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女子足球守门员周期性训练安排的探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女子足球守门员周期性训练安排的探讨
守门员是全队的最后一道防线,主要任务是守住本方球门。

随着现代足球运动的发展,守门员镇除镇守球门外,还要协助控制罚球区,组织和指挥全队的防守和进攻。

因此,足球比赛中守门员是一名特殊的举足轻重的人物。

1 足球守门员竞技状态形成阶段
这是训练周期的准备期阶段。

这一阶段的训练作用是十分重要的,目的是使守门员机体机能不断提高,一般和专项素质得到全面发展,初步形成新的或更加熟练的掌握原有的技战术技能,从而形成一个具体鲜明技战术特点与风格,良好的专项化特征的综合状态。

1.1 冬训阶段
1.1.1 恢复性训练期
需要半个月时间,上年度中国女超联赛结束,队伍进行了休整,守门员的内环境得到了补充和平衡,但运动机能水平下降了。

守门员进行全面身体机能的检查是守门员集中后的首要任务。

随着此项工作的开展,恢复性训练要因地、因人合理地安排。

内容包括一般耐力跑、打篮球、小型足球比赛等。

这些训练内容有益于恢复,提高运动员有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能力的一般水平。

1.1.2 全面基础训练期
从一月份开始到春节前,此阶段是全面基础阶段,由于广东女子足球队守门员的技能与素质处于一般水平,守门员从事足球训练只有三到四年由于训练年限短,比赛少,基本技术较差。

为了尽快提高技术,我们着力狠抓基本技术,着重抓接球、扑球、发球、拳击球、托球,把这些技术与比赛中常见的情况结合起来,编排练习。

天天抓,认真抓,不断加快速度,加强对抗。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在这过程中都难以适应较大的运动负荷的刺激,须循序渐进、区别对待的训练原则,合理地安排运动负荷。

鉴于广东气候实际情况,在训练内容的安排上我们多采用以提高全面身体素质为主要目的的训练,以有氧耐力跑、灵敏、绝对力量与相对核心力量训练为主要手段,突出量的刺激。

在有氧耐力训练的基础上,逐步提高队员的无氧耐力水平。

在技战术训练中,以巩固提高个人作战能力为主要内容。

通过训练和比赛,使我们越来越认识到,个人能力是提高整体攻防意识与能力的基础,决不可忽视,我们利用这段时间巩固提高个人技术,使她们在女超联赛中个人能力的充分发挥得到了基本保证。

训练比重为:身体占40%,技术占50%,战术占10%。

组成竞技状态的诸因素是不可能同步发展的,全面提高与发展技术,是至关重要的,身体素质的暂时滞后状态也是必然的。

1.2 春训阶段
这一阶段守门员的训练指导思想是:牢牢把握以训练指导比赛,同时又以比赛服务于训练的思想。

巩固、提高守门员整体意识和完成,运用技战术的能力,培养全面型守门员应具有的意识,改善和提高整体作战与战术配合的机动性、多变性、实效性,巩固、熟练守门员已形成的技战术特点与打法,并通过训练解决比赛暴露的问题,初步形成新的适合于守门员特点的技战术风格,重点提高守门员专项身体素质,促进守门员比赛能力的提高。

抓好比赛作风,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质,提高守门员自控能力。

为了使守门员在这一阶段获得最佳竞技状态,围绕着训练主导思想,通过对守门员的机能、技能、身体、心理等方面的诊断,详细地制定各个周期的训练计划。

在实施过程中,又根据守门员各个方面的反馈信息,不断地调整训练计划。

在这一阶段是由基本训练小周期和赛前诱惑小周期组成的。

在制定与实施训练计划时,我非常重视运动负荷的合理安排,训练过程的有效控制,在训练内容、方法与手段的安排和采用上,注重守门员的合理需求与训练内部结构的逻辑性。

通过运动负荷的不断刺激,使守门员的机体产生训练适应,通过比赛检验训练效果。

守门员的有机体的不断适应,比赛中技战术打法的不断完善,构成了春训阶段的基本模式。

为了使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得到提高。

在训练过程上,我们也非常注重守门员生物钟规律适应比赛小周期的规律。

即所有的训练负荷安排按照比赛小周期的负荷规律去安排,使运动员的人体生物钟完全适应这个规律。

我们在负荷安排的总趋向是:
(1)量与强度同步增大,量高于强度;
(2)保持强度,量适度减少;
(3)量与强度同步减少;
(4)量与强度第二次同步增长;
(5)量减少,强度上升,强度靠密度维持。

