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02
测量学 测设的基本工作
![测量学 测设的基本工作](https://img.taocdn.com/s3/m/035aeab5aef8941ea76e05ad.png)
建筑之家
2020年5月5日星期二
建筑之家
2020年5月5日星期二
2)精密方法 当测设精度要求较高时,用检定过的钢尺, 经纬仪定线。可按设计水平距离D,经尺长、温 度和倾斜三项改正数,求出地面上的应测距离L。
如图,通过三 项改正,AB 两点间需丈 量28.033米, 其水平距离 才正好是 28.000米。
极坐标测设算例
数据、D。
解: XJK=XK-XJ=+244.092
YJK=YK-YJ=- 39.637
XJP=XP-XJ=-52.110 YJP=YP-YJ=+63.775
J
XJ=502.110 m
D 52.1102 63.7752 82.357mYmJ=496.225
D
P
JK
tg1
39.637 244.092
建筑之家
2020年5月5日星期二
1、直角坐标法(多用于建筑物轴线的放样)
(一).直角坐标法
◆现场有控制基线,且待测设的轴线与基线平行。
A
①
B 72.000m(检核)
X=698.000m Y=832.000m
X=650.000m Y=760.000m
②
待建房屋
50.000m 50.000m
60.000m
10.2 测设的基本工作
二.设计角度的 测设
二.测设已知水平角
已有:测站A、后视方向B 已知:水平角数据(设计已知)
定:C方向
1.一般方法放样角
(正倒镜分中法)
◆在A安置经纬仪; ◆盘左瞄准B,平盘读数b; ◆转动照准部至读数(b+),定C′; ◆盘右瞄准B,平盘读数b1; ◆转动照准部至读数(b1+),定C″; ◆取C′、C″之中间位置得C,则:BAC=
J 第十章巷道施工测量
![J 第十章巷道施工测量](https://img.taocdn.com/s3/m/e58cf837011ca300a7c3901b.png)
9/23/2019
25
9/23/2019
26
在锚杆上安置指向仪与调节光束的步骤。
1) 用经纬仪在巷道中标设三个以上中线点,如A、B、C三点, 并在中线垂球线上标出腰线位置。B、C两点间距为30~ 50m.
2) 在安置指向仪的中线点处顶板上按一定的尺寸固定四根锚 杆,再将有长孔的两根角钢按在锚杆上。
每组腰线点不得少于3个,点间距 应大于2m 位置:腰线通常标设在巷道的一帮 或两帮上,离轨面1m或1.5m。
不论采用哪种数值,全矿井应统一,以免造成差错。
9/23/2019
13
10.2.2 平巷用水准仪标定腰线
水准仪 <8°
半圆仪
次要平巷
在巷道中已有一组腰线
点1、2、3,巷道的设计 坡度为i,需向前标设一 组新的腰线点4、5、6。 组间距一般为30m左右。
1、检查开切点A是否移位,若发现A点已移位,则应 重新标定A点。
2、经检查确认A点未移位或重新设置后,将仪器安 置在A点上。盘左标定β角,并沿视线方向在新巷道 内标出2′点,再用盘右标出2″点,取它们的中点2作 为中线点。
3、为了避免差错,应重新用一个测回测β角,作为 检查。
所测角值与标定角值之差应在1′以内,若超限则
中线:巷道水平投影的几何中心线
作用:指示巷道水平面内的掘进方向
给中线:将图纸上设计好的巷道标设到实地,指导掘 进方向和位置,边掘边标,不断向前
中线点应成设置,每组不得少于3个,点间距离不小 于2m为宜,最前面的一组中线点距掘进头的距离一般 不应超过30-40m
9/23/2019
5
10.1.1标定巷道开切点和掘进方向
9/23/2019
14
数字测量 第10章 测设的基本工作
![数字测量 第10章 测设的基本工作](https://img.taocdn.com/s3/m/1b670083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4293a10.png)
A
B' B B''
5
10.1.1 已知水平角的测设
– 具体步骤
(1) 首先在O点安置经纬仪或全站仪(对中、整平),盘左瞄准A点,读取水平度 盘读数为a1,转动照准部使水平度盘(2) 盘右位置再瞄准A点,读数为a2,转动照准部使水平度盘读数为 A (a2+β),在地上沿视准轴方向标定B"点。 (3)如果B′和B"不重合,则取B′与B"的中点B,并将该点 标定至实地。 (4)再用测回法测量∠AOB,若实测水平角与 β值之差符合要求,则∠AOB为测设的β角。a
β
B' Ob
B
B''
2024/5/6
6
10.1.1 已知水平角的测设
A
– 测设精度要求较高时采用
– 已知条件:
• 方向:OA • 测设角度:β
β'
β
D
B'
O
Δβ'
δ
– 具体步骤
B
(1) 用一个盘位测设 β′ 角 (B′)
(2) 用测回法观测∠AOB′ 多个测回 (β′)
(3) 测量OB′距离 (D) (4) 计算OB′方向上B′点的垂距改正值 (δ )
– 同样精确瞄准B点棱镜中心(棱镜高v),测得斜距及竖直角,可得B点高程HB′:
– 联合式(10-3),(10-4)可得:
– 将HB′与设计高程HB高差计算出来,根据实地情况指挥放样设计高程HB即可。 这种方法放样无需量测仪器高,故称无仪器高全站仪放样法。
2024/5/6
16
10.1.3 设计高程点的测设
– 用以上方法进行高程放样时,当测站与目标点之间的距离超过150m时,以上高 差就应该考虑大气折光和地球曲率的影响,即:
施工测量的基本知识
