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精品学案:第1课背影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案
一、字音字形
1.识记生难字
差.使(chāi)奔丧.(sāng)
狼藉.(jí)妥.贴(tuǒ)
踌躇
..(chóu chú)栅.栏(zhà)
琐屑(xiè)情郁(yù)于中
步履蹒跚(pán shān)拭(shì)干
颓唐(tuí)
2.读准多音字
(1)差.使chāi其他读音:chā组词:差错
其他读音:cī组词:参差
(2)诸多不便.biàn其他读音:pián 组词:便宜
二、重要词语
1.祸不单行:祸:灾难。

指不幸的事接二连三地发生。

2.变卖典质:(把财产、衣物)出卖和典当出去。

典,当。

质,抵押。

3.赋闲:文中指失业在家。

晋人潘岳有《闲居赋》,因而后人便把没有职业的“闲居”叫做赋闲。

4.踌躇:犹豫,拿不定主意。

5. 蹒跚: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

6.颓唐:衰颓败落。

7. 触目伤怀:看到某种情况或景象心里感到悲伤。

怀,心。

8.不能自已:不能够控制自己。

9.情郁于中:感情聚积在心里不得发泄。

郁,积聚。

10.琐屑:细小而繁多(的事)。

三、知识储备
1.作家作品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

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学生时代即创作新诗,后又从事散文写作。

1948年6月,在京参加了反对美国扶持日本的游行,并在《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领取美援面粉宣言》上签名。

他的散文以文笔洗练、语言秀丽著称。

著有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伦敦杂记》,文艺论著《诗言志辨》《记雅俗共赏》等。

2.写作背景
朱自清1916年暑假考上北京大学预科班,1917年暑假,考入哲学系。

这一年冬天,71岁的祖母在扬州病逝。

父亲办完丧事后,为了谋生,又匆匆前往南京谋职,朱自清也要回北京大学读书,因而同行至南京。

本文就是记叙他们在浦口火车站分别的情景。

1.文章以“背影”为题,有何作用?
点拨:文章以“背影”为题,别开生面,含蓄隽永。

表现角度新颖独特,显露了作者不随人后、善于开拓创新的艺术才华。

通过“背影”,把父亲老境的颓唐、心情的忧郁以及对儿子的挚爱真切地表现了出来,“背影”还是父子依依惜别时父亲留给儿子的最深刻的印象。

因此,它凝聚着父子间深厚、真挚的爱,集中表现了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

“背影”是作者情感的抒发点,是具有创意的命题,是作者最佳的情感表现角度。

2.第6段作者描写了父亲买橘子时的背影,用了哪些准确生动而又饱含父子深情的词语?你能揣摩出当儿子看到父亲背影时的感受和心情吗?
点拨:“蹒跚”“探”“攀”“缩”“倾”等词语的使用最生动。

写他平地走路,用“蹒跚”可见步履的不便,从月台下去,用“探”字动作写得很准确,手的动作用一个“攀”字,攀的吃力可以想象,脚的动作用一个“缩”字,把爬法写得更细致。

“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又点出爬的困难。

这里连用“攀”“缩”“倾”三个动词,细腻而又简练地写出了父亲爬月台的整个动作过程,写出了父亲爬上月台的艰难,调动了读者的想象力。

儿子看到父亲艰难地爬月台这一情景,想到父亲这样做完全是为了自己,当然要感动得流下眼泪了。

3.朱自清的《背影》堪称中国散文的高峰,取得了极高的艺术成就。

试分析本文在写作上有何特色。

点拨:(1)结构精巧、严谨。

本文采用双线结构法。

一条是以时间的先后、地点的转换为顺序记事写人的明线:徐州见父、回家奔丧、南京送行、北平读信,这四件事按时间先后依次写来。

前两件事写得简略,南京送行写得详细,特别是买橘一事,犹如电影中的慢镜头,把背影的全部过程叙述了出来;然后又转入略写,几句话就概括了父亲的大半生。

另一条是以“背影”为标志的、作者思想感情起伏变化的暗线。

如开头点背影,望父买橘——写背影,父子分手——找背影,篇末再扣背影。

全文四次写背影,有力地表达了作者感情的变化,反复照应了标题,使文章浑然一体,天衣无缝。

“背影”则是贯串始终的一条内在的主线。

(2)语言简朴自然,通篇采用白描手法,使文章具有自然美、质朴美。

如文章中重复写祖母的亡故和父亲的亏空,语言都很平实,但都言浅而意深,使作者的感情从朴素的
语言中自然真切地流露出来。

又如父亲的语言中没有华丽的词藻,只是几句家常话,“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不要紧,他们去不好!”这平淡的话语里却有着不平静的情感,它比千言万语更真挚感人,把父亲对“我”的体贴、劝慰、挚爱、担心、不舍等感情都一一表现出来。

