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课件:11.3算法初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3 算 法 初 步
1.算法的含义、程序框图 (1)了解算法的含义、了解算法的思想. (2)理解程序框图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顺序、条件分 支、循环. 2.基本语句 理解几种基本算法语句——输入语句、输出语句、赋值 语句、条件语句、循环语句的含义.
第一页,编辑于星期五:八点 五十分。
一、算法的含义、程序框图 1.算法通常是指可以用计算机来解决的某一类问题的 程序或步骤,这些程序或步骤必须是确定的和能执行的,而 且能够在有限步之内完成,所以算法的三个特性是:__确定 性__、__可行性__、__有限性__. 2.算法的三种描述语言:自然语言、__程序框图__、 __程序设计语言__. 3.程序框图又称流程图,是一种用__程序框__、__流 程线__及文字说明来表示算法的图形.基本的程序框有:起 止(终端)框、__输入__框、__输出__框、__处理__框、__ 判断__框. 4.三种基本逻辑结构
A.n≤8
第二十二页,编辑于星期五:八点 五十分。
B.n≤9 C.n≤10 D.n≤11
通过分析,本程序框图为“当型”循环结构,判断 框内为满足循环的条件.
第 1 次循环,S=S+n=1+1=2,n=1+1=2,此时计
算的是该数列的第二项;
第 2 次循环,S=S+n=2+2=4,n=2+1=3,此时计
1.算法的含义、程序框图(5 年 3 考) 2 基本语句(5 年 0 考) 1.顺序结构与条件结构
(2013 年新课标全国Ⅰ卷)执行右面的程序框图,如果
第十二页,编辑于星期五:八点 五十分。
输入的 t∈[-1,3],则输出的 s 属于( ).
A.[-3,4] B.[-5,2] C.[-4,3] D.[-2,5]
A.c>x
B.x>c
C.c>b
D.b>c
该算法是求三个数中最大的数,所以 A 是正确的.
A
第九页,编辑于星期五:八点 五十分。
3.660 与 2772 的最大公约数为( ). A.66 B.132 C.33 D.22
因为 660=22×3×5×11,2772=22×32×7×11,所 以 660 与 2772 的最大公约数为 22×3×11=132.
算的是该数列的第三项; ……
第 9 次循环,n=9+1=10,此时计算的是该数列的第
10 项.
所以,判断条件应为 n≤9 或 n<10,故选 B.
第二十三页,编辑于星期五:八点 五十分。
B
题型三 考查数学原理的框图 某程序框图如图所示,现输入如下四个函数, 其中可以输出的函数是( ).
A.f(x)=x2 B.f(x)=1x
D
第二十六页,编辑于星期五:八点 五十分。
一、选择题
1.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若输出 y=- 3,则输 入角θ等于( ).
A.π6
B.-π6
C.π3
D.-π3
第二十七页,编辑于星期五:八点 五十分。
由题意知
sin y=
tan
θ,|θ|<π4 ,
因为
θ,π4 ≤|θ|<π2 .
y=-
3<-1,所以只有 tan θ=- 3,因为π4 ≤|θ|<π2 ,
D 3.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若输出结果为 3,则可
输入的实数 x 值的个数为( ).
A.1 B.2 C.3 D.4
由题意知 y=xl2o-g21x, ,xx≤ >22.,当 x≤2 时,由 x2-1
第三十页,编辑于星期五:八点 五十分。
=3,得 x2=4,解得 x=±2.当 x>2 时,由 log2x=3, 得 x句 1.三种基本语句的一般格式与功能
第四页,编辑于星期五:八点 五十分。
语句
一般格式
功能
输入语 句
INPUT“提示内容”;变量
输入信息
输出语 PRINT“提示内容”;表达


输出结果
赋值语 句
变量=表达式
将表达式的值赋给变 量
2.条件语句
条件语句与程序框图中的__条件结构__相对应.
条件语句的格式
第二十页,编辑于星期五:八点 五十分。
B
题型二 补充程序框图
阅读如下程序框图,如果输出 i=5,那么在空
白矩形框中应填入的语句为( ).
A.S=2*i-2 B.S=2*i-1 C.S=2*i D.S=2*i+4
这类问题一般是把选项代入进去,进行检验即可得 到结果.