![施工测量的基本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b701d9bfeefdc8d376ee32ab.png)
2.精密方法放样角
先用一般方法测设出C1点,定点时 仅用盘左或盘右,然后用测回法精 确测量出∠BAC1,设为β1 ,计算差 值∆β= β- β1。 计算改正支距δ=L ∆β/ρ
例:已知AC1=85.00米,设计值=36°, 设测得1=35°59′42″, 计算修正值C1C 。
解:=-1=18″ C1C=85×tan0°0′18″=0.0074m=7.4mm
水平视线高 Hi=HA+a=24.376+1.534=25.910m ◆2调B5.点0整0应B0尺读=0高数.9度1b,0=m至H读i-H数Bb==205.910时- ,沿尺底做标记即设计标高HB。
高程的传递放样:
◆待测设高差较大,用钢尺代替水准尺。 ∵ hAB=HB-HA=a1-(b1-a2)-b2 b2=(a1-b1)+a2-hAB
AP
arctan
YP XP
YA XA
AP AB
DAP (X P X A )2 + (YP YA )2
2.测设 (1)用经纬仪测设,用钢尺测设D,得P点设计位置。
(2)用全站仪测设
◆预先将已知点及测设点的坐标输入全站仪; ◆在现场安置全站仪,调出已知点坐标数据,进
行后视定向。 ◆调出测设点数据,进
◆准备工作 (1)建立健全组织和制度; (2)核对图纸、检查数据; (3)实地踏勘,选择测设方法; (4)编制测设详图,计算测设数据; (5)测量仪器的选择、检验和校正。
第二节 测设的基本工作
测设三个基本量(三要素)D、、H
一.已知水平距离的测设 二.已知水平角的测设 三.已知高程的测设
一、已知水平距离的测设
已有:测站点A 已知:AB间距
定:B点
施工测量的基本方法
![施工测量的基本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4bcae70d4d8d15abf234eab.png)
第10章施工测量的基本方法本章提要本章主要介绍:①施工测量的目的、特点、精度及组织原则;②施工控制测量,即建筑基线、方格网等的放样方法;③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④点的平面和高程位置的放样方法;⑤圆曲线及其放样方法。
§10。
1 施工测量概述地形图的测量工作是以地面控制点为基础,测量出控制点至周围各地形特征点(简称测点)的距离、角度、高差以及测点与测点间的相互位置关系等数据,并按一定的比例将这些测点缩绘到图纸上,绘制成图。
施工测量也以地面控制点为基础,但却是根据图纸上的建筑物的设计尺寸,计算出各部分的特征点与控制点之间的距离、角度(或方位角)、高差等数据,将建筑物的特征点在实地标定出来,以便施工,这项工作又称“放样"。
施工测量所采用的方法基本上与测图工作所用的方法一致,所用测量仪器基本相同.为了避免放样误差的积累,施工测量必须遵循“由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细部”的组织原则。
由于施工测量的目的和内容与测图工作不完全一致,有其自身的特点,因此,施工测量的基本方法与测图方法也不完全一样,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10。
1.1 施工测量的目的和内容施工测量的目的与一般测图工作相反,它是按照设计和施工的要求将设计的建筑物、构筑物的平面位置在地面上标定出来,作为施工的依据,并在施工过程中进行一系列的测量工作,以衔接和指导各工序之间的施工.施工测量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中。
从场地平整、建筑物定位、基础施工,到建筑物构件的安装等工序,都需要进行施工测量,才能使建筑物、构筑物各部分的尺寸、位置符合设计要求。
其主要内容有:①建立施工控制网。
②建筑物、构筑物的详细放样.③检查、验收。
每道施工工序完工之后,都要通过测量检查工程各部位的实际位置及高程是否与设计要求相符合。
④变形观测。
随着施工的进展,测定建筑物在平面和高程方面产生的位移和沉降,收集整理各种变形资料,作为鉴定工程质量和验证工程设计、施工是否合理的依据。
10。
10 测设的基本工作
![10 测设的基本工作](https://img.taocdn.com/s3/m/62400b19fad6195f312ba6b9.png)
10.3 设计坡度线的测设方法
在修筑道路、敷设排水管道等工程中,要测设设计时所 指定的坡度线。设A、B为设计坡度线的两端点,已知 A点的设计高程为HA,设计坡度为iAB=-1%,则B点的 设计高程为
H B H A iAB DAB H A 0.01DAB
为了施工方便,每隔一定距离d(一般为10m),打一木 桩,测设方法为倾斜视线法。当地面坡度小时采用水 准仪,坡度大时采用经纬仪。
各点测设后,按设计建筑物 的形状和尺寸检核角度和 长度误差,在允许范围内, 测设合格。
三、角度交会法:
在量距困难地区用两个水平角测设点位,但必须有第三 个方向进行检核,避免出错。
(1)坐标反算,求AP、BP、CP、AB、BC边的坐标方位角, (2)由相应的坐标方位角计算测设数据(水平角) i (3)用经纬仪定出P点概略位置,并打一个顶面积为10cm10cm的 木桩。 (4)由操作仪器者指挥,在顶面上标出AP、BP、CP的方向线, (5)上述三方向线理论上应交于一点,由于误差的存在,实际形成 一个示误三角形;一般规定:当示误三角形的最大边长不超过34cm时,取该三角形内切圆的圆心或角平分线的交点作为P点的最 后位置。 (6)为提高交会精度,交会角应在300-1500之间,最好近于900。
