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程的意义2-人教优质课五上精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新课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62~63页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并掌握方程的意义,弄清方程与等式之间的关系。
2.能力目标:正确地应用方程的意义辨别方程,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分类思想。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思考的学习品质及抽象概括能力,在合作学习中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3.情感目标:加强师生的情感交流,使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获取新知;【重、难点】
教学重点:建立方程的概念。
教学难点:正确区分等式与方程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课件演示曹冲秤象的故事,由此引入新课
2、温故知新
填空:在下面各题()的里,填入“<”、“>”或“=”
1.8+5.2()7 3×6()19 20+20()35
37-17()20 a+b()b+a 80÷20()5
再观察画有横线的算式左右两边的特征:
定义:数学中用等号来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种特殊的等式!
二、探究新知
(1)出示简易天平,将天平、砝码摆在讲台上,这是一台天平,它是用来称物品的重量的。
怎样用它来称物品的重量呢?在天平的左边盘内放置所称的物品,右边盘内放置砝码。
当天平的指针在标尺中间时,表示天平平衡,即天平两端的重量相等。
砝码上所标的重量就是所称物品的重量。
师:同学们,大屏幕上是什么呢?(天平),你知道它是干什么的吗?(称东西的)
(2)课件演示如何用天平称物品。
师:对。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用天平来演示,请同学们仔细观察。
观察一:[出示课件:天平平衡,左边20克+30克砝码,右边50克砝码] 师:你能否用数学式子来表示这种现象呢?
生:20克+30克=50克(师把准备好的式子纸条贴到黑板上)
师:很好,你能否给这样的式子起个名字呢?你想到了什么?(生:等式)师同时板书。
观察二:[出示课件:天平两侧不平衡(学生观察。
)
师:这种现象怎样用式子来表示呢?(生:)师同时把式子纸条帖到黑板上。
(可能两边相等;可能左边重;可能右边重)
师:哦,三种可能都有(课件展示三种情况的天平),你能把他们用数学式子来表示吗?(20+x =100,20+x>100,20+x<100)同时把式子帖到黑板上。
师:同学们说的很好,那你们观察这三个式子和其他的有什么不一样吗?(都含有未知数)同时师板书。
观察三:[出示课件:天平左边是一个100克空杯子,右边是100克砝码。
[课件展示:天平平衡] 。
观察四:[出示课件:如果水重x克,杯子和水共重100+x
100+x>200 100+x<300 100+x=250
师:好,同学们。
前面我们经过仔细的观察得到这些式子,现在能不能按一个标准把它们分类呢?
(3)问:那么,使天平平衡的条件是什么呢?(天平左、右两边的重量相等。
)天平的指针指在什么地方才能说明天平是平衡的?(指针必须指在刻度线的中央。
)
(4)教师强调说明:天平两边放上重量相等的物品时,天平就平衡。
反过来说,天平保持着平衡,就说明天平两边所放的物品重量相等。
引出课题并板书:方程的意义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 学生自主尝试解决。
师:下面请同学们把老师给你们准备好的式子拿出来,以小组为单位,经过讨论,把他们进行分类,好不好?(好)
[小组讨论]
2、分小组汇报。
(每组选派一名同学上前汇报分类的理由)
汇报交流
70<90,186÷x=3
70+x<90 350-y=100
7+ x>90 50+50=100 (按等式、不等式分类)
186÷x=350+50=100
350-y=100 70<90,
70+x<90
70+ x>90 (按是否含有未知数分类)
再让其他小组汇报,并说明理由。
3、师生共同整合。
师:刚才同学们选择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现在把含有未知数的式子再进行分类,应如何分呢?
[小组讨论]
小组汇报结果。
(按等式和不等式分类)生说,师课件操作。
师:现在我们来看,这些式子有什么共同点?(都含有未知数,都是等式)师:像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什么呢?(方程)
师: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方程的意义。
(师揭示课题,同时板书课题)
定义: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师:你会举几个方程的例子吗?
师:你能举一个有创意的例子吗?(3a+5=30)
师:刚才这些同学说的都是方程,你知道为什么吗?(再让同学说方程的意义)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师:刚才我们一起探讨了方程的意义,同学们也举出了很多方程。
现在老师这里也有一些,请同学们帮我判断一下。
1、下面哪些是方程?哪些不是方程?
① 35-χ =12 ( ) ⑥ 0.49÷χ =7 ( )
② Y+24 ( ) ⑦ 35+65=100 ( )
③ 5 χ+32=47 ( ) ⑧χ-14> 72 ( )
④ 28< 16+14 ( ) 9b-3=60 ( )
⑤ 6(a+2)=42 ( ) χ +y=70 ( )
2、张强也列了两了式子,不小心被墨水弄脏了。
猜猜他原来列的是不是方程?
(1)
(一定是方程)
(2)(可能是方程)
3、判断
(1)4.7x()
(2)0.5x=4是方程,不是等式()
(3)是方程的式子一定是等式()
(4)是等式的式子一定是方程()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师:今天我们学习到了什么?你用了哪些方法?有什么收获呢?
板书设计:
方程的意义
186÷x=3
100+x =250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350-y=100
教学反思:
在课堂教学中,方程意义的教学初步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在讨论等式和方程的关系时,学生能清楚的表达,指出哪些是方程哪些不是方程能说明自己的理由。
在知识渗透方面:当教师在天平放上未知重量的物体时,学生能自觉用字母表示求知数20+x=100;在讨论等式和方程的关系时,学生也能自己理解集合图的含义。
由此可见,学生的潜力是很大的,关键是看教师是否把握了合适的教学时机。
2015-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