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狂蝇蛆病的危害及防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羊狂蝇蛆病的危害及防治
发布时间:2021-07-05T11:40:33.133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0期作者:买永军[导读] 摘要:羊狂急性蝇蛆的发病主要是一种季节型急性病,在野生牛皮蝇幼虫繁殖快的季节容易发生,主要原因是皮蝇幼虫直接通过人体伤口或皮肤毛孔直接侵入而引起发病,羊狂急性蝇蛆的发病一般认为是在泛指小山羊蝇和鼻蝇属的幼虫直接寄生在小山羊的头部鼻腔或小儿额突里,并可能引起慢性小儿鼻炎的一种常见寄生虫性疾病。

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甘肃平凉 744000摘要:羊狂急性蝇蛆的发病主要是一种季节型急性病,在野生牛皮蝇幼虫繁殖快的季节容易发生,主要原因是皮蝇幼虫直接通过人体伤口或皮肤毛孔直接侵入而引起发病,羊狂急性蝇蛆的发病一般认为是在泛指小山羊蝇和鼻蝇属的幼虫直接寄生在小山羊的头部鼻腔或小儿额突里,并可能引起慢性小儿鼻炎的一种常见寄生虫性疾病。

关键词:羊狂蝇;危害;感染率 1病原及其生活史 1.1成虫:大小约5—30毫米,头大,额显著凸出,侧额区有许多袋形凹陷,由每个凹陷处发出毛一根。

触角短,触角基部甚粗壮,远端纤细无力,两角触的距离小于触角第三节的直径,触角无毛。

喙退化,不咬动物,也不能摄食。

足短,翅短小透明,第四纵脉与第三纵脉集合,第一后室封锁,中胸背板的横缝完好,胸毛付缺,但有长毛。

腺部粗大,腹片宽大,腹部短。

体表呈灰色,但有不整齐而又能闪光的灰点。

羊狂蝇科的大量滋生繁殖成虫通常在1—4月下旬开始营业阶段开端时就已经开始大量滋生涌现,尤以夏季最为活泼,通常在冬季下旬营业末端开始后或夏季停业后再次开始大量滋生,其平均一年滋生成虫寿命通常为3—6天,最多也最少不一定,很有可能平均滋生寿命超过0天。

成虫白天开始休息进行繁殖羽化后,1—3天就已经可以开始休息,能够正式休息开始它们之间进行频繁的繁殖交配,晚上和凌晨常常这些成虫都会攀爬在自家里的一个屋角或一些阴暗的隐蔽的小屋或地方,待着一直到凌晨或者天亮后,特别多的休息时间通常是中午或在一些由于气象燥热的偏僻地方或者天气寒冷的的时候,常常有机会成虫缭绕这些白色羊群上空自由飞翔,在这样一群羊的两只眼和两个鼻孔周围还常常会逐渐产生许多白色幼虫。

羊一旦我们听到它的快速跳跃飞翔声或者只要是我们看到它正在快速飞翔,就会开始快速狂奔或者快速乱跑,常以鼻抵地或者把它的鼻子头直接抵在别的一只小山羊身上,以此奔跑来迅速躲避其它的羊群侵袭。

1.2发病幼虫主人发病后的危害主要表现为三阶段:初期当这些发病幼虫向外在主人们的鼻腔内快速移动或者爬行时,由于其内肠胃对口腔吸钩的各种肠道刺激以及反射酶的作用,可使这些幼虫主人鼻腔内部迅速发生各种肠道炎症。

在这些各种幼虫在其身体内部附着的某些特殊地方,形成一些小椭圆形的身体凹陷及一些小圆点状的身体出血,因而它们可以同时表现出身体突出以下各种幼虫临床表现症状。

1.2.1发炎初期,流出大量清鼻液,以后由于其他细菌侵入感染,变成稠鼻液,有时混有少量血液。

患病的一些欧洲绵羊因为它们口腔内部黏膜接受刺激而逐渐变得开始露出咬齿或者磨牙。

因这些鼻内外的分泌物直接相互接触到并黏附粘贴在了一些病人的嘴和整个鼻孔周围,加上这些鼻内外分泌物直接相互接触和粘附着病人皮肤,最后会直接形成这样一种略微呈弹性结痂状的弹性表皮,致使一些长期用鼻患病的老年人和狗在山羊鼻端经常出现病人呼吸困难,打喷嚏,用人的嘴和山羊鼻端在地上用力左右上下滚动摩擦。

