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北京市第十中学高三生物下学期期末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届北京市第十中学高三生物下学期期末试题
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下列与调查类实验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目测估计法对培养液中的酵母菌逐个计数
B.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
C.用黑光灯诱捕法调查蚜虫、跳蝻等昆虫的种群密度
D.用标记重捕法调查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而且身体微小的土壤小动物
2. 下列关于细胞学说及其建立的叙述,正确的项数是()
①细胞学说认为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
①细胞学说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的
①细胞学说主要是由施莱登和施旺提出
①细胞学说认同细胞是一个绝对独立的单位
A. 一项
B. 两项
C. 三项
D. 四项
3. 假基因是指基因组中与正常基因序列相似,但丧失正常功能的DNA序列。

人体细胞内的假基因形成有两种途径:途径①是复制过程中基因发生序列变化而失去原有功能;途径①是正常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经过反转录形成DNA片段,再插入基因组替换正常基因,并失去原有功能。

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与原来正常基因相比,假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一般不会改变
B.途径①形成的假基因由于丧失原有功能而不会遗传给下一代
C.途径①获得的假基因序列与原来的正常基因有差异
D.在生物进化过程中,假基因的存在有可能使生物更适应环境
4. 研究人员调查了8年间某养兔场种群数量的变化情况,并据此绘制了下图所示的λ值变化曲线,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决定种群密度的因素是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
B.第2~4年兔种群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
C.8年间兔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
D.第6~8年种群数量一直增长,但并非呈“J”型增长
5. 南瓜的果实白色(W)对黄色(w)为显性,盘状(D)对球状(d)为显性,这2对基因独立遗传。

下列不同亲本组合所产生的后代中,结白色球状果实最多的一组是()
A.WwDd×wwdd
B.WWdd×WWdd
C.WwDd×wwDD
D.WwDd×WWDD
6. 下列对生物学实验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鉴定蛋白质时,双缩脲试剂应先加A液,再加B液
B. 甘蔗是一种糖分含量很高的植物,是还原糖鉴定实验的理想材料
C.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时,蔗糖溶液浓度越高实验效果越好
D. 在研究镁是植物必需矿质元素时,可用蒸馏水和加镁蒸馏水进行对照培养
7. 以下最能反映健康人餐后6小时内血糖浓度变化趋势的曲线是
A. B. C.
D.
8. 组成染色体和染色质的主要物质是()
A. 蛋白质和DNA
B.DNA和RNA
C. 蛋白质和RNA
D.DNA和脂质
9. 枯草芽孢杆菌会分泌一种生物表面活性素,该物质在化妆品、医药和食品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其分子结构如图所示,各氨基酸残基用3个字母缩写表示。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物质由4种氨基酸组成,含有8个肽键
B.不同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的方式结合在一起
C.该物质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颜色反应
D.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可能决定该物质的生物功能
10. 通常新生儿出生后,由于所处环境温度比母体内低,甲状腺激素水平会上升。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会导致机体耗氧量和产热量都增加
B.甲状腺激素合成分泌后只运输给相应的靶器官、靶细胞
C.甲状腺激素含量降低会引起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增加
D.甲状腺激素与靶细胞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发挥作用后会被灭活
11. 下列关于糖类的化学组成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糖原是动物细胞的储能物质,
B. 淀粉是植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
C. 淀粉、纤维素和糖原的基本单位均为葡萄糖
D. 葡萄糖和果糖的组成元素都是C、H、O、N
12. 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所做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了()
A.DNA的双螺旋结构
B.DNA的复制方式
C.DNA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D.D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13. 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和稳态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淋巴、组织液与血浆相比,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和组织液中蛋白质含量较多
B. 血浆中蛋白质的含量大于无机盐的含量,故蛋白质对血浆渗透压的影响更大
C. 当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细胞代谢紊乱、酶促反应速率加快
D.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14. 果蝇是遗传学实验中常用的实验材料,如图甲是果蝇体细胞染色体图解(字母表示基因)及性染色体放大图,甲图中I片段为X、Y染色体的同源部分,II、III片段分别为X、Y染色体的非同源部分。

