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阴补水大补阴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滋阴补水大补阴丸
作者:余波张明
来源:《大众健康》2019年第03期
大补阴丸是由元代著名医学家、有着金元四大家之称的朱丹溪创立。
《格致余论》中提到:“人受天地之气生,天之阳气为气,地之阴气为血,故气常有余,血常不足”。
即精血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不断消耗,易损难复,故阴常不足。
如不注意保養精血,嗜酒纵欲,伤戕过度,则阳气易亢,虚火妄动,故阳常有余,阴虚阳亢,则百病丛生。
朱丹溪关于人体“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观点,是基于对人体生理特点及病理现象的分析而总结出来的,旨在说明人体阴精难于充足,而相火易于妄动。
因此保持阴精充足,勿使相火妄动,是人体养生、防病的关键。
因此,他主张保重精血以维持身体阴阳的相对平衡。
大补阴记载于《丹溪心法》,又名大补丸。
组成:龟板(酥炙)、熟地黄(酒蒸)各六两,黄柏(炒褐色)、知母(酒浸炒)各四两。
上为末,猪脊髓蒸熟练蜜为丸。
服70丸,空心盐白汤下。
现代用法:上为细末,猪脊髓适量蒸熟,捣如泥状;炼蜜,混合拌匀和药粉为丸,每丸约重15g,每日早晚各服1丸,淡盐水送服;或作汤剂,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大补阴丸适用于阴虚火旺证型。
患者常表现为骨蒸潮热,晚上睡觉易出汗,即中医所说的盗汗,还有咳嗽甚至有咯血的情况出现,耳鸣如蝉甚至出现耳聋,腰腿膝盖酸软无力,五心烦热,失眠多梦,头晕,记忆力下降等症状。
通常患者的舌质红且苔少,并且会出现尺脉数而有力的特征性脉象。
肝肾亏虚,真阴不足,为虚火上炎所致。
肾为水火之脏,本应既济以并存,真阴亏虚,则相火亢盛而生虚火、虚热之证,故骨蒸潮热、盗汗遗精、足膝疼热;虚火上炎,灼伤肺金,损伤肺络,故咳嗽咯血;虚火上扰心神,则心烦易怒。
两尺为肾经命门火,真阴不足,阴虚火旺,故脉象呈为数而有力之征。
治宜大补真阴以治本,佐以降火以治标,标本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