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为本,让学习在课堂真实发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教师教学教学信息
自新课改以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普遍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努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那么如何在新课程背景下,让教室里的学习成为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尊重、放心打开心扉、个体差异都得到关注的学习呢?
一、相信尊重学生,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
我国传统教学中,教师多运用讲授法,在课堂上一讲就是一节课,完全不给学生自己思考的时间。

在这种满堂灌的教学中,学生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

教师主宰课堂,让学生跟着自己走,对学生提出的建议不予理睬,对学生的不同意见加以禁止,对学生出现的错误一带而过。

这样学生就不可能主动地参与进去,甚至会打击其参与的积极性和欲望。

久而久之,剥夺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进行思考的机会,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展。

因此,教师要让学生主动参与、相信学生、关注学生,认真倾听他们的意见,了解其所思所想,注重启发和讲解。

从他们的兴趣和意愿出发,把他们的积极主动性调动起来,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一些有趣的问题或悬念,用富有启发性和幽默感的语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充分利用学具、动手操作、竞赛手段,设计生动直观、形象有趣的学习过程,达到做中学、玩中学、比中学、趣中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

二、创设主动发展的宽松环境,使学生在探索中学习
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的程度取决于教师所创设的教学环境。

课堂环境愈宽松,教师的压制与干预愈少,学生的主体性发挥愈充分。

宽松的环境包括学生自由的讨论,与教师平等的交流等。

教师根据学生的现有水平,不断对他们提出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新的要求。

充分信任学生,果断放手,让学生自己把知识学会,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为学生设计自主学习单,学什么,怎样学,要使学生心中有数,学生通过自学或合作讨论能学会的,教师决不能包办代替。

在宽松的环境中,注意开发学生的潜能,做到眼到、手到、口到、心到,驾驭学习的过程,使他们主动探求知识的能力相应提高,主动性也有所发展。

三、让每个学生参与学习的各个环节
学习活动是教师指导下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教与学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二者相伴而随。

教师要利用各个环节促进学生的发展,最大限度的发挥他们的主体能动性,每堂课引出课题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应该学会什么”“我想学会什么”,师生共同制定学习目标,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使每个学生都朝着自己制定的目标努力,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引导学生找出教学的重点、难点,把握教材的教学要求,培养他们敢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参与学习方法的选择,鼓励学生自主探求学习方法。

当学生主动学习和积极性充分发挥时,让学生参与板书和练习设计,依自己获取知识的不同层次设计出形式多样的练习题,在参与中学习提高。

四、鼓励学生创新,发展求异思维
创新要求学生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自身的主观、能动的思维和实践活动,得到不同于他人以往的新的知识和经验。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可采取多种评价方式,鼓励学生的创新活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以往课堂教学中,教师对所提的问题往往要求有一个标准答案,在提出一个问题后,总是对学生多方“启发”“引导”,直至学生的答案符合某个标准答案。

显然,这样的教学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的主体性也无法得到培养和发展。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的活动进行评价时,要鼓励学生大胆提出不同见解,充分肯定每种不同意见的独特之处。

学生提出的见解,即使是错误的,也不要轻易否定,而是通过讨论,使学生自己认识到错误之处。

五、指导学法,带领学生“走进知识”
根据小学生读懂一篇课文的要求,教师应引导学生从理解字词,读懂每一句话,给课文分段和概括段意,抓文章主要内容,归纳中心的过程中探索规律,寻求学法。

我是这样指导学法的。

(一)交给学生识字方法。

根据学生认识规律和语文学科特点,交给学生识字方法,培养识字能力。

拼一拼、读一读,辨析字形,想一想,联系上下文正确的选择解释。

(二)抓典型句、学习遣词造句。

对于常见的比喻句、拟人句、反问句、夸张句,教师要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这样写的好处。

能够结合生活实际解释词义,联系上下文释词义,根据词义造句。

会分析上下句的关系,弄懂每句话在全文中的作用,明确句子的修辞方法。

(三)抓典型段,学习布局谋篇。

文章的过渡段落,在文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师应科学设计这些典型段落的教学,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能理清层次,概括段意,明确每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学生通过学习典型段的布局谋篇,体会他在文中的重要作用,对自学其类似文中具有正迁移作用。

(四)抓典型篇,学习写作方法。

写人记事的文章在教材中占绝大多数,这类文章主要通过写人记事来表现人物的性格。

教学时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描写、细节描写表现人物。

可根据如下步骤:通读全文,了解课文段意;精读课文,找出中心句,概括中心思想;复读课文,总结写作特点及修辞方法。

为学生的日常写作奠定基础。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要树立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的理念,深入观察每个学生,提出具体的学习任务,组织交流各种各样的意见或发现,开展多样的学习活动,让学生的经验更深刻,便让学习在课堂真实发生。

作者简介:颜娟,性别:女,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县人,1976年出生,学历:本科,职称:一级教师,山东省邹平县开发区第三小学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理论及实践研究。

以学为本,让学习在课堂真实发生
颜 娟
(山东省邹平县开发区第三小学 山东 邹平 256200)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4-0242-01
(上接196页)纬度越高,昼越长。

因此,6月21日,徐州和成都相比,徐州的昼更长,日出时间更早。

根据前面系列图示可知:日出时间越早,日出方位将更加偏北。

因此,借助本文所述方法,能够更加准确地判断太阳的方位,找出不同地区太阳方位的细微差别。

其不足之处为:
1、利用此方法解题必须掌握当地的昼夜长短情况,必须利用当地地方时加以计算。

2、此方法避免了极昼极夜地区的单独讨论,但是会对赤道
地区太阳的方位造成误解。

赤道地区全年6:00日出,18点日落。

按照本文方法,赤道地区全年日出正东,日落正西,与实际情况不符。

因此,本文所述方法不适合赤道地区。

参考文献
[1]如何用手表判断方向[EB/OL].http :///article /335530da43e65c19ca41c37c.html ,2013-04-04
[2]王冬梅,如何判断日出日落时的太阳方位[J],新高考:
高三政史地,2010(2)41-42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