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2020年(春秋版)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C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2020年(春秋版)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C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5题;共16分)
1. (8分)为下面各组选出划线词注音有误的一项。

(1)注音有误的是()
A . 篁竹(huáng)
B . 佩环(pèi)
C . 翠蔓(màn)
D . 差互(chā)
(2)注音有误的是()
A . 参差(cēn)
B . 蒙络(lè)
C . 披拂(pī)
D . 翕忽(xī)
(3)注音有误的是()
A . 幽邃(suí)
B . 清洌(liè)
C . 佁然(yǐ)
D . 为坻(chí)
(4)注音有误的是()
A . 俶而(chù)
B . 悄怆(qiàng)
C . 龚古(gōng)
D . 寂寥(liáo)
2. (2分)下列成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 寻根究底不计其数闭门造车伸张正义
B . 同舟共济真假难辩出生入死崭露头角
C . 为民请命投机取巧长篇大论平淡无奇
D . 匹夫有责兵贵神速顾全大局不足介意
3. (2分)下面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中考复习研讨会即将在我校召开,这次会议规定每位发言者的发言时间最多不超过30分钟。

B . 为降低交通噪音对奥运村的影响,我国科研人员制定了总平面防噪音方案。

C . 随着电脑文字录入技术的应用,使人们逐渐不喜欢用笔写字了。

D . 我们的报刊、电视、网络和宣传媒体,更有责任作出表率,杜绝用字不规范现象不再发生。

4. (2分) (2017八下·永定期中)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 他们家是贫中之贫,真可以说是贫无立锥之地。

B . 年少的季羡林寄人篱下,经济不能独立,空有雄心壮志,无法实现。

C . 在暑假社会实践活动中,同学们既得到了能力上的锻炼,也享受到了天伦之乐。

D . 刚才吓唬她的大个子现在呆若木鸡。

5. (2分) (2017九上·西宁月考)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无误的一项是()
A . 《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小说的顶峰之作。

小说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描写了蒋、宋、孔、陈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广阔的社会现实。

我们学过的《香菱学诗》就节选自此书。

B .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春秋战国时期的诗歌305篇,又称“诗三百”,按体制分“赋”“比”“兴”三类,常用“风”“雅”“颂”三种表现手法。

C . 《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的早期作品,语言既富于变化又生动优美,文采斐然,是一部极具讽刺意味的社会悲剧。

D . 《格列佛游记》的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讽刺手法的运用上,尖锐深邃的讽刺是这部作品的灵魂。

情节的幻想性与现实的真实性有机结合,也给小说增添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二、默写 (共1题;共7分)
6. (7分) (2017九下·高台期中) 古诗词名句默写.
①陶渊明在《饮酒》中表现自己俯仰之间悠然自得,与自然融为一体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②周敦颐《爱莲说》中的“________,________”告诉我们不要被环境左右,要在现实生活中坚守高尚的节操。

③苏轼《水调歌头》中体现诗人积极人生态度、表示美好祝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④雨,是大自然的精灵,是文人墨客笔下的爱物,请写出古诗词中含“雨”字的诗句(连续两句): ________。

三、名著导读 (共1题;共3分)
7. (3分) (2017八上·潘集期中) 《红星照耀中国》又名《________》,作为美国记者,斯诺在华采访的主要地点是________,他探求了________发生的背景、发生的原因。

他判断由于中国共产党的宣传和行动,使穷人和受压迫者对国家、社会与个人有了必须行动起来的新的信念。

四、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5分)
8. (15分)(2017·崇仁模拟) 阅读《<汉字书法之美>自序》,完成下列各题。

《汉字书法之美》自序
蒋勋
汉字书法的练习,大概在许多华人心中都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以我自己为例,童年时期跟兄弟姐妹在一起相处的时光,除了游玩嬉戏,竟然有一大部分时间是围坐在同一张
桌子写毛笔字。

