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行与并行
串行通信和并行通信的区别
![串行通信和并行通信的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1fa8517d5acfa1c7aa00cced.png)
1
串行传输和并行传输的区别 从技术发展的情况来看,串行传输方式大有彻底取代并行传输方式的势头,USB 取代 IEEE 1284,SATA 取代 PATA,PCI Express 取代 PCI……从原理来看,并行 传输方式其实优于串行传输方式。通俗地讲,并行传输的通路犹如一条多车道的 宽阔大道,而串行传输则是仅能允 许一辆汽车通过的乡间公路。以古老而又典 型的标准并行口(Standard Parallel Port)和串行口(俗称 COM 口)为例,并行接 口有 8 根数据线, 数据传输率高; 而串行接口只有 1 根数据线, 数据传输速度低。 在串行口传送 1 位的时间内, 并行口可以传送一个字节。当并行口完成单词 “advanced”的传送任务时,串行口中仅传送了这个单词的首字母“a”。
本文由刘越4521贡献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串行通信和并行通信区别! 串行通信和并行通信区别!(2009-05-07 19:40:17) 并行通信传输中有多个数据位,同时在两个设备之间传输。发送设备将这些数据 位通过 对应的数据线传送给接收设备,还可附加一位数据校验位。接收设备可 同时接收到这些数据,不需要做任何变换就可直接使用。并行方式主要用于近距 离通信。计算 机内的总线结构就是并行通信的例子。这种方法的优点是传输速 度快,处理简单。
4
1
3
高, 而在 Serial ATA 2.0 的数据传输率将达到 300MB/s, 最终 SATA 将实现 600MB/s 的最高数据传输率。 SATA 与 IDE 接口硬盘哪个更快? SATA 接口比同转速的 IDE 接口的传输速度要快,价格比较同容量同转速同 品牌的硬盘便宜 80-150 块钱左右,而且内置高速缓存通常都在 8M 以上,而普通 IDE 缓存都在 2M 左右,相差甚远; 更大的区别在于: 一、 (SATA 不依赖于系统总线的带宽, 而是内置时钟。 第一代 SATA 内置 1500MHz 时钟,可以达到 150M 字节/秒的接口带宽。由于不再依赖系统总线频率,每一代 SATA 升级带宽的增加都是成倍的:第二代 300M 字节/秒(即 SATA-II),并且支持 热插拔; 二、SATA 不再使用过时的并行总线接口,转用串行总线,整个风格完全改变。 SATA 与原来的 IDE 相比有很多优越性,最明显的就是数据线从 80 pin 变成了 7 pin, 而且 IDE 线的长度不能超过 0.4 米, SATA 线可以长达 1 米, 而 安装更方便, 利于机箱散热。除此之外,它还有很多优点: (1)、一对一连接,没有主从盘的烦恼;而 IDE 一个接口只能接两个 IDE 设备, 而且还要分主从设备,如果一个接口接上两个 IDE 设备后就会共同分享这一带 宽,从而速度大幅度下降; (2)、每个设备都直接与主板相连,独享 150M 字节/秒带宽,设备间的速度不 会互相影响。 (3)、SATA 提高了错误检查的能力,除了对 CRC 对数据检错之外,还会对命令 和状态包进行检错,因此和并行 ATA 相比提高了接入的整体精确度,使串行 ATA 在企业 RAID 和外部存储应用中具有更大的吸引力。 (4)、SATA 的信号电压最高只有 0.5 伏,低电压一方面能更好地适应新平台强 调 3.3 伏的电源趋势,另一方面有利于速度的提高。 (5)、SATA II 可以通过 Port Multiplier,让每一个 SATA 接口可以连接 4-8 个硬盘,即主板有 4 个 SATA 接口,可以连接最多 32 个硬盘。 (6)、还有一个非常有趣的技术,叫 Dual host active fail over。它可以通 过 Port Selector 接口选择器,让两台主机同时接一个硬盘。这样,当一台主机 出现故障的时候,另一台备用机可以接管尚为完好的硬盘阵列和数据; (7)、SATA-II 在 SATA 的基础上加入 NCQ 原生指令排序、存储设备管理 (Enclosure Management)、底板互连、数据分散/集中这四项新特性。提高读 盘效率,减少磁头的内外圈来回摆动次数; (8)、SATA-I 代需要在安装操作系统前用 SATA 接口驱动程序软盘引导计算机, 然后安装,且 CMOS 设置较为复杂,而 SATA-II 的出现,在许多主板生产厂商的 支持下,已经不需要驱动软盘的引导可直接由主板识别,且 CMOS 设置也更为简 单,自动化程序提高。
串行和并行通信的区别
![串行和并行通信的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87035e22844769eae009edfa.png)
串行通信和并行通信图文解释:并行通信传输中有多个数据位,同时在两个设备之间传输。
发送设备将这些数据位通过 对应的数据线传送给接收设备,还可附加一位数据校验位。
接收设备可同时接收到这些数据,不需要做任何变换就可直接使用。
并行方式主要用于近距离通信。