字眼虽然十分平常,但用得恰到好处,使父亲爱子之心跃然纸上。

4.核心图解
1.下边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差.使(chāi)簌.簌(sòu)
行.李(xínɡ)颇.(pō)
B.丧.事(sàng)赋.闲(fù)
拣.定(jiǎn)迂.(yū)
C.举箸.(zhù)典质.(zhì)
栅.栏(s hān)攀.(pān)
D.游逛.(ɡuànɡ)狼藉.(jí)
交卸.(xiè)搀.(chān)
2.根据拼音填写汉字。

(1)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tuǒ tiē________;颇chóu chú__________了一会。

(2)哪知老境却如此tuí táng________!
(3)家庭suǒ xiè________便往往触他之怒。

(4)在晶yíng____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

3.选出加点字解释完全正确的一组()。

A.变卖典.质(抵押)妥贴.(恰当,合适)
B.颓唐
..(失败的样子)不能自已.(控制,抑制住)
C.琐屑
..(时光)
..(细小而繁多)家中光景
D.举箸.提笔(筷子)触目伤怀.(心)
4.选词填空。

(1)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________便往往触他之怒。

A.琐碎B.琐屑C.繁琐
(2)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________。

A.暗淡B.惨淡C.妥帖
5.对下列句子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

(这一句表现父子之间的互相体贴和照顾,尤其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深切关怀。


B.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

(这一句写父亲尽了自己的责任,尽管人很累,但心里觉得踏实满足。


C.“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朴素的话语中饱含了父亲对儿子远行的牵挂之情。


D.“进去吧,里边没人。

”(与上文的“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一句相呼应,表现了父亲对社会世态的不满和无奈。

课内品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9题。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

”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

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

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

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

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A)____身下去,尚不大难。

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

他用两手(B)____着上面,两脚再向上(C)____;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D)____,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我赶紧拭干了泪。

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

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

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

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

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

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

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

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

”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6.在文中A、B、C、D四处分别填上恰当的词语。

7.“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句中的“再”能否删去?为什么?
8.文中“我”的两次流泪有什么不同?试作简要分析。

9.“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

’”请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说说你从“回头”中感受到了什么。

【类文阅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0~13题。

父亲是一条鱼
元宵前后和阳春三月,是父亲最忙碌最苦累也最欢快的日子。

在这段时日里,母亲帮着父亲煮大锅大锅、鲜鲜嫩嫩的鲤鱼招待那些买鱼苗的客人。

酒足饭饱后,父亲才根据买主对鱼的尺寸、数额,心花怒放地开价出售鱼苗。

在一阵友好的不太经意的讨价还价后,父亲便依依不舍地将精心喂大的各种鱼苗卖给这些鱼客。

此刻,只见父亲满脸的欢悦将往日的辛劳困倦镀得铮亮。

待来家里求购的客人逐渐稀少后,父亲只好一个一个地方去赶鱼市,这些小镇集市,最近的也离我家有十余里,远则三四十里。

父亲鸡叫头遍就起床放水干池,将鱼捉进鱼盆里,然后打着手电筒,顶着寒雾冷露去赶集。

两只比米筛还要大的鱼盆将干瘦细小的父亲夹在中间,仿佛不是父亲挑着它们,而是他们拥着父亲在行进。

待到池里的鱼苗卖完,我家屋角落里早就积了一大堆已磨成草筋的烂草鞋……
接下来,父亲又要着手为幼苗培植而忙碌不休。

父亲精心修整好鱼池,买回鱼苗后,父亲就开始像喂养婴儿般悉心照料。

父亲每天一大早就下到池里,用木耙将宁静的池水搅动,然后泼洒肥水,早中晚三次。

这些幼鱼在父亲精细料理与守候中逐渐地长到寸许两寸粗细。

待布谷鸟在我的家乡山野不知疲倦地婉转啼鸣时,父亲便浴着三月的阳光和布谷鸟清丽的音韵悠然端坐于屋前的枣园里,用一只精致的小碗将脚盆里的小鱼按照鱼种分门别类地舀进一只只鱼盆里。

然后,父亲挑着鱼盆在暖融融的阳光下穿过一个又一个村庄。

在父亲拖着悠长的声调沿村叫卖时,布谷鸟的叫声也在春光里此起彼伏。

我没有想到,那年秋天,父亲那如同阳春三月布谷鸟鸣唱般的叫卖声,竟然成了他撒在我家乡那些村庄的一曲绝唱。

父亲去世的两个月前,我回去看望过我的父母。

母亲告诉我,早几天,父亲去给姑奶奶做生日,穿着我的皮鞋,显得特别高兴。

我很纳闷,我没有什么皮鞋留在家里啊。

母亲就从父亲的床底下拿出一双棕色的皮鞋。

看到这双皮鞋,我的眼泪一下子就涌了出来。

这是我早已丢弃的一双皱巴巴的皮鞋,父亲竟从屋外捡回来,还喜滋滋地穿着去给姑奶奶做生日,那么炫耀!那么得意!顿时,泪眼中的这双皮鞋,一下子化作了两块大石头,紧紧地压在我的心坎上。

