斯巴甜在我国还只是成长期,其需求量将保 持在年增长率20%以上。所以发展以肉桂酸相关的产 品链产品将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
(苯甲醛—丙二酸合成肉桂酸)

第三阶段: 第三阶段
分析肉桂酸的用途

实验报告

论文
四、肉桂酸合成方法的选择
1、苯基二氯甲烷法 2、苯甲醛—丙酮缩合法 3 、Perkin法 4 、苯甲醛—丙二酸单乙酯钾盐法 5 、苯甲醛—丙二酸法
五、苯甲醛—丙二酸单乙酯钾盐法与苯甲醛—丙二酸 法比对
1、苯甲醛—丙二酸单乙酯钾盐法 本实验在此基础上设计出新方案:在DMAP与二乙胺联合催化丙二酸单乙酯 钾盐。苯甲醛反应得到肉桂酸乙酯,之后再水解得到反式肉桂酸。该方案 原料成本较低,操作简便。查阅文献,此方法反应时间较长,且产率仅 为61.5%。 2、苯甲醛—丙二酸法 以苯甲醛与丙二酸为原料,经由过程发生Knoevenagel缩合反应合成肉桂 酸。上面所说的工艺有操作简单、反应缓和、无污染、产物分离容易、 操作方便等优点 。查阅文献,此法产率高达89%。
二、实验目的
为提高肉桂酸的工业合成的产率,合 成新催化剂。
三、试验流程 :
第一阶段: 第一阶段:多种肉桂酸合成方法
↓ 其优缺点和突破点 ↓ 最佳合成方案
得 出
(苯甲醛—丙二酸合成肉桂酸)
对 比

探求所需新型催化剂
第二阶段: 第二阶段:
熟悉基础实验操作
(苯甲醛—乙酸酐合成肉桂酸)

制备目标催化剂 目标方案合成肉桂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