计算 机内的总线结构就是并行通信的例子。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传输速度快,处理简单。
串行数据传输时,数据是一位一位地在通信线上传输的,先由具有几位总线的计算机内的发送设备,将几位并行数据经并--串转换硬件转换成串行方式,再逐位经 传输线到达接收站的设备中,并在接收端将数据从串行方式重新转换成并行方式,以供接收方使用。
串行数据传输的速度要比并行传输慢得多,但对于覆盖面极其广 阔的公用电话系统来说具有更大的现实意义。
串行数据通信的方向性结构有三种,即单工、半双工和全双工。
串行传输和并行传输的区别:从技术发展的情况来看,串行传输方式大有彻底取代并行传输方式的势头,USB 取代IEEE 1284,SATA取代PATA,PCI Express取代PCI……从原理来看,并行传输方式其实优于串行传输方式。
通俗地讲,并行传输的通路犹如一条多车道的宽阔大道,而串行传输则是仅能允 许一辆汽车通过的乡间公路。
以古老而又典型的标准并行口(Standard Parallel Port)和串行口(俗称COM口)为例,并行接口有8根数据线,数据传输率高;而串行接口只有1根数据线,数据传输速度低。
在串行口传送1位的时间内, 并行口可以传送一个字节。
当并行口完成单词“advanced”的传送任务时,串行口中仅传送了这个单词的首字母“a”。
根据组成字符的各个二进制位是否同时传输,字符编码在信源/信宿之间的传输分为并行传输和串行传输两种方式。
1、并行传输:字符编码的各位(比特)同时传输。
特点:(1)传输速度快:一位(比特)时间内可传输一个字符;(2)通信成本高:每位传输要求一个单独的信道支持;因此如果一个字符包含8个二进制位,则并行传输要求8个独立的信道的支持;(3)不支持长距离传输:由于信道之间的电容感应,远距离传输时,可靠性较低。
简述并行、串行、异步、同步通信原理
![简述并行、串行、异步、同步通信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a2e0c670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a35c256.png)
标题:并行、串行、异步、同步通信原理解析一、介绍并行、串行、异步、同步通信的概念1. 并行通信:指多个数据信号在同一时刻通过不同的传输路径传输,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多个信号可以同时进行传输,从而提高数据传输效率。
2. 串行通信:指数据信号按照顺序一个接一个地通过同一传输路径传输,在数据传输过程中,数据信号只能依次进行传输,适用于长距离传输和节约传输线路资源。
3. 异步通信:指数据传输时没有固定的时钟信号,数据在发送方和接收方之间按照不规则的时间间隔传输,需要通过起始位和停止位来标识数据的起始和结束。
4. 同步通信:指数据传输时需要有固定的时钟信号,数据在发送方和接收方之间按照固定的时间间隔传输,需要通过时钟信号进行同步。
二、并行通信的原理及特点1. 原理:多个数据信号同时通过不同的传输路径传输。
2. 特点:1) 传输速度快:由于多个数据信号同时进行传输,因此传输速度相对较快。
2) 传输距离有限:由于多条传输路径之间的信号相互干扰,因此传输距离相对较短。
3) 成本较高:需要多条传输路径和大量的接口,成本相对较高。
三、串行通信的原理及特点1. 原理:数据信号按照顺序一个接一个地通过同一传输路径传输。
2. 特点:1) 传输速度慢:由于数据信号只能依次进行传输,因此传输速度相对较慢。
2) 传输距离远:适用于长距离传输,可以节约传输线路资源。
3) 成本较低:只需要一条传输路径和少量的接口,成本相对较低。
四、异步通信的原理及特点1. 原理:数据传输时没有固定的时钟信号,数据在发送方和接收方之间按照不规则的时间间隔传输。
2. 特点:1) 灵活性高:数据传输时间不固定,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
2) 精度较低:由于没有固定的时钟信号,数据传输的精度相对较低。
3) 适用于短距离传输:由于数据传输精度较低,适用于短距离传输和数据量较小的情况。
五、同步通信的原理及特点1. 原理:数据传输时需要有固定的时钟信号,数据在发送方和接收方之间按照固定的时间间隔传输。
并行和串行的区别
![并行和串行的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d4040d210912a2161479297a.png)
并行和串行的区别
1、数据传送方式不同:串口传输方式为数据排成一行、一位一位送出接收也一样,并口传输8位数据一次送出。
2、针脚不同:串口针脚少,并口针脚多。
3、用途不同:串口现在只用作控制接口,并口多用作打印机、扫描仪等接口。
什么是并口和串口?有什么区别?并行与串行?串口一般指硬件上的COM接口.一般的PC主板都提供两个串口而并口.一般指指打印接口!,, 通常并口是两排除23针.而对应的串口是两排九针.当然在老式的机子也有串口是23针的.但很少了.因为随着计算机的发展,这种老式的板几乎被淘汰了.还有VGA接口(Video Graphic Array)是三排15针的,也就是一般主机连接显示器的那个接口!! 当然有并行与串行的数据传输方式,注意我们这里讲的传输方式是并行或串行的.注意概念.不要乱.!