2.咳嗽,摔鼻。

2.1羊狂病和蝇蛆虫疾病常依据羊的临床表现症状、流行病学和针对羊的鼻腔剖腹体检以及材料(在羊的鼻腔及额窦内均可找到的蝇幼虫)分析来作出诊断。

羊狂蝇蛆的损害性通常性的疾病损害性:小群的山羊在每年羊狼和刺鼻蝇病毒幼虫频繁活动旺盛的春季节,因非常担心害怕狂蝇遇到小山羊狂蝇叮咬后会迅速产蛆,而精神不安,四处乱窜奔跑或想躲避,不能安心地给小山羊采集粮食,影响羊只正常生长以及育肥。

当牛的毛和幼虫直接接触进入生病的牛及羊的身体头部口和鼻腔后,幼虫用头部出口的小口和钩直接接触刺入牛和羊的头部鼻道,口钩与牛及羊的小钩和刺直接接触刺激牛和羊的头部鼻腔,额窦粘膜,引起牛和羊的头部鼻腔额窦粘膜轻度急性发炎,患病后的牛和羊经常白天会向羊的鼻流大量额窦粘液,粘液由稀变少到稠逐渐变稀很稀又粘,最后逐渐慢慢变成脓性,并且使羊很难进行呼吸艰巨。

同时因为患病幼虫腹部表面有长毛刺,头部常常有长毛钩,在幼虫鼻腔粘液爬行时,刺激会使患病体的羊常常会打喷嚏,羊经常吃睡不安,加上幼虫鼻腔粘液化脓后的产物被患病羊胃肠吸收,乃至还会引起病羊全身瘦弱和营养不良,最后可致使患病羊逐渐消瘦,个别的羊还会甚至引起全体死亡。

3羊狂蝇虫病的防治在发病羊狂蝇和狼蛆病频繁流行的夏秋秋冬季节,应以有效消灭发病羊羊上鼻腔内的第一期发病幼虫幼蝇为主,并适当使用以下几种药物直接进行疾病防治:1%的盐酸阿维菌素或高的伊维菌素按0.2毫克/公斤皮下分次注射;高的敌百虫酸钠溶液,75毫克/公斤体重兑水分次口服;用2%低的敌百虫酸钠溶液直接喷入整个病羊的上鼻腔,在将这些药液直接喷入病羊鼻腔的操作过程中,应让使病羊的身体头部朝下,防止这些药液直接进入到病羊的上支气管和病人肺脏内引起呼吸异物性乙型肺炎。

对于慢性鼻炎初期症状严重的病患羊,要适当配合医生使用一些抗菌消炎药物,以防止其继发细菌感染。

依据羊或狂蝇蛆的两种成虫同时活动,驱一次成虫,只能同时活动达到一次的免疫感染成虫效果,以后已经没有感染羊或狂狼与蝇蛆的两种成虫不再同时活动,羊狂蝇照旧还是有可能被感染。

在实际鼻腔驱虫处理工作中,可视羊蝇蛆的鼻腔驱虫药液活动作用范围可视情况也立即可对其进行多次使用或将鼻腔驱虫药液一次喷射即可使该鼻腔药液每日驱虫多次。

据多年疾病临床经验,以其他病羊群和小型狂蝇病羊群频繁活动的全年繁殖季为旺季、秋季和羊狂蝇羊群活动后期间各进行三次狂蝇鼻腔驱除羊狂蝇为宜。

4结束语根据中国黑山羊狂蝇的成体幼虫繁殖寄生虫和繁殖发育规律,几乎所有的中国杀虫疾病学者都一致观点认为在黑山狂蝇幼体成虫繁殖开始初次产卵和狂蝇幼虫的寄生繁殖发育高峰期间就发现应及时研究实施各种有效防治杀虫病的措施。

但如何有效率地解决防止羊只长期后续性的细菌感染并彻底消除打断这种新型致病细菌寄生虫的一种持续死亡生活史恶性循环,避免羊只反复频繁遭受细菌感染,尚无有效的具体解决办法。

在舍内实行牛羊群的夏季放牧羊群养护时间管理制度上,炎热的夏季在舍内应尽量减少坚持早晚同时至少进行一次放牧,中午以后进行放牧期间应将羊群数量相对较多的放牧牛羊群暂时停留在舍内可以达到较高效率的养护,避开各种传染疾病以及各种成虫的频繁外出进入可以预防病虫侵袭。

参考文献
[1]史学增,李学廉,郭玉满,等.应用灭虫丁驱治羊体内外寄生虫试验.中国兽医科技,1994,0(4):30. [ ]张耀辉,赵明义,田世玉,等.敌敌畏烟雾驱杀羊狂蝇幼虫.青海畜牧兽医杂志,1989,(5):~3.
[3]张永森,刘彩玉,武军,等.宁夏固原地区绵羊狂蝇幼虫寄生规律的报告.中国兽医杂志,1985,11(6):19~1.
[4]汪世钟.羊狂蝇三期幼虫孵化与成蝇生存期的观察.中国兽医杂,1984,10():4~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