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概论》考试笔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考试笔记
1.城市主要特征:
①在⼀定的⼟地⾯积上聚集着相当数量的主要从事第⼆、三产业的⾮农业⼈⼝;
②地理位置往往处于交通便利的地⽅,是⼀个国家或⼀个地区的经济、政治、军事、⽂化、社会、科技、交通中⼼;
③⼈与⾃然协调发展的空间体现与时间过程;
④节奏快、容量⼤、因素多的动态平衡体系;
2.城市发展
⾃由村落_中⼼村_镇_⼩城市_中等城市_⼤城市_特⼤城市_超级⼤都市
⼈⼝由分散的农村向城市集中的社会进步过程。

4.世界城市化三个明显特征
①城市⼈⼝增长速度超过总⼈⼝增长速度;
②城市化⽔平与该地区经济⽔平相关;
5.城市轨道交通的定义
城市中使⽤车辆在固定导轨上运⾏并主要⽤于城市客运的交通系统。

6.城市轨道交通的技术特性
①有较⼤的运输能⼒;②有较⾼的准时性;③有较⾼的速达性;
④有较⾼的舒适性;⑤有较⾼的安全性;⑥能充分利⽤地下、地上空间;
7.单向⾼峰每⼩时运输能⼒
市郊铁道6~8万、地铁4~6万、轻轨1~4万、
8.城市轨道交通体系构成
轨道路线、车辆、通信信号、供变电、车站、维护检修基地、指挥控制中⼼。

9.世界上第⼀条地铁于1863年1⽉10⽇,伦敦
莫斯科:最豪华、“地下宫殿”纽约:线路最长巴黎:最⽅便、层次最多。

(6层)
法国⾥尔:最先进美国旧⾦⼭:速度之冠⾹港:唯⼀盈利新加坡:最安全、最清洁
10.城市轨道交通的类型
容量(运送能⼒):⾼、⼤、中、⼩容量。

导向⽅式:轮轨导向、导向轨导向。

线路架设⽅式:地下(⽔下)、⾼架、地⾯。

线路隔离程度:全、半、不隔离。

轨道材料:钢轮钢轨系统、橡胶轮混凝⼟轨道梁系统。

牵引⽅式:旋转式直流、交流电机牵引、直线电机牵引。

运营组织⽅式:传统城市轨道交通、区域快速轨道交通、城市铁路。

11.定义
有轨电车:使⽤电车牵引、轮轨导向、1~3辆编组运⾏在城市路⾯线路上的低运量。

地下铁道:由电⼒牵引、轮轨导向、轴重相对较重、具有⼀定规模运量、按运⾏图⾏车、车辆编组运⾏在地下隧道内,或根据
城市的具体条件,运⾏在地⾯或⾼架线路上的快速轨道交。

轻轨交通:每⼩时单向客运量为0.6~3万⼈次的中运量轨道交通系统。

12.独轨交通:跨座式、悬挂式。


13.1965年开始建设、1969年10⽉1⽇建成通车北京地铁
14.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的原则
①可持续发展原则②协同性原则③整体性原则④动态性原则⑤客观性原则
15.城轨交通车辆的特点
①载客能⼒强②动⼒性能好③安全可靠性好④环境条件好
⑤灵活的牵引特征⑥节能环保
16.车辆的分类
按车辆牵引动⼒配置:动车M、拖车T
按车辆规格:A、B、C车型(车辆宽度)
按车体制作材料:耐候钢车、铝合⾦车、不锈钢车
按受电⽅式:受电⼸、受流器受电
按电压等级:直流750V、直流1500V
按驱动⽅式:旋转电动机驱动、直线电动机驱动
17.车辆选型的基本原则
①应以⼯程的主要技术条件为依据,其技术指标应满⾜客运量及⾏车组织的要求。