野生型果蝇(纯合子)的眼形是圆眼,某遗传学家在研究中偶然发现一只棒眼雄果蝇,他想探究果蝇眼形的遗传方式,设计了乙图所示实验。

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A.甲图中果蝇的基因型为AaX B Y,该果蝇的一个染色体组含有的染色体可以是II、III、IV、X、Y
B.X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遗传,有些与性别无关联
C.乙图所示实验中,若F2在雌雄果蝇个体中均有圆眼、棒眼,则控制圆眼、棒眼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D.若F2仅在雄果蝇中有棒眼,则控制圆眼、棒眼的基因一定位于X染色体的II区段
15. 下列关于生物学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叙述错误的是()
A. “一次施肥不能太多”,避免土壤溶液浓度过高,引起烧苗现象
B. “低温、干燥、无氧储存种子”,更能降低细胞呼吸,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C. “正其行,通其风”,能为植物提供更多的CO2以提高光合作用效率
D. “轮作”是利用了不同作物根系对矿物营养元素吸收的差异,从而避免土壤肥力下降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6. 下图是水稻种子从萌发到结种子完整的生活史过程中涉及多种植物激素的综合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赤霉素可以打破种子休眠,在种子萌发方面与脱落酸具有协同作用
B.在果实生长的调节中,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起协同作用
C.水稻的生长发育,在根本上是环境因子光照、温度等变化引起体内激素改变的结果
D.脱落酸水稻适应不良环境过程中起到调节作用
17. 如图所示为某绿色植物细胞内部分物质的代谢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图解中的①①两物质依次是H2O和O2
B. 图解中(二)(三)两阶段发生的场所都是线粒体
C.1分子丙酮酸经过(二)(三)两阶段可产生6分子水
D. 图解中(三)阶段产生的水中的氢最终都来自葡萄糖
18. 下图X、Y、Z是细胞中的三种化合物,X为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要的主要能源物质,Y、Z是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如果X被人的红细胞吸收,不需要消耗A TP
B.脂溶性物质可优先通过细胞膜扩散到细胞内部,与Y有关
C.细胞膜会被蛋白酶分解,说明组成细胞膜的物质中有Z
D.构成细胞膜的Y可以运动,而Z是静止的
19. 如图表示不同化学元素所组成的化合物。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①是某种大分子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则①是氨基酸或核苷酸
B. 若①是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则①是糖类
C. 若①是细胞中的储能物质,则①一定是脂肪
D. 若①是携带遗传信息的大分子物质,则①一定是核酸
20. 稻鳅共作就是在水稻田里放入泥鳅为主,虾、黄鳝、蚯蚓等为辅的自组织模式,形成“水稻护鳅,鳅吃虫饵,鳅粪肥田”的天然营养关系,体现了一田多收。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水稻与杂草因争夺共同的生活资源和空间而存在竞争关系
B. 泥鳅、虾、黄鳝、蚯蚓等促进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 “鳅粪肥田”实现了能量在该生态系统中的多级利用
D. 该共作模式减少了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21. 光学显微镜是中学生最常用的实验仪器,下图中7 mm、0.5 mm表示观察清楚时物镜与观察物之间的距离。

(1)图1中表示高倍物镜的是________。

(2)图2表示光学显微镜的一组镜头,目镜标有5×和15×字样,物镜标有10×和40×字样。

图3表示镜头
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

请据图回答:(方法规律提炼)
①显微镜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视野被相连的96个分生组织细胞所充满,若物镜转换为40×后,则视野中可观察到的细胞数为________个。

①在观察中,C与D的显微视野中比较暗的是________。

(3)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一位同学在观察酵母菌细胞时发现视野右上方有一中间亮的黑边圆圈,于是想将它移到视野中央仔细观察,换高倍镜观察前,要将黑边圆圈移动到视野中央,应将标本向________移动。

(4)下列选项是有关显微镜的使用步骤的,前一项是操作,后一项是目的,其中对应错误的是()
A.转动转换器:换用不同放大倍数的物镜
B.调节光圈:调节视野的大小
C.调节细准焦螺旋:调节物镜与玻片标本之间的距离
D.调节反光镜:调节视野的亮度
22. 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细胞内各种化学反应的介质,植物细胞的生命活动与细胞中不同形式的水的比值变化密切相关。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农民将新收获的小麦在阳光下晒,是为了除去部分______水后将其储存。

