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却塔塔筒基础作业指导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编制依据
1.1《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定标准规程(第1部分:土建工程)》,标准编号为DL/T5210.1-2012
1.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1.3《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4《电力建设施工技术规范》(第1部分:土建结构工程)DL/T5190.1-2012
1.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1
1.6《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
1.7《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2010
1.8《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电力工程部分)2011年版
1.9《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第1部分:火力发电厂) DL5009.1-2002
2 概述
本工程****冷却塔塔筒基础工程,主要包括环板基础、人字柱支墩44个、水池池壁、现浇人支柱44对、回水沟道出水口以及各进出水管道套管等。
冷却塔±0.00m相当于绝对标高6.35m,环基外半径66.236m,内半径55.436m,环基底标高-4.6米,环基高2.2m,中心点坐标为A=449.291,B=640.224,设计淋水面积为9000m2。
环基基础垫层采用C20混凝土;人字柱采用C45 F200 W8混凝土;环板基础及人字柱支墩采用C40 F50 W6混凝土;水池池壁采用C40 F150 W6混凝土。
3 主要工程量
5 施工方案及施工流程图
5.1施工方案
冷却塔塔筒基础施工任务主要包括降水、挖土、桩头破除、环基混凝土施工、基础防腐、
基坑回填等施工项目,环基混凝土属于大体积混凝土,为防止裂缝出现,施工时按照大体积混凝土措施控制,采用跳仓式施工方法将环基分为11个仓,段与段之间钢筋连续而不断开。
跳仓时间间隔不少于14天。
5.2施工工序流程图
控制桩测设工序卡编号:001
降水井施工工序卡编号:002
土方工程施工工序卡编号:003
基础垫层施工工序卡编号:004
基础施工工序卡编号:005
6.QA检查单
7安全与文明施工及环境管理
7.1安全文明施工及环境措施
7.1.1一般规定:
7.1.1.1参加本工程施工的所有人员必须遵循“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在安全施工过程中进行科学管理,完善安全设施,强化安全教育,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
7.1.1.2参加施工的所有人员必须经安全培训,安全考试合格后方可持证上岗,施工人员不得随意更换、冒名顶替。
7.1.1.3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不得穿高跟鞋及易滑的鞋等不符合安全规定要求的鞋。
7.1.1.4工作期间不得饮酒,严禁酒后进入工地。
7.1.1.5所有人员必须经过体检合格,严禁工人带病作业。
7.1.1.6特殊工种须持证上岗,不得进行与本工种无关的工作。
7.1.1.7夜间作业必须有充足的照明,不得有照明盲点。
7.1.1.8保温材料应随用随运,施工中应有防止散落的措施,每天完工后必须清理现场。
7.1.1.9 氧气带、乙炔带及电源线应规范布置,工作结束应及时盘绕回收。
