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苏教版《史记选读》同步练习:4.1 孔子世家 Word版含解析.docx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专题 读其书想见其为人
——《史记》的理想人格
*
孔子世家
一、基础巩固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陬.邑(zōu ) 叔梁纥.
(hé) 匪兕.匪虎(sì) 稼穑.
(sè) B.翕.如(xī) 皦.
如(jiǎo ) 社稷.(jì) 关雎.
(suī) C.韶.武(sháo ) 一隅.
(yú) 讳.之(huì) 拜谒.
(jié)
D.一顷.(qǐng ) 弦.
歌(xuán ) 相诀.(jué) 唐虞.
(yú) 解析:B 项,“雎”读“jū”;C 项,“谒”读“yè”;D 项,“弦”读“xián”。

答案:A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请与孔子适.
周 适:到,往 B.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疾.
疾:弊病 C.小人穷斯滥.矣 滥:肆意妄为,漫无准则
D.如颜浊邹之徒,颇.
受业者甚众 颇:很,形容程度深 解析:D 项,“颇”应解释为“略微”。

答案:D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①祷于.尼丘得孔子 ②我于.
《易》则彬彬矣 B.①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 ②为人臣者毋以有.
己 C.①故.吴楚之君自称王 ②故.
所居堂弟子内 D.①足,则.吾能征之矣 ②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
弗复也 解析:A 项,①在,②对于;B 项,①同“又”,②与现代同义;C 项,①所以,②原来;D 项,均为连词,那么、就。

答案:D
4.下列各项与“予一以贯之”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 .弟子及鲁人往从冢而家者百有余室
B.君子病没世而名不称焉
C.人之不我信也
D.唯子贡庐于冢上
解析:C 项和例句都是宾语前置句。

A 项,定语后置句;B 项,被动句;D 项,状语后置句。

答案:C
二、阅读鉴赏
(一)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9题。

孔子迁于蔡三岁,吴伐陈。

楚救陈,军于城父。

闻孔子在陈蔡之间,楚使人聘孔子。

孔子将往拜礼,陈蔡大夫谋曰:“孔子贤者,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疾。

今者久留陈蔡之间,诸大夫所设行皆非仲尼之意。

今楚,大国也,来聘孔子。

孔子用于楚,则陈蔡用事大夫危矣。

”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

不得行,绝粮。

从者病,莫能兴。

孔子讲诵弦歌不衰。

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孔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子贡色作。

孔子曰:“赐,尔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曰:“然。

非与?”孔子曰:“非也。

予一以贯之。


孔子知弟子有愠心,乃召子路而问曰:“《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

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子路曰:“意者吾未仁邪?人之不我信也。

意者吾未知邪?人之不我行也。

”孔子曰:“有是乎!由,譬使仁者而必信,安有伯夷、叔齐?使知者而必行,安有王子比干?”
子路出,子贡入见。

孔子曰:“赐,《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

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子贡曰:“夫子之道至大也,故天下莫能容夫子。

夫子盖少贬焉?”孔子曰:“赐,良农能稼而不能为穑,良工能巧而不能为顺。

君子能修其道,纲而纪之,统而理之,而不能为容。

今尔不修尔道而求为容。

赐,而志不远矣!”
子贡出,颜回入见。

孔子曰:“回,《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

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颜回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

虽然,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夫道之不修也,是吾丑也。

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国者之丑也。

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孔子欣然而笑曰:“有是哉颜氏之子!使尔多财,吾为尔宰。


于是使子贡至楚。

楚昭王兴师迎孔子,然后得免。

5.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君子固.穷固:安定。

B.则陈、蔡用事
..大夫危矣用事:当权。

C.君子亦有穷.乎穷:困厄。

D.使.尔多财,吾为尔宰使:让。

解析:D项,使:假使。

答案:D
6.下列各组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孔子用于楚,则.陈、蔡用事大夫危矣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B.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C.赐,而.志不远矣
某所,而.母立于兹
D.人之.不我信也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解析:A项,第一个“则”,连词,表顺承,“那么”;第二个“则”,连词,表转折,“却”。