如果将晒过的种子再用火烘干,失去的主要是_______水,这样的种子_____(填“能”或“不能”)萌发。

将烘干的小麦种子点燃烧尽,得到的白色灰烬是__________.
(2)花生种子中含有大量脂质,为了观察花生子叶中的脂肪,常用_______染液对种子子叶切片染色,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______色的脂肪颗粒。

23. 在林中散步,常会见到阳光透过枝条和树叶在树下形成片片“光斑”。

就是这些不起眼的“光斑”,却是生活在林下的阴生植物的生命之光,它们在光斑的照射下会发生如图所示的气体变化。

(1)图中表示氧气释放速率的曲线是___________(选填“甲”或“乙”);由此可以判断,在第20秒时,叶肉细胞内的___________会大量生成,从而推动暗反应中___________这一生理过程的进行。

(2)第20秒至40秒内氧气的释放量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二氧化碳的吸收量,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同学突发奇想,欲通过提升光照强度来增加该植物的有机物积累量,你觉得是否可行?___________请尝试给出一个合理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 囊泡运输调控机制是指某些分子与物质不能直接穿过细胞膜,而依赖围绕在细胞膜周围的囊泡进行传递运输。

下图表示细胞通过形成囊泡来运输物质的过程,图中的①~①表示不同的细胞结构。

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若囊泡X内的“货物"为分泌蛋白,如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等,则与其合成和分泌有关的细胞结构是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囊泡,以及_______和__________。

科学家们常用_______法来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途径。

(2)若囊泡Y内的“货物”为水解酶,由此推测结构[①]是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

(3)该图显示,__________在囊泡运输过程中起重要的交通枢纽作用。

(4)①的膜上有核孔。

核孔的作用是_________。

25. 植物的激素调节是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重要方式,请回答以下相关问题:
①.如图为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植物不同器官的作用关系。

请据图回答:
(1)生长素的化学本质为____________,是由前体物质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变而来的。

(2)图中A点所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根、芽生长的效应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比较图中三条曲线,说明三种器官中对生长素最敏感的是_____________。

(4)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同一器官的作用不同说明了生长素的作用特点是_____________。

①.如图表示某实验小组利用玉米胚芽鞘探究生长素在植物体内运输方向的实验设计思路。

请据图回答
(1)实验一段时间后,甲→丁四组中的________________组空白琼脂块能检测到一定浓度的生长素,这是因为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是_________________运输,即只能由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

(2)为证明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上述运输特点,应选择甲→丁四组中_______________两组做对照实验。

①、某种植物种子经低温处理一段时间后,能够提早萌发。

在低温处理过程中,种子内的激素含量变化如图所示。

请据图分析:
(1)脱落酸对种子的萌发起________________作用。

(2)该曲线图表明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中,各种植物激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但是,激素的调节只是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一部分,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调控,激素调节和环境因素调节共同完成的。

参考答案
1. B
2. B
3. B
4. D
5. B
6. A
7. B
8. A
9. A
10. B
11. D
12. D
13. D
14. C
15. B
16. AC
17. CD
18. BCD
19. BD
20. ABD
21.
(1).乙
(2).6
(3).C
(4).右上方
(5).B
22.
(1).自由
(2).结合
(3).不能
(4).无机盐
(5).苏丹①
(6).橘黄
23.
(1).甲
(2).[H]和ATP
(3).二氧化碳(三碳化合物)的还原
(4).大于
(5).光合作用过程中氧气的释放量理应等于二氧化碳的吸收量,但在所给的时间段内,光反应已经结束而暗反应还没有结束,所以氧气的释放量会大于二氧化碳的吸收量
(6).在一定范围内可行
(7).因为该植物为阴生植物,适度提升光照强度可增加该植物的有机物积累量,但若光照过强可能会危及植物生存甚至杀死植物
24.
(1).消化酶
(2).抗体
(3).部分激素
(4).线粒体
(5).细胞膜
(6).同位素标记
(7).溶酶体
(8).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和细菌
(9).高尔基体
(10).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25.
(1).吲哚乙酸
(2).抑制、促进
(3).根
(4).具有双重性
(5).甲和丁
(6).极性运输
(7).乙和丁或甲和丙
(8).抑制
(9).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
(10).基因表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