写毛笔字从几岁开始?回想起来不十分清楚了。

好像从懂事之初,三、四岁开始,就正襟危坐,开始练字了。

“上”、“大”、“人”,一些简单的汉字,用双钩红线描摹在九宫格①的练习簿上。

我小小的手,笔还拿不稳。

父亲端来一把高凳,坐在我后面,用他的手握着我的手。

我记忆很深,父亲很大的手掌包覆着我小小的手。

毛笔笔锋,事实上是在父亲有力的大手控制下移动。

我看着毛笔的黑墨,一点一滴,一笔一画,慢慢渗透填满红色双钩围成的轮廓。

父亲的手非常有力气,非常稳定。

我偷偷感觉着父亲手掌心的温度,感觉着父亲在我脑后均匀平稳的呼吸。

好像我最初书法课最深的记忆,并不只是写字,而是与父亲如此亲近的身体接触。

一直有一个红线框成的界线存在,我手中毛笔的黑墨不能随性逾越红线轮廓的范围,九宫格使我学习“界限”、“纪律”、“规矩”。

童年的书写,是最早对“规矩”的学习。

“规”是曲线,“矩”是直线;“规”是圆,“矩”是方。

大概只有汉字的书写学习里,包含了一生做人处事漫长的“规矩”的学习吧!
学习直线的耿直,也学习曲线的婉转;学习“方”的端正,也学习“圆”的包容。

东方亚洲文化的核心价值,其实一直在汉字的书写中。

最早的汉字书写学习,通常都包含着自己的名字。

很慎重地,拿着笔,在纸上,一笔一画,写自己的名字。

仿佛在写自己一生的命运,凝神屏息,不敢有一点大意。

一笔写坏了,歪了、抖了,就要懊恼不已。

不知道为什么“蒋”这个字上面有“艹”?父亲说“蒋”是茭白,是植物,是草本,所以上面有“艹”。

“勳”的笔画繁杂(简体字为“勋”),我很羡慕别人姓名笔画简单。

当时有个广播名人叫“丁一”,我羡慕了很久。

羡慕别人名字的笔划少,自己写“勳”的时候就特别不耐烦,上面写成了“動②”,下面四点就忘了写。

老师发卷子,常常笑着指我“蒋动”。

老师说:那四点是“火”,没有那四点,怎么“动”起来。

我记得了,那四点是“火”,以后没有再忘了写,但是“勋”写得特别大。

在格子里写的时候,常常觉得写不下去,笔画要满出来了,那四点就点到格子外去了。

长大以后写晋人的碑帖,居然有30画的字,真是庆幸自己只是忘了四点“火”。

碑帖写久了,很佩服书写的人,30画的字,笔画这么多,不觉得大,不觉得繁杂;连在一起写的“子”笔画这么少,这么简单,也不觉得空疏。

两个笔画差这么多的字,并放在一起,都占一个方格,都饱满,都有一种存在的自信。

长大以后写书法,最不敢写的字是“上”、“大”、“人”。

因为笔画简单,不能有一点苟且,要从头慎重端正到底。

现在知道书法最难的字可能是“一”。

弘一③的“一”,简单、安静、素朴,极简到回来安分做“一”,是汉
字书法美学最深的领悟吧!
随着年龄增长,随着签写自己的名字次数越来越多,越来越熟练,线条熟极而流滑。

别人看到赞美说:你的签名好漂亮。

但是自己忽然醒悟,原来距离儿童最初书写的慎重端正、一丝不苟,已经太远了。

父亲一直不鼓励我写“行”写“草”,强调应该先打好“唐楷”基础。

我觉得他太迂腐保守。

但是他自己一生写端正的《玄秘塔》④ ,我看到还是肃然起敬。

也许父亲坚持的“端正”,就是童年那最初书写自己名字时的慎重吧!
(选自《汉字书写之美》,有删改)
【注】:①九宫格:我国书法史上临帖写仿的一种界格,又叫“九方格”,即在纸上画出若干大方框,再于每个方框内用“井”字分出九个小方格,以便对照法帖范字的笔画部位进行练字。

②動:“动”的繁体字。

③弘一:李叔同,著名音乐家、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

后剃度为僧,号弘一,被人尊称为弘一法师。

④《玄秘塔》:柳公权所书碑帖,柳体的代表作,习者众多,是人们学习楷书的范本之一。

(1)
作者回忆童年汉字书法练习的经历,主要写了哪两方面内容?
(2)
结合具体的情节(或细节),分析父亲是怎样的一个人。

(3)
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9. (20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故乡的芦花李笙清
①在滩涂上看芦花,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