②车辆选型和技术条件,应能适应当地的环境和⽓候。

③车辆的主要部件和设备,应采⽤先进、成熟、安全、经济、可靠且检修⽅便的产品。

④应考虑与城市景观的协调。

⑤车辆的引进和⽣产要严格坚持车辆国产化的原则和相关政策。

18.列车编组数计算
(Q⾼峰单向最⼤客运量⼈/h,T最⼩⾏车间隔min,D每辆车定员数)
列车编组主要考虑:车型、辆数、动拖⽐。

19.制动系统
由制动控制系统、制动执⾏系统组成。

执⾏系统分为摩擦制动、动⼒制动。

20.车辆连接装置
车钩、缓冲器、电⽓连接及风挡、渡板组成
21.车体
车体是车辆中装载乘客的部分,由车底架、车顶、侧墙、前后端墙、车门、车窗组成。

22.⾛⾏装置
车辆⾛⾏装置是车辆导向、运⾏、荷重及减震的关键部件。

由轮对、轴箱、弹性悬挂装置、转向架结构、转向架与车体连接装置、基础制动装置组成。

轮对:由两个车轮、⼀个车轴经压装⽽成。

车轮:踏⾯、轮缘组成。

车轴:轴颈、轮座、轴⾝组成。

23.车辆连接装置
包括车钩缓冲装置、电⽓连接装置、车辆贯通装置。

密接式车钩:⾃动车钩、半⾃动、半永久性车钩三种。

(我国应⽤)
24.车辆基地
定义:是车辆停放、保养、修理的专门场所。

组成:车辆段、停车场、列检所。

检修制式:⼚修、段修分修制;⼚修、段修合修制。

检修内容:⽇检、⽉检、定修、架修、⼚修。

25.供电系统
城轨供电为⼀级负荷。

城轨交通供电系统包括:⾼压供电源系统、牵引供电系统、动⼒照明供电系统。

⾼压供电源系统:集中、分散、混合。

(3种供电⽅式)
26.牵引供电系统
组成:牵引变电所、牵引⽹。

牵引⽹:接触⽹、馈电线、轨道和回流线;接触⽹、馈电线、回流线、电分段、钢轨
接触⽹:架空线式、接触轨式。

接触轨式:即“三轨供电”,我国DC750V、DC1500V。

第三轨式接触⽹:上、下、侧⾯接触式(3种接触⽅式)
27.远动监控的优点
①集中监控可提⾼系统运⾏的安全可靠、经济性。

②集中控制使调度⼈员直接控制运⾏⽅式的改变,运⾏操作效率及其可靠性⾼。

③有利于变电所实现⽆⼈值班化,节省运⾏费⽤。

28.地下迷流
定义:在直流牵引供电系统中,牵引电流并⾮全部经由⾛⾏钢轨流回牵引变电所,部分电流会由钢轨流⼊⼤地,再由⼤地流回钢轨或牵引变电所,这种地下杂散电流称为地下迷流。

防护措施:
①选择⽐较⾼的牵引供电额定电压;
②采⽤双边供电电压;
③尽量减⼩钢轨间的接触电阻,增设附加回流线;
④提⾼钢轨与地⾯间的绝缘程度;
⑤尽可能远离或避免与回流钢轨平⾏设置地下⾦属管道、电缆,并采⽤适当的防腐措施;
⑥定期检查轨道绝缘、钢轨接触电阻,进⾏地下迷流监测。

30.道岔常见的类型
单开、双开、三开、复式交分道岔。

31.标志、限界
线路标志:公⾥标、半公⾥标、百⽶标、曲线标。

限界:车辆、设备、建筑限界。

矿⼭法:
①挖掘⼯作竖井;②安装掘进机;
③掘进隧道;④安装衬砌。

新奥法:
①确定线路位置;②在隧道预定位置外围钻进灌浆管;
③灌浆凝固;④挖⼯作竖井,横向掘进。

32.车站的分类
按功能分:终点站、中间站、换乘站、区间站、通勤停靠站。

按等级分:特等、⼀等、⼆等、三等。

按位置分:地⾯、地下、⾼架车站。

33.车站设计原则
①能最⼤限度吸引客流;
②按远期客运量需求设计;
③留适当的能⼒余地,满⾜⾼峰时段密集到达的需要;
④占⽤地⾯⾯积最少,尽可能降低投资费⽤,满⾜施⼯条件限制;
⑤采⽤多⽅案必选,确定最优⽅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