若把选项 A 的条件代入,输出的 i=6,所以 A 不对;把 选项 B 的条件代入,输出的 i=6,所以 B 不对;把选项 D
B 6.下列程序执行的目的是( ).
第三十三页,编辑于星期五:八点 五十分。
A.求满足 1+2+3+…+n>2014 的最小的自然数 n B.求满足 1+2+3+…+n≤2014 的最大的自然数 n C.求满足 1+2+3+…+(n+1)>2014 的最小的自然 数n D.求满足 1+2+3+…+(n+1)≤2014 的最大的自然 数n
第二十一页,编辑于星期五:八点 五十分。
的条件代入,输出的 i=3,所以 D 不对;只有 C 符合.
C 这类问题的处理方法可以代入检验是否满足题意, 要特别注意终止条件的流向.
已知数列{an}中,a1=1,an+1=an+n,若利用如
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计算该数列的第 10 项的值,则判断框内 的条件是( ).
第十七页,编辑于星期五:八点 五十分。
问题等都可以设计成算法来进行命题,因此算法的命题 既常规又具有综合性,需要我们熟悉高中所学的重要知识和 算法的功能.
________.
题型一 算法的含义、程序框图
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输出结果 S=
第十八页,编辑于星期五:八点 五十分。
该算法的功能是求值,注意初始条件和终止条件.
当 t∈[-1,1)时,s=3t,s 是关于 t 的增函数, 所以 s∈[-3,3),当 t∈[1,3]时,s=4t-t2=-t2+4t =-(t-2)2+4,当 t=2 时,s 有最大值为 4,当 t=1 或 3 时,有最小值为 3,所以综上可知 s∈[-3,4].
A
第十三页,编辑于星期五:八点 五十分。
=12,S=1+12,k=3;T=2×1 3,S=1+12+3×1 2,k=4;T
=2×13×4,S=1+12+3×1 2+4×13×2,k=5>4.
B
第十五页,编辑于星期五:八点 五十分。
(2012 年陕西卷)右图是计算某年级 500 名学生期末考
试(满分为 100 分)及格率 q 的程序框图,则图中空白框内应
第五页,编辑于星期五:八点 五十分。
If条件Then 语句1 Else 语句2 End If
3.循环语句 算法中的__循环结构__是由循环语句来实现的. 循环语句的格式
第六页,编辑于星期五:八点 五十分。
For 语句 For循环变量=初始值To 终值 循环体 Next Do Loop 语句 Do 循环体 Loop While条件为真 三、算法案例
C
4.运行下面框图输出的 S 是 254,则①应为( ).
A.n≤5 B.n≤6 C.n≤7 D.n≤8 本程序框图计算的是 S=2+22+…+2n=
第三十一页,编辑于星期五:八点 五十分。
2(11--22n)=2n+1-2,由 2n+1-2=254,得 2n+1=256,
解得 n=7,此时 n+1=8,不满足条件,输出,所以①应为 n≤7.
B
第十页,编辑于星期五:八点 五十分。
4.下列是计算 12-22+32-…+(-1)n+1n2+…-10002
的算法流程图,则①处应填________.
由题意可得①处应填 S=S+(-1)i+1i2(或 S=S+ (-1)i-1i2).
S=S+(-1)i+1i2(或 S=S+(-1)i-1i2)
第十一页,编辑于星期五:八点 五十分。
C
5.执行下面的框图,若输入的 N 是 6,则输出 p 的值
是( ).
A.120 B.720 C.1440 D.5040
第三十二页,编辑于星期五:八点 五十分。
第一次循环:p=1,k=2, 第二次循环:p=2,k=3, 第三次循环:p=6,k=4, 第四次循环:p=24,k=5, 第五次循环:p=120,k=6, 第六次循环:p=720,此时条件不成立,输出 p=720.
于 3,则 t 的取值范围为( ).
第十九页,编辑于星期五:八点 五十分。
A.t≥14
B.t≥18
C.t≤14
D.t≤18
第一次循环,n=2,x=2t,a=2-1=1;
第二次循环,n=4,x=4t,a=4-1=3;
第三次循环,n=6,x=8t,a=6-3=3,
此时满足条件输出 ax=38t,
由题意知 ax=38t≥3,解得 8t≥1,即 t≥18.
