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二中2009届高三年级第六次月考地理.do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 N · ·
浙江省杭州二中2009届高三年级第六次月考
地理 2009.03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综合题)两部分。
满分30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Ι卷(选择题 共140分)
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图,回答1~2题。
1.若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且M 、N 所在经线两侧为不同日
期,则此时北京时间为 A .0:00 B .8:00
C .16:00
D .20:00
2.若图1是地球侧视图,MN 为赤道,图示部分既是西半
球又是夜半球且北京正午人影将越来越长,则此时北京时间为
A .3月21日3:20
B .3月21日15:20
C .9月23日3:20
D .9月23日15:20
下面是某地冬至日(12月22日)大阳高度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3~4题。
3.该地的经纬度是
A .86°S 、120°E
B .80.5°S ,120°E
C .86°S ,120°E
D .80.5°S ,120°W
4.在图中M 至N 时间段,太阳位于
A .东南方向
B .东北方向
C .西北方向
D .西南方向
读下图,回答5—7题。
5.图示大陆降水量空间分布特点是
A.从东南向西北递减 B.从西南向东北递减
C.从南、北两端向中部递减 D.从北、东、南向中西部递减
6.水汽主要来自印度洋的地点有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②④⑤ D.①③⑤
7.形成③和⑤地理环境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热量差异 B.水分差异 C.地形差异 D.人类活动
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有一公路沿河兴建。
据图回答8~9题。
8.若河水暴涨,最可能被水冲毁,使行车受阻的路段是
A.甲B.乙C.丙D.丁9.若要安排露营活动地点,就地形、水文特征判断,最不适宜的地点是A.W B.X C.Y D.Z 读某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比较图,回答10—11题。
10.关于该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城市化与工业化呈同步增长趋势
B.阶段Ⅰ城市化进程速度比阶段Ⅱ快
C.在此国城市化过程中工业化都是主要动力
D.城市化速度超过工业化速度
11.阶段Ⅲ,该国新增就业机会主要来自
A.资金密集型产业B.劳动密集型产业
C.资源密集型产业 D.现代服务业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60分)
12.(32分)台海两岸直接三通于2008年12月15日全面启动,两岸交流掀开了历史新页。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台湾主要工业区分布图(图A)
材料二:台湾1993年和2003年部分出口产品所占比重统计图(图B)
图A 图B
乙
图C 图D
⑴据图A,归纳台湾工业分布与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8分)
⑵据图B,说明1993年~2003年十年间台湾出口产品结构变化,并简述其原因。
(4分)
⑶海峡两岸经贸合作具有很强的互补性,请简要说明两岸各自的优势条件。
(4分)
(4)根据图C,分析台湾海底地形特征(6分)
(5)图C中甲点是台湾最长河流发源地,请在图C中大致画出河流。
并评价此河水文特征和水运特征。
(8分)
西藏旅游景观欣赏
西藏自治区自然风景绮丽独特,人文景观源远流长。
改革开放以来,西藏自治区“念山水经,唱特色戏,打优势仗”,重点加强了生态环境保护和旅游基础建设力度,努力开发挖掘新的旅游景点。
越来越多的游人慕名而来,根据统计资料显示,1991~2002年间来西藏的海内外旅游人数年均增长率为20%左右,2007年7月青藏铁路开通后,仅布达拉宫一个景点每天就需要接待5000名游客,旅游形势前景广阔。
(1)旅游者进入青藏地区有多条线路,试比较青藏铁路和川藏公路沿途自然景观和旅游观
线路
川藏线青藏线
项目
地貌景观①起伏和缓的雪山、高原寒漠等
水域景观以湍急的江水景观为主②
植被景观③以高寒草原、草甸、荒漠景观为主
观赏视角以仰、俯视为主④
(2)西藏旅游有许多地方有别于中国其他地区,作为旅行社应在出发前给游客哪些温馨提醒及理由。
15.“自然灾害与防治”模块(10分)
下图为2008年凤凰台风运动路径图,回答。
(1)此次台风运动路径属于____
(2)此次台风在福建登陆时,浙江温州的风向为_____
(3)台风登陆以后势力会逐渐减弱,原因。
(4)台风给我国东南沿海省份带来哪些不利影响和有利影响。
(5)沿海地区怎样抵御台风灾害。
杭州二中2009届第六次月考地理答案
1-5:BDDBD 6-10:BACDD 11.D
12.(32分)
(1)分布:主要集中于西部沿海;(1分)
特点:高新技术产业(和重工业)发展迅速;“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2分)原因:台湾岛内资源有限,市场狭小(2分);西部地势平坦;人口、城市集中;海运便利(3分)。
(2)变化:廉价劳动力指向型产品比重下降,技术密集、资金密集型产品比重上升(2分)
原因:经济发展迅速,廉价劳动力优势的丧失;教育科技的发展,人才优势上升;国际产业结构调整。
(2分)
(3)大陆优势: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广阔的消费市场;(2分)
台湾优势:先进技术、雄厚的资金。
(2分)
(4)(5)(6)略
13.(24分)
(1)A地区地势低平,水流不畅;气温低,蒸发微弱;底层冻土发育,阻碍地表水的下渗;河流凌汛,导致洪水蔓延。
B地区海拔高,气温低,蒸发微弱;地势平坦,水流不畅;地下冻土发育,阻碍地表水下渗。
(6分)
(2)A过度开垦 B过度放牧围湖造田、工程建设等(8分)
(3)①建立湿地保护区,保护好现存的天然湿地;②对已经围垦的湿地逐步退耕还田;③采取工程措施,恢复已经退化的湿地。
(6分)
(4)略(4分)
14.“旅游地理”模块(10分)
(1)①高山深谷②湖泊、河源风光③以原始森林景观为主、亦有草原④以平视为主。
(2)低压缺氧—避免剧烈运动、有必要使用氧气袋(建议阶梯式旅游、适应海拔高度导致的气压变化);紫外线强—防晒霜及物品;昼夜温差大、夜晚温度低—带衣服保暖;生态环境脆弱—注意保护环境;宗教和风俗—注意自己言行,不要冒犯
15.“自然灾害与防治”模块(10分)
(1)西北(2)东北(偏北)(3)地表摩擦力增加;离开海洋失去水汽和热量来源等(4)狂风暴雨风暴潮洪涝,对生产和生活设施及生命安全的严重影响;缓解旱情、降温消暑
(5)加强台风的监测预警机制、制定紧急撤离方案;沿海防护林工程;加固海塘堤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