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如皋市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月考试题 苏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如皋市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月考试题苏教版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题。
(6分)
爱能包容大千世界,使千差万别、迥异不同的人hé xié地融为一个整体。
爱能 rong hu à隔膜的坚冰、抹去zūn bēi 的界线,使人们变得亲密无间;爱能化解矛盾芥蒂,消除猜疑、
和,使人间变得更加美好。
1.根据拼音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
(3分)
2划横线的句子有一个标点符号错误,应把标点改为标点。
(1分)
3. 将“憎恨嫉妒”两个词语按正确的顺序填在横线上。
(2分)
4.用课文原句填空。
(8分)
①,相伴过年华。
(葛天民《迎燕》)
②淮南秋雨夜,。
(韦应物《闻雁》)
③抽刀断水水更流,。
(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④___ _ ,小桥流水人家。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⑤塞下秋来风景异,。
(范仲淹《渔家傲》)
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孔子
⑦《池鹤》中写出诗人向往归隐田园的宁静生活,但是又可望而不可即的惆怅的诗句
,。
⑧刘禹锡《陋室铭》中的中心句是,。
5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 《紫藤萝瀑布》一文的题目令读者感受到紫藤萝盛开时壮观景象,同时也寓含有生命长河绵延无限之意。
B 《敬业与乐业》是梁启超的作品,文章告诉读者对待“业”必须保持“趣味”和“责任心”。
C 《海燕》是前苏联作家高尔基写的一篇散文诗,以象征为主要艺术手法,文中的“海燕”象征了席卷一切的无产阶级革命风暴。
D 唐朝的刘禹锡给他的陋室作铭,是要借陋室表达一种不慕荣利、安贫乐道的情怀。
6 班会课上,老师读了一则材料,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看法。
材料:语文班长、语文课代表、英语班长、体育班长……广州东山区某学校一个班中竟有九成学生都有大大小小的“官衔”。
该班班主任表示,希望通过竞争上岗的形式让更多的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工作,每个孩子都能得到锻炼的机会,同时也利于培养集体荣誉感和责任心。
(摘自《广州日报》)
听了这则材料之后,你的看法是什么?请阐述理由。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
二、阅读(40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7~8题。
(4分)
新晴
刘攽
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
惟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7.这是一首夏日即景诗,找出诗中富于季节特征的景物。
(2分)
答:
8.“偷开门户又翻书”一句中的“偷”字在《宋诗别裁》中为“径”字,你认为哪一个字好?请简要说明理由。
(2分)
答:
阅读短文《枯竹》,完成9—12题。
(14分)
枯竹
①我在北风呼呼的野外,遇见了它——一株枯竹,静静地斜卧在青翠的众竹前,像白发苍苍的垂暮老人,显得那么另类。
②竹仿佛是邻家的小哥哥,一直在我的童年里俊朗地挺立着,伴我走过懵懂无忧的童年。
③犹记得,小时候,雨后的春日里,我在竹林里咔嚓咔嚓地掰断少年般稚嫩的春笋,拿回家,母亲的巧手把它变成一盘鲜嫩的笋丝炒肉,令人食欲大增;燥热的夏日里,竹林间声声蝉唱送来阵阵清凉,我和一帮小伙伴举着小竹竿到竹林里捕蝉;秋日里,竹林里秋虫啁啾着告诉我它们的童年故事;冬天下雨的夜里,雨打竹叶发出清脆悦耳的沙沙声,像一首摇篮曲,伴我进入温暖的梦乡……悠悠岁月里回首,一株株绿竹在我的童年里摇摇曳曳,每一片竹叶,都依附着一件难忘的童年趣事。
