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的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标的设计
摘要:教学目标是课堂的指挥棒,它设计的科学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着课堂的教学效果。
教学目标的设计存在着许多问题,科学设计教学目标应考虑哪些因素。
教学目标应包含那些内容。
关键字:教学目标问题因素内容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预期所要达到的最终结果。
实际上,教学目标是人们对教学活动结果的一种主观上的愿望,是对完成教学活动后,学习者应达到的行为状态的详细具体的描述。
它表达了学习者通过学习后的一种学习结果。
所以,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准绳和归宿,目标设定恰当与否直接影响教学环节的设计和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
在十几年的工作经验中我发现教师教学观念不同、对教材的理解不同以及学生水平的差异,确定的教学目标会大相径庭。
随着课改的渗透,大多数教师的教学目标设计都体现了一定的层次性,教师能从知识、能力和情感三方面来描述教学目标,有的教师能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增加学习策略目标和文化意识目标的内容,体现了目标的设置是以课程标准为依据的理念。
但课堂教学目标设计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目标陈述的笼统性、模糊性、和不可测性。
教师在对教学目标的描述中经常用到:“具有···知识”,“掌握···用法”,“领会···”等模棱两可的、可随意解释的行为。
人们无法直接观察到表述所涉及的那些心智过程中的构成物,人们看不到
“领会”,也观察不到“具有···知识”,因而会对这些术语产生歧义。
请看下面的案例:
课题:《牛津初中英语》8A Unit 3 Vocabulary A Day Out
知识目标:
1、掌握四会单词:maple leaf beautiful, 二会单词:
hike;
2、了解北京的几个旅游景点,eg, the Summer Place, the
Palace Museum, Tiananmen Square;
3、了解和掌握一些常见的交通工具名称,能根据不同的需
要选择合适的交通工具。
在上述目标设计中出现了“了解”、“掌握”、“运用”等对教学目标陈述的动词。
这些动词的解释太具开放性,并且难以测量。
(2)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混淆。
有的目标设计的条理性不够,将几种目标混杂在一起,分不清哪是知识目标,哪是能力目标或情感目标。
课题:Autumn Festivals 知识目标:
1、能够用英语准确说出中秋节和感恩节的英文及它们的日期;
2、能够列举出 5-6 个与中秋节相关的单词、词组和句子;
3、能够在整理有用信息后,至少用 5 句话归纳出两个节日的相似点和不同点。
知识目标主要围绕语音、词汇、语法、话题等内容展开,而技能目标则是描述学生学习后“能做什么”,是在有一定语言知识做支撑
的前提下,在听、说、读、写等技能方面的提高。
此目标中列点一和列点二都是围绕词汇和句子进行的,属于知识目标的范畴,但列点三用了“整理”和“归纳”这样的行为动词,是基于知识基础上的一种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体现,应列入到“技能目标”中。
(3)目标陈述的单一性、非全面性。
有的教学目标的确定不够全面,只考虑语言知识目标,对能力、情感、学习策略、文化意识等目标缺乏考虑。
《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习策略是提高学习效率、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保证,文化意识是得体运用语言的保证。
他们和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共同促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
(4)情感目标表述牵强,不具有本节课的特性案例:
课题:What colour is it?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身边事物的良好习惯,做个“有心人”。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培养良好的竞争意识。
此目标的问题在于它是一把万能锁,放诸各学科皆可用,语文学科能套用,数学、物理、化学学科也都可借用,它没有体现出本学科的特色,没有针对本课题关于颜色的话题反映出所要达到的情感倾向。
(5)缺少对标准和层次的表述案例:
课题:Merry Christmas 知识目标:
1、学习新单词:decorate, angel, stocking, traditional, hang etc.
2、总结有关圣诞物品的词汇。
3、会表达如何装饰圣诞树和心愿。
此目标可从两方面做一简单剖析。
从学习内容来说,词汇学习的标准可以分为好几个层面,如理解、认读、说出、听懂、拼写等;从学习者来说,每个班都存在好、中、弱程度不等的学生,但此目标没有对学习内容、学生程度和学习要达到的水平做出任何分层要求,势必会造成教无所依,学无所从,学后无所测的混乱局面。
要想实现真正的高效课堂就要提高教学目标设计的有效性,我们要考虑以下四个方面内容:
(1)教学目标要体现学生。
教学目标的完成者是学生,教师不能凭自己主观臆断设定教学目标,而是要在充分解读学生的基础上,从学生的角度考虑设计。
这里有两点需要我们关注:一是学生需要分析,二是换位思考。
在教学目标设计前,教师要全面了解、分析学生,包括他们的认知结构、认知特点、个性特征、社会背景、语言水平、语用能力等。
所有这些不是在教学设计时才去了解,应该靠平时的积累。
在教学目标设计时,教师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确保设计的教学目标是学生想完成的、能够完成的、应该完成的。
(2)教学目标要体现任务。
英语课程标准以学生“能做某事”的描述方式设定各级目标要求,也就是学生能够用英语完成各种各样的生活化任务。
因此,在设计一堂课的教学目标时,我们也应该考虑目标的任务化。
这类任务既来自学生的生活,又能整合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文化意识、学习策略和情感态度。
(3)教学目标要体现发展。
每一堂课都要让学生有收获、有发展。
这需要教学目标具有一定的难度,这个难度的把握需要教师认真分析学生的原有水平,同时还需要教师充分考虑学生的现有能力。
前者将直接影响教学目标难度的定位,即高于学生原有的水平。
低于或平于学生原有水平的教学目标是无效的。
后者将影响教学目标难度的高低。
这个难度必须控制在学生的能力范围之内,否则同样也是无效的。
假如超出学生的能力,教师就要考虑设置支架来降低其难度。
(4)教学目标要体现人文。
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在教学目标设计阶段就要考虑到如何让每个学生都有所发展、有所提高。
应该根据班上最后一名学生设计出基本目标,由此再考虑教学目标的开口,即“保底不封顶”,真正保证每个学生都能从自己原有水平和能力得到发展。
综上所述我认为恰当的教学目标应包含以下内容:
(1)新出现的重点、实用的词汇。
词汇包括单词、短语、习惯用语和固定搭配等。
(2)新出现的重要的句型结构及其交际中的用法。
了解和掌握其语言形式、表意功能及表达方式等。
(3)需要了解或运用的语言技能与策略。
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技能以及这四种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
(4)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文化意识等方面的影响。
情感态度指的是兴趣、动机、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等影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相关因素以及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祖国意识和国际视野。
总之,要真正发挥教学目标的有效作用,关键在于教学目标的有效设计。
教师在教学中要学会换位思考,将自己置身于学生所处的位置,并让学生去经历、感觉学习的过程,这样才能够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其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新课程教学问题解决实践研究(初中英语)蔡蓓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新课程课堂教学技能与学科教学(初中英语)朱晓燕徐俊仪世界知识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