我们平常都讲串口硬盘!或并口硬盘.其实是不规范的!...指的数据的传输方式 .. 如并行硬盘..就是我们普通的PATA硬盘..由于并行的多信号数据传输.的相互干扰..所以其速度的极限是在75MB/S ...。
并行通信与串行通信
![并行通信与串行通信](https://img.taocdn.com/s3/m/9a3d3fd7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64.png)
只有在-3V~+3V时逻辑为不确定
2. RS-232接口信号及含义
引脚号 名称
含义
1 CD
载波检测(输入)
2 RXD
接收数据线(输入)
3 TXD
发送数据线(输出)
4 DTR
数据终端准备好(输出),计算机收到 RI 信号,作为回答,表示通信接口已准备就绪
5 GND
信号地
6 DSR
2022年3月14日星期一 用途:适用于长距离数据传输。
2.串行接口
完成串行通信任务的接口称为串行通信接口, 简称串行接口。
功能: (1)输入时,完成串行到并行格式转换 (2)输出时,完成并行到串行格式转换。
数据
数据总线
总线 缓冲
器
RESET RD WR CS
2022年3月14日星期一
控制 逻辑
常用单电源供电的232电平转换芯片
2022年3月14日星期一
n MAX232、TLC232、UN232、 SP232等为不同厂家的典型单电源供 电的232接口芯片,完成电平转换功 能。根据UART的电平的不同可分为 5V和3.3V。
RS232电平转换原理
计算机通信是TTL和CMOS逻辑电平,而RS-232 规定的电平与之不符,故需电平转换。
微机中常见的波特率有110,300,600,1200, 2400,4800,9600,19200等。微机最高波特率由 硬件决定。
例:已知字符格式中数据为8位,无校验,1位停止位, 在1分钟内连续不断传送了 69120个字符,求波特率。
解:一个字符=1+8+0+1=10位
每秒传送的字符个数=69120/60=1152个
并行与串行
![并行与串行](https://img.taocdn.com/s3/m/9356adb9fd0a79563c1e7292.png)
串行通信的基本概念1.串行通信与并行通信在微型计算机中,通信(数据交换)有两种方式:串行通信和并行通信。
串行通信——是指计算机与I/O设备之间仅通过一条传输线交换数据,数据的各位是按顺序依次一位接一位进行传送。
并行通信——是指计算机与I/O设备之间通过多条传输线交换数据,数据的各位同时进行传送。
应该理解所谓的并行和串行,仅是指I/O接口与I/O设备之间数据交换(通信)是并行或串行。
无论怎样CPU与I/O接口之间数据交换总是并行。
二者比较:串行通信的速度慢,但使用的传输设备成本低,可利用现有的通信手段和通信设备,适合于计算机的远程通信;并行通信的速度快,但使用的传输设备成本高,适合于近距离的数据传送。
2.异步串行方式的特点和字符格式(1)异步串行方式的特点所谓异步通信,是指数据传送以字符为单位,字符与字符间的传送是完全异步的,位与位之间的传送基本上是同步的。
异步串行通信的特点可以概括为:①以字符为单位传送信息。
②相邻两字符间的间隔是任意长。
③接收时钟和发送时钟只要相近就可以。
异步方式特点简单的说就是:字符间异步,字符内部各位同步。
(2)异步串行方式的数据格式(字符格式)异步串行通信的数据格式如图7-1所示,每个字符(每帧信息)由4个部分组成:①1位起始位,规定为低电0;②5~8位数据位,即要传送的有效信息;③1位奇偶校验位;④1~2位停止位,规定为高电平1。
图7-1 异步串行数据格式3.同步串行方式的特点和数据格式(1)同步串行方式的特点所谓同步通信,是指数据传送是以数据块(一组字符)为单位,字符与字符之间、字符内部的位与位之间都同步。
同步串行通信的特点可以概括为:①以数据块为单位传送信息。
②在一个数据块(信息帧)内,字符与字符间无间隔。
③接收时钟与发送进钟严格同步。
(2)同步、串行方式的数据格式同步串行通信的数据格式如图7-2所示,每个数据块(信息帧)由3个部分组成:①2个同步字符作为一个数据块(信息帧)的起始标志;②n个连续传送的数据③2个字节循环冗余校验码(CRC)图7-2 同步串行数据格式4.波特率、波特率因子与位周期波特率——是指单位时间传输二进制数据的位数,其单位为位/秒(B/S)或波特。
串行接口与并行接口
![串行接口与并行接口](https://img.taocdn.com/s3/m/a423ae46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2c.png)
为了满足各种设备互连的需求,串行接口技术也在不断标准化。例如,USB-C接口标准的出现,使得设备之间的 连接更加方便、可靠。
并行接口的发展趋势
高速化
随着数据传输速率的不断提高,并行接口技术也在不断向高速化方向发展。例如,PCIe 4.0、PCIe 5.0等接口标准都大大提高了数据传输速率。
集成化
串行接口
数据一位一位地顺序传送,每一位数据占据一个固定的时间长度,速度相对较 慢。
并行接口
数据多位同时传送,数据传输速度较快,但需要多条数据线同时传输。
传输距离比较
串行接口
由于数据一位一位地传送,信号线数量较少,因此适合长距离传输。
并行接口