这时我才想起,父亲一生赚了那么多的钱,对到我家来买鱼苗的所有人都是那么大方,那么舍得花钱招待,却从没想过要给自己买双皮鞋。

离家那天,父亲一直送我,送到他非常热爱的鱼池边还不愿转身。

我看见养了大半辈子鱼的父亲倒映在水中的朦胧身影瘦小得就像一条鱼影。

我怎么也没有想到,这竟是我最后一次看到父亲的背影。

那一次,父亲站在鱼池边,和我说着他已经说了很多遍的话,要我多写信回来,要我好好工作,要我冷了多穿衣……可现在我想听父亲那些重复啰唆的话却再也听不到了。

父亲离我而去了,我好想再读读父亲,读读父亲在生命的轮回路上是沧桑依旧还是宁静如莲。

父亲走进了另一片水泽,父亲站在那片水泽的边缘或许正凝望着一条向他走近的鱼。

我仿佛觉得,父亲一定是化
作了一条水中游动的鱼,只要这世上还有一滴水,父亲就永远活在水里。

10.题目“父亲是一条鱼”的含义是什么?请根据文意简要回答。

11.分析下列句子所蕴涵的思想情感。

①顿时,泪眼中的这双皮鞋,一下子化作了两块大石头,紧紧地压在我的心坎上。

②父亲一直送我,送到他非常热爱的鱼池边还不愿转身。

我看见养了大半辈子鱼的父亲倒映在水中的朦胧身影瘦小得就像一条鱼影。

12.第三段中写阳春三月的布谷鸟,其作用是什么?
13.请对“父亲”这一人物形象作赏析。

【表达交流】
14.仔细揣摩下面两个语句的内容和写法,再仿写两句。

例句:母爱是一缕阳光,让你的心灵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到温暖如春;
母爱是一泓清泉,让你的情感即使蒙上岁月的风尘依然纯洁明净。

仿写:父爱是________;
父爱是________。

【体验中考】
15.(2011·辽宁本溪中考)请在横线上填写一个句子,使之与前后的语句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

美丽的风景,总带给人们赏心悦目的感受,泉水叮咚,是大自然奏出的最美妙的乐章;______,
________;星光闪烁,是大自然送出的最美好的祝福。

让我们热爱自然、珍爱生命吧!
参考答案:
1. 解析:A项,“簌”应读“sù”;B项,“丧”应读“sānɡ”;C项,“栅”应读“zhà”。

答案:D
2. 答案:(1)妥帖踌躇(2)颓唐(3)琐屑(4)莹
3. 解析:A项,“典”,当;B项,“颓唐”,失意的样子;C项,“光景”,情景、境况。

答案:D
4. 答案:(1)B(2)B
5. 解析:D项,这两句话都表现了父亲对儿子深深地关心。

答案:D
6. 答案:A探B攀C缩D倾
7. 解析:解答此类题目,指出这个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表达作用即可。

参考答案:不可以删去。

理由:没有“再”,不能表达出“我”一直目送父亲,对父亲眷恋不舍的感情。

(意思对即可)
8. 解析:先从选文中找出“我”两次流泪的有关内容,然后分析流泪的原因,指出不同点。

参考答案:第一次流泪,是因看见父亲艰难买橘后,内心不忍,是感动的泪;第二次流泪,是看见父
亲从自己视野中消失,是留恋、伤别的泪。

(意思对即可)
9. 答案示例:(1)从“回头”这一细节中感受到了父亲深挚的爱。

(2)天下父母对子女的关心爱护总是无微不至的。

10. 解析:这个题目应结合养鱼是父亲的主要职业,通过写养鱼,塑造了一个勤劳节俭的伟大父亲的形象,表达了“我”对父亲的思念这一点去理解。

参考答案:父亲大半辈子精心养鱼,对鱼怀有深厚感情;父亲如同一条游动的鱼一样,永远活在儿子的心中。

11. 参考答案:①通过把一双儿子丢弃的皮鞋比作两块大石头压在心坎上,表达了作为儿子的“我”因父亲终身未买一双皮鞋而产生的心酸、愧疚之情。

②写父亲一直送“我”,表达了深厚的父子之情;将瘦小的父亲比作鱼影,流露出儿子因父亲的瘦弱而产生的伤感之情。

12. 解析:这是环境描写,描写了布谷鸟不知疲倦地婉转啼鸣,正如勤劳的父亲在沿村叫卖,收获劳动的喜悦。

参考答案:衬托欢快愉悦的气氛;突出父亲的勤劳品质。

13. 答案:写父亲养鱼卖鱼,表现其勤劳;写父亲热情招待鱼客,表现其朴实、好客;写父亲穿我丢弃的皮鞋,表现其节俭;写父亲送我、叮嘱我,表现对儿子的关爱。

14. 解析:仿写应该用上比喻修辞,并且所写内容应该符合父爱的特点。

参考答案:一座山峰,让你的身心即使承受风霜雨雪依然沉着坚定一片大海,让你的灵魂即使遇到电闪雷鸣依然仁厚宽容。

15. 解析:填写的句子也应该是描写大自然的风景的,句式要与前后句相同。

参考答案:阳光灿烂是大自然露出的最温馨的微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