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职语文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策

摘要:将思想政治教育纳入中职语文教学,不仅有利于完成中职语文课程的立德树人使命,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政治信念、人生理想,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文化传承。

教师
要充分挖掘语文教材的思政资源,打通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通道,丰富学生的思想政治观念,从而全方位实现中职语文课程思政目标,把语文课程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关联,利用时
代先锋人物案例促进学生内化思想政治精神,同时设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引领学生践行思
想政治观念,从而全方位实现中职语文课程思政目标。

关键词:中职语文;思想政治;策略分析
1.挖掘语文教材的思政资源,打通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通道。

(1)爱国主义思想资源的发掘。

爱国主义教育是思政教育的重要维度,因此教师应该
重点开发爱国主题的思政资源。

例如,教材内容和国家发展史相关,教师就应该引导学生了
解国家和民族百折不屈的艰辛奋斗历程,根据课文内容适时向学生渗透马克思主义理论,以
及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从而激扬学生爱国热忱,实现思政教育有
效融入。

(2)传统文化思想资源的发掘。

语文教材中的传统文化资源,是学生思政素养发展的
最佳养料。

例如,教材内容涉及传统戏曲艺术,这时教师就可以在互联网平台搜集相应的戏
曲作品视频,使用投影工具播放给学生,同时发布阅读任务:同学们,观看完戏曲作品片段后,请大家结合教材文本鉴赏作品的艺术特色。

在学生阅读和鉴赏期间,教师应该随堂巡视,点拨学生阐述传统戏曲舞台表演方式的特征,可以从唱、念、做、打四方面举例分析,使学
生感知到传统戏曲艺术文化的独特魅力。

在学生阅读探讨完毕后,教师做小结:传统戏曲是
中华民族独有的艺术文化,饱含着人们的艺术创造力以及生活、审美情趣,大家在日常生活
中应该积极探索和传承古典戏曲艺术文化。

这样,学生就能够产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
豪感,得到思政素养和文化自信的培育。

(3)挖掘理想教育思政资源。

在挖掘思政资源的过程中,教师必须从理想教育文本入手。

例如,教材文章是关于敬业和乐业的演讲,教师可以先使用资料微课件向学生介绍作者信息和写作背景,然后组织学生分小组、声情并茂地朗读演讲文,初步体会演讲和口语特色的巧妙结合。

在学生朗读结束后,教师提问:同学们,作者在演讲中阐释了怎样的生活态度和人生理想?学生交流后作答:敬业和乐业。

教师追问:那么作者在表达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时,运用了哪些实际例子呢?学生回扣到课文,正确提炼出相关事例。

教师再问:那么结合大家所学专业,同学们有什么理想或职业规划呢?学生旋即展开热烈讨论,纷纷表示未来要发挥自身的专业特长,为国家发展和社会建设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这样就达到了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2.拓宽思政教材的供给,提升语文学科的思政实践效果
(1)引入和思政教育相关的历史人物故事。

古语云“观史知今思进退,读书养志识春秋”,文史向来是一个整体,教师应该将历史人物故事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材料。

例如,在古诗词和文言文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收集整理文本作者或者是文本所涉及历史人物的经历故事,搭配图片和短视频材料将历史人物故事讲述给学生,促进学生了解相关人物的人生境遇以及创作意图。

随后,教师指导学生合作使用工具书对教材古诗词和文言文进行翻译。

在学生掌握文本大意后,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结合作者的经历背景和历史典故,你认为文本想要传达的思想主题是什么?在学生分析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阐述历史人物经历的是顺境还是逆境,诗词和文言文作品是作者在何种境况下创作的,然后再启发学生探究人物面对顺境和逆境的心态、行为,剖析历史人物身上可贵的精神品质,如坚韧不拔、自强不息、心系天下、顾全大局等等。

这样,学生不仅能够顺利领悟教材文本的思想内涵,也能够在学习和生活中以史为鉴、勇毅前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隐性渗透目标。

(2)引入和思政教育相关的革命英雄事迹。

革命英雄事迹是非常优质的思想政治教育食粮,适用于教师在语文课程思政中作为拓展材料应用。

例如,在爱国主义题材的文本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一边播放革命题材的电影、电视剧作品片段,一边向学生讲述典型的革命英雄事迹。

在学生的情感和思想都受到感染后,教师适时向学生发问:同学们,了解完革命先辈的光辉事迹后,大家产生怎样的心得体会?是什么信念支撑这些革命先烈不畏艰险、迎难而上的?经过讨论和交流后,学生反馈结论:革命先烈为维护祖国和人民的利益,为民族救亡舍生忘死,是民族荣辱感和政治信仰支撑他们这么做。

3.把语文课程融入生活,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意识
思想政治教育和中职语文教学的相互融合,必须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对接起来,用真实生活解释思想政治理论的形成,避免语文教学中的思想政治教育陷入填鸭式的宣传模式。

基于此,教师应该引入相关的生活实例,或者拟设生活话题供学生讨论,凸显思想政治教育
的时代特征,落实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目标,从而促进学生内化思想政治精神。

教师将语文课程思政与生活实际衔接时,应该立足教材的思政精神,引入学生熟悉且具有时
代气息的生活案例。

例如,在关于培养学生敬业、奉献精神的文本阅读中,教师就可以将当
代医学、科技、航空航天、教育等领域中做出重大贡献、取得突出成就的先锋人物作为案例,先引导学生合作研读案例,感受当代先锋人物兢兢业业、克己奉公、甘于奉献的优良品格,
然后再鼓励学生交流与分享自己知道的劳动模范、一线工作者和科学家事迹。

这样,学生透
过现实生活中鲜活的人物案例,就能透彻体悟何谓奉献和敬业精神。

接下来,教师可以带领
学生阅读教材文本。

4.设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引领学生践行思想政治观念
教师应该根据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需要,设计多样化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通过实践促
进学生对优良的思政作风和观点外化于行。

在设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时,教师应该关联语文
教材和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策划形式新颖的思政主题活动。

例如,在学生学习完古诗
文后,教师可以设计“雅言传文明,经典润人生”古诗文赏析会,让学生按照山水田园、咏物、送别、怀古、行旅等类别合作搜集课外古诗文佳作,在实践活动上展示收集成果,共同
赏析古诗文意境,解读古诗文的思想价值内涵,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经典诵读习惯以
及传统文化传承意识。

在学生阅读完环保题材的语篇后,教师也可以跟进开展“低碳出行我
做起”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小组合作收集生活中节能减排的技巧和方法,制成手
抄报、剪报或电子宣传片,在实践活动上展示和分享,从而培养学生的环保观念和社会责任感,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和语文教学的深度融合。

5.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职学校的语文教学是以人文为本,以其丰富的教学资源,是学生进行思想
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

在此基础上,教师要明确中职语文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重要性,充分挖掘中职语文课程的思政资源、德育要素,科学衔接课外思政教育资料,结合学生的生
活实际开展语文课程思政工作,配合多样化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推动学生笃行不怠、厉奋
发的践行思政精神,从而同步彰显中职语文知能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双重功能。

参考文献
[1]石军.中职语文教学渗透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分析[A].福建省商贸协会.华南教育信息
化研究经验交流会2021论文汇编(八)[C].福建省商贸协会:福建省商贸协会,2021:301-303.
[2]王宁.思想政治教育在中职语文课程中的渗透[J].现代职业教育,2020,(31):232-23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