B项,第一个“乃”是副词,“就”;第二个“乃”是副词,“才”。

C项,两个“而”都是代词,“你的”。

D项,第一个“之”为助词,用在主谓间;第二个“之”是近指代词,“这”。

答案:C
7.下列句式特点与其他三项不同类的一项是( )
A .予一以贯之
B.安有伯夷、叔齐
C.吾何为于此
D.人之不我信也
解析:B 项是一般反问句,其他都是宾语前置句。

答案:B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陈国、蔡国大夫的所作所为都违背孔子的心意,且孔子又是贤人,因而当得知楚昭王要派人聘请孔子时,他们考虑到孔子入楚对己不利,就共同调发役徒将孔子围困在野外。

B.孔子一行被困在陈国时,粮食断绝。

随从一一饿倒,生命危在旦夕,就连被孔子称为最勇敢的子路这时也沉不住气了。

而孔子临危不忘义,处变而不惊,用自己的行为为他所倡导的士节写下了形象的注解。

C.子路、子贡对孔子“为什么受困在这里”的回答,虽然角度不同,但都对孔夫子之道表示质疑,表现了二人“穷”境之中的信仰危机,所以遭到了孔子的批评。

D.颜回认为正确的主张不被别人采纳,自己仍坚持下去,这才显出君子的修养。

颜回对孔子的回答,做到审时度势而又笃信其道坚守操行,正符合孔子“一以贯之”的思想。

孔子听了颜回的议论感到欣慰,许诺将来让颜回拥有许多财产,自己愿给他当管家。

解析:D 项,后半句是对原文“使尔多财,吾为尔宰”的误解,其中“使”是“假使”的意思。

全句意思是“假使你拥有许多财产,我给你当管家”。

答案:D
9.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君子能修其道,纲而纪之,统而理之,而不能为容。

(2)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国者之丑也。

解析:(1)修,修明;纲,名词用作动词,制定法度;纪,名词用作动词,整治;统,名词用作动词,建立道统;理,治理;为,被。

(2)道,学说;不用,不被采纳;有国者,治理国家的人。

答案:(1)君子能够修明自己的学说,制定法度来规范国家,建立道统来治理人民,但不能被世人接受。

(2)老师的学说已经很完善却不被采用,这是当权者的耻辱。

(二)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0~14题。

鲁定公问于.颜回曰:“子亦闻东野毕之.
善御乎?”对曰:“善则善矣。

虽然,其马将必佚。

”定公色不悦,谓左右曰:“君子固.
有诬人也。


颜回退。

后三日,牧来诉之曰:“东野毕之马佚,两骖曳两服入于厩。

”公闻之,越席而起,促驾召颜回。

回至,公曰:“前日寡人问吾子以东野毕之御,而子曰‘善则善矣,其马将佚’,不识吾子奚以知之?” 颜回对曰:“以政知之。

昔者帝舜巧.于使民,造父巧于使马,舜不穷其.
民力,造父不穷其马力,是.
以舜无佚民,造父无佚马。

今东野毕之御也,升马执辔,衔体正矣;步骤驰骋,朝礼毕矣;历险致远,马力尽矣,然而犹乃求马不已。

臣以此知之。

”公曰:“善!诚若吾子之言也。

吾子之言,其义大矣,愿少进乎?”颜回曰:“臣闻之,鸟穷则啄,兽穷则.
攫,人穷则诈,马穷则佚。

自古至今,未有穷其下而能无危者也。

”公悦,遂以告孔子。

孔子对曰:“夫其所以为颜回者,此之类也,岂足多.
哉?”
(选自《孔子家语·颜回》)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君子固.
有诬人也 固:原来 B.昔者帝舜巧.
于使民 巧:灵巧 C.是.
以舜无佚民 是:此,这 D.岂足多.
哉 多:称赞
解析:B 项,“巧”是“擅长”的意思。