由于需要多位数据线同时传输,信号线数量较多,因此适合短距离传输。
未来串行接口与并行接口可能会更加 智能化,可以根据设备的需求自动调 整数据传输速率和连接方式。
05
串行接口与并行接口的 实际应用案例
串行接口的实际应用案例
要点一
串行接口在打印机中的应用
打印机通过串行接口与计算机连接,实现数据的传输和控 制。
要点二
串行接口在摄像头中的应用
摄像头通过串行接口与计算机连接,实现视频信号的传输 和控制。
之间的通信。
数据采集与监控
在工业控制、智能家居等领域,串 行接口常用于连接传感器、执行器 等设备,实现数据的采集和监控。
嵌入式系统
在嵌入式系统中,由于硬件资源有 限,串行接口常常被用来进行数据 通信和控制。
02
并行接口介绍
定义与特点
定义
并行接口是一种数据传输方式,通过多个数据线同速数据传输
并行接口适用于需要高速 数据传输的场景,如打印 机、扫描仪等外设。
单片机的通信方式
![单片机的通信方式](https://img.taocdn.com/s3/m/05d63496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12.png)
单片机的通信方式单片机通信是指单片机之间的数据传输方式,用于各种嵌入式应用。
通信方式有很多,常用的有串行通信方式和并行通信方式。
1. 串行通信串行通信方式是指在同一时刻只有一个数据位在传输的通信方式。
串行通信可以分为同步串行通信和异步串行通信。
异步串行通信通常用于短距离通信和低速通信,因为异步通信需要使用更多的数据位来描述数据,需要更长的时间来传输。
同步串行通信通常用于高速通信和长距离传输。
同步通信使用一个时钟信号来同步传输的数据,这样数据传输速度比异步通信快。
并行通信方式是指在同一时刻多个数据位同时传输的通信方式。
并行通信速度比串行通信速度快,但需要使用更多的线路。
并行通信通常用于高速通信和高速数据传输,如网络、计算机等系统。
3. I2C通信I2C通信是一种具有双向数据传输和同步时序的串行通信方式,常用于连接多个外设到单片机。
I2C通信采用两根线路和多个地址和设备来实现通信。
SPI通信是一种快速、高效、双向的串行通信方式。
SPI通信采用四根线路来实现通信,这些线路包括:时钟线、数据线、主从选择线和片选信号线。
SPI通信通常用于高速数据传输和控制数据的传输。
CAN通信是一种适用于工业控制和汽车控制等领域的串行通信协议。
CAN通信用于处理较大量的数据,通信速度较快,主要支持多个节点之间的独立通信。
CAN通信采用特定的通信协议来处理信息,保证通信正常。
CAN通信通常包括两个节点,即发送者和接收者。
总之,单片机通信是嵌入式系统中非常重要的功能,有多种不同的通信方式和协议,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场合和需求进行选择。
简述并行通信、串行通信、同步通信、异步通信、单工、双工、半双工的概念
![简述并行通信、串行通信、同步通信、异步通信、单工、双工、半双工的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64a53b03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91.png)
简述并行通信、串行通信、同步通信、异步通信、单工、
双工、半双工的概念
并行通信:
并行通信是指在意义上,在某一时刻内,多个信号共同在线上传播的通信方式,也就是将多个信号同时传输。
串行通信:
串行通信指用一条线的同步调制方式进行通信,将一位一位地传送信号,传输的信号常量用时间的顺序来编码,编码过程按比特串的形式完成,理论上可以传输不同类型的传输数据。
同步通信:
同步通信是指在通信动作前,双方进行信号同步,挥手确认等动作,双方经过一段时间的连接和同步,在同一时刻建立起通信的通信方式。
异步通信:
异步通信是指发送和接收信息时,双方传输速度不必完全相同,接收一定的信息缓冲并定时发送。
单工:
单工是单个方向传输数据的方式,可以是发送端或接收端只能传输信息,而不能双向传输,也就是在单工方式下,一端只能发送,另一端只能接收,无法进行反向传输。
双工:
双工模式又被称为全双工,即支持双向同时传输数据的模式,
也是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的双向传输,发送端可以发送信息,接收端可以接收信息,而且可以随时进行反向传输。
半双工:
半双工模式也称作半全双工,在半双工模式里,两台电脑之间不能同时进行传输,只能一台传输,另一台只能接收,此时如果想要发送方和接收方相互改变,就需要事先建立一个同步的机制,以确定发送方和接收方谁先发送、谁后接收。
串口收发实验原理
![串口收发实验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78d43319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10.png)
串口收发实验原理1. 介绍在现代通信领域中,串口是一种常见的通信接口,被广泛应用于计算机、嵌入式系统等设备上。
串口收发实验是通过串行通信接口进行数据交换的一种实验,本文将详细介绍串口收发实验的原理及相关内容。
