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红霉素老药新用途[权威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红霉素老药新用途[权威资料] 浅谈红霉素老药新用途
摘要:了解、开发、推广老药红霉素的新用途,达到药尽其用。
运用循证医学理论与临床观察的方法,探讨、考察红霉素的多种新用途。
关键词:红霉素;新用途;探讨
R978.1 B
红霉素的抗菌谱与青霉素近似,对革兰阳性菌,如葡萄球菌、化脓性链球菌、绿色链球菌、肺炎链球菌、粪链球菌、梭状芽孢杆菌、自喉杆菌、痤疮丙酸杆菌等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通过抑制蛋白形成中肽链的延长而抑制蛋白质合成。
迅速发挥抑菌作用[2]。
主要用于治疗肺炎、败血症、伪膜性肠炎、急性乳腺炎、多发性疖、痈和白喉等。
其作为抗幽门螺杆菌(Hp)效果最佳的药物品种之一,随着对Hp 感染和非胃肠疾病相关性研究的深入.其治疗性研究及实验性[3]。
1治疗哮喘
EM治疗哮喘,是因为它可抑制黏液分泌,抑制茶碱清除率,延长类固醇排泄时间,具有拟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样作用,可降低细胞色素P-450复合体活性,改善通气症状。
因此,有助于治疗呼吸道疾患,尤其对弥漫性细支气管炎哮喘有特效,在患者无炎症时用药同样奏效,故认为与抗感染作用无关[4]。
治疗方法:EM200mg,3次/d口服,连续口服10w。
用量相当于治疗感染症的半量。
2逆转癌细胞耐药性
肿瘤细胞耐药是化疗失败的重要原因。
EM在非毒性剂量下能逆转纤维肉瘤、白血病细胞对放线菌素D、阿糖胞苷及高三尖杉酯碱、柔红霉素Ara-C等的体外耐受,加入EM500
微克/毫升即可与抗癌剂竞争性结合p-糖蛋白,阻止后者流出细胞而高浓度聚集于肿瘤细胞内,使疗效增强。
3胆囊结石
目前认为,胆囊排空低下与成石有关,约半数胆石症伴有餐后胆囊排空障碍。
利用EM的促胆汁分泌和抑制胆汁淤积作用,治疗胆石症伴胆囊排空障碍者,日服EM0.5g,对胆囊动力缺陷有逆转作用。
4便秘
Hasler发现,EM对结肠粪便的转运具有推进作用,以0.25g,4次/d口服,连续8d,可增加患者的大便次数,缩短结肠运动时间。
可作为便秘患者的促结肠动力剂使用。
5胃排空障碍
EM常用为抗感染药物,新用途发现对糖尿病性胃轻瘫、腹部手术后恢复肠蠕动等胃肠功能障碍有效,得益于对胃肠运动有类似胃肠多肽蠕动素的作用,这可能是由于EM与蠕动素受体结合,充当蠕动素激活剂的作用,从而改善胃肠运动功能失调。
除用于糖尿患者严重胃轻瘫外,EM对Roux-y胃窦切除吻合及迷走神经切断术术后发生的胃排空延迟、癌症化疗后的恶心呕吐等有效,0.25g,服3次/d,饭后30min口服即可。
可增加患者食欲和体重,不影响排便,长期使用易于耐受,新生儿胃壅滞症每天用药5,10mg/kg,也有较好的效果。
6慢性特发性假性肠梗阻(CIIP)
应用EM3.5mg/kg静脉滴注,可使患者免受手术之苦。
对假性结肠梗阻(Ogilvic合征)引起的腹胀、腹痛以EM 0.5g,口服4次/d,可于24h内缓解病情,使肛门通气,一般10d痊愈。
7治疗痤疮
痤疮为青少年的多发病,目前缺乏理想药物。
鉴于其发病与皮脂分泌亢进、皮脂腺导管角化、导管内细胞增生等有关。
EM作用机制为:?抑制呼吸道粘膜的粘液和水分分
泌;?抑制中性粒细胞向呼吸道粘膜聚集,减轻由于持续感染状态及中性粒细胞等含有的弹性蛋白酶造成组织破坏,形成恶性循环而带来的不良作用;?抑制淋巴细胞活性及对巨噬细胞的作用。
8红斑性天疱疮
鉴于EM可抑制白细胞趋化及产生炎症反应的某些酶系,近年试用于本病。
日服0.9,1.2g,连用2,4w,配合外用糖皮质激素及EM软膏。
9治疗军团病
军团病系嗜肺性军团杆菌引起的一种以肺部病变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免疫功能低下者容易感染。
患者起病急,发热、厌食、全身不适和精神错乱,甚至休克。
EM 是首选治疗药物[5]。
?治疗方法:EM2-4g(儿童1月龄以上者每天按15mg/kg体重计算),加入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滴注,1次/d,疗程3w。
单用EM疗效不佳者,可并用利福平。
?疗效:一般用药2,3d症状明显好转,4d左右体温恢复正常。
10治疗旅游者腹泻
旅游者腹泻的病原菌包括病毒(如轮状病毒等),寄生虫(贾第虫、阿米巴)或细菌(沙门菌属、志贺菌属、弯曲菌属)等。
患者有厌食、不适、腹痛、水泻、恶心、呕吐和发热的症状。
采用EM治疗是最有效的首选药物。
治疗方法:红霉素0.5g,2次/d口服,疗程2,3d。
11治疗恶性腹水(MPE)