答案:B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 鲁定 于颜回 楚 陈 于
B. 子亦 野 之善 乎 去 而老子 之
C. 穷则 则 下 臣 子 焉
D. 舜不穷其民 文王其 能为此也
解析:A 项,都是介词,前一个为“向”,后一个为“在”。

B 项,前一个是结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后一个是代词,他。

C 项,“则”都是连词,可译为“就”。

D 项,前一个是代词;后一个是副词,加强反问语气。

答案:C
12.下列对鲁定 由“不悦”转而为“悦”的原因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颜回的话在政事方面给鲁定 以有益的启示。

B.颜回能 正地评价 野 的驭术。

C.颜回详尽地分析了“马穷则佚”的原因。

D.颜回准确地预测了 野 “马将佚”。

解析:从文中不难看出,A 项陈述的是中心。

答案:A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 .鲁定 开始认为颜回对 野 有偏见,后来,在掌管畜牧的官员的进谏下,他改变了自己的看法。

B.颜回认为 野 的驭马技能虽然比较高明,但他同造 一样,都远未达到尽善尽美的境地。

C.颜回认为,不管是驭马,还是使民,都要持之有方,否则就会产生严重的后果。

D.鲁定 心悦诚服地向孔子转述了颜回的话,孔子分析了颜回之所以成为颜回的心理原因。

解析:A 项,“在掌管畜牧的官员的进谏下”转述有误,应该是听了掌管畜牧的官员的汇报,证实颜回判断的正确后,通过深入的对话“改变了自己的看法”。

B 项,错误在于“他同造父一样”,这里是说他不能像造父那样“不穷其马力”。

D 项,错误在于“孔子分析了颜回之所以成为颜回的心理原因”,应该是孔子分析了颜回有这方面的认识能力。

答案:C
1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之,越席而起,促驾召颜回。

(2)不识吾子奚以知之?
(3)自古及今,未有穷其下而能无危者也。

解析:(1)“越席”“促驾”分别为“离开坐席”“立刻备车”义;(2)“奚以知之”是宾语前置;(3)“穷”为使动用法。

答案:(1)鲁定 听说了这件事,离开坐席站起来,立刻备车召颜回回来。

(2)不知道先生凭什么知道这件事呢?
(3)从古到今,没有听说使他的臣民陷入困境而国家没有危险的啊。

参考译文:鲁定公问颜回说:“先生你也听说东野毕擅长驭马吗?”颜回回答说:“擅长是擅长。

尽管如此,他的马将来一定会逃走。

”定公面色不高兴,对左右随从说:“君子也会
有说谎的。


颜回退出。

过了三天,饲马人来陈述说:“东野毕的马逃走了,两匹骖马拉着两匹服马进了马厩。

”鲁定公听说了这件事,离开坐席站起来,立刻备车召颜回回来。

颜回到了,定公说:“前两天我向先生您询问东野毕驭马,先生您说‘擅长是擅长,但是,他的马将来一定
会逃走’,不知道先生凭什么知道这件事呢?”颜回回答说:“凭治理国家可以知道。