为适应比赛需要,则负荷强度要接近或超过比赛的强度。

专项化训练更加鲜明的特征,使守门员已经获得充分的体能、心理、技能的准备,即守门员已经获得理想的竞技状态。

2 足球守门员竞技状态保持阶段
这一阶段的任务很明显,守门员要以最佳竞技状态投入比赛,经过仔细分析、研究、不断地探索,结合我队守门员的特点,采用了除比赛日的单高峰期的周期训练安排形式。

具体安排如下:
周一(小量)
上午:恢复机能,治疗伤病,业务学习。

下午:区别对待。

比赛队员做积极恢复性训练,其她队员安排一定强度的训练。

周二(大量)
上午:力量训练,核心力量(上下肢、腰腹、弹跳、速度、放松)。

下午:综合训练:根据守门员在比赛中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

技战术训练与局部对抗为主,完成对抗中的技术的稳定性和准确性、多变性和机动性要求。

身体训练提高专项身体素质为主。

周二的训练要有强度、密度要求。

周三(小量)
上午:业务学习、治疗。

下午:以技术训练为主,结合守门员的身体、心理、技能等具体情况,根据比赛对手的现状、实力等反馈信息的研究分析,在巩固守门员熟练的技战术打法基础上,有针对性地研练守门员的竞技状态。

结合全队半场攻守等形式,旨在提高守门员的选择位置、活动范围、高球、角球、定位球的意识与能力。

周四(大量)
上午:力量训练,核心力量(上下肢、腰腹、弹跳、速度、放松)。

下午:综合训练:(移动接球2组、原地接扑球4组、移动扑球4组、选择位置接扑球4组、鱼跃飞身4组、结合球门接扑球2组、接高球40个)。

按比赛要求,接近比赛环境的整体攻防训练,给守门员适度的心理压力,周四的训练课力求超过比赛的质量、强度、密度达到要求。

周五(小量)
上午:业务学习、治疗。

下午:技术训练为主(接球、扑球、高球、拳击球、托球、选择位置各两组、放松)。

周六(中量)
上午:休息、治疗。

下午:配合球队射门、接高球20个。

在周六的训练安排上,不易安排容易出现兴奋点过多的训练内容。

不易安排长距离冲刺跑的训练。

大运动量应突出强、密度和对抗,而一些基本的技、战术练习应安排在体力充沛的中、小量课中进行。

一堂训练课的目的要明确,要有针对性,无论大、中、小量课在实施中应以服从技术对抗为主,有球为主。

大量课的接扑球技术应达到平均每人完成200个技术动作,中量课达到250个,小量课达到280个以上。

大运动量课应循序渐进,保证运动员的恢复过程,可运用控制血尿素在次晨50毫克%范围内。

中、小量课是“三从一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保证更多的时间和数量去反复磨炼基本功。

在周二、周四的大强度训练后,要采取积极有效地恢复手段及合理补充营养成分,这是运动员比赛能量贮备十分关键的一环。

尽管我国现有的康复措施不完善,但得到领导的支持,大量购置运动医疗器械,为运动员的康复,能量的贮备,体能与心理的准备,都在场上表现了良好的状态。

3 竞技状态消失阶段
竞技状态出现暂时消退是一种必然现象。

正是这一暂时消退又为下一次更高水平的竞技状态的形成准备着条件,一个又一个周期地推动着守门员竞技水平的提高和发展。

在经过全年的训练和比赛后,队伍进行了休整——恢复——调整——治疗伤病。

在这一阶段,队伍仍安排一些辅助性训练,教练员利用休整时期,调整队伍,总结工作,制定计划。

同时,解决守门员的具体问题。

这些工作有助于队伍调整后守门员精神状态的稳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