那种骑着牛背走在湖堤上看一望无垠的芦花的感觉,至今仍然令人回味无穷。

柳笛声中,那大片大片茂密的芦苇迎风招展,雪一样的芦花便如旗帜般潮涌浪卷;宁静中,仿佛有涛声隐约,忍不住牧牛进入那片芦苇花海,任由苇絮芦花轻拂脸颊,然后折一根长长的芦苇顶在头上,自己就俨然成了芦苇王子。

②如今滩涂上的苇林稀了,那种飘雪的壮观景象我是难以找到了,但是一蓬一蓬的芦苇依然顽强地生长在那些肥沃的滩涂上、河床边,它们惊人的生命力,来自于那深深下扎的芦根;当芦花谢了,芦苇枯萎,那些吮吸着水乡乳汁的芦根,却已在孕育着新的生命。

③我常常将芦花看作是水乡的女人,她们是我的祖母和母亲,还有更多系着围裙下河下湖的女人。

水乡的湖从来不曾干涸。

每到涨潮时节,纵横交错的河床满了,水会漫过岸边的芦苇。

一路流淌,直到扎进湖里。

而到了枯水季节,湖水会经过一孔孔涵闸,给这些河道注入生命之水,也滋润着河道两边丛生的芦苇。

④芦苇拔节的季节,正是麦地出苗的时候,这时候的水乡是清闲的,河边往往是最热闹的地方。

男人们会光着膀子修理渔具,将那些终年漂在水上的船抬到岸上,晒干后,顶着日头,一遍遍地给船体上桐油。

织网是女人的活计,树阴下,那些穿花似的巧手忽上忽下,令人眼花缭乱。

一级一级的石板台阶,一个一个的水埠头,女人的嬉闹
声里,常常掺杂着汉子粗粗的嗓门。

泥土一样朴实。

间或有水鸟扑棱棱地从岸边的芦苇丛中飞出,引起一串更响亮的笑声。

当此起彼伏的棒槌声渐渐停息下来,女人们会就着河水洗发,会将清清的水面当作妆镜,欣赏一番自己的容颜,一朵红云会腾上脸来。

⑤当湖风温暖地沿着苇荡穿行的日子,芦花开始出穗,男人们开始下湖忙活。

A这时候的女人也忙碌起来,她们像莲花一样开放在近湖和堰塘里,一个个小小的木桶,一根根细长的竹篙,让女人们融入到一片诗意之中。

草帽下,那些淌着汗水的脸,总是笑意嫣然,挥手间,沾满菱角叶。

在我的水乡,采菱一般是女人的专利,说笑之间,她们的纤纤十指飞快地摘着水面上的菱角,熟练得就像在做纳鞋底一样的针线活,不一会儿,木桶就满了,女人们将木桶划到岸边,麻利地用筐篓装好,然后舀干木桶里的水,又轻盈地划进菱花丛中。