从前帝舜擅长管理百姓,造父擅长驭马。

舜不穷尽百姓的力,造父不穷尽马力。

因此舜没有逃亡的百姓,造父没有逃跑的马。

现在东野毕驭马,登车执辔,正体端坐;急速驾驶,不顾朝礼;经历危险的地方,长途奔跑,马力用尽了,然而还不停地苛求马。

我凭这知道。

”定公说:“对!的确像先生你所说的那样。

先生的话,意义很大啊,能进一步论述吗?”颜回说:“我听说,鸟急了就会乱咬,兽急了就会乱抓,人急了就会叛乱,马急了就会逃跑。

从古到今,没有听说使他的臣民陷入困境而国家没有危险的啊。

”定公很高兴,把这件事告诉孔子。

孔子回
答说:“他之所以是颜回,就是这样,不必称赞!”
三、语言表达
15.仿照下面句子再写两句话,要求句式一致,内容和表达合理。

例句:有勤,才有了孔子“韦编三绝”的佳话,也才有了世界文化史上十大名人之一的美誉;有勤,;有
勤,。

解析:例句的句式特点是“有勤,才有了……,也才有了……”,前后两个分句一是做法,二是成就。

答案:(有勤,)才有了祖逖 鸡起舞的美谈,也才有了雄才大展、北伐报国的伟业(有勤,)才有了曹雪芹“批阅十载,增删五次”的壮举,也才有了世界文学史上不朽名著《红楼梦》的诞生
16.(2014·四川高考)为展示“走进汉字历史,探究字形变化”的研究性学习成果,请给下面
的《汉字字形演变表》配写一段说明性文字,介绍汉字字形的演变特点。

要求:①至少答出两个特点;②语言准确、简明、连贯;③不少于40字。

汉字字形演变表
解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要求就图表中的内容进行概括说明,得出结论。

根据表
格中的静态信息,明确表格要素。

根据动态信息,明确汉字字形在不同时间里呈现的规律性变化的整体趋势特点。

就汉字本身来讲,其演变规律主要有两点,一是象形程度逐渐变弱,二是笔画逐渐减少且变平直。

抓住这些特点,用合适的手法,按要求将其表述出来。

答案:汉字演变具有象形程度逐步减弱、字形由繁到简的特点。

从“鱼”“马”等字看,小篆及之前的汉字与图画相关,象形性强,笔画繁复;之后象形程度减弱,字形逐步简化。

经典语录
1、最疼的疼是原谅,最黑的黑是背叛。

2、我有没有跟你说过爱是我不变的信仰,我有没有告诉过你爱就是永远把一个人放在心上。

3、我们生活在同一个温暖的水域,也许偶尔会被水草缠绕,但因为彼此温暖的呼吸,相信都不会是死结。

如果我说我爱你,我一直爱你,不知道你会不会相信?
4、恋爱就是这么突如其来的一件事,从开始到慢慢进行,每一个细节都不可思议百转千回。

5、爱情只是宿命摆下的一个局。

6、幸福是什么。

幸福,是照射在脸上的温暖阳光,瞬间就成了阴影。

7、我独自守候着岁月的轮回,等待那千年的梦。

蓦然回首,青春的花,在那烟雨蒙蒙中遗失了心,却在这和煦阳光下找到了魂。

终于了悟了那埋藏已久的心。

于是,我轻轻的笑了。

8、人犹如深海里浮浮沉沉,一波一波的海水带着压力冲过来,要将自己深深地淹没,再淹没。

9、爱情如果只剩下同情,就算回到身边,又有何意义?
10、友情其实和爱情一样,很多的时候,距离才可以让彼此懂得。

11、爱一个人不是要拥有他,只要在远方默默地注视他,也就心满意足。

12、有一种隐忍其实是蕴藏着的一种力量,有一种静默其实是惊天的告白。

13、孤单不是与生俱来,而是由你爱上一个人的那一刻开始。

14、结婚时,会说“我愿意”。

愿意什么呢?不是愿意爱你,而是愿意只爱你。

不是愿意和你在一起,而是愿意只和你一起。

不是愿意得到你,而是愿意为你而放弃别人。

不是愿意接受幸福,而是愿意给你幸福。

这句“我愿意”,是个天大的承诺,代表唯一、忠诚和责任……你愿意么?
15、希望的未来那么遥远,不想面对的将来总是不期而遇,对未来抱有不切实际幻想,以及对未来残酷认识不足,使人产生上面判断,对影响未来主要因素的变化判断准确,就能把握事物未来结果,采取行动应对,能使未来向好,既便困难到来,也会有所准备使损害最小,应对未来有效手段是立足当下,采取行动。

16、一句我等你,不知道需要多大的勇气。

它远比我爱你三个字,更需要勇气。

不是每个人你都愿意等待,也不是所有人都值得你去等待。

一句我等你,包含了很多的无奈,心酸,苦涩。

或许是爱不到,或许是不能爱,无论怎样,我等你这个承诺,远比我爱你更动听。

可是有多少的爱情经得起等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