大型设备的基础施工时,不 仅要定出基础中心P的位 置,而且要定出通过基础 中心的纵横轴线,还需沿 方向线在基础中心的挖土 范围以外设置四个定位点 a、b、c、d,打小木桩, 以测设基础轮廓。
五、距离交会法:
由已知控制点A、B、C测设房角点1、2,先根据控制点的 已知坐标和房角点的设计坐标,反算测设数据(水平 距离),从已知点测设计算距离,相应两距离的交点 即为测设点;再量取两测设点间的距离与设计长度比 较,作为检核。
测量学 习题和答案 第十章 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
![测量学 习题和答案 第十章 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https://img.taocdn.com/s3/m/c157a4e4b0717fd5360cdcea.png)
第十章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1、什么是放样?放样的基本任务是什么?答:通过测量工作把设计的待建物的位置和形状在实地标定出来,叫做放样、测设或定位。
放样的基本任务是将图纸上设计的建筑物、构筑物的平面位置和高程,按照设计要求,以一定的精度标定到实地上,以便据此施工。
放样是设计和施工之间的桥梁。
2、放样与测定的区别是什么?答:(1)放样是测量的逆过程。
通常意义上的测量是对实地上已埋设标志的未知点用测量仪器进行观测,从而得到角度、距离和高差等数据;放样则是根据设计点与已知点间的角度、距离和高差,用测量仪器测定出设计点的实地位置,并埋设标志。
3、角度放样的方法有哪些,如何操作?答:(1)正倒镜分中法如图1所示,A、B为现场已定点,欲定出AP方向使β∠BAP,具体步骤如下:=将经纬仪安置在A点,盘左后视B点并读取水平度盘的读数a(或配制水平度盘读数为零),转动照准部使水平度盘读数为βb,式中正负号视P点在AB线的左方=a±图1 正倒镜分中法还是右方而定,左方为负,右方为正。
在视线方向上适当位置定出P1点;然后盘右后视B点,用上述方法再次拨角并在视线上定出P2点,定出P1、P2的中点P,则∠BAP就是要放样的β角。
(2)多测回修正法先按正倒镜分中法在实地定出P′点,如图所示。
以P′为过渡点,根据放样精度选用必要的测回数实测角度∠BAP′,取各测回平均角值为β′,则角度修正值 Δβ=β-β′。
将Δβ转换为P ′点的垂距来修正角值,垂距计算公式为:P A P P '⋅∆='ρβ式中,ρ=206265″,Δβ以秒为单位。
长度 AP ′可用尺概略丈量。
将P ′垂直于AP ′方向偏移PP ′定出P 点,则∠BAP 即为放样之β角。
实际放样时应注意点位的改正方向。
4、如何进行距离放样?答:距离放样是在量距起点和量距方向确定的条件下,自量距起点沿量距方向丈量已知距离定出直线另一端点的过程。
采用尺量法距离放样,当距离值不超过一尺段时,由量距起点沿已知方向拉平尺子,按已知距离值在实地标定点位。
测量第10 施工测量(基本测设、场地测量、建筑施工测量)习题
![测量第10 施工测量(基本测设、场地测量、建筑施工测量)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6336ca90c281e53a5802fff0.png)
第十章施工测量(基本测设、场地测量、建筑施工测量)单选题1、施工测量必须遵守的原则是(B)。
A.先部后控制B.先控制后部C.从基线到方格网D.从高程到平面2、下列关于施工测设精度要求说法正确的是(C)。
A.钢结构建筑物的测设精度要求低于钢筋砼结构建筑物B.民用建筑、非装配式浇灌施工建筑物的测设精度高于工业厂房、装配式建筑物C.高层建筑物的测设精度高于低层建筑物D.以上说法都不对3、下列关于施工测量基本思想的说法正确的是(B)。
A.明确定位元素,处理定位元素,测定点位标志B.检查定位元素,对定位元素进行处理,把拟定点位测定到实地C.注意环境结合实际,技术措施灵活可靠D.以上说法都不对4、施工测量的精度最终体现在(B)。
A.测量仪器的精确度B.施工点位的精度C.测量规范的精度要求D.观测者的技术5、施工测量的精度应根据(A)进行施工测量。
A.工程设计和施工的精度要求B.控制点的精度C.地形D.环境6、建筑工程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是(B)。
A.测图B.测设C.用图D.识图7、施工测量的内容不包括(C)。
A.控制测量B.放样C.测图D.竣工测量8、施工放样与测图相比,其精度要求(D)。
A.相近B.相同C.相对要低D.相对要高9、测量放线是(C)。
A.测量过程B.放线过程C.测图的逆过程D.测角与丈量过程10、施工测量应首先建立施工控制网,测设建筑物的主轴线,然后根据主轴线测设建筑物的(B)。
A.建筑基线B.细部点C.控制点D.高程11、施工控制网的精度要求决定于工程的性质,确定的基本原则是满足限差要求,一般为限差的(C)。
A.1/2B.1/4C.1/6D.1/812、施工放样的基本工作包括测设( A )。
A.水平角、水平距离与高程B.水平角与水平距离C.水平角与高程D.水平距离与高程13、测设的基本工作是测设已知的(B)、水平角和高程。
A.空间距离B.水平距离C.空间坐标D.平面坐标14、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是测设点的( A )。