2. 串口基础概念2.1 串行与并行通信串口通信是串行通信的一种,与之相对的是并行通信。
串行通信一次只能传输一个比特位(0或1),而并行通信可以同时传输多个比特位。
串行通信相对于并行通信来说,线路的数量更少,可以节省成本。
2.2 串行通信方式串行通信方式有多种,常见的包括异步串行通信和同步串行通信。
异步串行通信适用于数据量较小且要求实时性较高的场景,同步串行通信适用于数据量较大且需要保证传输速率的场景。
2.3 串口通信协议串口通信需要定义一种协议,用于规定数据的格式和传输规则。
常见的串口通信协议有RS-232、RS-485、UART等,每种协议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环境。
3. 串口收发实验步骤3.1 硬件准备进行串口收发实验前,需要准备相关的硬件设备。
通常需要一台计算机或嵌入式系统作为发送方或接收方,以及一个串口线连接发送方和接收方。
3.2 软件准备在完成硬件准备后,需要进行相应的软件配置。
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串口通信协议,并在发送方和接收方的操作系统中配置串口相关的参数,如波特率、数据位、停止位等。
3.3 发送数据发送方在准备就绪后,可以开始发送数据。
发送方需要打开相应的串口,并将需要发送的数据写入串口缓冲区中。
发送方在写入数据之前,需要判断串口缓冲区是否已满,以免数据丢失。
3.4 接收数据接收方需要监听串口缓冲区,以便及时接收发送方发送的数据。
当串口缓冲区有数据到达时,接收方可以读取缓冲区中的数据,并进行相应的处理。
接收方在处理数据时,需要注意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3.5 数据解析接收方在接收到数据后,可能需要对数据进行解析和处理。
解析数据的方式和规则需要根据实际应用需求来确定,可以是简单的字符串匹配,也可以是复杂的协议解析。
什么叫串行接口_什么叫并行接口_两者有什么区别
![什么叫串行接口_什么叫并行接口_两者有什么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d36528bedd88d0d233d46abd.png)
什么叫串行接口_什么叫并行接口_两者有什么区别什么叫串行接口/串口微型计算机主机与外部设备的连接,基本上使用了两类接口;串行接口与并行接口。
并行接口是指数据的各位同时进行传送,其特点是传输速度快,但当传输距离较远、位数又多时,导致了通信线路复杂且成本提高。
串行通信是指数据一位位地顺序传送,其特点是通信线路简单,只要一对传输线就可以实现双向通信,并可以利用电话线,从而大大降低了成本,特别适用于远距离通信,但传送速度较慢。
串行通信本身又分为异步通信与同步通信两种。
串行通信线路上传送的是数字信号,表示传送数字信号能力的指标为数据速率(Data Rate),其单位为Bps(Bit Persecond),即每秒钟传送的二进制位数。
串行接口标准:目前普遍采用的一种串行接口标准是RS-232-C 标准。
RS-232-C接口标准采用25个引脚的连接器(D型插座)。
RS-232-C规定有25根连线。
并行接口采用并行传送方式在微型计算机与外部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传送的接口叫并行接口,它有2个主要特点;一是同时并行传送的二进位数就是数据宽度;二是在计算机与外设之间采用应答式的联络信号来协调双方的数据传送操作,这种联络信号又称为握手信号。
简单的并行接口简单的并行接口分0线握手并行接口、1线握手并行接口和2线握手并行接口等多种。
1、0线握手并行接口所谓0线握手(连络),即接口电路中不含协调数据传送的连络信号,这是并行接口的最简形式,它又分输入并行接口和输出并行接口以及输入/输出双向并行接口3种形式。
0线握手输入接口在输入量比较稳定的情况下(输入的状态信息在一个的时间内不改变,如开关量输入),可采用三态门直接读取。
0线握手输出接口当输出数字量无需锁存时,可采用三态门直接输出。
0线双向输入/输出接口当外设与CPU之间需要利用数据总线进行双向传送信息时,I/O设备即能发送信息,又能接收信息。
2、1线握手并行接口1线握手并行接口是在0线握手并行接口的基础上,增加了一条握手信号线。
单片机串行通讯与并行通讯区别
![单片机串行通讯与并行通讯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b9655d354a7302768e9939ce.png)
单片机串行通讯与并行通讯区别
串行通讯
一条信息的各位数据被逐位按顺序传送的通讯方式称为串行通讯。
串行通讯的特点是:数据位传送,传按位顺序进行,最少只需一根传输线即可完成,成本低但送速度慢。
串行通讯的距离可以从几米到几千米。
根据信息的传送方向,串行通讯可以进一步分为单工、半双工和全双工三种。
信息只能单向传送为单工;信息能双向传送但不能同时双向传送称为半双工;信息能够同时双向传送则称为全双工。
串行通讯又分为异步通讯和同步通讯两种方式。
在单片机中,主要使用异步通讯方式。
串行通讯中,两个设备之间通过一对信号线进行通讯,其中一根为信号线,另外一根为信号地线,信号电流通过信号线到达目标设备,再经过信号地线返回,构成一个信号回路。
