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专政治课教学如何以学生为主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中专政治课教学如何以学生为主体
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提升学生的素质水平,是思想政治课改革的趋势。

在新课改理念下,政治课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笔者主要从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育人目标,提升学生政治学习的综合素养;创设师生平等学习交流的情境,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自为性及其教师“导”的作用,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构建立足于学生生活的与实践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思想政治课迸发活力。

学生的主体性是指学生在认识、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动性、自主性和自为性。

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提升学生的素质水平,是思想政治课改革的趋势,且政治课教育关系到下一代的成长。

在中专政治课中如何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促进学生主体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提高学生素质。

我从以下几方面谈谈自己的认识。

1 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育人目标
对照新课标的要求,全面了解学生的思想认识,在教学中自觉融入学生自身生活体验,融入社会生活实践。

政治课教学要培养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关心国家命运,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志向;热爱和平,尊重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关注社会发展,积极参加社会实践,诚实守信,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民主法制观念,培养公民意识;热爱集体、奉献社会、关心他人、乐于助人、倡导团结友善的精神;热爱生活,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生活,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要把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作为政治课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方位培养和提高学生素质。

2 创设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学习情境
在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学习情境的创设中,最重要的一个是建立民主融洽的师生关系,课堂上使学生处于平等民主的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心境下学习。

在这种气氛中有利于学生主动的接受信息,引导他们对问题的思考,这样才有利于进行思想交流、情感沟通,有利于学生主体性、创造性的发挥,把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现在的中专学生都有自己的思想和见解,并渴望得到尊重和理解,教学中可让学生说出自己的观点,再围绕此观点,展开讨论,让学生主动参与进去,教师适时给予适当的引导和点拨,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这样就能够调动学生发言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例如讲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时,可让学生去乡镇、农村实地调查,搜集资料,了解发展成果,课堂上教师可根据教学的需要,利用图书、报刊等,利用多媒体营造学习的情境,为教学创设轻松愉快的氛围,改变老师灌输传授的教学模式,使学生产生乐于学习的心理,从而进入主动学习状态。

多媒体能根据教学的需要,以形象生动的画面,把多种形式的感性材料展示在学生面前,使抽象化为具体,能激起学生兴趣。

一个易于被学生所接受的情境中教师引导学生一起讨论,这样能够让学生对现实生
活有更多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增强学生建设好社会主义的信心。

如果学生对思想政治课不爱学,即使教师讲得很精彩,教学也难取得实效。

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情境要利用情绪感染学生,教师的情绪感染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无形的感染,教师乐观的情绪可以使学生产生愉悦,让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接受教育。

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情境,教师要注重语言表达,语言是表达情感、交流思想的工具,美的语言能启迪学生的心智,通过语言创设一种乐于学习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转变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角色
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注重师生之间的双边交流,教师要和学生之间要建立平等、关心、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营造民主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敢于发表不同见解,促进学习主动性的发展,让学生独立地去获取知识、技能和技巧。

教师要充分发挥“导”的作用,通过点拔思路,精简生动的语言,创造师生教学相长的融洽气氛。

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引导学生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指导学生学习时教师的主导的作用主要在:通过巡视、询问、板书、提问、讨论等形式发现学生自学后还不能掌握的地方,学生自学过程中出现的疑难问题,找出普片性的问题,进行梳理、分析明确教学重点、难点;在引导学生符合达标检测方面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在:巩固学生所掌握的知识点,训练的形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