施工测量方案
![施工测量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aa9c164c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9c.png)
施工测量方案
目录:
1. 施工测量方案概述
1.1 测量前准备工作
1.1.1 确定测量范围
1.1.2 准备测量工具
1.2 测量过程
1.2.1 进行实地测量
1.2.2 根据测量结果进行数据处理
1.3 测量报告撰写
1.3.1 形成数据报告
1.3.2 提出建议和改进方案
施工测量方案是指在施工过程中对相关的建筑结构、空间尺寸进行精确测量的方案。
在进行施工测量之前,首先需要明确测量的范围和目的,确定需要使用的测量工具,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在实际测量过程中,需要进行详细的实地测量工作,包括测量建筑物的尺寸、高度、角度等参数,同时要及时记录和整理测量数据,以便后续数据处理和分析。
根据测量结果进行数据处理后,需要撰写测量报告,将测量数据、分析结果以及建议和改进方案等内容形成报告,以便施工方和相关人员进行参考和实施。
总之,施工测量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保障施工质量和进度具有重要意义,是施工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仔细制定并执行施工测量方案,将有助于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施工测量现场基本工作
![施工测量现场基本工作](https://img.taocdn.com/s3/m/79f52c4c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c4.png)
施工测量现场基本工作施工测量现场的基本工作主要包括测角、测距和测高差。
这三个环节是保障施工精准度和质量的关键步骤,它们相互补充,共同确保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
测角是施工测量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测角,我们可以获取准确的角度信息,这对于确定施工方向和保证施工线条的直顺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无论是建筑物的主体结构,还是附属设施,都需要精确的角度数据来指导施工。
此外,测角还可以应用于工程监测,及时发现和纠正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偏差。
测距也是施工测量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测距主要用于测量两点之间的距离,这有助于精确计算施工所需的材料、人力和设备,从而确保施工计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在实际施工中,测距不仅可以应用于平面距离的测量,还可以应用于高程距离的测量,为施工提供全面、准确的距离信息。
测高差是测量两点之间的高度差,这对于确保施工场地的平整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在施工过程中,尤其是土方工程、基础工程等,需要密切关注高差变化,以保证施工质量和工程安全。
此外,测高差还可用于监测施工过程中地面的沉降和变形,为施工安全提供保障。
在具体操作中,我们需要根据工程需求和施工条件,灵活运用这些测量方法,确保施工质量和进度。
同时,现代科技的发展为施工测量带来了诸多便利,如全站仪、激光测距仪等先进设备的应用,为施工测量提供了更加精确、高效的支持。
然而,无论科技如何进步,测角、测距和测高差这三大基本测量原理依然不可或缺,它们将继续在施工测量领域发挥关键作用。
施工测量现场的基本工作——测角、测距和测高差,是保障施工质量和进度的重要手段。
只有做好这三个环节,才能为施工过程提供准确的指导,确保工程顺利完成。
在今后的施工实践中,我们应继续重视和强化施工测量工作,努力提高测量技术和水平,为我国建筑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
![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https://img.taocdn.com/s3/m/31819a0ea6c30c2259019eae.png)
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第二节放样的基本测量工作一、已知直线长度的放样例:某厂房主轴线AB的设计长度为24m,欲从地面上相应的A点出发,沿AC方向放样出B点的位置。
设所用的30m钢尺,在检定温度为20℃,拉力10Kg时的实长为30.005m,放样时的温度t=12℃,概略量距后测定两端点的高差h=+0.4m,求放样时的地面实量长度。
图9-1已知直线长度的放样1、各项改正数的计算2、放样长度的计算放样时,从A点开始沿AC方向实量24.001m得B点,则AB 即为所求直线的长度。
二、已知角度的放样1、一般方法(1)将经纬仪安置于O点,盘左度盘读数为零瞄准A点。
