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高二下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南通市高二下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17题;共66分)
1. (4分)该图是夏秋之交杭州三天气压变化示意图,完成问题。

(1)
7~9日天气受()
A . 气旋影响
B . 反气旋影响
C . 冷锋影响
D . 准静止锋影响
(2)
8日前后的天气现象最可能是()
A . 狂风暴雨
B . 阴雨连绵
C . 伏旱
D . 风高物燥
2. (4分) (2013高一上·湖北期中) 如图为地球某区域经纬线图以及该区域某月海平面等压线分布,阴影部分为海洋,虚线为晨昏线.根据图上信息以及所学,完成下题.
(1)
此时,①地的盛行风向大约为()
A . 东南风
B . 西南风
C . 北风
D . 西北风
(2)
图示现象出现时()
A . ①地为极昼期
B . ②地为极昼期
C . 是图示中心点所在地区各项科学考察的最佳时期
D . 图中晨昏线的右半段为晨线
3. (6分) (2017高一上·广安期中) 读“某月某条经线上部分气压带、风带和气流相互关系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②气压带或风带的气流运动方向及性质分别为()
A . 下沉,干燥
B . 上升,湿润
C . 由高纬流向低纬,干燥
D . 由低纬流向低纬,湿润
(2)图示最有可能是以下日期中的()
A . 3月21日
B . 6月22日
C . 9月23日
D . 12月22日
(3)关于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北半球的气压带基本上呈带状分布
B . 7月份,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被陆地上的低压切断保留在海洋上
C . 南半球的气压带断裂为块状
D . 1月份,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保留在大陆上
4. (4分) (2015高一上·济南期末) 读某月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完成下题.
(1)此季节()
A . 地中海沿岸温和多雨
B . 我国北方地区盛行西北季风
C . 北印度洋洋流逆时针
D . 长江中下游地区可能有伏旱天气
(2)能正确表示此季节南亚地区盛行风向及其成因的图示为()
A .
B .
C .
D .
5. (2分) (2013高一上·菏泽月考) 如图为“等压线分布示意图”,其中表示北半球风向的是()
A . A
B . B
C . C
D . D
6. (4分) (2013高一上·无为月考) 读图(①②表示不同高度的等压面),判断下题.
(1)
图中,a、b、c、d四点,气压值最低的是()
A . a
B . b
C . c
D . d
(2)
四点中气温最高的是()
A . a
B . b
C . c
D . d
7. (6分) (2013高一上·武汉月考) 如图为2009年5月16日8时东亚某区域等压线(hPa)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题.
(1)
①~④处于雨区的是()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②④
(2)
关于①③两地,叙述正确的是()
A . ①地气压低于③地
B . 两地均受冷气团控制
C . 两地均受暖气团控制
D . ①地风力强于③地
(3)
上海市气压可能为()
A . 1004 hPa
B . 1008 hPa
C . 1013 hPa
D . 1016 hPa
8. (2分)下列关于下图中M地气候的说法正确是()
A . 全年受西风带控制,温和多雨
B . 夏季受东北信风的影响,炎热干燥
C . 全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炎热干燥
D . 冬季受西风带的影响,温和多雨
9. (2分)下列日期中,北京昼夜长短相差最小的一天是()
A . 国际劳动节
B . 我国植树节
C . 我国国庆节
D . 我国教师节
10. (2分) (2016高三下·洛阳模拟) 陆面蒸发是指地面的实际蒸发。

下图为陕西省陆面蒸发(单位:mm)分布图。

陕西省陆面蒸发最大的地区在()
A . 平原地区
B . 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
C . 高原地区
D . 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
11. (6分) (2018高二下·华安期末) 采用物理覆盖技术来抑制平原水库的无效蒸发,可节约更多的水资源。