一趟趟下来,岸边的菱角成了小山,女人的衣服开始湿透,会显出好看的曲线。

偶尔有汉子心疼婆娘,也划着木桶采菱,他们笨拙的姿势往往引来女人的笑声,有时木桶翻了,男人和菱角一起滑落到水里,这时候,女人的笑声会更加恣意。

⑥芦苇长得更高的时候,芦花开始在风中怒放,秋风中,那银白如絮的芦花飘逸柔情。

男人们开始频繁地出湖,B而女人们的扁舟会像蜜蜂一样轻灵地穿行在荷叶林中。

那些莲花凋谢的荷杆上,已挂满熟透的莲蓬。

每当扁舟划过,女人唇边的渔歌,夹杂着莲蓬与荷梗断裂的脆响,这时候的女人,就像迎风飘拂的芦花一样美丽动人。

⑦和家乡众多的女人一样,母亲的那双勤劳的手,除了摘菱采莲和忙她那永远也做不完的针线活外,还会用芦苇编织很多东西。

夕阳下,母亲坐在院子里,用锋利的篾刀将芦苇去皮,劈成蔑条,编织成苇帘、苇席、苇篮和苇篓等用品,连圈养鸭子的篱笆和菜地的栅栏都是用一根根的芦苇夹成。

有时候坐在小凳上,看着母亲那双灵巧的手上下翻飞,每每出神。

⑧等到我上中学时,一个外地商人在当地办起苇编厂,那些取之不尽的芦苇被水乡的女人编成果篮、笔筒等精美的工艺品,竟成了一项创收的渠道。

再后来,镇上办起了造纸厂。

芦苇被大量收购,水乡的芦苇面积开始减少,那种芦花如海的景象不多见了。

如今,祖母早已过世。

母亲也已不再是当年的采莲女,但家乡的芦花仍然一年又一年地花开花谢,牵动着我的一抹乡愁,一抹遥远的记忆。

让我再一次徜徉在芦苇花海,走进那种难得的宁静淡泊之中。

(1)
作者突出描写了水乡女子哪些动人的生活场景?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2)
结合语境,品味文中画线下列句子(A、B任选一句),分析其表达效果。

①这时候的女人也忙碌起来,她们像莲花一样开放在近湖和堰塘里,
②而女人们的扁舟会像蜜蜂一样轻灵地穿行在荷叶林中
(3)
请分析“芦苇”在本文中的作用。

(4)
文章结尾说故乡的芦花“牵动着我的一抹乡愁,一抹遥远的记忆”,这句话包含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结合全文
内容分条概括。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0分)
10. (10分) (2019八上·阳江期中) 阅读吴均的《与朱元思书》,完成后面题目。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急湍甚箭________
②泉水激石________
③窥谷忘反________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②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从结构上看,本文为总分结构。

先写总体印象,再写“异水”,然后写“奇山”。

B . 作者通过写山高,写谷深,写林密来突出了山的“奇”。

C . 写山先描写群山的静态美,再写山中的各种声音,这是以静写动,突出了山中热闹的景象。

D . 鸢……返”一句流露出作者厌恶官场,超脱尘世的清高思想,又反衬大自然的诱人魅力。

六、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
11. (7分)阅读下列诗歌,完成小题。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
这是首五言古诗,表现泰山、的特点。

(2)
下列对着首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 泰山别名“岱”,因居五岳之首,故又名“岱宗”。

B . 首句以设问的方式体现了诗人乍见泰山的惊叹。

C . 末句描写诗人登上山顶后所看到的景象,极富哲理。

D . 全诗由远望到近望、细望,表达了诗人对泰山的热爱。

七、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5分)
12. (15分)在“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综合性学习中,班上将开展一次对本村(居)老年人的调查活动。

根据这次活动的内容,请你完成下列问题。

(1)
仿照下面的示例,请你为本次活动确定一个主题。

示例:调查主题:空巢老人的身体状况。

调查主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请你拟出四种调查方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
(3)
材料一:新区、耀州区的孤寡、特困老人,都可以报名申请享受居家养老“康乐行”项目的服务。

近日,由中央财政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的社会服务示范项目—“康乐行”铜川市尚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服务示范项目在耀州区全面启动。

该项目以新区、耀州区为中心,通过公开征集,遴选等方式确定服务对象,孤寡、特困、失能及重点优抚对象等老人都可向所在区民政部门报名申请
材料二:宽敞明亮的休息室、棋牌设施齐全的娱乐室、温馨清雅的阅览室、干净整洁的餐厅、四季长青的小花园、漂亮舒适的洗澡间……这不是风景区的疗养院,而是铜川市耀州区董家河镇王家砭村幸福院的真实写照。

像这样功能齐全、温馨如家的乡村幸福院在铜川已建成66个,到今年年底还将有56个这样的乡村幸福院陆续建成。

届时,铜川市将实现农村幸福院重点村全覆盖。

请从以上材料提炼出铜川市为解决养老问题,采取了哪些措施?
八、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13. (5分)写作:
请以“有一种幸福叫感动”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不少于600字。

② 作文中不得出现所在学校的名称和师生姓名。

③不得以本试卷中的阅读材料作为写作内容。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5题;共16分)
1-1、
1-2、
1-3、
1-4、
2-1、
3-1、
4-1、
5-1、
二、默写 (共1题;共7分)
6-1、
三、名著导读 (共1题;共3分)
7-1、
四、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5分)
8-1、
8-2、
8-3、
9-1、
9-2、
9-3、
9-4、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0分)
10-1、
10-2、
10-3、
六、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
11-1、
11-2、
七、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5分)
12-1、
12-2、
12-3、
八、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13-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