第二页,编辑于星期五:八点 五十分。
第三页,编辑于星期五:八点 五十分。
(1)赋值号左边只能是变量(不是表达式),在一个赋值
语句中只能给一个变量赋值.例如:x=y=2 是错误的.
(2)对条件结构来说,无论判断框中的条件是否成立, 都只能执行两个分支中的一个,不能同时执行两个分支.
(3)对循环结构来说,容易出错的地方:①判断条件把 握不准;②循环次数搞不清楚;③初始条件容易带错;④终 止条件把握不清.
所以θ=-π3 .
D
2.计算机执行下面的程序,输出的结果是( ).
第二十八页,编辑于星期五:八点 五十分。
a=2 b=3 a=a+b b=b * a 输出 a,b
End A.2,3 B.5,10 C.5,6 D.5,15
由程序可知 a=3+2=5,b=3×5=15.
第二十九页,编辑于星期五:八点 五十分。
某算法的程序框图如图所示,则执行该程序后输
出的 S 等于( ).
第二十五页,编辑于星期五:八点 五十分。
A.24 B.26 C.30 D.32 该题的算法是求椭圆上的点到上、下焦点的距离之
和.根据椭圆的定义和对称性可知,x=-3 和 x=3 时对应 的 d 的和为 10,同理 x=-2 和 x=2 时对应的 d 的和也为 10,x=-1 和 x=1 时对应的 d 的和为 10,x=0 时,d=2, 所以输出的 S 为 32.
2.循环结构 (2013 年新课标全国Ⅱ卷)执行右面的程序框图,如果
输入的 N=4,那么输出的 S=( ).
111 A.1+2+3+4
11
1
B.1+2+3×2+4×3×2
第十四页,编辑于星期五:八点 五十分。
1111 C.1+2+3+4+5
11
1
1
D.1+2+3×2+4×3×2+5×4×3×2
循环运算结果依次为:T=1,S=1,k=2;T
填入( ).
A.q=NM
第十六页,编辑于星期五:八点 五十分。
B.q=MN C.q=M+N N D.q=M+M N
由程序框图可知,M 表示程序读数 xi时的及格人数, N 表示不及格的人数,故及格率 q=M+M N.
D 根据算法的概念我们知道算法实际上是按照一定步骤处 理数学问题的一种方法.因此高中数学中的很多问题如:公
1.素因数分解求两个正整数的最大公因数,先确定两个正 整数的__公共素因数__和__公共素因数的指数__,然后
第七页,编辑于星期五:八点 五十分。
就可以确定最大公约数. 2.“韩信点兵”问题. 3.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的基本思想:将方程的有解 区间平分为两个小区间,然后判断解在哪个小区间;继续把 有解的区间一分为二进行判断,如此周而复始,直到求出满 足精度要求的近似解.
第一次循环,i=0,S=-1; 第二次循环,i=2,S=-1+2×2-1=2; 第三次循环,i=4,S=2+2×4-1=9; 第四次循环,i=6,S=9+2×6-1=20; 此时满足条件输出,S=20.
20 这道题是高考常出现的题型,解题时一是要搞清楚 算法的功能,二是要注意初始条件和终止条件.
运行如图所示的程序,若结束时输出的结果不小
1.下列语句中,正确的是( ).
A.2=x
B.x-y=4
C.x=x*x*x D.x=y=5
赋值语句中,“=”的含义是将右边的运算结果
赋给左边的变量.正确理解赋值语句,可知应选 C.
C
第八页,编辑于星期五:八点 五十分。
2.右面的程序框图,如果输入三个实数 a,b,c,要
求输出这三个数中最大的数,那么在空白的判断框中,应该 填入下面四个选项中的( ).
第二十四页,编辑于星期五:八点 五十分。
C.f(x)=ln x+2x-6 D.f(x)=sin x
根据题意可知输出的函数应是奇函数且存在零点. 可以输出的函数应具有的性质:是奇函数且有零 点.A 是偶函数,排除;B 不存在零点,排除;C 不是奇函 数,排除;D 既是奇函数又有零点,因此选 D. D 本题是把函数的基本性质和框图结合在一起,综合 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推理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