④面前的这株枯竹,枝干枯黄,一身萧索,在踌躇满志、正值青春的众竹面前,是那么惹眼,禁不住引我遐思连连-----我仿佛见到了它的前身:某个雨后的春日早晨,它憨憨地从土里钻出头来,好奇地看着这个大千世界,抖落身上的旧盔甲,用力拔长。
宁静的夏夜它与清风交谈,与明月对望,它聆听夏蝉的歌唱,它知悉秋虫的心事,它也团结土壤,与寒风对抗。
⑤这株枯竹,也引发我对它后世的遐想:它化身为一支笛、一管箫,啸啸天籁游走于天地苍穹间;它是“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煮茶吟诗的高雅;它是竹篱上爬满牵牛花的田园;它是竹篮采野花、摘野菜的诗意;又或,它走进寻常百姓家,化身竹筷为烟火,化身竹竿为晾衣;再或,它成为农家灶膛里的柴火,化为一缕缕温暖的炊烟……
⑥它是陆游,“好竹千竿翠,新泉一勺水。
”它是朱熹,“坐获幽林赏,端居无俗情。
”它是刘禹锡,“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宜。
”它是王维,“。
”它是苏轼,“。
”它是郑板桥,“雪压不倒,风吹不折。
”
⑦枯竹,仿佛是走过盛年、走过无数人生风雨的垂暮老人,它不是走向生命的终结,而是走向了更高远的生命。
⑧…………
(选自《思维与智慧》2012第9期有改
动)
9.这篇散文以为线索,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4分)
10.下面诗句是从第⑥段中抽取出来的,依据文意,在下面横线处选择还原,只填序号。
选项:A.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B.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还原:它是王维,“。
”它是苏轼,“。
”(2分)
11 “枯竹,仿佛是走过盛年、走过无数人生风雨的垂暮老人,它不是走向生命的终结,而是走向了更高远的生命
......。
”请结合第⑤段,说说句中加点的“更高远的生命”是从哪两方面来表现的?(4分)
12 本文语言清新雅致,请赏析下列句子。
某个雨后的春日早晨,它憨憨地从土里钻出头来,好奇地看着这个大千世界,抖落身上的旧盔甲,用力拔长。
(4分)
阅读短文《跟自己比》,完成13—16题。
(10分)
①我们动不动就跟别人比,而且无所不比,比成绩、比结果、比地位、比职称、比权势、比财富等等,不一而足。
结果无非有两种:一种是自己强于别人,一种是自己弱于别人。
前者往往使我们变得愉悦、得意,甚至骄傲起来;后者往往使我们变得不快、郁闷,甚至燃起嫉恨之火。
也就是说,不管哪种结果,都会让我们变得不平静。
最可怕的是,在跟人比较中,我们丢失了自己。
②范仲淹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如果总喜欢跟人比较,这种境界就很难达到。
那么,我们到底该怎么做呢?在我看来,如果非要比较的话,那就跟自己比吧。
③桓公(桓温)年轻时与殷侯齐名,所以常常怀有竞争之心。
有一次,桓公问殷侯:“你与我相比,如何?”殷侯回答说:“我和自己打交道已经很久了,宁愿做我。
”这是《世说新语》中的一则故事。
元代学者黄元瑜用殷侯的答语来命名他的亭子,叫做“我我亭"。
看来,古人早已懂得把目光由外在事物转向自己的内心世界,即自我。
换言之,从自己身上找“答案”不愧为明智的做法。
因此,跟自己比,总算找对“对手”了。
④女作家乔叶说:“成长是一辈子的事情。
”我很赞同这个观点。
既然这样,那么每个人在不同时期的思想、行为等就会有差别。
去年的你跟今年的你、昨天的你跟今天的你、刚才的你跟现在的你……如果在它们之间用减法,结果往往不会是零,要么是负数,要么是正数。
也就是说,你可能进步了或倒退了,更加成熟了或更加幼稚了,懂得宽容了或更加狭隘了,宠辱不惊了或更加浮躁了……
⑤因此,在成长中,我们不能总是前进,有必要时常停下来,想想自己的以前和现在,也就是让“旧我”和“新我”比一比。
如果“新我”名副其实地进步了,升级了,那么就要沿着脚下的路,一如既往地向前,朝更高的制高点迈进;如果不是这样,就要总结、反省,寻找、分析“退步”的原因,目的是把今后的路走好,让自己取得进步和收获。
从这个意义上说,跟自己比是成长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
⑥蒋勋先生在一次演讲中提到这样一件事情。
有一次,他问一位学植物学的朋友:“如果含笑的香味和百合的一样,会怎样?”那位朋友告诉他:“那它就会被淘汰。
因为它东施效颦,没有找到自己存在的理由。
”看来,要想有声有色地活在这个世界上,就不能盲目地跟人比较,胡乱地模仿他人。
跟自己比,守住自我,才是正道。
13.本文是针对什么现象引发议论的?(2分)