(2)松开照准部制动螺旋,转动照准部,使度盘读数为α时,沿视线方向在地面上定出点B′。
(3)倒转望远镜,以同样的方法用盘右测设一角值α,沿视线方向在地面上定出另一点B〞。
(4)取B′和B〞的中点B为放样方向,即∠AOB为要测设的α角。
图9-2已知角度放样的一般方法2、精确方法图9-3已知角度放样的精密方法(1)将经纬仪安置于O点;(2)用盘左放样角,沿视线方向在地面上标定出B′点;(3)然后用测回法观测∠AOB′若干测回,取其平均角值为′;(4)与设计角之差为;为了得到正确的方向OB,先根据丈量的OB′长度和值计算垂直距离B′B,即(5)过B′点作OB′的垂线,再从B′点沿垂线方向,向外(为负时)或向内(为正时)量取B′B定出B点,∠AOB即为欲测设的角。
三、已知高程的放样1、地面点的高程放样A为已知水准点,其高程为HA,B为欲标定高程的点,其设计高程为HB。
现将B点的设计高程HB测设于地面。
(1)在A、B两点间安置水准仪;(2)在A点立尺,读取后视读数a,计算B点水准尺上应有的读数b为:b=HA+a-HB(3)在B点上立尺,使尺紧贴木桩上下移动,直至尺上读数为b时,紧贴尺底在木桩上划一红线,此线就是欲放样的设计高程HB。
2、高程的传递图9-4已知高程的放样A为地面水准点,其高程已知,现欲测定基槽内水准点B的高程。
施工测量要点范文
![施工测量要点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5af716f7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05.png)
施工测量要点范文施工测量是指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对各种位置、尺寸、高程等进行准确测量的一项工作。
它是工程建设的基础,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质量和进度。
下面将介绍施工测量的主要要点。
1.确定测量目标:在施工测量之前,首先需要明确测量的目标是什么,例如测量土方量、测量墙面平整度等。
明确测量目标有助于测量工作的有序进行。
2.制定测量方案:在开始测量之前,需要制定详细的测量方案,包括测量方法、测量工具和测量控制点的位置等。
测量方案要有适当的灵活性,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3.设置控制点:施工测量需要在一定的控制范围内进行,因此需要设置相应的控制点。
控制点的设置要准确、稳定,以便后续测量的参考。
常用的控制点有基准点、控制线和控制桩等。
4.测量尺寸和位置:施工测量中最常见的任务是测量尺寸和位置。
测量尺寸时要选择适当的测量工具,例如测距仪、水平仪等。
在测量过程中要注意保持工具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测量位置时可以使用全站仪等设备进行定位,也可以使用简易的测量工具进行相对位置测量。
5.测量高程:在一些工程中需要对高程进行测量,例如测量地基的高程、测量建筑物的层数等。
测量高程可以使用水准仪进行,也可以使用全站仪进行。
测量高程时要注意水平的保持和测量值的准确性。
6.数据处理与校核:在施工测量完成后,需要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和校核。
数据处理包括计算、筛选、平差等步骤,以得到准确的测量结果。
校核是指对测量结果进行验证,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7.编制测量报告:测量完成后应编制测量报告,将测量结果详细记录下来。
报告中应包括测量目标、测量方法、测量数据和校核结果等内容。
测量报告是施工测量工作的总结和证明,对工程质量的评估和总结具有重要意义。
施工测量是一项复杂的工作,要求测量人员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在进行施工测量时,要充分考虑工程的特点和要求,合理选择测量方法和工具,并严格按照测量要点进行操作,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测量第10章 施工测量(基本测设、场地测量、建筑施工测量)习题
![测量第10章 施工测量(基本测设、场地测量、建筑施工测量)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5630f1682b160b4e767fcf90.png)
第十章施工测量(基本测设、场地测量、建筑施工测量)单选题1、施工测量必须遵守的原则是(B)。
A.先部后控制B.先控制后部C.从基线到方格网D.从高程到平面2、下列关于施工测设精度要求说法正确的是(C)。
A.钢结构建筑物的测设精度要求低于钢筋砼结构建筑物B.民用建筑、非装配式浇灌施工建筑物的测设精度高于工业厂房、装配式建筑物C.高层建筑物的测设精度高于低层建筑物D.以上说法都不对3、下列关于施工测量基本思想的说法正确的是(B)。
A.明确定位元素,处理定位元素,测定点位标志B.检查定位元素,对定位元素进行处理,把拟定点位测定到实地C.注意环境结合实际,技术措施灵活可靠D.以上说法都不对4、施工测量的精度最终体现在(B)。
A.测量仪器的精确度B.施工点位的精度C.测量规范的精度要求D.观测者的技术5、施工测量的精度应根据(A)进行施工测量。