7.1.1.10施工现场的安全施工设施、文明施工设施及消防设施严禁乱拆乱动。
7.1.1.11施工现场应采取降低施工噪声的措施。
7.1.1.12施工人员应有成品保护意识,严禁乱拆、乱拿和乱涂乱沫。
7.1.2降水施工
7.1.2.1打井机要具备生产厂家、出厂合格证、安全准用证及产品说明书;打井机安装前要进行全面检查确认传动机构、动力机构、提升机构及各支架无开焊、变形,绳卡设置合理;打井机支设时,支腿必须落在坚实的土层上,如果达不到条件,要事先垫好场地,定位后,拖拉机必须锁档,固定住驱动轮,以防溜车。
打井架子必须垂直于地面,不得倾斜打孔。
成孔施工时,操作人员必须执行安全操作规程,每次加、减钻杆时,钻杆、钻头必须停止转动。
7.2.1.2操作人员进场前进行安全教育及安全考试,考试合格后方可进入施工现场;施工前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成孔、运行期间所产生的泥浆砂石排入指定的泥浆池和沉泥场,以免泥水四溢,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泥浆池在地上布置应做好周围环境护理,谨防泥浆及污水横流。
7.1.2.3基坑内所设积水坑四周搭设防护栏杆,并挂牌警示,以防止人员坠落.积水坑内所用水泵必须经常检查,当发现电源线外皮损坏时,及时拉闸断电并马上更换以防止漏电事故的发生。
7.1.2.4运行期间,运行人员日常所产生的生活垃圾应集中放置于指定场所,以防污染环境。
7.1.2.5开好每天的站班会,做到“三查三交”,责任落实到人。
7.1.3土方开挖:
7.1.3.1土方开挖时,所有机械应停靠或行驶在稳定平坦的土体上。
7.1.3.2开工前对机械的工况进行检查,严禁带病作业。
7.1.3.3挖掘机的工作半径内严禁站人,挖掘机停车时铲斗要放到地面上,严禁在空中停车。
7.1.3.4三台挖掘机之间留有足够的安全距离。
7.1.3.5基坑开挖后,在基坑1.5m以外四周搭设安全防护栏杆。
7.1.3.6人工开挖时,严禁赤脚作业,两人操作间距应以不互相碰撞为宜(一般保持2m~3m),并应自上而下逐层开挖,严禁采用掏洞的挖掘方法。
7.1.3.7施工现场道路要平整,路边不得堆放弃土等障碍物。
7.1.3.8施工现场的电线过路处深埋,开挖区域遇地下埋管、埋线应及时告知管理人员,妥善处理。
7.1.3.9施工机械收工后,应开到指定地点排列整齐集中停放,不得乱停放。
7.1.3.10各施工协作单位必须听从公司管理人员的安排,谨慎操作礼貌行车,积极主动做好安全文明施工。
7.1.3.11运土过程防止尘土飞扬,运输车辆控制15Km/h车速,道路应安排专人进行卫生清理保持工作,以防影响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
7.1.3.12本作业指导书未涉及的内容,应执行相应的规范、规定。
7.1.4施工用电
7.1.4.1现场施工用电一律由专业电工负责,严格按照三相五线制设置电源,配电盘上锁并挂设警告标志,施工用电设施应经常检查维护,严禁非电工人员私拉乱接电源。
7.1.4.2严禁将电线挂在闸刀上或直接插入插座内使用,禁止同一开关接两种以上的用电器,做到一机一闸一保护;电源箱要有可靠接地及接零保护;移动式配电箱、开关箱应装没在坚固、稳定的支架上。
其中心点与地面的垂直距离宜为O.8-1.6m。
7.1.4.3手工操作空气开关、闸刀开关时应戴绝缘手套或用绝缘工具。
7.1.4.4现场施工用电电线应用绝缘良好的橡胶软线,严禁使用裸线。
线路应架空或直埋,防止车辆辗压。
灯具挂高度不低于2.5m,低于2.5m应设防护罩且应固定,严禁使用热光源照明,灯具采取防雨措施。
7.1.4.5电源线不得靠近热源或直接绑在金属对象上,架在金属物上时,应设法与金属物隔开。
电源线应有防水、防触电措施。
配电盘(柜)旁不得堆放杂物。
7.1.4.6所有用电设备有可靠的接地保护,无接地设备严禁使用。
现场管理人员应掌握触电急救及人工呼吸方法,以防发生意外事故贻误最佳救护时机。
7.1.5氧气与乙炔使用:
7.1.5.1气瓶瓶阀及管接头处不得漏气。
应经常检查丝堵和角阀丝扣的磨损及锈蚀情况,发现损坏应立即更换。
气瓶上必须装两道防震圈。
7.1.5.2严禁直接使用不装减压器的气瓶或装设不合格减压器的气瓶。
乙炔气瓶必须装设专用的减压器、回火防止器。
氧气瓶与乙炔瓶之间最小距离要大于8米。
7.1.5.3乙炔气瓶的使用压力不得超过0.147MPa,输气流速不得大于(1.5~2.0)m3(h·瓶)。
7.1.5.4气瓶内的气体不得用尽。
氧气瓶必须留有0.2MPa的剩余压力,液化石油气瓶必须留
有0.1MPa的剩余压力,乙炔气瓶内必须留有不低于表11.3.1-2规定的剩余压力。
氧气瓶、乙炔气瓶及液化石油气瓶储存仓库周围10m范围内严禁烟火并严禁堆放可燃物。
7.1.6脚手架工程
7.1.6.1脚手架搭设及拆除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7.1.6.2脚手架的荷载不得超过270kg/m2。
搭好的脚手架应经施工部门及使用部门验收合格并挂牌后方可交付使用。
使用中应定期检查和维护。
7.1.6.3脚手板应满铺,不应有空隙和探头板。
脚手板与墙面的间距不得大于20cm。
7.1.6.4脚手板的搭接长度不得小于20cm。
对头搭接处应设双排小横杆。
双排小横杆的间距不得大于20cm。
7.1.6.5拆除脚手架应按自上而下的顺序进行,严禁上下同时作业或将脚手架整体推倒。
7.1.7钢筋机械
7.1.7.1切断机
7.1.7.1.1启动前必须检查刀片无裂纹,刀架螺栓紧固,防护罩牢靠。
机械运转正常后方可断料。
7.1.7.1.2断料时手与刀口的距离不得小于15cm。
切短钢筋应用套管或钳子夹料,不得用手直接送料。
活动刀片行进时严禁送料。
7.1.7.1.3切断钢筋不得超过机械的负载能力。
切低合金钢等特种钢筋时,应使用高硬度刀片。
7.1.7.1.4切长钢筋时应有人扶抬,操作时应动作一致。
在钢筋摆动范围内及刀口附近,非操作人员不得停留。
7.1.7.1.5机械运转中严禁用手直接清除刀口附近的短头和杂物。
7.1.7.2调直机
7.1.7.2.1在调直块固定、防护罩盖好前不得送料。
作业中严禁打开防护辊及调整间隙。
7.1.7.2.2钢筋送入压滚时,手与滚筒应保持一定的距离。
机械运转中不得调整滚筒。
严禁戴手套操作。
7.1.7.2.3钢筋调直到末端时,操作人员必须躲开,严防钢筋甩动伤人。
7.1.7.2.4短于2m或直径大于9mm的钢筋调直应低速进行。
7.1.7.3弯曲机
7.1.7.3.1检查芯轴、挡块、转盘应无损坏和裂纹,防护罩紧固可靠,并经空转正常后方可作业。
7.1.7.3.2钢管应贴紧挡板,并注意放入插头的位置和回转方向。
弯曲长钢筋时应有专人扶抬,并站在钢筋弯曲方向的外侧。
钢筋调头时应防止碰撞。
7.1.7.3.3更换芯轴、插销、加油以及清理等作业必须在停机后进行。
7.1.8截桩施工
7.1.8.1截桩施工跟随土方开挖进行,截桩使用的切割机在使用前,应先空转并检查正常后方可作业,作业人员要佩戴绝缘手套。
7.1.8.2切割中用力应均匀适当,不可用力过猛。
停机时,必须持刀片停止旋转后方可放下。
吊装时破除的桩头应绑扎平稳、牢固。
用钢丝绳多圈绑扎时应顺序绕扎,不得重叠、打结或扭曲。
桩头吊起作水平运输时,其底部应高出所跨越障碍物50cm以上。
7.1.9起重吊装
7.1.9.1起吊物应绑挂牢固。
吊钩悬挂点应在吊物重心的垂直线上,吊钩钢丝绳应保持垂直,不得偏拉斜吊。
落钩时应防止由于吊物局部着地而引起吊绳偏斜。
吊物未固定时严禁松钩。
7.1.9.2起重工作区域内无关人员不得逗留或通过;起吊过程中严禁任何人员在起重机伸臂及吊物的下方逗留或通过。
起吊前应检查起重机械及其安全装置;吊件吊离地面约10cm时应暂停起吊并进行全面检查,确认正常后方可正式起吊。
7.1.10环境保护
7.1.10.1合理利用水电资源,杜绝浪费。
车辆润滑油等油料、维修破布等严格按要求放置,禁止乱丢乱放。
7.1.10.2车辆维修所产生的废机油等废弃物,严禁乱扔乱放污染土壤,必须放到指定的堆放地点。
