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成长需要风雨,需要挫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孩子的成长需要风雨,需要挫折
近期听闻一位13岁的初中女生因为一点矛盾和委屈就想不开跳楼自杀的消息之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也为孩子这么不珍惜生命而感到痛惜。
一个花季少女就这样静静地离开了,这是什么原因?为什么现在的孩子经不起一点批评和挫折,为什么他们的心里承受能力会这么差,以致于走入极端?我觉得究其原因,和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孩子的成长环境是密不可分的。
现在的孩子家庭条件太好了,又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只要孩子需要的,父母就会竭尽所能。
在父母的眼中,自己的孩子就是最好的、最棒的。
由此我想到了我们班中的一个小女孩。
最近一段时间,每天都是由大人抱着进教室,哭着不肯自己进来。
问父母什么原因,父母说,是老师批评了她,她不高兴了,所以不肯上幼儿园。
在家中,父母也从来没有批评过她,总是表扬、鼓励,不舍得对孩子说一声不,也不舍得批评孩子的过失。
看着父母心疼的样子,听着他们的话语,引起了我的深思:这样的教育方法就是有利于孩子的发展吗?孩子在园表现好了,有进步了,我们固然会表扬、肯定,但是当孩子出现一些不太好的习惯,我们老师是不是要指出来?适当地批评是不是需要?难道我们只能说:“你真好!你真棒吗?”
幼儿园,是孩子踏入社会的第一步,这第一步对他们来说非常重要,走好第一步,才可能走好下面的路。
我们的孩子在这样的社会中
经受不起一点点的批评和挫折,将来怎么在社会上生存和立足?生活在社会中,总有这样或那样的矛盾,也会有一些委屈和磨难,当遇到这些挫折和困难时,我们选择的是迎接还是逃避?
曾经看到过一篇文章,里面写到:“由于一些家长对孩子过分宠爱,给孩子过多过细的照顾保护,造成幼儿依赖性强,自觉性和独立性差。
另外,一些家长在教育观念上存在偏差——重知识技能的传授,轻能力的培养。
尤其是对幼儿的应付挫折能力的培养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所有这些都是造成幼儿应付挫折能力普遍较差这一现状的原因。
让孩子全面成长,挫折教育应是不可缺少的一环。
”说的真好!没有挫折的人生不能算是美好的人生。
俄国科学家列别捷夫也说过:“平静的湖面,练不出精悍的水手,安逸的环境,造不出时代的伟人。
”这些都说明挫折是磨炼一个人的意志,使人走向成熟和成功的重要内容和途径。
对于孩子来说,良好的抗挫折能力,能让他们更好地适应集体、社会,能消除孩子骄傲自满的情绪,谦虚谨慎,更重要的是能让他们真正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来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呢?以下这几种方法也是我在网上看到别人介绍的,我觉得比较好,我们家长和老师不妨都来试一试:
⒈“等待”训练,练出宝宝好耐力。
⒉“理解”训练,教出善解人意好宝宝。
⒊“尝试”训练,培养胆大心细的孩子。
⒋“分析”训练,让宝宝“胜不骄、败不馁”。
⒌“目标”训练,练出宝宝好意志力。
有一首歌这样唱到:“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
”是啊!不经历风雨的磨练,怎么能见到雨后彩虹的美丽呢!希望我们的宝宝能多经受一点挫折,做一棵迎风挺立的小草。
也希望我们的家长能放下你们的保护伞,多让孩子经历挫折和磨难,这样才能让孩子更健康、茁壮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