A.工程设计和施工的精度要求B.控制点的精度C.地形D.环境6、建筑工程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是(B)。
A.测图B.测设C.用图D.识图7、施工测量的内容不包括(C)。
A.控制测量B.放样C.测图D.竣工测量8、施工放样与测图相比,其精度要求(D)。
A.相近B.相同C.相对要低D.相对要高9、测量放线是(C)。
A.测量过程B.放线过程C.测图的逆过程D.测角与丈量过程10、施工测量应首先建立施工控制网,测设建筑物的主轴线,然后根据主轴线测设建筑物的(B)。
A.建筑基线B.细部点C.控制点D.高程11、施工控制网的精度要求决定于工程的性质,确定的基本原则是满足限差要求,一般为限差的(C)。
A.1/2B.1/4C.1/6D.1/812、施工放样的基本工作包括测设( A )。
A.水平角、水平距离与高程B.水平角与水平距离C.水平角与高程D.水平距离与高程13、测设的基本工作是测设已知的(B)、水平角和高程。
A.空间距离B.水平距离C.空间坐标D.平面坐标14、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是测设点的( A )。
工程测量课件-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
![工程测量课件-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https://img.taocdn.com/s3/m/68078c43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24.png)
1.視線高法:b應=Hi—HB Hi——視線高, Hi=HA+a, HA為已知點 HB為
得放點。 2.高程傳遞法:(P30圖2-8) HB=HA+a-d±1b-C1, +取上傳 –取下傳 高程點標定——木柱,牆或柱和橫板,可調螺絲
第三節 極座標和直角坐標法放樣點位
4.放樣的精度——隨建築材料,施工方法等因素而改變
材料:鋼→*毛石→土石方,立軸1/1000~1/2000,土石方 土10cm 施工 預製→現澆,螺栓→電焊
5.測量方案確定
——由允許總偏差,分配給施工測量的誤差
等影響原則 ——精度分析時未知數個數大於方程式個數的不定解情況,先按 等影響分配後,再按實現難易情況作調整。(取中誤 差的3倍為 允許誤差)
第二章 施工測量的基本工作
第一節 概述
1.施工測量——放樣,將設計好的資料在實地標出,作為施工依 據,故放樣對施工進度和品質影響重大
2.施工放樣準備: 建立測量控制網 熟悉圖紙找出幾何關係 現場分析及選擇測量方案
3.放樣方法:
平面放秤——極座標、直角坐標,距離交會,角度交會,方向線交 會
高程放秤——採用全站儀三角高程或水準測量 歸納為:角度距離和高程放秤
Uo為設計允許偏差, MF為分項中誤 差
第二節 測設的基本工作
施工放樣方法:一般放樣法,歸化放樣 法
一般放樣法——無多餘觀測的簡便人、 直接方法
歸化放法——先測放臨時點,測量計算 後歸化到精確位置,設永久標誌。
距離測設
一. 距離測設
1.一般放樣法 (1)鋼尺大量:考慮尺長改正,溫度改正、高差改正
當距離較長時應分段加密——標杆法,經緯儀直線法
建筑施工测量—测设的基本工作(工程测量)
![建筑施工测量—测设的基本工作(工程测量)](https://img.taocdn.com/s3/m/884c7b64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b373342.png)
(五)高程放样
1、高程测量基本原理
前进方向
➢ 四个数量:
后视尺
前视尺
后视——HA,a 前视——HB,b
➢ 在施工测量中,有时安置一次仪器,需测定多个地面点的 高程,采用视线高法就比较方便
2、 一般的高程放样
B点前视读数 应为:
后视读数 a=1.534
•HA=24.376m
前视读数 b=0.910
➢ 极坐标法是根据一个水平角和一段水平距离,测设点的 平面位置,
➢ 极坐标法适用于量距方便,且待测设点距控制点较近的 建筑施工场地
4、放样元素的计算 ✓ 计算测设数据:αAB和αAP ,
X
B
A
✓ 放样方法:将经纬仪安置于A点,
后视B点,顺时针方向拨角β定
出AP方向,然后沿AP方向量距离,D即得P点。 P
前视——HB,b
(四)点位测设的基本工作
1、平面点位的放样
已知距离的放样:从地面上一个已知点出发,沿给
定的方向,量出已知(设计)的水平距离,在地面
上定出另一端点的位置。
已知方向
水平距离D
•B •已知点A
已知方向
•已知点A
D D •B′ •B
2、已知角度的放样(定方向)
已知:测站A、后视方向B 已知:水平角数据(设计已知),
项目九 建筑施工测量
任务三 测设的基本工作
一、测设的基本工作 1、平面位置的确定(X、Y) 2、高程位置的确定(Z)H
二、概述
测定 测设
测定:测绘某一区域地球表面的地貌(山地 、丘陵等地表自然起伏形态)和地物(房屋、道 路、河流、桥梁等人工构筑物体)的位置,按一 定比例缩绘成各种地形图、专题图和工程图纸等 ,为各种工程建设的规划、设计、建设及质量评 估等提供技术和数据保障。
测量学第十章测设的基本工作
![测量学第十章测设的基本工作](https://img.taocdn.com/s3/m/fa09ff7b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801f01b.png)
为了防止由于桩点发生移动而导致P点测 设误差,可以在每条直线的两端各设置两个 桩点,以便能够发现错误。