红霉素胸腔内注射可使胸膜产生局部化学性炎症,从而导致胸膜粘连,以达到治疗MPE的目的。
动物实验证实,胸腔注射EM后,MPE中的白细胞计数增加,胸
膜表面出现炎症和成纤维细胞增生。
1g红霉素溶入5%葡萄糖注射液30ml中,注入胸膜腔内,进行胸膜腔粘连治疗,总有效率为84.6%。
12治疗新生儿胃食管反流
将对经胃肠钡餐证实的胃食管反流新生儿患者60例分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
例。
两组均积极治疗原发病.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应用红霉素3,5m(kg?d)加l0%葡萄糖注射液20 ml,ivgtt,gd,连用3,10d;对照组不用红霉素。
结果:两组分别显效(2d内呕吐症状完全缓解)21例和3例;有效(5d内呕吐症
状完全缓)7例和8例;无效(5 d内呕吐症状无明显改善)2例和l9例;总有效率为93%和37%。
治疗组疗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1]。
13提高鼻肠喂养管盲插成功率
静脉滴注红霉素,可提高危重患者鼻肠喂养管盲插成功率[6]。
即将37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19例)给予乳糖酸红霉素250mg,ivgtt(先用注射用水溶解,再用生理盐水100ml稀释),对照组(18例)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ivgtt,均为20min滴完。
静脉滴注完成后10min,两组患者均经鼻盲插带导丝的8-F钨头(重垂)鼻肠喂养管,插管完成后30min患者取右侧卧位,盲插深度为鼻翼至耳垂再至剑突的距离加25cm。
插管完成后3h行床边X线造影腹部摄片(经鼻肠喂养管推注38%泛影葡胺10ml)以明确管端位置。
管端位于十二指肠降段或降段之后即确认为置管成功。
静脉注射红霉素组的置管成功率为58%(11/19),明显高于对照组置管成功率22%(4/18)。
参考文献:
[1]刘建设,邹大荣.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新生儿胃食管反流60例疗效观察[J].
儿科药学杂志,2003,9(5):59.
[2]程书权,李家印.红霉素的临床新用途[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90,
10(7):321.
[3]李世文,康满珍.老药新用途[M].3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371.
[4]任常陵.红霉素的作用机制与慢性呼吸道感染的基础疗法[J].日本医学介绍,1993,14(1):34.
[5]余国华,王衍福,李丽云.军团菌病[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1995(4):197.
[6]赵缓民,黄凌.静脉滴注红霉素提高鼻肠喂养管肓插成功率[J].新医学,2001,33(5):278.
编辑/孙杰
文档资料:浅谈红霉素老药新用途完整下载完整阅读全文下载全文阅读免费阅读及下载
阅读相关文档:牛磺熊去氧胆酸胶囊对慢性肝病疗效的临床观察护理干预对腹膜炎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作用分析卡维地洛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不同剂量药效探析环孢素结合雄激素并用造血生长因子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三种麻醉方式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西酮散外敷治疗软组织损伤115例疗效观察品管圈模式的优质护理在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探析社区高血压实施家庭护理的有效性观察剖宫产指征分析及降低剖宫产对策NT―proBNP在心力衰竭疾患中的临
床应用分娩时预防新生儿骨折的助产护理要点分析超声评价早孕与剖宫产瘢痕的关系半导体激光经鼻治疗小儿腺样体肥大疗效观察多排螺旋CT对胃肠道痉感谢你的阅读和下载
*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
本文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留言或者发站内信息。
我将尽快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