计算机网络 串行通信和并行通信
![计算机网络 串行通信和并行通信](https://img.taocdn.com/s3/m/a65137f1c8d376eeaeaa3174.png)
计算机网络 串行通信和并行通信串行通信方式和并行通信方式是信道最基本的两种通信方式。
根据信道通信方式的不同,对数据传输速率,以及数据传输距离也有不同的影响。
1.并行通信并行通信是指在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能够同时传输多个数据位,并且每一个数据位占用一条通信线路。
发送端将数据位通过对应的线路传送给接收端,还可以附加一位数据 校验位,接收端能够同时接收到这些数据位,不需要做任何转换就可以直接使用,并行通信方式主要用于近距离通信,并且传输速度快,处理简单。
如图3-8所示,为并行通信方式示意图。
图3-8 并行通信方式并行通信方式不适合用在数据长距离传输的情况,因为长距离使用多条线路造价比较昂贵;长距离传输通常使用较粗的导线,来降低信号的衰减,而把较粗的导线捆绑到一块做成单一的线缆相当困难;长距离传输数据,传输介质上的电阻会阻碍数据信号的传输,从而影响接收端正确接收数据。
2.串行通信串行通信方式是指在数据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只存在一条通信线路,并通过该线路逐个的传送所有数据位。
该通信方式适合长距离的数据传输,但由于每次只能发送一个数据位,因此数据传输速率较低。
如图3-9所示,为串行通信方式示意图。
图3-9 串行通信方式在计算机网络中,串行通信方式和并行通信方式往往是结合运用的。
若发送端(计算机)需要发送数据到接收端,先由发送端计算机内的总线发送设备,将并行方式经并-串转换硬件转换成串行方式。
再逐位经传输线路到达接收端,并在接收端将数据从串行方式重新转换 提 示 并行通信方式的信道宽度不是固定不变的,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节,如计算机内的数据总线有8位、16位、32位和64位等。
成并行方式,以便接收端使用数据。
如图3-10所示,为并行和串行综合运用示意图。
图3-10 并行和串行综合运用。
并行和串行接口
![并行和串行接口](https://img.taocdn.com/s3/m/67e3ba42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8e.png)
7.2.1 三态门接口
7-6
用74LS244构成旳输入接口
D0 D1 D2 D3 D4 D5 D6 D7
A9~A0
IOR AEN
74LS244
…
1Y1 1Y2 1Y3 1Y4 2Y1 2Y2 2Y3 2Y4
1A1 1A2 1A3 1A4 2A1 2A2 2A3 2A4
G1 G2
译码电路 200H
… …
7-22
有条件输入/输出
在例7.2 中,用一按钮控制实既有条件开关输入和 状态显示(按钮按下时,输入/输出)。
D7~D0 IOW
D7~D0 PB7 WR PB6
LED7 LED6
… …
IOR
AEN
A9 ~ A2
A1 A0
RD
译
PB0
码 器
200H CS
PA2
A1
PA1
A0
PA0
LED0
+5V K2 K1 K0
译码
8255A PC3
INTRA
数据
中导孔 纸
7.3.4 三种工作方式——方式0
7-21
例7.2 程序
#include <stdio.h>
#include <dos.h>
unsigned char tab[]={0x01,0x02,0x04,0x08,0x10,0x20,0x40,0x80};
main(){
unsigned char i;
outportb(0x203,0x90);
2. C口按位置位/复位控制字
D7 D6 D5 D4 D3 D2 D1 D0
0
阐明:
➢ C口旳按位置位/复位 操作一次只能使C口
串行加法器和并行加法器工作原理
![串行加法器和并行加法器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fcd3f662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ae.png)
串行加法器和并行加法器工作原理
串行加法器和并行加法器是数字电路中常用的加法器。
它们的工作原理如下:
1. 串行加法器是采用逐位相加的方式来实现加法运算。
它从最低位(最右端)开始,逐位将两个加数和进位相加,得到当前位的和与进位。
然后将当前位的和输出,并将进位传递给下一位。
这样依次循环,直到最高位(最左端)计算完毕。
串行加法器的速度较慢,因为需要按位逐个计算。
2. 并行加法器是将所有位的运算同时进行,以提高计算速度。
它将加法器拆分成多个子加法器,每个子加法器负责计算一位的和。
每个子加法器同时接收两个加数的对应位和进位,并输出当前位的和与进位。
这样所有子加法器的输出可以同时得到,并且通过电路连接,将进位传递给下一位的子加法器。
并行加法器的速度较快,因为可以同时计算多个位。
总而言之,串行加法器是按位逐个计算的,速度较慢;而并行加法器是同时计算多个位的和,速度较快。