六、全站仪坐标测设法
适用条件:
能用于多种情况,受天气和地形条件
影响小,可直接测设点位。
2
1
A B
全站仪坐标测设法
测设方法:
仪器安置于控制点A,以B点定向。 一人持反光棱 镜立在待测设点附近,用望远镜照准棱镜。
例:如图,欲测设水平距离AB ,所使用钢尺的尺长方程式 为:
lt = 30.000m + 0.003+1.2×10-5 ×30(t-20 C)
t = 5°C,
A
h = 1.2 m,
D = 60 m;
m
h =正: l
l D l0
0 . 003 30
60 0 . 006 m
为A点已知高程,HB为B点待 测设高程。
HA
钢尺悬挂在支架上,零端向 下并挂一重物。
在地面和待测设点位附近安 置水准仪,分别读数a1、b1和 a2。
由于:HB=HA+a-(b1-a2)-b2, 则 b2=HA+a-(b1-a2)-HB。
测设:当尺上读数为b2时, 在尺底画出设计高程HB的标 志线。
标定。
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测设已知水平距离、测 设已知水平角、测设已知高程。
§10.1 测设已知水平距离的方法
测设已知水平距离:从地面已知点开始,沿已知方向测设给定平距的工作。
根据测设精度要求不同,可分为一般测设方法 和精确测设方法。
根据测设采用工具不同,可分为钢尺测设方法 和光电测距仪测设方法。
使仪器置于测设模式,然后输入控制点和测设点坐 标;
按坐标测设功能键,全站仪显示出棱镜位置与测设 点的坐标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曲线元素 R—圆曲线半径
T
JD1
E
T
α—圆曲线转角
T—切线长 L —曲线长 E —外矢距 D —切曲差
ZY L QZ
α
YZ
JD2
A
α
R
O
2、计算
圆曲线半径R,由路线设计规划确定;
圆曲线转角α,由经纬仪测定。
T=R•tan(α/2)
L=R•α•π/180°
•
横断面施测的密度和宽度,应根据地形、地质情 • 况和设计需要而定。
•
• 一般应在百米桩和线路纵、横向地形明显变化处及曲线控 制桩处测绘横断面。在大桥桥头、隧道洞口、挡土墙重点 工程地段及地质不良地段,横断面应适当加密。
(二) 横断面方向的测定线路横断面方向,在直 线上应垂直线路中线;在曲线地段,则应与测点 处的切线相垂直。
1、偏角法
这是一种用极坐标确定点位的方法。此法是根据 偏角(弦切角)和弦长交会的方式来放样圆曲线。
测设时,将仪器安置在曲线起点ZY上,用极坐标法由偏 角Δ 及弦长d测设辅点。
弦长的计算:
d i 2 R sin
i
2
2 R sin i
d1 S1 2 R sin
对于右图有: 1
2
2 2
2 R sin 1 2 R sin 2 2 R sin
d 2 S 2 2 R sin d 0 S 2 R sin
2
偏角计算:
1 2 3
1
2
S1 2
2R
PB1
1 1
2 2
1 0 PB2
• 图的上部按比例绘出地面线及设计坡度线,注明沿线桥涵、隧道、车站等建 筑物的形式和中心里程,并注明沿线水准点的位置和高程。
四、线路横断面测量
横断面是指沿垂直线路中线方向的地面断面线。横断面测量 的任务,是测出各中线桩处的横向地面起伏情况,并按一定 比例尺给出横断面图。横断面图主要用于路基断面设计、土 石方数量计算、路基施工放样等。 • (一) 横断面测量的密度和宽度
R
φ φ
φ
O
2、切线支距法细部测设数据的计算
xi=Rsinφi yi=R(1-cosφi)
式中:φi=li•180/(R•π) li:细部点Pi 至原点的弧长; φi:li对应的圆心角; R:曲线半径
3、细部点测设方法
(1)在ZY点安置仪器,
瞄准JD,沿其视线 方向丈量 横坐标值xi, 得各垂足Ni;
2
2
1 2 0 PB3
n 1 YZ
1
2
1 n 0 2 2
n个
1
2
n
2
2
2
2
(用于检核)
偏角法的测设程序
1、将仪器安置于圆曲线起点ZY上,后视JD点,并将水平度 盘置于零,拨角∠PB1,在此方向上量取d1,得1点; 2、然后,再拨角∠PB2,钢 尺零点对准1点,以d为半径, 摆动钢尺到经纬仪方向线上, 得2点; 3、再拨角∠PB3,钢尺零点 对准2点,以d为半径,摆动 钢尺到经纬仪方向线上,得3 点;
(二)中桩高程测量
• 初测时中桩高程测量是测定 导线点及加桩桩顶的高程为 地形测量建立图根高程控制。 定测时,则是测定中线上各 控制桩、百米桩、加桩处的 地面高程,为绘制线路纵断 面提供资料。 • 1.中桩水准测量 • 中桩水准采用一台水准仪单 程测量,水准路线应起闭于 水准点,限差为 mm ( L 为水 准路线长度,以km计)。中 桩高程宜观测两次,其不符 值 不应超 过 l0 cm , 取位至 cm;中桩高程闭合差在限差 以内时不作平差。 • 中桩高程测量方法如图10-1 所示。
(三)线路纵断面图
• 按照线路中线里程和中桩高程,绘制出沿线路中线地面起伏变化的图,称纵 断面图。 • 线路纵断面图中,其横向表示里程,比例尺为1︰10 000;纵向表示高程,比例尺为
1︰1 000,它比横向比例尺大10倍,以突出地面的起伏变化。纵断面图上还包括线路 的平面位置、设计坡度、地质状况等资料,因此,它是施工设计的重要技术文件之一, 图中各项内容说明如下:
• 2.经纬仪测距法 • 经纬仪安置在中线点上,在横断面上地形变化处立标杆。 经纬仪照准标杆上仪器高标记读取竖直角,用皮尺量出 斜距。根据竖直角和斜距,绘出横断面图。该法工效高 且质量较好。 • 3.水准仪法 • 水准仪法是用方向架定方向,用皮尺量距,用水准仪测 高程,这种方法精度最高,仅适用于地形较平坦地段; 但只安置一次仪器,可以测各个断面。 • (4)光电测距仪法 • 用光电测距仪测量横断面,不仅速度快、精度高,测站 上仪器可以测多个断面。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视线长, 为防止各断面点互相混淆,应画草图,做好记录。
• 工程地质持征
填写沿线地质情况。
– 路肩设计标高 是设计路基的肩部标高。 – 地面标高 为中桩高程。 – 加桩 竖线表示百米桩和加桩的位置,数字表示至相邻百米桩的距离。 – 里程 表示勘测里程,在百米桩和公里桩处注字。 – 线路平面 它是线路平面形状示意图,中央实线代表直线段;曲线段向下 凸者为左转,向上凸者为右转,斜线代表缓和曲线,斜线间的直线为圆曲线。曲 线起终点的里程,只注百米以下里程尾数。 – 连续里程 表示线路自起点开始计算的里程公里数,短实线表示公里标位 置,下面注字为公里数,短线左侧注字为公里标至相邻百米桩的距离。
YZ里程=ZY里程+L
QZ里程=YZ里程-D/2
JD里程= QZ里程+D/2
例:设交点JD里程为K2+968.43,圆曲线元素T=61.53m,
L= 119.38m,D=3.68m,试求曲线主点桩里程。
JD -T ZY +L YZ -L/2 QZ +D/2 JD K2+968.43 61.53 K2+906.90 119.38 K3+026.28 59.69 K2+966.59 1.84 K2+968.43
返回
10.6 中线测设
• 放线工作完成之后,地面上已有了控制中线位置的转点桩 ZD和交点桩JD。依据ZD和JD桩,即可将中线桩详细测设 在地面上,这项工作通称中线测量。它包括直线和曲线两 部分,此节先介绍直线测设,曲线测设在前几节中已经介 绍。 • 中线上应钉设公里桩、百米桩和加桩。直线上中桩间距不 宜大于50 m;在地形变化处或按设计需要应另设加桩,加 桩一般宜设在整米处。 • 中线距离应用光电测距仪或钢尺往返测量,在限差以内时 取平均值。百米桩、加桩的钉设以第一次量距为准。中桩 桩位误差,按《测规》要求不超过下列限差: s 0 . 1 m,横向为10 cm。 • 纵向为 2000 • 式中, s——转点至桩位的距离,以m计。 • 定测控制桩——直线转点、交点、曲线主点桩,一般都应 用固桩。固桩可埋设预制混凝土桩或就地灌注混凝土桩, 桩顶埋入铁钉。
T
JD1
E
T
ZY L QZ
α
α
YZ
JD2
E=R(secα/2-1)
R
D=2T-L
A
O
3、 圆曲线的主点及其里程计算:
交点:路线的转折点即线路交点,用JD表示。 圆曲线主点包括:曲线起点ZY(直圆)点,曲线终 点YZ(圆直),曲线的中间点QZ(曲中)三 点.主点里程可根据交点里程和切线长度计算:
ZY里程=JD里程-T 计算检核:
图 10-1
表10-1 中桩水准测量记录
跨深谷的中桩水准测量
• 线路中桩水准测量,往往需要跨越深谷,如图10-2。为了避免因仪器通过 谷底的多次安置中产生的误差,可在测站1先读取沟对岸的转点2+200的前 视读数,然后以支水准路线形式测定谷底中桩高程;结束后,将仪器搬至测 站4读取转点2+200的后视 • 读数。为了削减由 于测站l前视距离长 而产生的测量误差, 可将测站4的后视 距离适当 • 加长。另外,沟底 中桩水准测量因为 是支水准路线,故 应另行记录。 • 当跨越的深谷较宽 时,亦可采用跨河 水准测方法。
(四)横断面测量的精度要求
• 《测规》规定,横断面检测限差如下:
• (五) 横断面图 的绘制
横断面图一般绘在毫 米方格纸上,为便于路基 断面设计和面积计算,其 水平距离和高程采用相同 比例尺,一般为1:300,如 图12-17。 横断面图最好采取现 场边测边绘的方法,这样 既可省去记录,又可实地 核对检查,避免错误。若 用全站仪测量、自动记录, 则可在室内通过计算绘制 横断面图,大大提高工效。
( 计算校核)
二、圆曲线主点测设
测设步骤如下:
T
JD1
E
T
1、仪器设置在 Y Y Z L QZ Z JD上,分别以 A和JD2定向, 自交点起 分别 α JD2 沿视线方向量 切线长T,即得 O ZY和YZ点; 2、后视YZ,拨角(180-α)/2,放样 外矢距E,得QZ. 注意:主点放样后,要用木桩标定点位,并注明里程。
•
(三)横断面测绘方法
• 横断面的测量方法很多,应根据地形条件、精度要求和 设备条件来选择。常用的方法: • 1.经纬仪视距法 • 经纬仪安置在中线上,用视距测出横断面上各地形变化 点的距离和高差。该法速度快、精度亦可满足路基设计 要求,尤其在横向坡度较陡地区,优点更明显,是铁路 常用的横断面测量方法。
(一)线路高程测量
• 铁路或公路新线的初测和定测阶段都要进行高程测量。它包括水准点高 程测量和中桩高程测量。 • (一)线路水准点高程测量 • 线路水准点高程测量现场称基平测量。它的任务是沿线布设水准点、施 测水准点的高程,作为线路及其它工种测量工作的高程控制点。 • 1.水准点的布设 • 定测阶段水准点的布设应在初测水准点布设的基础上进行。首先对初测 水准点逐一检核。其次,若初测水准点远离线路,则重新移设至距线路 l00 m的范围内。水准点的布设密度一般2 km设置一个,但长度在300 m以上的桥梁和500 m以上的隧道两端和大型车站范围内,均应设置水 准点。 • 水准点设置在坚固的基础上或埋设混凝土的标桩,以BM表示并统一编 号。 • 2.水准点高程测量 • 其测量方法与要求同初测水准点高程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