运土道路采取洒水降尘措施,防止尘土飞扬,影响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
7.1.10.3弃土场采取洒水降尘措施。
其它环境保护严格遵守公司相关管理制度。
7.2应急措施
7.2.1 预备1台打井设备,一旦需要加设井点,及时施工。
抽水水泵台数应多配10%,以防少数水泵发生故障而做应急备用。
7.2.2 降水系统运行过程中,实行24小时值班制,白班安排3人,夜班安排2人。
值班人员对降水设施及运行情况进行巡视,做好施工日志,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上报,并组织技术人员研究解决问题,确保整套降水系统正常运行。
7.2.3在降水运行中,若出现意外情况(即溢水)时措施:
(1)增加增压窨井的密封高度,加压排水;
(2)在不影响水位降深的前提下,控制泵量,从而控制抽水流量;
7.3施工安全风险控制计划
HSE风险控制计划表
8、强制性条文
9000㎡冷却塔基础工程强制性条文培训计划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培训记录
编号:
执行《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检查记录表专业:建筑专业编号:
附件1:9000㎡冷却塔塔筒基础施工进度横道图
附件2:9000㎡冷却塔塔筒基础土方开挖示意图
剖面图
说明:±0.000m相当于绝对标高6.35m,冷却塔环基基础土方开挖至-4.6m。
附件3:钢筋支撑体系
钢筋支架立面图
说明:
支架顶层水平钢筋为直径28的HRB400级钢筋,其余钢筋均为直径25的HRB400级钢筋。
网片间距2000mm,网片之间使用直径25的HRB400级钢筋焊接料接斜支撑。
附录1:
9000㎡冷却塔塔筒基础区域降水设计和计算:
1.1深井计算:
(1)根据施工图得知,假想半径
X 0=70.736m
(2)计算基坑涌水量:
Q =1.366K 0
0lg )(lg )2(X -X +-R S S H =1.366×0.76×{(2×30-6)×6}/{lg(70.736+26.6)-lg70.736}
=2385.559m 3/d ≈0.0276 m 3/s
K:土的渗透系数:0.76m/d=0.0000088m/s
H 0:含水层厚度(m )H=30m
S :水位降低值(降低至基坑底以下1.5m ) S=6m
R :抽水影响半径由地质勘探报告可知:R=26.6m
X 0:假想半径(m )
(3)选用直径为0.4m 的深井点虑管,深井过滤器进水部分每米井的单位进水量: q =2πrl 15
K =2×3.14×0.2×1×150000088.0 =0.00025 m 3/s
r :深井井点半径(m ),取井点半径r=0.2m
l :过滤管长度(m ),
(4)深井过滤器进水部分需要的总长度: q
Q =00025.00276.0=110.4m (5)假定深井数进行试算确定深井滤水段长度h 0,选取井数深度为20m ,25个时,H =30
-20=10m ,则:
h 0=nr
x Kn Q H 02ln •-π =2
.025736.70ln 2576.014.3551.2385102⨯•⨯⨯-
=6.31
此数值符合nh
0=(30×6.31=189.3)≥
q
Q
(=170m)条件。
所以,9000㎡冷却塔区域降水可以通过在基坑四周均匀布置30口深井,深井深度为18m,深井间距为15m来实现。
1.2抽水泵的选用
依据单井抽水量计算得q=0.00025m3/s×6.31=0.00158m3/s=5.679m3/h。
可以计算求得,在滤水段长度为6.31m时,单井抽水量为5.679m3/h,管井埋设深度18m,根据国内一般要求,水泵抽水量的选择一般为理论抽水量的一倍以上,拟选用抽水量大于20m3/h,扬程大于18m的潜水泵。
1.3井点布置图
剖面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