serdes中常见的电路结构
![serdes中常见的电路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ac6aa182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bc.png)
serdes中常见的电路结构
在SerDes(串行器/解串器)中,常见的电路结构有以下几种:
1. 并行-串行传输电路(PISO):这种电路结构用于将并行信
号转换为串行信号。
它包括一组输入端口和一个输出端口,输入的并行数据按顺序被转换为串行数据输出。
2. 串行-并行传输电路(SIPO):这种电路结构用于将串行信
号转换为并行信号。
它包括一个输入端口和一组输出端口,输入的串行数据按顺序被转换为并行数据输出。
3. 串行器(SerDes):这种电路结构可以同时实现并行-串行
和串行-并行的转换。
它包括一组输入端口和一组输出端口,
可以将输入的并行数据转换为串行数据,并将输入的串行数据转换为并行数据。
4. 解串器(Deser):这种电路结构通常与串行器配对使用,
用于从串行数据中提取并行数据。
它包括一个输入端口和一组输出端口,可以从输入的串行数据中提取出并行数据。
这些电路结构在SerDes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可以实现高速、
长距离的数据传输。
它们通常被应用于各种通信领域,例如高速网络、存储系统和视频传输等。
自动化测试中的串行与并行测试
![自动化测试中的串行与并行测试](https://img.taocdn.com/s3/m/3ec42f19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6ecdd76.png)
自动化测试中的串行与并行测试自动化测试是现在软件开发领域中的一种不可或缺的技能。
它可以帮助开发者快速、准确地检测代码中的错误,减少手动测试的工作量,提高测试的效率。
而在自动化测试当中,串行测试和并行测试是两种不同的测试方法。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地讨论一下它们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一、串行测试串行测试是指在测试过程中,每个测试用例都是按照顺序一步步执行,直到全部用例都被执行完毕,才会得出测试结果。
这种测试方式是一种比较传统的测试方式,也是最简单的测试方式。
串行测试的优点是能够最大限度地遵循测试的步骤和顺序,确保每一个测试用例都得到充分的测试。
而缺点则是效率低,不利于节省测试时间。
因为每个用例都需要等待前一个用例测试完毕之后才能开始进行测试,也就是说每个用例只能在前一个用例的基础上进行测试。
串行测试适用于测试时间比较短,测试需求的数量较少的场景,例如功能测试、单元测试等。
在此类测试中,测试用例通常直接连接在一起,并按照一定的顺序执行。
二、并行测试并行测试是指在测试过程中,多个测试用例可以同时执行,互不干扰,直到所有测试用例都完成了才会得出测试结果。
这种测试方式可以节省测试时间,提高测试效率。
同时,在测试大型系统时,也可以大大减少测试所需的时间和工作量。
并行测试的优点是测试速度快,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完成测试任务。
缺点则是需要对测试环境进行一定的修改和优化,对于测试用例之间的相互干扰也需要进行一定的控制。
此外,并行测试还需要考虑硬件资源的限制,例如 CPU、内存、带宽等。
并行测试适用于测试时间比较长、测试需求较多、测试用例之间互不干扰的场景,例如性能测试、压力测试等。
在此类测试中,测试用例通常被分为多个子测试用例,一次执行多个测试用例并行进行。
每个子测试用例都由一个测试程序独立运行,用以减少测试之间的相互干扰。
三、串行与并行测试的选择在实际的自动化测试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串行或并行测试。
一般而言,如果测试用例较为简单,数量较少,或者测试时间较短,可以选择串行测试。
串行通信和并行通信的详解
![串行通信和并行通信的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78dd1f56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ae.png)
串行通信
通信双方使用一根或两根数据信号线相连,同一 时刻,数据在一根数据信号线上一位一位地顺序 传送,每一位数据都占据一个固定的时间长度. 与并行通信相比,串行通信的优点是传输线少、 成本低、适合远距离传送及易于扩展.缺点是速 度慢、传输时间长等. 如计算机上常用的COM设备、USB设备和网络 通信等设备都采用串行通信.
17:18:24
并行通信
以字节Byte或字节的倍数为传输单位 一次传送一个或一个以上字节的数据,数据的各 位同时进行传送 适合于外部设备与微机之间进行近距离、大量 和快速的信息交换.计算机的各个总线传输数据 时就是以并行方式进行的. 并行通信的特点就是传输速度快,但当距离较远、 位数较多时,通信线路复杂且成本高.