图4为我国某地常年有水的水库观测数据,其中12月至次年3月时间段蒸发量极小,观测困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最需要推广该物理覆盖技术的地区是()
A . 东北平原
B . 华北平原
C . 长江三角洲
D . 珠江三角洲
(2) 12月至次年3月时间段蒸发量极小的原因可能是()
A . 水面结冰
B . 风速增大
C . 水质变差
D . 水库干涸
(3)采用物理覆盖技术后,水库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不正确的是()
A . 降低库区大气湿度
B . 促进浮游植物的生长
C . 库区云雾天气减少
D . 库区气温日较差增大
12. (2分) (2019高二下·祁县期末) 与平面图自X至Y地势变化最符合的剖面图是()
A .
B .
C .
D .
13. (4分) (2013高一上·滑县月考) 图1是非洲马达加斯加岛示意图.图2是海洋表层海水温度与洋流关系示意图,图中a、b、c 为等温线,a>b>c,箭头表示洋流流向.读图回答下题.
(1)
图1甲处的洋流与图2中①②③④所示的洋流相符合的是()
A . ①
B . ②
C . ③
D . ④
(2)
甲处洋流的影响是()
A . 加快途经海轮航速
B . 形成著名的渔场
C . 使沿岸大气增温增湿
D . 缩小海洋污染范围
14. (4分) (2017高三上·黄冈月考) 读某时刻75°E-110°E经向环流图,下图中箭头表示该区域大气运动方向。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可能表示的月份是()
A . 1月
B . 4月
C . 7月
D . 10月
(2)形成该大气环流的主要原因是()
A . 图中高原地区该季节形成热源
B .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性向北移动
C . 低纬度海区海洋气温下降,气流下沉
D . 副热带高压季节性的增强
15. (4分) (2019高一上·台州期末) 下图为北半球12月某时某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百帕)。

完成下列各题。

(1)此时甲地的风向是()
A . 西北风
B . 东南风
C . 东北风
D . 西南风
(2)关于①②③④四地说法正确的是()
A . ①④两地气团均主动爬升
B . ②地降水的概率高于④地
C . ④地正处于强降雪天气中
D . ②④地未来两天气压升高
16. (6分) (2018高三上·鹤岗月考) 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1)下列判断正确的有()
①图中现象出现的时间是夜晚
②图中现象出现的时间是白天
③此时吹山风
④此时吹谷风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④
D . ②③
(2)关于图中气温、气压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图中等压线的数值自下往上递增
B . 甲地的气压较同一高度的乙地高
C . 图中等温线的数值自上往下递减
D . 甲地的气压较同一高度的乙地低
(3)“晚见江山雾,宵闻夜雨来”是对甲地的形象写照。

甲地的夜雨较多,其主要原因是该地区()
A . 夜晚的气温高于白天的气温,气流上升
B . 夜晚的气温比周围地区的气温低,空气中水汽遇冷凝结,形成降水
C . 夜晚的气温比周围地区的气温低,气流上升
D . 夜晚的气温比周围地区的气温高,气流上升,在上升过程中气温降低,水汽凝结形成降水
17. (4分) (2017高二下·枣庄期末) 2016年II月14 日晚,月亮与地球距离全年最近,为68年来最大的“超级月亮”,图3为新加坡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新加坡的小明与在伦敦出差的父亲约好同时观月。

两人同时观月可能在北京时间()
A . 14日19时
B . 14日23时
C . 15同4时
D . 15日9时
(2)上题中他们同时观月时刻,与北京处于同一日期的范围约占全球的()
A . 1/4
B . 1/3
C . 1/2
D . 3/4
二、综合题 (共3题;共29分)
18. (4分)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
该地区人口成斑块状环形分布的主要原因有()
A . 环盆地以哈萨克族人为核心形成相对集中的居民点
B . 环盆地有大小不等不连续的山前冲积扇平原分布
C . 环盆地有较丰富的矿产资源分布
D . 环盆地有大小不同不连续的草原分布
(2)
该地区发展农牧业的不利条件主要有()
A . 热量不足
B . 水源不足
C . 可供利用的土地资源不足
D . 气温日较差大
19. (12分) (2017高二上·金华月考) 下图为欧洲局部简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北部地区海岸线的主要特征是________,其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________。

乙处位于板块________边界,地壳运动活跃。

(2)图中虚线是1月0℃等温线的一部分,影响其走向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

(3)图中丙地夏季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自然带类型为________。

(4)甲地降水比乙地更多,试分析其原因。

20. (13分) (2018高一下·成都期末)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甲、乙、丙三区域的农业景观图
材料二:江西省千烟洲农业分布示意图
(1)试简述材料一中甲地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有哪些?
(2)材料一中的甲地发展农业生产的最大限制性条件是________。

(3)材料一中的乙地粮食作物在其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某自然灾害侵袭,其对应采取的工程措施是
(4)读材料二,千烟州采取农业模式是________,并从生态及经济效益方面简述其产生的重要意义___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共17题;共66分)
1-1、
1-2、
2-1、
2-2、
3-1、
3-2、
3-3、
4-1、
4-2、
5-1、
6-1、
6-2、
7-1、
7-2、
7-3、
8-1、
10-1、
11-1、
11-2、
11-3、
12-1、
13-1、
13-2、
14-1、
14-2、
15-1、
15-2、
16-1、
16-2、
16-3、
17-1、
17-2、
二、综合题 (共3题;共29分)
18-2、
19-1、
19-2、
19-3、
19-4、
20-1、
20-2、
20-3、
20-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