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必须掌握的修辞手法(常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博雅资料——小学常见的修辞手法
★1、比喻:
就是打比方,是利用根本不同的两种事物之间的相似点作比的修辞手法。
基本结构:本体+比喻词+喻体。
作用: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的事物解说,即打比方,帮助人深入理解。
★2、拟人:
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思想、感情、活动,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作用: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有趣。
★3、夸张:
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夸张或缩小。
是一种对事物作"言过其实"的描述的修辞手法。
作用:提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
★4、排比:
把三个或以上结构和长度均类似、语气一致、意义相关或相同的句子排列起来。
作用:读起来感到琅琅上口,使文章的节奏感加强,条理性更好,更利于表达强烈的感情。
★5、设问:
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
(自问自答)作用:引起注意,启发读者思考;
★6、反问:
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问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问表肯定,只问不答,答案暗含在反问句中。
作用:加强语气,发人深思,激发读者感情,加深读者印象,增强文中的气势和说服力。
7、引用:
引用现成的话(成语、诗句、格言、典故等)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
作用:使论据确凿充分,增强说服力,富启发性,而且语言精炼,含蓄典雅。
8、对偶:
字数相等,结构相似或相近,表达相关或相反的意思。
常出现在"五言"
或"七言"古诗中,类似于对联。
例句: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头方悔读书迟。
描写手法一、描写按所描写的对象分为:
1、人物描写:
⑴外貌描写(肖像描写),对容貌、姿态、服饰的描写称之为外貌描写或肖像描写。
⑵.动作描写(动作描写),是通过对人物个性化的行动、动作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
⑶语言描写,是通过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来刻画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
⑷.心理描写,是通过剖析人物的心里活动(如内心感受、意向、愿望、思索、思想斗争等),挖掘人物的思想感情,以刻画人物形象内在性格特征的一种描写方法。
⑸.神态描写:是与外貌描写与区别的,神态描写是对人的面部表情进行刻画,可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2.景物描写
是指对人物生活环境中的自然景物和社会环境的描写。
不管是自然景物还是社会环境的描写,都必须有明确的目的,或借以交代背景,渲染气氛;或借以映衬人物的心情,烘托人物的性格,总之,都应该为表现主题服务。
3.场面描写
是对在一定时间和环境中以人物活动为中心的画面描写。
场面描写与景物描写不同,它是“动态”的,以人物活动为中心,能为人物展示出具有生活气息的场景,使读者如临其境,如见其人。
4.细节描写
是对人物的语言、动作、服饰及心理活动等细小环节或细微事件的描写。
写好人物一举手、一投足、一颦一笑的“细微末节”,可以撩开人物心灵的帷幕,使人物生动丰满起来。
如《我的老师》中:“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
”小小细节,廖廖数语,使读者感受到气氛是多么和谐轻松,老师是多么温柔敦厚
二、描写手法及其作用:
(一)景物描写的作用:
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为人物活动提供具体的背景
2:渲染气氛
3:烘托人物心理或烘托人物形象
4:铺垫,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二)、语言描写作用:
1:刻画人物性格
2:直接表现人物思想、品质和性格特点。
3:揭示人物的身分与社会地位
4:预示并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反映作品的主题与时代特点
(三)、心理描写作用:
1: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
2:塑造人物形象、刻画人物性格
3: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思想感情
4:深化作品主题
(四)、外貌描写的作用:
1:刻画人物性格
2: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
3:表现人物的身份、地位
(五)、动作描写和作用:
1:显示人物内心世界
2:刻画人物性格
3:表现变化的姿势、感情或者态度
4:创造生动的画面和活跃的场景
(六)、神态描写的作用:
1:表现人物内心世界
2:刻画人物性格,反应人物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