半双工通信方式类似对讲机,某时刻A发送B接
收,另一时刻B发送A接收,双方不能同时进行发送
A 和接收.
B
A
K
K
a)单工通信b方 )半 式双工通
17:18:24
图c为全双工通信方式Full Duplex.在这种方式 中,分别用2根独立的传输线来连接发送方和接 收方,A、B既可同时发送,又可同时接收.
17:18:24
外同步
外同步通信的数据格式中没有同步字符,而是用 一条专用控制线来传送同步字符,使接收端及发 送端实现同步.当每一帧信息结束时均用两个字 节的循环控制码CRC为结束.
17:18:24
②面向比特型的数据格式 根据同步数据链路控制规程SDLC,面向比特型 的数据每帧由六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是开始标志7EH; 第二部分是一个字节的地址场; 第三部分是一个字节的控制场; 第四部分是需要传送的数据,数据都是位bit的集 合; 第五部分是两个字节的循环控制玛CRC; 最后部分又是7EH,作为结束标志.
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工序串行与并行管理比较分析
![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工序串行与并行管理比较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fb3d9a9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fb.png)
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工序串行与并行管理比较分析一、引言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高效、灵活和可持续的施工方式,正逐渐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
然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对于工序的管理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其中,工序串行与并行是两种常见的管理方式。
本文将对这两种方式进行比较分析,以了解其优势和劣势。
二、工序串行管理1. 定义与特点工序串行管理是指各个施工阶段依次进行,一个完成后才能开始下一个。
这意味着不同的工序之间存在明确的出入口,并且需要等待前一道程序完成才能继续进行下一道程序。
2. 优势a) 易于组织:由于只需要按照预定顺序进行施工,所以对于项目经理来说,组织各个工序相对简单。
b) 控制风险:通过严格按照顺序进行施工,可以有效地控制潜在风险,并尽早发现和解决问题。
c) 有利于资源配置:每个环节完成后可以及时释放资源给下一个环节使用,使资源可以得到有效利用。
3. 劣势a) 延误风险:如果一个环节出现延误,将会影响后续所有环节的进度。
这可能导致整个项目的延期和成本增加。
b) 快速反应能力低:由于需要等待前一道程序的完成,工序串行管理不够灵活,无法迅速调整和应对变化。
三、工序并行管理1. 定义与特点工序并行管理是指施工过程中某些工序可以同时进行,而不必等待前一道程序全部完成。
这意味着多个工序之间存在交叉和重叠。
2. 优势a) 提高效率:通过允许多个工序同时进行,可以显著缩短项目的总工期,并提高整体施工效率。
b) 灵活性强:当项目遇到突发情况或者需要调整时,能够快速作出反应和调整,减少对总体进度的影响。
c) 可视化管理:在并行转换图上清晰显示各个工序之间的关系和进度,在项目团队中有利于沟通和协调。
3. 劣势a) 需要更高的技术水平:由于多个环节同时进行,要求项目团队的技术水平和协调能力较高,否则可能导致混乱和错误。
b) 风险管理更加复杂:由于各个工序同时进行,若其中一个工序出现问题或者延误,可能会影响其他工序的正常进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串行数据与并行数据(74164/74165)
串行转并行
Keil编程:
#include<reg51.h>
#include<intrins.h>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void delay(uchar x) //延时
{
uchar i;
while(x--)
for(i=0;i<200;i++);
}
void main(void)
{
uchar c=0x80;
SCON=0x00;
TI=1;
while(1)
{
c=_cror_(c,1);
SBUF=c;
while(TI==0);
TI=0;
delay(400);
}
}
电路图:
74164工作原理:
9端口为复位端(低电平有效),复位时输出端位低电平。
8端口为时钟脉冲输入端,当脉冲为上升沿时端口依次平移一位。
1/2端口为“与”的关系,在8端口为上升沿时将数据转入到Q0。
并行转串行Keil编程:
#include<reg51.h>
#include<intrins.h>
#include<stdio.h>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sbit k=P2^5;
void delay(uchar x)
{
uchar i;
while(x--)
for(i=0;i<200;i++);
}
void main(void)
{
SCON=0x10; //允许89C51读数据while(1)
{
k=0;
k=1;
while(RI==0);
P0=SBUF;
RI=0;
delay(20);
}
}
电路图:
注:9端口错误应为高电平。
74165工作原理:
1端口为置位/移位端,高电平为置位有效,74165强D端数据转移寄存器内。
低电平为移位有效,将寄存器的数据转移输出。
在编程中先低再高,保证数据的传输。
7/9端口为数据输出端口,两者为取反的关系。
2/15为时钟脉冲输入端口。
只有在2端口为高时,才允许15端口由低转高。
在PL上升沿来临之前,CP或者CE应当置高,以防止数据在PL的活动状态发生位移。
D端口为数据输入端,高电平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