14.阅读④⑤两节,说说为什么“跟自己比是成长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
(2分)
15.第⑥节写蒋勋先生演讲时提到的事情,有什么作用?(4分)
16.阅读下面这则网上的“热帖”,联系生活实际写出你的跟帖。
(2分)
【热帖】
楼主:从小我就有个夙敌叫“别人家的孩子”。
这个孩子不玩游戏,不聊QQ,天天就知道学,回回年级第一。
这个孩子可以九门功课同步学,妈妈再也不用担心他的学习了……
【跟帖】
1楼:每个妈妈心里都住了个“别人家的孩子”。
2楼:家长们总喜欢拿自己家的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做对比,但是你知道孩子的想法吗?
3楼:有一次,我妈说楼上的人家在看书,我说楼上的说了她在看电视。
我妈说,人家就是怕你超过她所以骗你。
你的跟帖: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17—20题。
(12分)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选自韩愈《马说》)
【乙】有人卖骏马者,比①三旦立市,人莫知之。
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愿子还②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③之贾。
”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④而马价十倍。
(选自《战国策》)
【注释】①比:副词,接连地。
②还:通“环”,环绕。
③朝:早晨。
④一旦:一天。
17、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
(4分)
(1)才美不外见.。
见:_________ (2)执策.而临之。
策:______________
(3)愿子.还而视之。
子:____________ (4)去而顾.之。
顾: _______________
18、把下面的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1)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2)比三旦立市,人莫知之。
19、【甲】文中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20、当今社会,商家请名人作广告已成时尚。
请结合甲、乙二文相关内容,简要谈谈“名人效应”的利或弊。
(2分)
三、写作(40分)
21.作文(40分)
请以“有一种美丽叫(坚强、平淡、仁慈、‘实话实说’、永不言弃……)”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⑴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作文。
⑵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⑶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
⑷不少于600字,不出现真实校名、人名。
书写工整规范。
石庄初中八年级语文月考试卷答题纸
(总分:110分其中书写:10分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共20分)
1.(3分)
2 (1分)标点改为标点
3(2分)
4.用课文原句填空。
(8分)
(1)
(2)
(3)
(4)
(5)
(6)
(7)
(8) 5.(2分)
6.(4分)
二、理解与感悟(40分)7(2分)
8(2分)
9.(4分)
10.(2分)
11.(4分)
12.(4分)
13.(2分)
14.(2分)
15.(4分)
16 (2分)
17(4分)
18(4分)
①
②
19(2分)
20(2分)
6 4分观点 2分鲜明,理由充分 2分
7 2分青苔,绿树,南风(答出一个给1,答全给2分)
13.(2分)本文是针对有些人“动不动就跟别人比1分,而且无所不比1分”的现象引发议论的。
20 2分联系“伯乐”、“马”(1),“名人效应”的利或弊(分析言之有理即可得2)
如:好处是:如同千里马有了伯乐才能被人们所重视一样,好的产品通过名人的宣传,才能广而告之,坏处是名人宣传的不一定是真正的“千里马”,容易误导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